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煤矿井田围及周边老窑、采空区水害调查报告2017年10月28日报告会审意见目录一、前言二、矿井概况三、水害调查工作四、相邻矿井情况五、老窑水害调查情况六、水患类型及威胁程度分析、可能发生突水的地点七、资料汇总、利用和完善一、前言一、目的与任务根据《煤矿安全规程》和《煤矿防治水规定》要求,为进一步查清本矿的水害情况,为矿井防治水工作提供可靠的资料,为探放水设计提供科学依据,确保我矿采掘活动的安全,决定组织对矿区围及周边的水害情况进行一次全面细致的调查。
2017年10月25日至26日,通过对矿井水文地质资料的搜集,对矿井周边小窑、相邻矿井及本矿历年采空区的统计、调查和测绘再结合××县××煤矿《水文地质调查报告》、《水患物探勘查报告》、《生产地质报告》、矿井提供的《综合水文地质图》汇总相关成果资料,编写本报告。
具体任务为:1、调查××县××煤矿井田围及附近现有井巷的分布、开采情况、涌水量;2、调查并收集老窑小窑的分布、积水情况;3、调查地表水系对矿井充水的情况,以及地表塌陷情况;4、根据调查及有关资料,针对矿井建设过程中的防治水工作,进行综合分析,对存在的水患提出防治措施。
二、工作方法及完成的工作量本次工作在收集井田地质报告、开采设计资料的基础上,重点对我矿井界硐巷分布、开采、水文地质情况、老空区的分布位置和积水情况,以及地表塌陷等现状进行调查。
因废弃、冒落塌陷、封闭、积水等因素影响而无法进入实地勘测的老空区调查,则通过调查访问矿井现场管理人员、老矿工,老矿主等,并结合以往开采资料进行分析。
1、井下水文地质调查:根据采矿证围井上下对照图、采掘工程平面图,及历年采掘动态图、各水平主要出水点涌水量观测记录等资料,并对现在较大涌水点(段)的分布位置、涌水特征、涌水量等进行实测或调查记录。
完成了一处老窑开采及情况及其水文地质情况的调查。
2、地表调查:重点调查地表水系的位置、分布,以及矿区地面塌陷情况。
3、收集井田地质报告,了解开采前井田水文地质状况,煤层顶底板岩层含水情况。
二、矿井概况一、矿井及井田基本情况××县××镇××煤矿(以下简称“××煤矿”)为整合矿井,由原福来(锦浩)煤矿和朝锦煤矿整合而成。
2008年5月,受××煤矿的委托,宏景矿产资源开发服务编制完成了《××县××镇××煤矿(整合)开采方案设计》(以下简称原设计),并得到了省煤炭管理局文件的批复(黔煤规字「2008」1400号),设计矿井生产能力为15万吨/年。
本区煤层为上二叠统龙潭组系海陆交互相含煤建造地层,薄至中厚煤层。
主要开采煤层为C1、C4、C5煤层。
二、矿井位置与交通××县××煤矿位于××县城南西面,平距约18km处。
矿区地理坐标: 东经106°40′08″~106°41′03″,北纬28°01′24″~28°01′37″。
2010年3月,省国土资源厅下发了《关于调整××县××镇××煤矿矿区围的通知》文件(黔国土资矿管涵「2010」184号),调整后的矿区围由10个拐点坐标圈定,为不规则的多边形,走向长约2.3Km,倾斜宽约0.99Km,面积0.9397km2,开采标高为+1050—+525m。
矿区围拐点坐标见下表:矿区围拐点坐标矿山有公路经××镇到××县城,运距约30km,矿区至桐容运煤公路3km,从而进行入210国道(川黔公路)、川黔铁路、崇遵高等级公路,交通方便。
三、矿井开拓开采系统简述及采掘现状全矿井划分为一个采区开采,设一开采水平,水平标高为+544m,目前一采区共布置两个采煤工作面和两个掘进工作面作业。
本矿准采标高为+1050~525m,由于目前C5和C4煤层+721m标高之上已采空形成采空区,C1煤层+678m标高之上已采空形成采空区。
111工作面已于2015年3月全部回采完毕,采空区无积水。
112东翼、112西翼工作面正在回采,采空区无积水。
141回风巷在掘进到50米位置时遇到一条老巷。
巷道宽约2米,净高1.0~1.2米,巷道由西向东施工,坡度约8度左右。
巷道未使用任何支护材料支付,但巷道总体保持较完好,仅局部出现顶板离层垮落现象。
巷道有积水不间断涌出,涌水量在2m3/h左右。
141运输顺槽现已掘进62米,未见老巷道及采空区。
四、地形地貌井田地处黔北高原,以构造、剥蚀地貌为主。
地形切割强烈,山高坡陡,沟谷纵横。
龙潭组含煤地层沿槽谷延伸,上覆地层呈陡坎或陡坡。
区地形总体上北东高,南西低,南北向及北东向山脉此起彼伏,连绵不断,属中、低山侵蚀、溶蚀、剥蚀山地地貌,地表河流主要有××河由北东向南西迳流,汇合于赤水河之中。
地形上东部高,向西为斜坡,最高点为图区北东部石合岩附近的无名小山,标高为1108.5m。
矿区及附近出露地层有二叠系中统茅口组(P2m)和上统龙潭组(P3l)、长兴组(P3c)及三叠系下统夜郎组(T1y),第四系(Q)。
矿区位于高桥向斜(周市坝向斜)南东翼中段,轴部由侏罗系(J)、三叠系下统茅草铺组(T1m)组成,两翼出露分别为三叠系下统夜郎组(T1y),二叠系长兴组(P3c)、龙潭组(P3l)、茅口组(P2m)及志留系等地层。
