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必修四第四单元《张衡传》导学练编号: ywbx4-38 主备人:蒋海华审核人:高一语文备课组课时:第2课时课前预习导学单【教材助读】一、古代官职升降常见字词。
1、举(举荐)辟(招用)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范晔《后汉书张衡传》)2、征(征召.特指君招臣)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范晔《后汉书张衡传》)3、拜(授予官职)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4、除(任命,一般指免去旧职授予新职.)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文天祥《指南录后序》)5、擢(提升官职)超擢(破格提拔)奏对称旨,超擢四品卿衔军机章京.(梁启超《谭嗣同》)6、陟(提升,提拔)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诸葛亮《出师表》)7、升(提升)旋升宁夏道.(梁启超《谭嗣同》)8、谪(贬官,降职并外放)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范仲淹《岳阳楼记》)9、贬(降职并外放,与“谪”相近)贬连州刺史.(《旧唐书刘禹锡传》)10、黜(罢免官职)台臣惭,追受其牒,为复守官而黜臧使者.(高启《书博鸡者事》)11、乞骸骨(年老了请求辞职退休)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征拜尚书.(范晔《后汉书张衡传》)12、出(京官外放,与“放”意思相近)永和初,出为河间相.(范晔《后汉书张衡传》)13、放(京官调任地方官)既而胡即放宁夏知府.(梁启超《谭嗣同》)14、迁(调动改派.一般情况下,“转迁”、“迁调”表示调职;“右迁”、“迁除”表示升职;““左迁”、“迁谪”表示削职.)公车特征拜郎中,再迁为太史令.(范晔《后汉书张衡传》)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白居易《琵琶行》)15、调(调动、调迁)调为陇西都府.(班固《汉书袁盎传》)16、徙(改任官职,特定语境下可以表示升职或降职)衡不慕当世,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范晔《后汉书张衡传》)17、转(迁职调任,无所谓升降)顺帝初,再转复为太史令.(范晔《后汉书张衡传》)18、夺(削去、罢免)使者遂逮守,胁服夺其官.(高启《书博鸡者事【预习自测】语言知识积累1、重点实词:(1)视事三年:指官员到职工作(2)通五经:《诗》《书》《礼》《易》《春秋》五部经书(3)贯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六种学问和技能(4)连辟公府:辟,召。
公府,三公(太尉、司徒、司空)的公署(5)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过度奢侈(6)精思傅会:文章的组织、布局、命意、修辞。
也写作“附会”。
(7)衡善机巧:器械方面制造的巧妙(8)合契若神:符合、相合(8)又多豪右:豪族大户。
右,右族,即豪族。
秦汉时,豪族住在城市的右边,故称“豪右”(10)上书乞骸骨:封建社会,大臣年老了请求辞职为“乞骸骨”,意思是请求赐还自己的身体,回家乡去。
2、词类活用:(1)时天下承平日久名词作状语,当时(2)衡少善属文形容词作动词,擅长,善于(3)妙尽璇机之正尽,形容词作动词,研究透了;正,形容词作名词,正确的道理(4)大将军邓骘奇其才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奇。
3.指出下列句子的特殊句式类型。
