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太阳的话教学目标1、认识生字3个。
积累词语9个。
积累句子1句。
2、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背诵全诗。
读懂诗歌最后一节的意思。
3、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教学重点1、认识生字3个。
积累词语9个。
积累句子1句。
2、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背诵全诗。
教学难点读懂诗歌最后一节的意思。
教具准备课文录音、多媒体课件教学时间二教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认识生字3个。
积累词语9个。
积累句子1句。
2、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3、读懂诗歌最后一节的意思。
教学过程(一)导入1、谜语导入2、揭示谜底3、出示课题:太阳的话4、鼓励质疑:看到这个课题,你有什么问题?小结:课文就是用了拟人的手法,写了太阳的希望、太阳美好的愿望。
(二)整体感知1、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想一想,太阳会说什么话?2、接龙读课文,师生点评。
3、学习生词:晨曦、睫毛、枕头(1)学习生字:曦:注意字形,试着用编字谜或想象的方法学习这个生字。
除部首外还剩几笔?睫:这个字为什么是目字旁?我们还学过哪些目字旁的字?(眼、睛、眉)枕:用换部首的方法学,“沈”。
(2)重点理解词语“晨曦”就是晨光。
4、朗读词语:花束、晨曦、温暖、露水、枕头、睁开、睫毛、关闭、空间(三)感受课文、指导朗读1、交流:太阳究竟说了什么话,它的心愿和希望是什么?2、重点指导学习第2、4节。
(1)说话训练:太阳为我们带来了什么?太阳带来了()、()、()和()、()。
(2)指导朗读第2节。
(3)读读第四节,说说太阳的心愿是什么?(4)指导朗读第4节根据课文完成练习:金黄的()满身的()林间的()关闭的()上面练习的答案除了课文中的,还可以说“金黄的()、满身的()、林间的()、关闭的()”(5)指导朗读2、4节,试着把2、4背诵下来。
3、用喜欢的方式朗读自己喜欢的课文,把自己的感情融入朗读之中。
4、交流朗读5、通过朗读你感受到了什么?还有什么不理解的词句?交流,释疑6、指导背诵(四)拓展听了太阳的话,你想对太阳说些什么呢?(五)总结课文小朋友们,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在灿烂的阳光照耀下大自然充满着生机。
太阳照在小草身上,小草变绿了。
太阳照在花儿身上,花儿穿上了漂亮的衣裙。
生活在一个充满阳光,充满花香,充满温暖的世界里,人的心里也充满阳光,充满温暖,人们的生活也充满阳光,充满温暖。
(朗读全文)(六)作业布置1、熟读诗歌,背诵全文2、抄写生字词语3、分层作业模仿课文,自己写一首儿童诗。
板书设计1、太阳的话带来光明带来温暖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有感情朗读课文,指导背诵全诗。
2、积累所学字词,巩固字词。
3、模仿课文,自己写一首儿童诗。
教学过程一、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师引入:今天我们学习了一首很美的诗《太阳的话》,太阳把美好的祝愿和希望带给了我们,大家都很喜欢这首诗,请小朋友选择一节自己最喜爱的段落读一读,比一比谁是最佳播音员。
1、学生自由准备;2、分别请四个学生接龙朗读诗歌;3、师生进行评价,评出最佳播音员;4、全班有感情地朗读全诗。
5、选择一节自己最喜爱的段落背一背;6、挑战明星背诗。
二、巩固字词、积累字词。
1、朗读课文生字新词:个别读、齐读;2、强调书写注意点:晨曦、睫毛三、教学拓展,学当诗人。
