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功能性食品(参考)

功能性食品(参考)

10个题:名词解释4个,问答6个。

1、功能(保健)食品系指具有调节人体生理功能、适宜特定人群食用,又不以治疗疾病为目的的一类食品。

2、亚健康:身体的确有不适但没有发现器质性病变的状态。

它是人们表现在身心情感方面的出于健康与疾病知道的健康低质量状态及其体验。

(作用:功能性食品除了具有普通食品的营养和感官享受两大功能外,还具有调节生理活动的第三大功能,也就是其体现在促进机体健康、突破亚健康、祛除疾病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3、功效成分:具有特殊生理作用的生物活性物质。

4、牛初乳:是指母牛分娩产犊后乳腺在7d内(有时仅指2~3d内)所分泌的乳汁。

5、自由基又叫游离基:它是由单质或化合物的均裂而产生的带有未成对电子的原子或基团。

6、免疫应答:是机体免疫系统对抗原刺激所产生的以排除抗原为目的的生理过程。

7、疲劳:在劳动或运动过程中,由于劳动或运动引起机体生理生化改变而导致或运动能力暂时下降的现象称为疲劳。

8、低聚糖(功能食品配料)或寡糖:由2——10个分子单糖通过糖苷键连接形成直链或支链的低度聚合糖。

9、膳食纤维:指凡是不能被人体内源酶消化吸收的可食性植物细胞、多糖、木质素以及相关物质的总和。

10、良好生产规范(GMP)的概念为保障食品安全而制定的贯穿食品生产全过程一系列措施、方法和技术要求——先进的管理系统。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是生物体内防御氧化损伤的一种重要的酶,能催化底物超氧自由基发生歧化反应,维持细胞内超氧自由基处于无害的低水平状态。

11、我国功能(保健)食品发展经历了哪些阶段?我国保健食品发展过程大体都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代保健食品,为初级保健食品,仅根据食物中的营养成分,或强化的营养素来推知该类食品的功能,未经严格的实验证明或严格的科学论证。

这代保健食品包括各类强化食品及滋补食品,如鳖精、蜂产品、乌骨鸡、螺旋藻等。

第二代保健食品,这代食品必须经过人体及动物实验,证明其具有某项保健功能。

如三株口服液、脑黄金、脑白金、太太口服液等。

第三代保健食品,这代食品不仅需要经过人体及动物实验证明该产品具有某项保健功能,还需查明具有该项保健功能的功能因子的结构、含量及其作用机理。

如鱼油、多糖、大豆异黄酮、辅酶Q10等。

12、保健食品与一般食品和药品的区别:与药品的区别:1,药品是用来治病的,而功能性食品不以治疗为目的,不能取代药物对病人的治疗作用。

功能性食品重在调节机体内环境平衡与生理节律,增强集体的防御功能,以达到保健康复的目的。

2,功能性食品要求达到现代毒理学上的基本无毒或无毒水平,在正常摄入范围内不能带来任何毒副作用。

而作为药品,则允许一定程度的毒副作用存在。

3,功能性食品无需医生的处方,没有剂量的限制,可按机体的正常需要自由摄取。

与一般食品的区别:一般食品为健康人所摄取,从中获取各类营养素,并满足色、香、味、形等感官需求。

药物为病人所服用,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而保健(功能)食品为第三态人体所设计,不仅满足他们对食品营养和感官的需求,更主要的是将它作用于人体第三态,促使机体向健康态转化,达到增进健康的目的。

13、保健食品的功能分类:功能性食品调节人体机能的作用:除了具有普通食品的营养和感官享受两大功能,还具有调节生理活动的第三大功能,如:增强免疫力;延缓衰老;辅助降血脂;辅助降血糖;抗氧化;辅助改善记忆;缓解视疲劳;促进排铅;辅助降血压;改善睡眠;缓解体力疲劳;提高缺氧耐受力;改善生长发育;增加骨密度;改善营养性贫血;促进消化等等。

