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综合管廊专项施工方案(1)

综合管廊专项施工方案(1)

董家口经济区综合管廊专项施工方案编制:审核:批准:2016年7月10日董家口经济区综合管廊专项施工方案一、编制依据1、根据青岛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提供的施工图。

2、根据青岛捷达建筑工程咨询有限公司提供的综合管廊工程工程地质详细勘察报告。

3、根据施工现场场地实际情况进行编制。

4、相关技术规范《城市综合管廊工程技术规范》(GB50838-2012)《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8-2011)《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9)《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1)《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1-2008)二、工程概况1、地理位置本项目位于黄岛区琅琊镇,线路总长1400m.2、工程概况2.1、设计使用年限为100年,安全等级为一级;2.2、管廊共分2孔,综合管廊为矩形二仓断面,其中西侧仓标准段内净宽高尺寸为2.3m*3.0m,东侧标准段内净宽高尺寸为3.0m*3.0m。

标准节宽6.2m,高3.6m,端部井、投料口、通风口、管线引出井、分变电所等结构局部加宽,且多为上下两层结构;2.3、管廊全线布设,K0+820~K2+205,总长1205m;管廊位于道路的西侧,埋深3.0m4、砼为C40P8抗渗砼、垫层砼为C15素砼;钢筋为热轧HPB300级和HPB400级钢筋;5、砼保护层迎土侧为5cm,其它部位为3cm;6、变形缝处采用型号为CB350*8-30带钢边橡胶止水带,变形缝结构两侧采用3cm双组份聚硫密封胶嵌缝3cm厚;7、底板防水采用3mm厚自粘聚合物改性沥青砂面防水卷材+50mm厚C20细石砼;顶板采用2mm厚单组份纯聚氨酯防水涂料+油毡隔离层+50mm厚C20细石砼;侧墙采用2mm厚单组份纯聚氨酯防水涂料+50mm厚聚乙烯泡沫板保护层。

8、电力、电缆(信息管线)进出综合管廊采用DN200专用橡塑预埋件。

9、水平施工缝宜设置距底板面以上不小于400mm处,采用3mm厚30cm宽折边镀锌钢板。

10、综合管廊砼强度达到设计要求时,应尽快组织施工验收,待合格后尽快进行基坑回填。

11、施工时如遇管廊的同一沉降缝区段穿越不同土层至粉砂岩层,应将该区段范围内岩层超挖500mm并采用中粗砂回填。

三、管廊专项施工方案1、施工流程基坑成形、施工前准备→测量放样→浇筑垫层混凝土→综合管廊底面防水处理→底层钢筋、模板、止水钢板、带钢边止水带→底板钢筋砼浇筑→墙身钢筋、模板,顶板支架要、模板、钢筋→墙身及顶板钢筋砼浇筑→墙身墙身及顶板防水处理→基坑回填2、施工前准备A、由总工组织技术员熟悉图纸,了解设计意图,并进行技术交底,技术员对各施工班组进行技术交底,确保在施工过程中准确无误;B、选择经验丰富的施工班组;C、按设计要求采购各项主体结构所需的材料,包括砼、钢筋、带钢边止水带、止水钢板、各专用预埋导管;D、准备好管廊主体施工所需的各项辅材,包括模板、木方、架管、扣件、止水对拉螺杆、焊条、轧丝、钢筋保护层垫快等;E、准备好各项机械设备,包括模板加工、钢筋加工设备、水泵、焊机、砼震动棒、砼泵送车。

3、平整场地采用挖掘机平整场地,平整范围为综合管廊位置外2米,要求场地平顺。

4、测量放样在工程开工前根据建设方提供的基本控制点、基线和水准点等基本数据校测其基本控制点和基线的测量精度,复核其资料和数据的准确性,并将校测和复核的测量成果资料报送监理人审核,必要时在监理人的直接监督下进行复核测量。