(1)张衡字平子,南阳西鄂人也判断句,“……也”表示判断(2)连辟公府不就被动句,被公府征召(3)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宾语前置句,“未之有”即“未有之”(4)衡善机巧,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状语(介宾短语)后置,即“尤于天文阴阳历算致思”(5)讽议( )左右省略句,省略介词“于”,讽议(于)左右。
状语(介宾短语)后置,(于)左右讽议课中探究展示单探究1:本文在语言运用上有什么特点?语言凝练平实是本文的突出特点。
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1)记叙语言非常质朴通俗。
作者写作时绝少用形容词,而是尽量抓住史实,描绘时惜墨如金,无一句赘言。
如“不行”“不就”“不应”“不慕”等,用语非常质朴通俗,毫无雕饰,却鲜明地表现出了张衡不追名逐利的高尚品德。
(2)说明语言十分准确简洁。
如第4段中,仅用140多字就对候风地动仪作了比较全面的介绍,可见其用语之简洁;用酒樽描摹仪器的外形,用“中”“傍”“外”“下”等指明部位,足见其用语之准确。
探究2:张衡初为河间相的时候“治威严,整法度,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上下肃然,称为政理”,可在帝“尝问天下所疾恶者”的时候却“诡对而出”“常思图身之事”,为河间相三年,就“上书乞骸骨”。
你如何看待张衡的这些行为?请谈谈你的观点。
观点一:张衡这些看似矛盾的行为并非表明他的软弱,而是表现出一个政治家敏锐的政治眼光、清醒的政治头脑和高明的政治手段。
面对当时险恶的政治形势,他作《二京赋》是为婉转讽喻,作《思玄赋》以“宣寄情志”,而一旦掌握了权力,他就大力铲除奸徒丑类。
从文中我们不难看出一个正直的、真实的张衡。
观点三:张衡是明哲保身“衡乃诡对而出”,避其锋芒,巧为应对。
即便这样,那帮阉竖还“共谗之”,使他更明白在那种政治旋涡中,自己如履薄冰,如捋虎尾。
张衡在那种形势下的做法确实有些消极,虽这是他明哲保身的无奈之举,但却缺少为真理献身的勇气。
课后拓展训练单一、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王颁,字景彦,太原祁人也。
祖神念,梁左卫将军。
父僧辩,太尉。
颁少俶傥,有文武干局。
其父平侯景,留颁质于荆州,遇元帝为周师所陷,颁因入关。
闻其父为陈武帝所杀,号恸而绝,食顷乃苏,哭泣不绝声,毁瘠骨立。
至服阕,常布衣蔬食,藉藁而卧。
周明帝嘉之,召授左侍上士,累迁汉中太守,寻拜仪同三司。
开皇初,以平蛮功,加开府,封蛇丘县公。
献取陈之策,上览而异之,召与相见,言毕而歔欷,上为之改容。
及大举伐陈,颁自请行,率徒数百人,从韩擒先锋夜济。
力战被伤,恐不堪复斗,悲感呜咽。
夜中因睡,梦有人授药,比寤而创不痛,时人以为孝感。
及陈灭,颁密召父时士卒,得千余人,对之涕泣。
其间壮士或问颁曰:“郎君来破陈国,灭其社稷,雠耻已雪,而悲哀不止者,将为霸先早死,不得手刃之邪?请发其丘垄,断榇焚骨,亦可申孝心矣。
”颁顿颡陈谢,额尽流血,答之曰:其为帝王坟茔甚大恐一宵发掘不及其尸更至明朝事乃彰露若之何诸人请具锹锸,一旦皆萃。
于是夜发其陵,剖棺,见陈武帝须并不落,其本皆出自骨中。
颁遂焚骨取灰,投水而饮之。
既而自缚,归罪于晋王。
王表其状,高祖曰:“朕以义平陈,王颁所为,亦孝义之道也,朕何忍罪之!”舍而不问。
有司录其战功,将加柱国,赐物五千段,颁固辞曰:“臣缘国威灵,得雪怨耻,本心徇私,非是为国,所加官赏,终不敢当。
”高祖从之。
拜代州刺史,甚有惠政。
母忧去职。
后为齐州刺史,卒官,时年五十二。
(节选自《隋书》)4.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其为帝王坟茔/甚大恐/一宵发掘/不及其尸/更至明朝事/乃彰露/若之何B.其为帝王/坟茔甚大/恐一宵发掘/不及其尸/更至明朝/事乃彰露/若之何、B(“恐一宵发掘”)不能断开,排除A,C;“事乃彰露”不能断开,排除D。
