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3.2《辛亥革命》课件(共40张PPT)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3.2《辛亥革命》课件(共40张PPT)


特点: 主权在民、三权分立、责任内阁制
1、辛亥革命的结果
这是清朝最后 一个皇帝——宣 统(旁立者), 中坐者是溥仪的 父亲兼摄政王载 沣,载沣怀中的 是溥仪的弟弟溥 杰。
宣统帝和摄政王
1912年2月12 日清帝退位
1、辛亥革命的结果
袁世凯实力强大,最终窃取了革命果实
问题探究三:关于辛亥革命的结果
旧民主主义革命之第2课
辛亥革命
(1911年) 徐州高级中学 沈洪伟
课程标准:简述辛亥革 命的主要过程,认识推翻君 主专制制度、建立中华民国 的历史意义。
第16课
辛亥革命
问题探究一、辛亥革命的背景
问题探究二、辛亥革命的经过
问题探究三、辛亥革命的意义
问题探究一、辛亥革命的背景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清政府反动卖国的本质逐渐暴露无疑。 ……资产阶级领导的民主革命应运而生。
——林觉民《与妻书》
问题探究二、辛亥革命的经过
1、爆发:武昌起义
2、发展:全国响应 3、高潮:中华民国的成立
(1)总统、首都、国旗、纪元、公历 (2)南京临时政府的建立和《中华民 国临时约法》的颁布
二武、昌武起昌义之后役全震国天形势响
(1911.10.10)
北京
武昌
武昌起义后全国 15个省宣布独立
1 、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内容: 2 、各民族一律平等
3、国民权利的规定
我今只说要定一条:中华民 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一以 表示我党国民革命真意义之
4、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权分立的政体
所在,一以杜防盗憎主人者,
5、责任内阁制
与国民共弃之。——孙中山
目的: 限制袁世凯独裁,维护共和制度
意义: 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近代化里程碑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平均每 年设厂 数/家
16.7
31
平均每 年新增 资本/
万元
750
510
资产阶级力量得到一定壮大
材料三:
章 炳 麟
陈天华著《猛回头》《警世钟》 民主革命思想广泛传播
材料四:
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兴中会
1894年在檀香山成立
材材料料材四四料::四:主要革命团体
成立时 间 1894年 1904年 1904年
乙:很可惜,民主与近代中国擦肩而过。
丙:其实,事情没这么简单。在当时, 民主梦想的破灭是必然的。
2、辛亥革命的性质: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政治、经济、思想文化
政治:结束了两千余年的君主专制制度,沉重 打击封、帝在中国的统治。 建立资产阶级共 和国,使民众获得一些民主和自由的权利。
经济: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条件
材料五
黄花岗起义烈士——林觉民
吾至爱汝!即此爱汝一念, 使吾勇于就死也。吾遇汝以来, 常愿天下有情人都成眷属,然遍 地腥云,满街狼犬,称心快意, 几家能彀?司马青衫,吾不能学 太上之忘情也。语云:仁者“老 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 之幼”。吾充吾爱汝之心,助天 下人爱其所爱,所以敢先汝而死, 不顾汝也。汝体吾此心,于啼泣 之余,亦以天下人为念,当亦乐 牺牲吾身与吾之福利,为天下人 谋永福也。汝其勿悲。……
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没有完成; 中国社会性质仍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练习
问题探究四:感悟辛亥革命给我们 留下的精神财富
问题探究四:感悟辛亥革命给我们 留下的精神财富 1、以“振兴中华”为己任的爱 国主义精神; 2、革命者前赴后继的献身精神 和开拓创新精神;
义,推动了革命形势的发展
7、革命时机: 四川保路运动使武汉兵力空虚
8、组织领导:共进会和文学社的活动
——革命可能性
材料一
社第1会6课背景 辛亥革命
甲午年,打下败阵;庚子年,惨遭杀伤。 割去地,万古不返;所赔款,永世难偿。 东三省,又将割献;法国兵,又到南方。 因通商,民穷财尽;失矿权,莫保糟糠。 办教案,人命如草;修铁路,人扼我吭。
史学观点争鸣
有人认为,辛亥革命是中国“从君主到 民主”社会转型的开始,是一次成功的革 命;
有人则认为,辛亥革命没有完成反帝反 封建的任务,是一次失败的革命。
你是如何看待呢?
辩一辩
——亮出你的观点
正方:辛亥革命是一场成功的革命。 反方:辛亥革命是一场失败的革命。
甲:20世纪初的中国已经出现了民主政 治的曙光。
思想文化:民主共和观念逐渐深入人心
它是中国社会近代化进程中显著的里程碑。
推动了政治民主化 议会
推动了经济工业化
促使思想观念的变革: 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袁世凯称帝后祭天
讨袁宣言
促使社会生活 习俗的变迁
辛亥革命的性质: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政治、经济、思想文化
政治:结束了两千余年的君主专制政体,沉重打击封、 帝在中国的统治。 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使民众获 得一些民主和自由的权利。 思想文化:民主共和观念逐渐深入人心 经济: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条件 它是中国社会近代化进程中显著的里程碑。 (20世纪中国历史进程中第一次巨变)
1906年
名称 创立地点 领导人
兴中会 檀香山 华兴会 长沙 光复会 上海 日知会 日本
孙中山 黄兴、宋教仁 蔡元培 刘静庵
材料四:
中国同盟会的成立
1905年,东京,第一个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政治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材料五
萍浏醴起义
浙皖起义
镇南关起义
黄花岗起义
材料五 黄花岗起义
——陈天华 《猛回头》
Q: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的社会状况?
1、清政府反动卖国本质暴露无疑,中华民族
危机空前严重
——革命必要性
材料二 1895-1911年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情况
年份
新办民 族工业 总数/

新增民族 工业资金 总额/万

18951900
100
4500
190l1911
340
5600
Q:表格数据说明了什么?
今日所行之革命,为建设而破坏之革命也。 ——邹容《革命军》
应运而生?
经济、阶级、组织、思想、军事等基础
一、酝酿 ——背景
2、经济基础: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3、阶级基础:民族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 4、思想基础: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 5、组织基础:革命团体、革命政党的建立 6、军事基础:革命党人发动了一系列武装起
■中华民国的成立---高潮
1 南京临时政府的成立
时间:1912年1月1日 总统: 孙中山 概况: 国旗: 五色旗 国都: 南 京 纪元:公 历,民国纪年(1912年)
性质: 资产阶级革命政权
五色即代表汉、满、蒙、回、藏五个民族,象征“五族共和”
2. 《临时约法》
性质: 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