采用的测量仪器为DS3水准仪、J2全站仪,均在进场前作精确校正。

测量前,详细了解设计图纸、施工规范的要求,选择正确的测量方法,清除所有有碍测量放样工作的障碍物。

并搜集施工区域现有的地形图和必要的地质资料和规划设计阶段所设的平面和高程控制网成果,然后进行测量,并设立控制桩。

所有测量的记录及计算成果必须保证清楚,然后报监理工程师审核,审核认证后才能对施工区内的分部分项工程按施工程序进行放样。

放样后,样线关键控制点必须设立重点控制桩,并加以醒目标志标定。

同时将放样方案及有关参数报监理工程师审批,每项工序在开工前都必须进行复核。

对综合管廊平面位置进行放样,放样位置为综合管廊基坑开挖线位置,直线段每20米一个桩,曲线段每10米一个桩,桩与桩之间撒白石灰,每个桩标明下挖深度。

5、基坑支护及开挖A、基坑开挖方式见下图。

B、基坑开挖:基坑开挖之前,应做好坑顶周边截水沟的设施。

基坑开挖中应做好基坑内积水的抽排。

根据本项目工程地质勘察报告,基坑开挖严格按照先支护再开挖的原则。

采用机械结合人工开挖。

具体开挖施工如下:B.1、基坑开挖采用长臂挖掘机开挖,机械站立在基槽两米外以减轻土侧压力,所有开挖的土方外运至弃土场,运距为19.7km,做到随挖随外运,禁止堆放基槽两侧。

B.2、每次基坑开挖过程中进行平面位移观测及沉降观测,当位移量及沉降量大于规范及图纸时要及时加密土钉或采用壁后小压力注浆加固坡体。

B.3、基坑开挖至距基底30cm应立即停止开挖,改为用人工进行清理,禁止出现超挖现象,保证基底以下土体稳定。

B.4、基坑内积水要求及时排除,以保证土体稳定性。

B.5、在基坑两侧安装安全爬梯,供施工人员上下基坑;人工开挖时要求观测员全程观测,基坑两边各安排一个安全员进行来回巡查,确保基坑内作业人员安全。

B.6、开挖至坑底标高后坑底应及时满封闭并进行基础工程施工。

B.7、基坑开挖技术指标6、底板抗浮锚杆A、设计中在端部井、投料口、通风口设有抗浮锚杆,锚杆要求入强风化泥质粉砂岩或中风化泥质粉砂岩4m至5m,锚杆径为ɸ180,采用潜孔钻机钻孔,锚杆钢筋为3根C25,水泥砂浆强度不底于30Mpa,水灰比为0.38~0.4,灰砂比为1:1。

锚杆共计272根,约3180m长,具体根据现场地质情况实际长度为准。

B、工艺流程图锚杆施工工艺流程图7、垫层及底板防水施工A、垫层施工前对垫层边线和角点进行测量放样,四周作好模板并固定,确定好垫层顶标高并作好标记;B、垫层为C15素砼,采用商品砼,用砼泵送车进行输送;采用平板震动器震捣,人工找平;C、垫层砼达到强度70%时,进行自粘聚合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的施工,在底板施工时,预留上卷到墙身的宽度。

D、卷材按规范要求翻边施工,并注意搭接宽度。

8、综合管廊防水处理A、底部防水:素砼垫层施工完成后,在综合管廊底板与C15素混凝土垫层之间由下至上依次施工。

B、顶部防水:顶板施工完成后,在综合管廊顶板与C15素混凝土垫层之间由下至上依次施工宽1000㎜厚0.8㎜聚氨酯涂料防水加强层+聚酯布+2㎜厚聚氨酯涂料防水层+油毡隔离层+和50mm 厚C20细石混凝土保护层。

附图如下:C、侧墙变形缝防水:侧墙变形缝施工完工后,在综合管廊变形缝施工完毕后由内向外施工,1000㎜厚0.8㎜聚氨酯涂料防水加强层+聚酯布+2㎜厚聚氨酯涂料防水层+聚乙烯泡沫板保护层。

D、外墙纵向水平施工缝防水:侧墙变形缝施工完工后,在综合管廊变形缝施工完毕后由内向外施工,1000㎜厚0.8㎜聚氨酯涂料防水加强层+聚酯布+2㎜厚聚氨酯涂料防水层+聚乙烯泡沫板保护层。

