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川北医学院临床医学概要2010复习

川北医学院临床医学概要2010复习

一. 名词解释1.皮肤粘膜出血——由于机体止血与凝血功能障碍,出现自发性或在轻微外伤后血液由毛细血管内进入皮肤或粘膜下组织的症状。

临床上以血管疾病和血小板疾病多见。

2.眩晕——是患者感到自身或周围物体有旋转或摇动的一种主观感觉,常伴有客观的平衡障碍。

一般无意识障碍,主要由迷路、前庭神经、脑干及小脑病变引起。

3.体格检查——是指医师运用感官和借助于传统或简便的检查工具(如体温表、血压计等),客观地了解和评估身体状况的一系列最基本的检查方法。

方法包括视诊、触诊、叩诊、听诊和嗅诊。

4.心脏杂音——是指心音和额外心音之外的,由心室壁、瓣膜或血管壁振动产生的异常声音,其特点是持续时间此较长、性质特异、可与心音分开或连续、甚至掩盖心音。

对心脏病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5.慢性支气管炎——简称慢支,是由感染或非感染因素引起的气管、支气管粘膜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

临床上以咳嗽、咳痰或伴有喘息及反复发作的慢性过程为特征。

6. 心肺复苏——是指对心脏骤停所致的全身血液循环中断、呼吸停止、意识丧失所采取的旨在恢复生命活动和智能的一系列及时、规范、有效的抢救措施。

完整的心肺复苏包括:基本生命支持期、加强生命支持期、延续生命支持期。

二. 填空题1.正常人的体温一般在 36~37 °C之间。

2.颅脑疾病、颅外疾病和全身性疾病均可出现头痛。

3.皮肤粘膜出血的基本原因很多,临床上以血管疾病和血小板疾病最为多见。

4.溶血性黄疸患者皮肤多呈浅柠檬色。

5.咯血是指喉及喉以下呼吸道任何部位的出血,经口腔排出的症状。

6.左心衰竭而出现较重呼吸困难的患者,常被迫采取端坐体位呼吸。

7.尿频、尿急和尿痛常同时出现,又称为膀胱刺激征或尿路刺激征。

8.临床上常用良好、中等和不良三个等级描述营养状态。

9.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关闭不全患者,其二尖瓣区可闻及收缩期杂音。

10.正常情况下,肠鸣音大约 4~5 次/分。

11.高血压药物治疗的主要目的是减少并发症脑卒中和心肌梗死。

12. 高血压的治疗包括非药物治疗与药物治疗两大类。

非药物治疗又称为“改善生活方式”的治疗,是所有病人治疗的基础,均需采用。

13.在心肺复苏的基本生命支持期,主要是要迅速建立有效的通气和人工循环,以保证脑组织及其他重要脏器的血供,支持基本生命活动。

三. 选择题1.下列选项中,属于体征的是 D 。

A.咳嗽B.腹胀C.头痛D.胸膜摩擦音E.胸痛2.溶血性黄疸患者皮肤多呈 A 色。

A.浅柠檬B.白C.暗黄D.黄绿E.深黄3.某患者在24小时内咯血量约为250ml,则称为 C 量咯血。

A.微B.小C. 中D.大E.特大4.某患者因“解黑粪2天”就诊。

问诊查体均无特殊症状体征。

以下正确的是 C 。

A.肯定有上消化道出血B.肯定有下消化道出血C.可能有消化道出血D.肯定有消化道出血E.肯定没有消化道出血5.下列 A 疾病或情况所致腹泻属于分泌性腹泻。

A.霍乱B.服用盐类泻剂C.甲亢D.急性肠炎E.小肠大部切除术后6.腹泻病史超过 B 个月者属慢性腹泻。

A.1B.2C.3D.6E.127.以下 A 不是水肿发生的基本机制。

A.血浆蛋白含量增加B.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C. 淋巴回流受阻D.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E.毛细血管内静水压升高8.由于一时性广泛性脑供血不足所致的短暂意识丧失状态,称为E 。

