湘教版_东南亚教学设计
2、学习东南亚的地形与河流。
(1)观察一下东南亚的地形,并完成活动题目1、2。
(2)通过观察东南亚地形图的颜色,利用【小组合作】,分析讨论其地形特点;并观察河流的流向?概括出中南半岛与马来群岛在地形和河流方面的各自特点。
(3)归纳概括
中南半岛:山河相间,纵列分布
马来群岛:地势崎岖,山岭很多,平原较少,多火山地震。(引入下个内容)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认识东南亚地理位置的特殊性,知道马六甲海峡在世界海洋运输中的地位。
(2)了解东南亚地形分布特点,能归纳出其地形特征。
(3)了解东南亚气候的分布及特点,能分析气候对当地农业生产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读图,得出东南亚的地理位置和主要农作物的分布。
(2)培养学生读图分析图、收集信息、提炼信息、以及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七、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大家对东南亚地区有了哪些了解?对那部分知识最感兴趣?还有哪些知识没听懂?这节课最大的收获是什么?(根据学生回答,小结本节课内容),谈自己的收获,提出疑难点,踊跃表达。
八、教学反思
通过学习《东南亚》这一节,了解了该地区的地理概貌,气候,经济发展状况,战略地位等,现对在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做一下总结:
小组进行分析、讨论,确定自己的观点,并进行展示!
【结论】要一分为二看待事物,既有利的一面,也有弊的一面。
4、东南亚的气候
首先回顾上学期已经学习的气候类型以及特征,然后分析东南亚的气候类型。
中南半岛:热带季风气候为主,特征:终年高温,一年分为明显雨季、旱季
马来群岛:热带雨林气候为主,特征:终年高温多雨
有待改进的地方:
1.在情景创设方面创新思路还有待提高,在知识的化繁为简、深入浅出方面、语言的高度锤炼与精准性上还要多下功夫。
2.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在新课标探究的大好形势下,学生的学习效果与评价上还有很多困惑,比如本节课有一部分同学就只是看热闹参与活动,学习效果流于形式。今后,我还是会更加坚定,努力认真,创新进取,在新课程改革与探索这条路上成长自己、成就学生。
通过读“东南亚地形分布”、“马六甲海峡”两幅图,学生可以形成对东南亚范围和地理位置特点的判断。
本节教材编写的特点之一是重视“活动”设计,力求通过多样的“活动”内容进一步达成“标准”要求。P34“根据所学知识,填表对比中南半岛与马来群岛的地理特征”渗透了地理特征归纳和比较方法的落实。
《东南亚》是了解地区的第一课。教学重点是东南亚位置的重要性,热带气候与农业的关系。教学难点是东南亚“十字路口”的位置。
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
教案设计
一、教案背景
1、面向学生:中学□小学2、学科:地理
3、课题:东南亚4、课时:1课时
5、学生课前准备:
(1)阅读教材,了解东南亚地区的地理位置。
(2)查阅相关资料,了解东南亚地区的风土人情。
(3)了解火山、地震和海啸的相关知识,增强一定的防灾减灾意识。
成功的地方:
1.利用图片、视频等形式,吸引学生注意力,调动他们积极性、主动性,让他们充分参与其中,真正做到了以学生为主导。
2.注重知识的前后联系,引导学生思考本课学习与以往知识的联系,做到新旧知识的融会贯通。课堂设置了富有启发性的问题,效果较好,能帮助学生如何思考问题并努力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3.在学习过程中,注重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的读图、识图、用图的能力。
活动一:东南亚的经纬度位置
活动二:十字路口的意义
(四)、精讲点拨
1776991819东南亚的地形分布(作用:用图片直接展示东南亚地区的范围及地理位置)
(1)找出东南亚的范围
(2)观看示图,结合已经学习的经纬度知识,概括出东南亚的地理位置(海陆位置与纬度位置)
先播视频,让学生知道马六甲海峡的地理位置(在苏门答腊岛与马来半岛之间)
结论:马六甲海峡是沟通亚洲与大洋洲、印度洋与太平洋的“咽喉”。
学生利用网络,查询有关视频,了解新加坡“花园城市”的称号。
6、达标检测
1、关于马六甲海峡的叙述正确的是
A、位于中南半岛和苏门答腊岛之间
B、连接大西洋和印度洋
C、是亚洲和大洋洲的分界线
5、东南亚唯一的内陆国是_______________。
6、读右图,回答下列问题。
(1)填出下列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
A、_________ B、_________
C、_________D、________
E、_________