1、太阳带给我们美好的一切,在大自然中还有什么也给予我们带来了美好?学生交流:月亮、星星、春风、小鸟……2、那么它们又带给了我们什么呢?仿照课文第二节选择自己喜爱的内容说话,教师指导点拨;3、你能说说它们的祝愿吗?学生仿照课文最后小节练习说话。
4、学着课文的样,学当小诗人。
学生交流、教师点评;四:总结全文、布置作业在我们的生活中充满了美好的事物,它们使我们的生活充满的快乐,让我们都能敞开心扉去感受这美好的一切,接受大自然赐予的一切美丽,课后请小朋友仿照课文学当小诗人,也来作首诗《……的话》,期待你们精彩的作品。
教学反思:本篇课文是儿童诗歌,读来琅琅上口。
教学中,我运用朗读策略,在课堂上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读,既让学生从朗读中理解课文内容,又使学生真正拥有课内时间,成为学习的主人。
2、春笋教学目标:1.认识生字11个。
积累词语10个。
积累1句句子。
2.能正确朗读课文,并能挑选自己喜欢的小节背诵。
3.能根据课文内容,找出描写春笋的词或句。
4.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点: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难点:能根据课文内容,找出描写春笋的词或句。
教具准备: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谜语引入,揭示课题。
1、老师给学生猜谜语:尖尖的,绿绿的,春天里出生,夏日里长成。
2、板书课题:春笋出示图片,交流谈话:小朋友,你在哪里见到过春笋?你能用一两句话来说一说你看到的春笋是怎样的吗?3、齐读课题。
4、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5、今天,我们将跟作者一起走进竹林,去领略竹林的后代——春笋。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课文表达了作者对春笋的什么情感,全文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2.交流。
出示句子:我爱竹山,我爱竹林,我更爱竹山的春色,竹林的后代——春笋!3.指导朗读。
师:作者为什么爱春笋呢?老师请同学们自学课文。
4.自学课文。
出示自学要求:(1)读通课文,不添字,不漏字。
(2)学习生字:读准字音,认清字形。
(3)思考:作者为什么爱春笋?划出有关句子。
三、交流反馈,学习课文,朗读理解。
1、提问:作者为什么那么爱春笋呢?请从第二节中找出句子读一读。
(根据学生回答组织学习课文)出示句子一:春日,春雨蒙蒙,绿油油的竹山,翠生生的竹林,像一幅烟雾迷蒙的水墨画。
(1)指名读。
(2)出示投影:再读句子,说说句中把什么比作什么?(3)指导朗读。
这一节中,作者除了运用比喻手法外,还运用了拟人的手法,你能找出句子来吗?请用浪线划出。
(地里的笋芽儿如同婴儿吮着母亲的乳汁,吸呀吸,积聚着力量。
)(4)有感情地朗读第二小节。
2、文中还有这样运用修辞手法的句子,请你找出来,指导朗读理解句子:一个个像尖尖的锥子,披着淡绿的嫩衣,在春风中欢笑,在春雨中沐浴。
(前半句比喻、后半句拟人)春雷一动就破土而出,冲破地皮蹦出来,顶开沙砾冒出来,穿过石缝钻出来。
(抓住动词,体会拟人手法显示出竹笋顽强的精神)迎着阳光,吸着雨露,一个劲儿地拔节,叭叭叭,一节,一节,一节……你追我赶,竞争着向上,向上。
(从朗读上节节高升)山泉叮咚为它们伴奏,鸟雀欢鸣为它们歌唱,山花舒瓣为它们舞蹈,松柏婆娑为它们鼓掌:长吧,长吧!高高的天空多广阔,看谁早日成材。
(初步认识排比的修辞手法)3、学习生字:重点学习:弦(注意读音,并理解“琴弦”是什么?)拔(和“拨”比较)竞(和“竟”比较)材(和“才”组词比较)4、朗读课文,选你喜欢的句子背诵。
四、课外拓展。
你知道哪些东西是用竹子做的,选一种向同学介绍。
分层作业:A:挑选文中你喜欢的句子背一背。
B:查一查文中的好词。
