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酒店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酒店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中等职业学校酒店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专业代码:一三0100)重庆市旅游学校一、招生对象与学制学制:三年招生对象:招收初中及以上同等学力人员。

二、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适应我国现代化建设和酒店业发展需要,具备现代酒店服务与管理专业需要的基本素质、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酒店第一线服务型人才和基层管理工作者。

三、就业岗位群本专业毕业生主要面向各星级酒店、大型餐饮企业,从事酒店服务与管理工作,能担任客房服务员、餐厅服务员、前厅接待员、礼宾员、行李员、调酒师、茶艺师、咖啡师等服务以及基层管理岗位的工作。

四、人才培养规格1.基本素质及职业素养目标a.具备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道德品质和法律意识;b.具有健康的心理和乐观的人生态度;c.具备人文和科学素养,形成稳固的专业思想和良好的生活态度;d.具有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和服务意识;e.具有正确的就业观和一定的创业意识;f.拥有健康的体魄,能适应岗位对体质的要求。

2.专业知识目标a.熟悉国家对旅游与酒店服务管理行业以及茶艺酒水制作行业发展与调节的方针、政策、法规、制度和标准。

b.熟悉酒店服务和管理学基本理论。

c.具备餐饮服务与管理、前厅服务与管理、客房服务与管理的相关专业知识。

3.专业技能目标a.掌握普通话,并达到规定等级标准(国家二级乙等及以上)。

b.具有应用计算机进行专业工作的能力。

c.具有基本应用英语,具备用英语简单与客人交流的基本能力。

d.具有从事酒店服务员、礼仪接待员、以及酒店行业中层、基层业务管理人员等所必须的职业素养、职业知识及职业技能。

e.具有一定继续学习能力,了解与本专业有关的国内外服务管理先进经验和酒店管理行业发展的新动态。

f.具有团队协作的能力,能较好的同团队一起共同完成酒店服务工作。

g.具有较好的对客沟通能力。

4.证书要求本专业毕业生除完成培养方案要求的课程外,还必须获得以下证书:a.职业资格证书(技能等级证书,如中级餐厅服务员、中级客房服务员、中级前厅服务员三种证书,可选择两种职业资格证书参加鉴定);b.普通话等级证书。

五、课程设置及教学进度安排1.主要课程包括:职业生涯规划、职业道德与法律、心理健康、哲学与人生、语文、数学、英语、计算机应用基础、体育、应用语文、形体训练、酒店中餐服务、酒店西餐服务、酒店客房服务、酒店前厅服务、酒店服务礼仪、酒水知识与服务技能、茶艺与茶文化、菜品知识、康乐服务与管理、酒店文化、酒店管理、职场健康与安全、跨文化交流、酒店实用心理学、酒店插花、咖啡制作、市场营销、会展服务等。

2.主要课程设置:课程设置总表3.实践教学环节的安排与要求六、编写说明学校可结合实际情况参照此方案制定三年制教学实施方案,课程开设顺序与周课时安排学校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

本方案公共基础课程中语文、数学、英语、信息技术基础按新颁发的课程标准执行。

本方案为学校制定专业教学实施方案留下了拓展空间,设立的其他课程可由学校根据办学指导思想、内涵特色和企业岗位需求自主开发和选择。

七、专业教学标准10.【指导性教学安排】10.1 学年制教学指导方案10.2 学分制教学指导方案德育学分实施细则一、考核内容:1、学生德育常规量化考核;2、住读生行为习惯量化考核;3、团内活动量化考核;4、荣誉加分与违纪、处分扣分量化考核。

二、考核说明:1、学生每学期德育学分基本分为50分,以上4项考核所产生的加、减分均在50分的基础上进行计算。

第1、4项由班主任依据考核细则对本班学生进行考核后,填写学生个人原始记录表(附表一);第2项由住管部考核小组对所有住读生进行考核,将住读生得分情况汇总后上报班主任;第3项由班主任授权本班团支部书记或团内主要成员对本班团员进行考核,并填写团员个人原始记录表(附表一);学期末班主任对以上4项进行汇总,填写本班学生德育学分总表(附表二),并根据考核细则评出学生得分等级(不及格、及格、良好、优秀),期末将附表一与附表二同时上交德育处。

