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结合,深化推进文明礼仪教育活动实施方案
家校结合,使文明礼仪深入到每一户家庭。
在第一阶段校园礼仪的实施基础上,延伸礼仪教育内容,适当增加家庭礼仪方面的要求。
使学生的文明行为从校园延伸到家庭。
具体实施方案如下:
(1)在上学放学的途中对人说话要和气,有礼貌。
会用礼貌用语:请、您、您好、谢谢、对不起、没关系、再见。
养成文明用语小标兵。
(2)在家里和学校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不乱扔果皮纸屑,见到果皮纸屑主动捡起扔垃圾桶,做一个爱护环境的小卫士。
(3)在家于路上对待客人主动问好,热情引路,不围观,不尾随,做一个识大体的好孩子。
(4)在家于学校不贪小便宜,拾金不昧。
未经别人同意,不拿别人的东西,借东西要还,做一个正直的好孩子。
(5)按时到校、离校。
服装整洁,不穿拖鞋和背心。
上放学路上按右走,不当别人的道,少先队员要佩戴红领巾,见人要问好,做一个人见人爱的好孩子。
(6)放学后,学生一律排路队离校。
回家路上不逗留,要准时返家。
外出时,要先经父母同意,做一个让父母放心的好孩子。
(7)孝敬父母,尊敬长辈,家中吃饭请长辈先就座;早晨应问候“爸妈,早上好!”夜晚睡觉前应说:“晚安”,离家前或跟父母分别时说:“再见”或“爸妈,我去了”,回家应说:“我回来啦!”平时主动为父母分担力所能及的家务事,做一个发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好孩子。
(8)在家要按时作息,起床后自己整理好床铺、打扫好居室卫生,做一个自己的事自己做的好孩子。
(9)对父母说话要诚实,做错事要勇于承认,进行自我批评。
要简单地向家长汇报一天的学校生活,作业、试卷要主动请家长过目,做一个诚实的好孩子。
(10)要虚心听取父母和长辈的正确教导,有不同意见可以耐心地与家长交换,但不要耍脾气、赌气,更不应跟家长顶嘴,做一个善于沟通的好孩子。
(11)父母、他人为自己做事情,应该很有礼貌地向他们道谢,做一个知道感恩的好孩子。
要想让学生做到以上行为活动那就要老师于家长不断的鼓励于教诲,让学生大胆表达爱,不要害羞,勇于面对边的一切。
同时进行评比分“家校文明礼仪标兵”和“文明礼仪示范班”两个项目。
每学期评比两次,分别在期中和期末。
通过自评和校评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学生在家的表现班主任通过“学生在家情况反馈表”、家访或电话联系的方式进行了解。
各班同学根据学校制定的文明礼仪评比标准,在学生对照标准自评的基础上,学校通过联评,评出“家校文明礼仪标兵”(每班级3人)和“文明礼仪示范班”(2班),并进行隆重的表彰,从而鼓励学生从小做一个文明小卫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