区域上以横向断裂为主,走向断裂次之。
矿区井筒标高为+550m,本区××河最低侵蚀基准面+520m。
五、气象水文井田属亚热带高原季风性湿润气候区,雨量充沛,冬无严寒,夏无酷暑。
据气象资料,年平均气温14.9℃,年最高15.4℃(1998年),年最低14.2℃(1996年),最高气温36.3℃,最低气温-6.9℃,相对湿度在68~87%之间。
降水量:多年年平均为1052.3mm,年最大1335.1mm(2000年),年最小881.44mm(1998年),日最大109.8mm,雨季一般集中在5~7月份,一般4月初进入雨季。
年平均日照时数1114.3小时,全年无霜期265天。
灾害性气候主要有夏旱、秋风及秋绵雨、倒春寒、冰雹、暴雨等。
六、水文地质条件1、地表水发育状况本区地表水属长江流域赤水河綦江水系××河支流,为山区雨原型河流,河床粗糙,水流湍急,雨季河水暴涨暴落,河流直接接受大气降水补给。
枯季流量变至较小,接受地下水补给。
××河:位于井田西北开采围界外约1km,距本矿主平硐口约120米,但井口标高高于河床标高约23米。
××河系长江流域赤水河綦江水系的四级支流,全长100km,平均坡降7%,河面宽30~50m,河谷呈“V”字型,区最低海拨标高520.00m,为本区最低侵蚀基准面。
平均流量3.65m3/s。
支流与主干河流在平面上构成“树枝状”。
冲沟:分布在区低洼、槽谷地带,于三叠系下统夜郎组及茅草铺组地层出露地带较发育,二叠系上统龙潭组及长兴组地层出露地带其次。
沟谷切割较深,平面上与河流多呈“树枝状”,在横剖面上呈“V”字型或“U”字型,旱季流量小至干涸,雨季流量剧增,动态变化显著。
冲沟水流入区附近河流中。
2、充水水源及地表水、地下水动态变化大气降水:据××县气象局多年气象资料统计,该区年平均降水量为1057.1mm,丰水期多集中在5~9月。
大气降水是矿区各岩组地下水的主要来源。
当由于采空冒落及由此产生的导水裂隙带发展到地表时,大气降水则可通过此途径间接进入矿坑。
地下水:含煤岩系虽然富水性弱,但其的地下水将直接进入矿坑。
“T1y2+P3c”层底界距C5煤层平均距离为25~30m,受采空塌陷影响,导水裂隙带可能进入该层,其地下水将可能间接进入矿坑;开采C1时,P2m中的地下水可能直接进入该层,导致矿床充水。
从区域上看,当地最低侵蚀基准面标高+520m,地下水由北东向南西迳流。
矿区资源量都位于此标高之上,地下水对矿床开采影响较小。
矿区外围主要的地表水体有××河,位于矿区西侧,在两河口交汇后向西流出图区,河流流出图区处标高为+520m,是当地的最低侵蚀基准面。
地表水的动态具有瀑涨瀑落的山区雨源型河流特征,地下水与大气降水密切相关,并具一定的滞后现象。
3、矿井涌水量矿井正常涌水量:22.4m3/h;最大涌水量:44.2m3/h。
七、矿井排水设施能力××煤业采用平硐开拓。
主平硐位于我矿最低开采标高,为平硐上山开拓,矿井所有涌水均可沿巷道的排水沟自流出井,井下不需配备排水设备。
本矿最低开采标高为+550m,高于本区+520m的最低侵蚀基准面,不涉及含水层疏水降压问题。
三、水害调查工作一、调查时间2017年10月25日至26日。
二、参加调查人员及走访对象参加调查人员有:+++(矿长)、+++(总工程师)、+++(地测副总)、++++(采掘副总)走访对象:周边附近村民及在煤矿工作多年的老职工。
三、调查方式和容(一)井下1、调查记录我矿采空区和废巷位置、围,可能积水的区域和积水量。
2、调查记录相邻矿井采空区和废巷位置、围,可能积水的区域和积水量。
(二)地面对附近在原小窑工作过的人员进行调查,主要容是各老窑的封闭情况、井口位置、方向、深度及井下巷道和方向等,并详细记录。
四、相邻矿井情况矿区的北翼相邻矿井有××煤矿、德奎煤矿,××煤矿现处于停产状态中,德奎煤矿已于2006年关闭。
经调查,××煤矿现开采煤层为C1、C4、C5号煤层,总的开采量相对较少,新系统未进行开采。
××煤矿与我矿之间留设有90米的井田保护煤柱,德奎煤矿与我矿之间留设有200米的井田保护煤柱。
五、老窑水害调查情况一、生产坑道LD1、LD2等当地小煤矿开采历史悠久,老窑遍布煤层露头。
小煤矿大多是利用冬春农闲时自采自用。
由于受水、通风、运输等限制,一般沿煤层走向开采巷道不长,个别点可达200m,开采垂深小于50m,多数采C4、C5号煤层。
目前矿区的老窑已全部废弃或封闭。
二、矿井采空区调查⑴、调查方法:①询问老工人,②查阅原有图纸资料,③询问原技术人员。
⑵、调查结果经过详细调查后基本查清了××县××煤矿矿井采空区情况:锦浩煤矿和朝锦煤矿为本矿围主要采煤老窑,目前井田围C5和C4煤层+686标高之上已采空形成采空区,C1煤层+674标高之上部分已采空形成采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