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小蚂蚁回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识记“呜、惊、睁、趴、掉、塘、坛、眨”8个生字。
能通过学习,理解“惊醒、非常感激、连声”等词语的意思,并积累文中好词。
能正确描、写5个汉字,重点学习“眨”在田字格中的写法。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在了解的基础上读好角色间的对话。
能在读的过程中,体会睡莲、蜻蜓、萤火虫对小蚂蚁的关心和帮助,感受它们美好的心灵。
3、能根据提示说说蜻蜓和萤火虫送小蚂蚁回家的经过。
4、能在老师的指引下,体会“多美的夏夜”的含义。
教学重、难点:
1、正确朗读课文,能够读好小动物之间的对话。
2、体会课文中助人为乐的精神美。
教学过程:
一、听、说导入,揭题质疑
1、听、说导入
2、揭示课题,学生跟着书空
3、齐读课题,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读课文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根据学习建议要求,带着问题轻声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学习任务单1:
l 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做到不加字,不漏字。
并给课文标上小节号。
l 想一想:小蚂蚁为什么哭?谁帮助了它,送它回家?
(1)检查、交流
l 了解课文有几小节
l 字词正音
l 在填空的提示下,了解“小蚂蚁为什么哭?谁帮助了它,送它回家?”
出示:夏夜的公园里,小蚂蚁不小心()。
()救起了小蚂蚁,()和()一起把小蚂蚁送回了家。
——指名交流
——学习生字:掉,塘
2、了解课文内容,再读填空
三、再读课文,了解内容
1、学习课文2--7节,了解睡莲对小蚂蚁的热情和关心
过渡:睡莲是怎样救起小蚂蚁的?(板书:救),学习课文的2—7节(1)学习:惊醒,睁开,趴
l 读准字音
l 认清字形(形声字归类)
l 做动作理解词意
(2)学生自读课文,思考睡莲是怎么救起小蚂蚁的?
交流,板书:弯
(3)指导读睡莲和小蚂蚁的话
l 重点指导:
——“快上来吧!”通过学生点评,感悟睡莲的热情,主动
——“谢谢您,睡莲姑姑。
”指导学生注意提示语“非常感激”,“连声”——小结:朗读方法
(4)同桌2个同学合作,直接读好他们的对话
(5)师生合作读
2、学习课文8—14节,了解蜻蜓和萤火虫对小蚂蚁的关心
过渡:小蚂蚁和睡莲姑姑的对话被蜻蜓和萤火虫听到了,他们是怎么送(板书:送)小蚂蚁回家的呢?
(1)学习8—12节,了解睡莲、蜻蜓和萤火虫议论的内容
l 四人小组分角色读8—12节,知道文中的“他”指谁。
l 一组学生交流
(2)学习13、14节,了解蜻蜓和萤火虫是怎么送小蚂蚁回家的
l 指名读第13节,了解“飞机”就是蜻蜓,引号的含义。
小灯笼指的是发光器。
知道是蜻蜓和萤火虫送小蚂蚁回家的。
板书:载,照
l 师引读第14节,了解小蚂蚁的家在花坛前。
(出示:花坛)
l 比较句子,感受景色美。
(板书:景色美)
学习任务单2
l 看图,试着说说
小蚂蚁爬上“飞机”,蜻蜓起飞了。
他们飞呀飞,飞过……,飞过……,飞到……,小蚂蚁到家了。
l 理解:“飞过”,“飞到”的区别
分层目标:
A、B层学生:根据理解,用“飞过……,飞过……,飞到……”说话
C层学生:学习理解,跟着仿照用“飞过……,飞过……,飞到……”说话
3、引读第15节,学习生字:眨
四、训练说话,感悟“美”
1、情境模拟,练习说话
学习任务单3
小蚂蚁在大家的帮助下,回到了家,他会对妈妈说些什么呢?
l 分层目标
C层:能根据板书提示,讲清故事的主要内容
B层:能根据板书和同学的补充,学习讲清故事发生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A层:能填补文本空白,根据提示讲清故事发生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2、学习第16节,联系上下文体会“美”的含义
(1)读第16节(板书:多美的夏夜)
(2)找一找,“多美的夏夜”在课文中还出现过吗?
比较:睡莲说:“你瞧!夏夜多美呀!”
啊!多美的夏夜呀!
体会这两个“美”的不同含义
(3)引导读好最后一句话
五、巩固复习,指导书写
1、学写生字:眨
2、读词游戏:星星眨眼睛;词语归类游戏:“送星星回家”(机动)
3、总结全文,布置作业
板书:
送小蚂蚁回家
公园景色美
睡莲弯救多美的夏夜蜻蜓载
送
萤火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