三、考核细则:1、学生德育常规量化考核细则:班主任分别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本班学生进行常规考核:①出勤;②仪容仪表;③各种集会;④两操;⑤劳动态度;⑥行为规范;⑦职场管理;⑧军训;⑨班级活动。

在学生个人原始记录表(附表一)中,可将上述7点作为学生加分、扣分原因直接填写,并附上日期,加减分尺度由班主任跟据本班班规及班级实际情况并参照学生违纪处分条例酌情掌握,但学期累计加减分值不应超过10分。

2、住读生行为习惯量化考核细则:由住管部、楼层生活老师与寝室室长组成的考核小组根据每位住读生在宿舍的表现给予加分、减分,具体评分标准与原始表格详见《住读生行为习惯评分细则》,期末考核小组将住读生所得分数汇总后报给其所在班级班主任,班主任再依据所报分数填写本班学生德育学分总表(附表二)。

在填写时请注意,若住管部所报分数是10,则在附表二上转为0分;若住管部所报分数在10分以下,则为负分。

(如:9.5分转为—0.5分)。

3、团内各种活动量化考核细则:班主任或团支部书记对本班团员学生考核方面如下:加分:①认真参与团组织生活,准备充分、积极发言、有良好建议的加0.5分,每次组织生活最多加1分。

加分的人选为发言效果最好的2个。

②每次组织生活无迟到、早退、缺席状况,一学期加2分。

扣分:①每次活动迟到或早退,扣0.5分;无故不参加者扣1分,有事经班主任老师同意扣0.5分。

②唱国歌、团歌时,随意走动,不脱帽肃立,说笑疯闹,不按要求进场,每次扣0.5—2分。

③活动中看小说、杂志、报纸,每次扣1分。

④不服从团干部及教师管理,干扰活动秩序,视情节轻重每次扣0.5—2分。

⑤过组织生活时玩游戏机、手机,MP4、DVD、听随身听的每次扣0.5—2分。

班主任或团支部书记对每次活动中团员的表现进行加减分时填写团员个人原始记录表(附表一),期末将分数汇总后填写学生德育学分总表(附表二)。

4、荣誉加分与违纪、处分量化考核细则:班主任分别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学生进行考核:①社会实践;②好人好事;③是否学生干部(学生干部每人统一加1分);④个人获奖(校级一、二、三等奖分别加2、1、0.5分、区级一、二、三等奖分别加3、2、1分、市级一、二、三等奖分别加5、4、3分、国家级一、二、三等奖分别加8、7、6分);⑤班级获奖(校级一、二、三奖分别加2、1、0.5分、区级一、二、三等奖分别加3、2、1分、市级一、二、三等奖分别加5、4、3分、国家级一、二、三等奖分别加8、7、6分,班级获奖后班主任按此标准以学生个人为单位进行统一加分,如获奖无等级之分,则按所在级别最高分值加分,如:市级文明班级,全班学生每人加5分);⑥违纪(班主任按学生违纪恶劣程度酌情掌握扣分尺度);⑦处分(警告扣2分、严重警告扣3分、记过扣4分、记大过扣5分,留校察看扣8分)。

