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上语文第三单元教案设计备课教师:【单元概述】本单元为三年级上册的第三个单元,选编了不同作家不同风格的4篇中外童话。
这些童话充满了丰富而奇特的想象,讲述了动物、植物等童话人物奇妙的经历,引人入胜,又发人深思。
《去年的树》中鸟儿有着和人一样的真挚情感,历经周折,信守承诺唱歌给老朋友树听;《那一定会很好》的主人公不断产生愿望,恰巧不断地实现了;《在牛肚子里旅行》中,小青经历了一场惊险的旅行;《一块奶酪》中蚂蚁队长因为小小的奶渣,有着激烈的思想斗争。
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感受童话丰富的想象”以及“尝试自己编童话、写童话”。
【设计理念】以“单元主题”为主线,以“单元主题阅读教学法”策略为指导,以“读”为主线,以“阅读教学”为重点,通过“以文带文、师生双主读、分角色朗读”等方法,完成23篇文章的学习。
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对童话这一体裁已有一定的感性认识。
这次专门安排童话单元,旨在引导学生进一步体会童话丰富奇特的想象,帮助学生建立对童话这种文学体裁的初步认识。
4篇课文运用多种形式引导学生感受童话丰富的想象,比如,展开想象走进鸟儿的内心世界;体会从一粒种子到阳台上木地板的生命历程:画出蟋蟀在牛肚子里旅行的路线并复述故事;了解围绕一块奶酪展开的故事。
“交流平台”则引导学生梳理总结童话的基本特点,童话中丰富的想象以及阅读童话的好处。
习作要求是试着自己编童话写童话,从读童话到写童话,教材编排体现了阅读铺路,由读到写的理念,也为三年级学生起步阶段的习作降低了难度。
“试着”明确本次习作旨在激发学生写童话的兴趣,未对写作质量提出过高的要求。
本单元还安排了“快乐读书吧”推荐阅读《安徒生童话》《稻草人》《格林童话》等经典童话,旨在进一步激发学生阅读童话的兴趣,走进更加广阔的童话世界,养成课外持续阅读童话的习惯。
【教学内容】1. 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一主”教材第三单元4篇课文:《去年的树》、《那一定会很好》、《在牛肚子里旅行》、《一块奶酪》。
2. 《新主题阅读》文章8篇:《白蝴蝶》、《一只小鸟》、《一只喜欢流浪的碗》、《等信》、《熊猫村长的责任》、《谁的本领大》、《丑小鸭》、《猫和老鼠合伙》。
3. 《你读我诵》文章11篇:《小树谣》、《东平别前卫县李寀少府(节选)》、《友谊的新绿》、《那一定很好玩》、《早晨我的心动了》、《旅游》、《增广贤文(节选)》、《谚语(一)》、《一只蚂蚁在我的脚边爬行》、《谚语(二)》、《成语(四)》。
【教学目标】“一主”目标:1. 能正确认识并理解课文中出现的生字、新词;能正确读写书后田字格中的生字。
2. 引导学生在反复朗读中积累好词佳句,理清文章内容。
“两翼”目标:1. 阅读《新主题阅读》8篇,《你读我诵》11篇,背诵喜爱的优秀诗歌。
2. 在阅读中积累有新鲜感的词句,在朗读中感受诗歌所描绘的美好意境。
【教学重难点】综合考虑本单元的教学内容,既用好教材中提供的优秀童话,又有效利用学生已经阅读过的童话,并结合快乐读书吧适时推荐课外阅读,把握好其价值取向。
对童话特点的认识要把握适度,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不要拔高要求,在课内外大量阅读,建立感性认识的基础上,通过讨论、交流,引导学生体会童话的特点。
此外,相关知识点的了解也要与一篇篇生动的童话紧密联系,不要过于抽象。
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安排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关注童话的基本特点,为习作编写童话做好铺垫,将“写完以后小声读一读,看看句子是否通顺”与“修改符号”的教学进行整合。