9、综合管廊钢筋砼浇筑A、本工程结构砼强度等级为C40防水混凝土,抗渗等级P8,混凝土中最大氯离子含量应小于0.1%,最大碱含量应小于3.0kg/m3。

防水砼配合比应进行对比试验,满足抗渗要求的配合比才能用于施工。

B、浇筑混凝土前,应检查各预埋件是否全部到位并安装牢固。

安装附属设备以前,预埋孔洞应事先留出,不得事后敲凿。

C、本工程采用商品混凝土,采用汽车泵进行泵送,必须在混凝土工程施工前完成原材料取样送检及配合比实验。

10、止水带和止水钢板的安装A、标准节在底板顶上40cm处留置水平施工缝,端部井、投料口、通风口等有二层结构处在中板顶上30cm留置水平施工缝。

B、在水平施工缝处按设计院要求预埋4mm厚48cm宽折边镀锌止水钢板,钢板止水带搭接处应进行焊接,保证止水效果。

C、止水钢板应安装牢固、稳定,上下、左右对称;D、带钢边止水带宽度和材质的物理性能应附合设计要求,且无裂缝和气泡;接头采用热接,不得重叠,接缝应平整、牢固,不得有裂口和脱胶现象。

E、止水带中心线应和变形缝中心线重合,止水带不是穿孔或用铁钉固定。

F、止水带在施工过程中严禁在阳光下爆晒,露在外面的采用草袋覆盖避免紫外线辐射引起橡胶老化。

11、钢筋加工及安装A、钢筋除锈调直严格控制调直延伸率。

B、钢筋加工由专人进行抽样配筋,配筋单必须经过技术负责人审核,现场总工技术部门审批,才能允许下料加工。

C、钢筋加工成型严格按现行《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验收规范》和设计要求进行,现场建立严格的钢筋生产安全管理制度,并制定节约措施,降低材料消耗成本。

D、钢筋安装D.1、采用焊接接头的钢筋,焊接长度单面焊不得小于10d,双面焊不得小于5d。

焊接接头应符合《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相关规定要求。

受力钢筋接头的位置应错开,同一连接区内钢筋接头数量不应大于总数量的25%。

D.2、钢筋遇到孔洞时,应尽量绕过,不得截断。

若必须截断时,应与孔洞口加固筋焊接锚固。

D.3、钢筋的描固长度,搭接长度应符合国家规范和设计要求,操作工人须持证上岗。

D.4、钢筋采用扎丝绑扎,节点可间隔绑扎,绑扎牢固。

D.5、做好各管线预埋件、底板和顶板上吊环、接地钢板和变形缝处钢管预埋安装,安装位置准确无误,牢固稳定,不易位移。

D.6、管廊施工时,按设计要求作好防雷接地钢筋的焊接和接地钢板的预埋。

E、钢筋保护层控制钢筋保护层厚度,底板、顶板、侧墙迎土面50mm,其余均为30mm。

采用预制的M30水泥砂浆垫块,垫块要垫稳,布置间距为1m,呈梅花型布置,施工完毕后禁止在钢筋上践踏,以防止钢筋受力过重导致位移或垫块损坏。

F、钢筋验收F.1、钢筋进场时必须对钢筋的规格尺寸抗弯抗剪强度等进行检测,大批量的必须进行抽查,检验合格后才能进场使用。

F.2钢筋制作安装完成后,经自检合格,上报相关单位进行隐蔽验收,验收合格后进入下道工序施工。

其各项验收标准列表及各项允许偏差见下表。

项目允许偏差值(mm)受力钢筋顺长度方向全长的净尺寸±10弯起钢筋的弯折位置±20箍筋的内净尺寸±5钢筋安装位置的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表12、模板A、顶模采用竹胶板进行拼装,拼装时注意木模与木模的补缝。

管廊顶板支架采用满堂支架,顶板板面铺完后,对细部的节点进行修补处理,要保证平整、严密、牢固,特别是接头部位板周边。

管廊壁模采用大块胶合板,使用一次性止水拉杆对拉固定,布置间距为60cm,呈梅花型布置,拉杆长度为d+20*2cm的Ф14圆钢(d=墙壁厚度)。

当砼强度达到规范要求强度后方可拆除模板及支撑。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