教学板书:美若少女2、春笋密密麻麻生命顽强教学反思:这篇散文的内容对二年级学生来说,在理解上较为困难。
教学中,我只能多进行理解寓意上的指导,再带领学生多读句子,这样降低了难度,才使得学生对文章的内容稍有领悟。
3享受森林教学目标1、认识8个生字。
积累10个词语及表示神态的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能根据课文内容,找出樱樱的“森林”的特点,并适当地展开想象。
3、培养学生乐于亲近自然,热爱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点1、认识8个生字。
积累10个词语及表示神态的词语。
2、能根据课文内容,找出樱樱的“森林”的特点。
教学难点能根据课文内容,找出樱樱“森林”的特点,并适当地展开想象。
教具准备课文录音、多媒体课件教学时间一教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揭题1、板书:森林(指名读)你看到过森林吗?你说说你见过的的森林是什么样的吗?积累一下。
()的森林2、补全课题:3、享受森林(齐读)3、“享受”是什么意思?生自由说。
(享受指精神上或物质上得到满足。
)二、整体感知,学习6-10节:1、自由读课文,思考:1)这是谁的森林?学习:樱(后鼻音)2)樱樱的“森林”是怎么样的?用直线划一划。
2、根据学生的汇报,相机处理以下知识点。
(1)樱樱的“森林”是怎么样的?学习“看,樟树茂盛、繁密的枝丫,朝气蓬勃地朝四面八方伸展,编织出一大片嫩绿色的阴凉。
”学习生字:樟(注意翘舌音)繁(注意第4笔,是横折)丫(有几笔组成)阴(反义词是什么)挑战读这段话。
读出枝繁叶茂的样子。
(2)那么,樱樱是怎样享受她的这片森林的?你瞧,她时常在坐在树阴里,久久不肯离开,还告诉妈妈:“这是我的森林。
我在享受我的森林呢……”学习:笑嘻嘻指导朗读这句话。
想象:樱樱是怎样享受她的这片森林的?想象一下。
(3)在这以前,樱樱的“森林”是怎么样的呢?学习:那只不过是两瓣小小的叶芽嘛。
学习说话的神态。
体会当时樱樱不以为然的神情。
三、学习课文1-5节。
齐读描写森林前后不同的两句句子(绿色标注),想一想,你有什么问题吗?学生质疑:只有两瓣小叶芽的樟树苗怎么会长得如此枝繁叶茂的呢?1、同桌合作学习1-5节出示学习要求:1)读1-5节2)用曲线划出樱樱护理小樟树苗的句子,读一读2、大组交流:*学习生字:杂(注意平舌音)铺(找出它的姐妹字)* 什么是护理?樱樱是如何护理小樟树苗的?抓住动词,指导朗读。
(看看、浇水、拔掉、绑上、铺些)*强调樱樱是每天都是这样做的。
樱樱为什么要精心照顾这一棵棵小樟树苗呢?* 男女生比赛读第5节。
四、总结课文1、因为自己精心的护理,小樟树苗才会长得枝繁叶茂;因为自己的付出,樱樱在享受自己的森林时,才会特别开心。
(出示句子)再次朗读樱樱的话,体会高兴的语气。
2、指名读句3、发挥想象:前人栽树,后人乘凉。
请你想象一下,再过几年,人们或小动物们会怎样享受樱樱的“森林”的?1)同桌讨论2)交流4、在樱樱的悉心照顾下,小树苗长成了参天大树,连成了一片森林。
同学们,保护绿化是我们每个人的职责,愿我们小朋友都是爱绿护绿人。
五、作业布置1、读词语,熟读课文2、抄写生字词语分层作业:A:查一查不理解的词语。
B:过了几年,人们或小动物们会怎样享受樱樱的“森林”。
请你用几句话写一写。
板书设计:3 享受森林小叶芽——大树——森林教学反思:从目标的制定,到教学的展开。
“茂盛、繁密、朝气蓬勃”这些词语是学生重点积累的对象。
积累首先就要理解,理解并不等于解释,理解应是明白作者用词的意图,用词的方法,以及我还可以怎么用。
因为“茂盛、繁密“这两个词语,学生以前都学过,我就借助找找近义词的方法来理解,然后借助媒体,让学生看看樟树那茂密的枝叶,然后再补充词语“枝繁叶茂、枝叶繁茂”,让学生一起积累。
通过媒体的演示,学生自然而然地理解了这样枝繁叶茂的樟树就能让人感到“朝气蓬勃”。
“朝气蓬勃”这个词如果仅仅把字典上的解释说一说,学生肯定还是不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