第三单元学习目标卡大单元14课时教学设计流程表5-6 以文带文那一定会很好一只喜欢流浪的碗那一定很好玩早晨我的心动了7-8 以文带文在牛肚子里旅行等信旅游增广贤文(节选)9-10 以文带文一块奶酪熊猫村长的责任谚语(一)一只蚂蚁在我的脚边爬行11-12 读写联动习作:我来编童话谁的本领大13-14 基础训练语文园地三快乐读书吧丑小鸭猫和老鼠合伙谚语(二)成语(四)课时详案第1-2课时《听,童话在唱歌》单元导读课型本单元四篇童话,都塑造了生动有趣的人物形象,编排意图是引导学生把握童话的主要内容,感受童话中生动、鲜明的人物形象,培养想象力,从中得到一些启示。
《去年的树》中信守诺言的小鸟,《那一定会很好》中牺牲自己把方便献给大家的大树,《在牛肚子里旅行》中遇事冷静、见多识广、机智的青头,《一块奶酪》以身作则、严于律己的蚂蚁队长。
教学时,通过分角色朗读,感受人物鲜明的形象,体会童话给予我们的启示。
每篇童话都非常有趣,易于把握内容,学完后把故事讲给别人听,最好会演一演故事,还要在了解童话的基础上,展开丰富的想象,根据提示词语来创编童话故事。
【授课时间】2019年月日(上/下午)第节【教学目标】1. 通过读、说、写,让学生对本单元内容有初步认识;2. 通过制作思维导图,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单元主题的情感,能够自立目标。
【教学内容】1. “一主“教材:《去年的树》、《那一定会很好》、《在牛肚子里旅行》、《一块奶酪》;2. 《新主题阅读》中对应的8篇文章;3. 《你读我诵》中对应的11篇文章。
【教学准备】一主两翼教材、PPT课件【教学流程】一、单元导读背诵环节1. 你问我答读:读:是谁把歌唱?诵:鸟儿把歌唱,读:是谁笑呵呵?诵:树儿笑呵呵读:是谁也做梦?诵:种子也做梦,读:什么树一棵?诵:舒服树一棵。
读:去哪里旅行?诵:牛肚子旅行,读:是谁真坎坷?诵:蟋蟀真坎坷。
读:蚂蚁抬什么?诵:蚂蚁抬奶酪,读:队长干什么?诵:队长巧集合。
读:童话世界趣味多,诵:邀你来写童话的歌。
2. 拍手读(欢快有节奏)。
3. 填空背诵读:把歌唱,笑呵呵。
也做梦,树一棵。
旅行,真坎坷。
蚂蚁抬,队长。
趣味多,邀你来写。
4. 背诵单元导读:可再用2分钟的时间将单元导读的内容背诵的更加扎实。
5. 提炼出单元主题:《听童话在唱歌》。
二、单元内容浏览环节1. 导入:童话是孩子心中永远的向往,本组课文围绕“听童话在唱歌”,为我们展现了类型多样引人入胜的童话世界,牛肚子里怎么能旅行呢?一只碗是怎样流浪的?熊猫村长有着哪些责任?……还有哪些有趣的事情正在童话世界里发生?请快速默读三本书中的故事题目及自己感兴趣的文章。
2. 制作第五单元的思维导图(第一、二、三级)动手画一画本单元属于你自己的思维导图。
(注意:第一级单元主题第二级三本教材名称第三级文章题目)“全单元内容的思维导图制作”对应的教学目标三、名言背诵环节1. 师:同学们,你们有喜欢的名言或者自己的座右铭吗?(生回答)2. 接下来我们进行名言速读速记。
①灯不拨不亮,理不辩不明。
②有理走遍天下,无理寸步难行。
③一时强弱在于力,万古胜负在于理。
④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唐]李白四、自立目标环节1. 请同学们拿出目标卡,自学读部分的第一级、第二级。
(1)出示学习目标卡“读”部分的第一、第二级。
(2)识字游戏:摘星星。
(认识的字大声读出来,点名或者抢答。
)2. 请同桌互测。
3. 自行确立本单元最后要达到的目标等级,在目标卡上做好标记。
五、自主作业1. 摘抄目标卡中第一二级“写”部分的词语及句子;2. 继续丰富思维导图的内容。