A.昏迷B.眩晕C.癔病D.晕动病E. 晕厥9.患有急性感染性疾病的6个月~ C 岁的婴幼儿,易发生热性惊厥。

A.1B.3C.6D.10E.1210.某患者能保持简单的精神活动,但对时间、地点、人物的定向力发生障碍。

其意识障碍程度为 B 。

A.嗜睡B.意识模糊C.昏睡D.昏迷E.谵妄11.医生对病人进行全面体格检查后,对其健康状况和疾病提出的临床判断称为 B 诊断。

A.实验B.检体C.症状D.影像E.临床12.为判断心脏浊音界有无异常,可通过 C 的体格检查方法了解。

A.视诊B.触诊C.叩诊D.听诊E.嗅诊13.生命征是评估生命活动质量的重要征象。

以下不属于生命征的是E 。

A.体温B.脉搏C.呼吸D.血压E.发育14.体型是身体各部发育的外观表现,临床上将成人体型分为 B 种。

A.2B.3C.4D.5E.615.某慢性肝病患者双颈部有三个呈辐射状的“红痣”,以铅笔尖压迫其中心时红色消褪,去除压力又出现。

该“红痣”最为可能是 D 。

A.皮疹B.红痣C.出血点D. 蜘蛛痣E.瘀点16.医师将示指与环指分别置于两侧胸锁关节上,然后将中指置于气管之上,观察中指与示指和环指的距离并做进一步判断。

此方法是检查D 。

A.扁桃体B.喉结C.甲状腺D.气管E.锁骨17.以下 D 项不属于腹部视诊的检查内容。

A.腹部外形B.腹壁静脉C.呼吸运动D.腹壁紧张度E.胃肠型及蠕动波18. B 位于脐与右髂前上棘连线中、外1/3交界处,也称McBurney点。

A.胆囊触痛点B.阑尾压痛点C.季肋点D.肋脊点E.肋腰点19.体检中触及脾脏肿大,其最右缘越过前正中线3cm。

则描述为:脾肿大第3线 B cm。

A.-3 B.+3 C.×3 D.÷3 E.“3”20.角膜反射属于 B 。

A.深反射B.浅反射C.病理反射D.脑膜刺激征E. Lasegue征21. A 是患者感受最痛苦或最明显的症状或体征,也是迫使患者就诊的最主要原因,是现病史的主线或主要内容。

A.主诉B.现病史C.既往史D.系统回顾E.病历记录22.小儿普通感冒的病原体以 E 为主。

A.流感病毒 B.细菌 C.鼻病毒D.β-溶血性链球菌 E. 呼吸道合胞病毒23.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的治疗应以 A 治疗为主。

A.抗感染B.止咳C.祛痰D.平喘E.免疫24. E 是一种具有气流受限特征的疾病,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呈进行性发展,与肺部对有害气体或有害颗粒的异常炎症有关。

A.慢性支气管炎B.支气管哮喘C.慢性肺源性心脏病D.支气管扩张症E.慢性阻塞性肺病25.高血压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

后者约占高血压的 D 。

A. 20%B.30%C. 95%D. 5%E. 50%26.心脏性猝死的主要病因是冠心病,至少占80%以上。

27.在心肺复苏的基本生命支持期,ABC方案指的是 ABC 。

A.保持呼吸道通畅B.口对口人工呼吸C.胸外心脏按压D.电除颤E.气囊面罩给氧27.心肺复苏的最终目的是 A 。

A.脑复苏B.恢复自主呼吸C.恢复自主心律D.建立有效的通气E. 建立有效的人工循环四. 多选题1. 发绀在皮肤较薄、色素较少和毛细血管丰富的部位,如 ABCD 等处较为明显。

A.口唇B.鼻尖C.颊部D.甲床E.会阴部2. 以下 ABCDE 疾病均可能引起呼吸困难。

A.呼吸系统B.心血管系统C.中毒D.神经精神E.血液系统3.严重吸气性呼吸困难患者表现“三凹征”指的是 ABD 明显凹陷。

A.胸骨上窝B.锁骨上窝C.脐D.各肋间隙E.剑突下4.癫痫大发作俗称“ CE ”等。

A.癔病B.谵妄 C抽风. D.晕厥 E.羊角风4.精神病患者的异常外显行为表现在 ABCDE 等方面。

A.言谈B.书写C.表情D.动作E.行为5.感知综合障碍是指患者对客观事物能感知,但对事物的 ABCDE 等个别属性产生错误的感知。

A.大小B.形状C.颜色D.距离E.空间位置6.体格检查的基本方法有 ABCDE 。

A.视诊B.触诊C.叩诊D.听诊E.嗅诊27.在心肺复苏的基本生命支持期,ABC方案指的是 ABC 。

A.保持呼吸道通畅B.口对口人工呼吸C.胸外心脏按压D.电除颤E.气囊面罩给氧五. 判断题1. 咳嗽是一种保护性反射动作。

但长期、频繁、剧烈咳嗽影响到工作及休息,并致喉痛、声嘶等症状,则属于病理现象。

(√)2.皮肤黄染患者,肯定伴有血清胆红素浓度增高。

(×)2. 胸痛不一定是由胸部疾病所引起。

(√)3.心悸患者心率增快、心律不规则。

( × )3.凡是消化道出血的患者,肯定会出现肉眼可见的大便颜色改变。

( × )4.患者若出现腹痛,表明腹部存在病变。

(×)5.眩晕患者病情发作时,常伴有意识障碍。

( × )6.皮肤黄染患者,肯定伴有血清胆红素浓度增高。

(×)7.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指鼻腔、咽部或喉部急性感染的总称,治疗上应尽早使用抗菌素。

( × )8.所有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均有咳嗽、咳痰、喘息等症状。

( × )9.喘息是支气管哮喘患者的典型症状之一,但并非所有哮喘患者均会出现喘息。

(√ )六. 简答题1. 简述COPD急性加重期的防治原则。

①.控制性氧疗;②.合理使用抗生素;③.应用支气管舒张剂;④.适当应用糖皮质激素;⑤.对呼吸衰竭严重者可用机械通气;⑥.对症支持、维持水电解质平衡;⑦.治疗合并症。

2. 简述高血压非药物治疗即改善生活方式治疗的具体措施。

①.戒烟;②.减重;③.限酒;④.运动;⑤.少盐;⑥.低脂;⑦.低热量;⑧. 补充钾、钙、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