(2)填出下列数字代表的海或洋。
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_③__________④__________
D、是从欧洲、非洲向东航行到到东南亚、东亚各港口最短航线的必经之路
2、世界上最大的棕油生产国是
A、泰国B、菲律宾C、马来西亚D、印度尼西亚
3、下列海峡不作为大洲或大洋分界线的是
A、白令海峡B、马六甲海峡C、土耳其海峡D、麦哲伦海峡
4、东南亚位于亚洲的______部,包括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两部分。
九、教师个人介绍
省份:山东省学校:临朐县寺头初级中学姓名:王晓辉
职称:中学二级教师电子邮件:1294908412@
通讯地址:山东省潍坊市临朐县寺头初级中学
分析:不同的气候类型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结论:马来群岛:随时播种,一年四季都有收获。
中南半岛:雨季播种,旱季收获。
5、-1282157105.html
(作用:让学生知道马六甲海峡的地理位置,有“咽喉“之称)
2、展示一段《东南亚概述》的MjAzMTA2OA==.html
(作用:让学生全面了解东南亚的位置、地形、河流、气候以及风土人情)
3、同学们,通过观看这段视频相信你对东南亚地区已经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下面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东南亚的地理位置、地形与河流、气候类型及对农业生产的影响(自主学习)。
(二)、检查自学内容
【任务一】
1、东南亚的范围:包括和。
2、地理位置
(1)五带位置:东南亚大部分位于五带中的带;
(2)海陆位置:东南亚位于洲 的东南部,东南与洲相望;
东临洋,西临洋。
3、地形特征:
中南半岛北部,高山和大河延伸,形成 ,的地表形态。河流下游成。
马来群岛大多数岛屿地势,很多,较少。
4、气候特征:
四、教学方法
读图分析法、自主学习法、小组合作探究法、对比归纳法
五、教学重点:东南亚的位置及其重要性;东南亚的气候、农作物及分布。
教学难点:东南亚的气候与农业生产的关、引入:同学们,你们是否知道,世界上火山最多的是哪个国家?这个国家又位于哪个地区?为什么这个地区火山地震活动特别频繁?这节课我们就开始学习东南亚。
请谈谈你对火山的看法?
先播放一段有关火山喷发的视频【视频】印尼火山喷发/GB/166419/13573562.html
(作用:展示火山喷发的情况,以及带给人们的不利影响)
接下来,播放几张在火山周围进行农业生产的幻灯片。
(来自课本光盘,与火、图片等,并找了很多教案作参考,了解到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确定课堂教让学生频,课堂放部分内容给同学T课堂给同学们演示,给学生视觉上的直观感受。利用投影展示马六甲海峡的“咽喉”位置。制作好课件,利用多媒体播放视频、展示幻灯片,学生直观感受东南亚。
【过度】同学们,马来群岛与中南半岛都属于东南亚地区,为什么马来群岛火山、地震比较频繁?(板书:地形与河流)
3、【合作探究】
(1)为什么马来群岛火山、地震比较频繁?(提示:结合板块构造学说知识)
地处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交界处,地壳比较活跃。
(2)甲:我们选择火山周围居住、耕种……
乙:火山喷发,造成巨大灾害!
(3)培养学生合作探究能力与归纳对比知识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东南亚地区的学习,让学生进一步树立各国发展应该因地制宜的观点,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世界的品质。通过了解火山喷发的相关知识,学会一分为二的看问题。通过了解地震和海啸的相关知识,学会增强一定的防灾减灾意识。
三、教材分析
东南亚位于亚洲东南部,包括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两大部分。作为一个整体的地理区域,无论在自然地理条件,还是在历史、经济发展方面,都有许多共性。本节教材对应的课程标准内容是“在地图上找出某地区的位置、范围、主要国家及其首都,读图说出该地区地理位置的特点”、“运用图表说出某地区气候的特点以及气候对当地农业生产和生活的影响”和“运用地形图说明某地区河流对城市分布的影响”等。
中南半 岛以气候为主,每年11月到次年5月盛行,降水偏少为,6月到10月盛行,降水很多为。农作物一般在播种,收获。
马来群岛大部分地区为 气候,终年。农作物可以。
【任务二】
1、东南亚中心有一条重要的马六甲海峡。介于半岛和岛之间。马六甲海峡沟通洋和洋,并连接洲与洲。
2、马六甲海峡东南端有世界著名海湾.
(三)、小组合作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