【教学反思】第3-4课时去年的树以文带文课型【授课时间】2019年月日(上/下午)第节【教学目标】1. 想象童话画面,体会童话有趣的语言和生动的形象。
2. 能够掌握并运用多种美读方法进行学习。
【教学内容】1. 一主教材:《去年的树》。
2. 《新主题阅读》:《一只小鸟》。
3. 《你读我诵》:《小树谣》。
【教学过程】一、你读我诵声声传颂1.2. 你问我答读(师读生诵):小树谣读:小树在哪里摇?诵:小树在春风里摇。
读:绿了什么?诵:绿了嫩芽,绿了树梢。
读:小树在哪里摇?诵:小树在春风里摇。
读:红了什么?诵:红了花蕊,红了花苞。
读:它召唤来什么?诵:它召唤来爱唱歌的小鸟。
读:对它说什么?诵:“等我长成大树,狂风来了也吹不倒。
你就在我的枝叶间筑温暖的巢。
”二、“一主”教材学习1. 营造画面,激情示范读:师:童话无处不在,木头里、杯子里、玫瑰花……只要你想到的地方它都能躲藏。
这节课让我们一起读童话《去年的树》,看看童话躲在哪里?请同学们翻开书本,自由读课文。
2. 学习生字,感知内容。
——“伐”(1)读准字音。
(2)认清字形:形近字对比“代——伐”(3)伐组词(伐木)(砍伐)(4)读句子:伐木人用斧子把它砍倒,拉到山谷里去了。
(5)师生承接读:师:去年,鸟儿站在树枝上,天天给树唱歌。
树呢,天天听着鸟儿唱。
可是现在——生:伐木人用斧子把它砍倒,拉到山谷里去了。
师:寒冷的冬天就要来到了。
鸟儿必须离开树,飞到很远很远的地方去。
可是,它没有想到——生:伐木人用斧子把它砍倒,拉到山谷里去了。
师:树对鸟儿说:“再见了,小鸟!明年春天请你回来,还唱歌给我听。
”可是——生:伐木人用斧子把它砍倒,拉到山谷里去了。
师:鸟儿说:“好的,我明年春天一定回来,给你唱歌。
请等着我吧!”鸟儿一定没有想到——生:伐木人用斧子把它砍倒,拉到山谷里去了。
师:春天又来了。
原野上、森林里的雪都融化了。
鸟儿又回到这里,找她的好朋友树来了。
它一定没有想到——生:伐木人用斧子把它砍倒,拉到山谷里去了。
师:在本子上写一个“伐”,再想想,一个“伐”让你读出童话里的什么情绪?生:难过生:意外生:忧伤生:愤愤不平……3. 聚焦第一自然段,品析“天天”后面的内涵。
(1)读第一自然段:让我们走进第一自然段,去感受童话里更多的情感。
配乐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师:童话在哪里?生:童话在树枝上。
生:童话在小鸟的歌声里。
师:多美!(2)感知内容,师生接读:师:好的画面啊,鸟儿站在树上——生:天天给树唱歌。
师:树呢——生:天天听着鸟儿唱。
(3)品词析句,减词对比读:师减词读:鸟儿站在树上,给树唱歌。
生读原句:鸟儿站在树上,天天给树唱歌。
师减词读:树呢,听着鸟儿唱生读原句:树呢,天天听着鸟儿唱。
(4)读写联动,补充想象读:师:当月满枝头时,生:鸟儿坐在树枝上,天天给树唱歌。
树呢,也天天站着听鸟儿唱。
师:在万物复苏的春天里,生:鸟儿坐在树枝上,天天给树唱歌。
树呢,也天天站着听鸟儿唱。
生:,鸟儿坐在树枝上,天天给树唱歌。
树呢,也天天站着听鸟儿唱。
(5)以文带文,升华情感:师:清晨,阳光洒满枝头,树一醒来就听鸟儿唱。
——请读《新主题阅读》中的《一只小鸟》第二自然段生:这一天早晨,它醒了。
那两只老鸟都觅食去了。
它探出头来一望,看见那灿烂的阳光,葱绿的树木,大地上一片的好景致;它的小脑子里忽然充满了新意,抖刷抖刷翎毛,飞到枝上,放出那赞美“自然”的歌声来。
它的声音里满含着清、轻、和、美,唱的时候,好像“自然”也含笑着倾听一般。
师:读到这里,你感受到鸟儿和树儿之间怎样的情感?(6)梳理小结读:师:读到这里,你似乎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生:我听到了鸟儿欢快的歌声生:我似乎听到鸟美妙的歌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