)C.其为帝王/坟茔甚大恐/一宵发掘/不及/其尸更至明朝/事乃彰露/若之何D.其为帝王坟茔/甚大/恐一宵发掘不及/其尸更至/明朝事/乃彰露/若之何5.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关,在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意义,秦汉乃至隋朝,多指函谷关,如“先破秦入关者”中的“关”就是指此关。
B.服阙,指守丧期满除服,古代父母去世要守丧三年,三年之丧满称之为服阙。
C.有司,指有具体职务、做具体工作的官吏。
古代设官分职,各有专司。
D.母忧,是指古代以孝治天下,令母亲忧伤,就是不孝D(“母忧”指的是母亲去世。
)6.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王颁有至孝之心。
他听说父亲被杀害,号哭哀痛几乎气绝,丧期满后,经常穿布衣吃素食,在草垫上睡觉。
B.王颁得到皇帝的赏识。
周明帝征召他授予左侍上士,后来升迁担任汉中太守,开皇初年,凭借平定南蛮的功劳,被封为蛇丘县公。
C.王颁一意报父仇。
陈灭亡后王颁秘密召集父亲的部下,找到一千多人,并在他们的帮助下,挖掘陈霸先的坟墓,打开棺材焚烧了他的尸骨。
D.王颁谦逊有礼。
灭陈后有司记录他的战功,准备封赏王颁,而王颁认为自己的功劳不足以担任柱国,于是坚决推辞掉了所加给的官职和赏赐。
D(“认为自己的功劳不足以担任柱国”表述有误,应为“臣缘国威灵,得雪怨耻,本心徇私,非是为国”,就是说自己凭借国家的声威,得以洗雪仇恨和耻辱,本是为了私情,不是为了国家,所以才推辞。
见第二段)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1)及陈灭,颁密召父时士卒,得千余人,对之涕泣。
(5分)等到陈国被消灭,王颁秘密召集父亲的部下,找到1000多人,对着他们哭泣(“及”“密”、“泣涕”各1分,大意2分。
共5分。
)(2)朕以义平陈,王颁所为,亦孝义之道也,朕何忍罪之!(5分)我凭借仁义平定陈国,王颁所做的事,也是孝义之道啊,我哪里忍心降罪他!(“以”“罪”“所为”及判断句式各1分,大意1分。
共5分。
)4.B(“恐一宵发掘”)不能断开,排除A,C;“事乃彰露”不能断开,排除D。
)5.D(“母忧”指的是母亲去世。
)6.D(“认为自己的功劳不足以担任柱国”表述有误,应为“臣缘国威灵,得雪怨耻,本心徇私,非是为国”,就是说自己凭借国家的声威,得以洗雪仇恨和耻辱,本是为了私情,不是为了国家,所以才推辞。
见第二段)7.(1)等到陈国被消灭,王颁秘密召集父亲的部下,找到1000多人,对着他们哭泣(“及”“密”、“泣涕”各1分,大意2分。
共5分。
)(2)我凭借仁义平定陈国,王颁所做所为,也是孝义之道啊,我哪里忍心降罪于他!(“以”“罪”及判断句式各1分,大意2分。
共5分。
)参考译文王颁,字景彦,太原祁县人。
祖父王神念做过梁朝的左卫将军。
父亲王僧辩,做过太尉。
王颁年少时就卓异不凡,文武双全才能出众。
他的父亲平定了侯景之乱后,留下王颁在荆州做人质。
后来遇到梁元帝被北周军队俘获杀害,王颁因此离开荆州进入关中。
听到父亲被陈武帝所杀的消息,王颁号泣晕倒,一顿饭的功夫才苏醒过来,一直痛哭难止,整个人都消瘦不堪。
服丧期间,一直穿粗布衣服吃粗茶淡饭,睡干草铺的床。
周明帝赞赏他,召他做左侍上士,后来又升为汉中太守,不久被拜仪同三司。
开皇初年,他因为平蛮族有功,被加封为开府仪同三司,封为蛇丘县公。
王颁献上攻取陈国的计策,皇上看了很惊异,召他相见,交谈后王颁悲泣哽咽,皇上也为之动容。
等到朝廷大举讨伐陈国时,王颁亲自请求随行,带着数百士卒,跟随韩擒虎先锋军趁夜渡过长江。
王颁奋勇作战受了伤,担心不能继续战斗,悲伤哭泣。
夜里睡着了,在睡梦中有人给他药物疗伤,等到醒来伤口就不疼了,当时人们都认为这是他的孝心感动了神明。
等到陈国被消灭,王颁秘密召集父亲的部下,找到1000多人,对着他们哭泣。
士卒中有壮士问他说:“郎君来攻破陈国,覆灭了他的江山,已经报仇雪耻了,却还悲伤不已,难道是因为陈霸先早死,不能亲手杀了他吗?那就请挖开他的坟墓,砍断他的棺材,烧掉他的遗骨,也可以表示你的孝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