除第④项、第⑤项、第⑦项按照上述具体标准进行加、减分以外,其余各项均由班主任酌情掌握加、减分分数。

但单项加减分最大分值不应超过2分。

班主任对学生进行荣誉加分与违纪、处分扣分后应及时填写学生个人原始记录表(附表一),在期末进行汇总后填写本班学生德育学分总表(附表二)。

附表一学生个人原始记录表:部级班附表二注:≥70分为优秀;55—69分为良好;40—54分为及格;40分以下为不及格。

附:住读生行为习惯量化考核办法及实施细则一、考核内容:每位住读生在宿舍的行为综合表现,包括个人纪律、清洁和规范化行为。

二、考核依据:住管部系列管理条例。

三、学分:根据每位住读生在宿舍的实际表现进行奖励或扣除学分,但每学期个人加减分的最大分值不超过10分,期末将实际得分上报班主任汇总记载。

四、考核办法:由住管部﹢楼层生活老师﹢室长组成一个考核小组。

楼层生活老师为考核具体执行人。

考核执行人在执行加、减分之后应及时通知被考核人并作好详细原始记录,期末汇总上报班主任,其分数作为班主任对住读生行为习惯量化考核的依据,记入个人德育考核总分。

五、考核评分细则:⑴奖励学分:如遇下列情况,可对学生个人给予加分奖励。

1、自觉遵守寝室纪律,履行应尽的清洁义务和职责,个人行为习惯良好;(0.1—0.3分)2、尊敬老师,服从管理,团结友爱。

(0.2—0.4分)3、好人好事(0.1—0.3分)4、担任室长,担任校护卫队员,表现良好。

(0.3—0.5分)5、协助生活老师做好其它事情。

(0.2—0.4分)6、生活老师可根据临时发生的实际其它情况进行酌情加分。

⑵扣除学分:如遇下列情况,可对学生个人给予扣分处理。

1、串寝室,屡教不改。

(0.2—0.4分)2、不按时就寝,熄灯后不上床睡觉,大声讲话、吃东西、打电话、继续洗漱。

(0.1—0.2分)3、不做清洁或做得不合格。

(0.2—0.4分)4、随手乱扔垃圾、纸屑、果皮等。

(0.2分)5、在宿舍高声喧哗、尖叫、说脏话、疯打、追逐。

(0.2—0.4分)6、擅自带饭进寝室,影响公共卫生。

(0.2分)7、擅自带非住读生进宿舍玩耍、住宿。

(0.2—0.8分)8、不爱护公共财物,踢门、摔门、损坏公物。

(0.2—0.5分)9、损人利己,搬弄是非。

(0.2—0.6分)10、打架斗殴、吸烟、酗酒。

(0.3—0.8分)11、未填写留宿单而留宿者。

(0.2分)12、晚归、未归者。

(0.3—0.8分)一三、不服从生活老师教育和管理。

(0.6分)14、私自在宿舍使用各种电器。

(0.5分)一五、生活老师可以根据临时发生的实际其它情况进行酌情扣分处理。

六、考核表表一:个人考核原始记录表表二:住读生行为习惯量化考核班级汇总表个人考核原始记录表姓名:寝室:班级:考核人:住读生行为习惯量化考核班级汇总表课程学分实施细则(试行)为落实《重庆市旅游学校学分制实施方案》,进一步规范学业学分的操作,特制定本细则,学业学分包括课程学分与非课程学分,本细则主要针对课程学分。

学分是量化学生学习经历与学习结果的分值,课程学分由包括过程学分和测试学分,一、过程学分过程学分:学生认真参加课堂学习(包括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或技能训练,科任教师和科代表根据学生每节课的表现给予加减分,表现好、学习效果好的可以给予加分,过程学分最高分不超过该学科过程学分的满分;对不完成作业、课堂学习不认真的学生,任课教师可酌情扣分至0分。

1、过程学分占该学科的总学分的50%,要求每位学生每学科每学期的过程学分必须达到本学科过程学分的60%,以语文为例:周课时为6课时,学期基本总学分为6*5=30个学分,其中过程学分为一五个学分。

2、各学科以备课组为单位制定本学科《过程学分实施方案》,把本学科过程学分的60%作为基础学分,设置教学过程中的具体项目对学生进行奖励或扣除。

本学科的过程学分=基础学分+奖励学分-扣除学分。

注:为便于计算,在学分实施过程中均以各学科过程学分10倍的60%作为基础分,在此基础上进行加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