14、功能性食品存在的问题:答:(1)低水平重复现象严重。

(2)基础研究不够。

(3)主要采用非传统食品形态,价格较高。

(4)监督管理难度较大。

(5)缺少诚信,夸大产品功效。

15、我国功能性食品的展望:(1)大力开发第三代功能性食品。

(2)加强高新技术在功能性食品生产中的应用。

(3)开展多学科的基础研究与创新性产品的开发。

(4)产品向多元化方向发展。

(5)重视对功能性食品基础原料的研究。

(6)实施名牌战略。

16、12大类功能因子:功能性低聚糖(低聚葡萄糖,低聚果糖等)、功能性多糖(膳食纤维,真菌多糖,壳聚糖,植物多糖)、腺苷受体阻断剂、功能性油脂(必需脂肪酸,磷脂等)、L-肉碱、褪黑素、黄酮类化合物、皂苷、氨基酸、肽和蛋白质(牛磺酸,金属硫蛋白,免疫球蛋白等)、抗氧化剂(维A,维C,维E等)、核酸。

17、功能食品有那些属性?答:功能食品属于食品,食品的基本同性决定了食品必须有营养(第一功能)。

同时功能食品也应使人们在食用时具有感官享受(第二功能),即利用食品的色香味增进食欲。

而功能食品更重要的是其具有调节人体生理活性的功能(第三功能),适合于特定人群适用。

18、功能食品的理论基础:答:1、现代营养学——营养素的种类;功能、需要量、平衡膳食的构成;2、生物化学——生物体的组成、组成成分的功能;3、中医饮食营养学——人的整体观念、阴阳平衡、顾护脾胃、药食同源。

19、如何对功能性食品进行评价?答:包括毒理学评价和功能学评价⑴毒理学评价:4个阶段①急性毒性试验,包括经口急性毒性(LD50半致死剂量)和联合急性毒性。

②遗传毒性试验、传统致畸试验、短期喂养试验。

③亚慢性毒性试验(90d喂养试验)、繁殖试验、代谢试验。

④慢性毒性试验(包括致癌试验)。

⑵功能性评价:①对受试样品的要求②对试验动物的要求③对受试样品的剂量及时间要求④对受试样品处理的要求⑤对给予受试样品方式的要求⑥对合理设置对照组的要求。

⑦人体试食试验规程。

20、食品安全性评价时需要考虑的因素:1、人的可能摄入量。

2、人体资料。

3、动物毒性试验和体外试验资料。

4、安全系数。

5、代谢试验的资料。

6、综合评价。

7、确定人体每日允许摄入量。

21、对功能食品进行功能学评价时,对受试样品有哪些要求?(1)提供受试样品的原料组成和尽可能提供受试样品理化性质。

(2)受试样品必须是规格化的定型产品,符合既定二配方,生产工艺及质量标准。

(3)提供受试样品的安全性毒理学评价资料以及卫生学检验报告。

(4)提供功效成分或特征成分、营养成分名称、含量。

(5)如需要,提供违禁药物检测报告。

22、功能食品进行功能性评价时对实验动物的基本要求?1、根据各项试验的具体要求,合理选择实验动物。

2、动物的性别、年龄依实验需要进行选择。

实验动物的数量要求为小数每组10~15只(单一性别),大鼠每组8~12只(单一性别)。

3、动物应符合国家对实验动物的有关规定。

23、造成亚健康的原因:1、过度疲劳造成的脑力体力透支。

2、人体的自然衰老。

3、各种急慢性疾病。

4、人体生物周期中的低潮时期。

24、保健食品要进行那些检测?感官检查、理化性质及营养成分分析、安全毒理学评价、保健功能评价、卫生学检验、稳定性检测。

25、保健食品原料:①中国民间习惯应用的食物,包括:粮食、蔬菜、水果、坚果、家禽、野禽、家畜、野畜、水产藻类等物产。

②植物及动物性原料,植物类包括植物根、茎、叶、花、果实等应用部分,动物类包括动物的皮、肉、骨、内脏等食用部分,以及水产、藻菌类等。

26、功能性食品的常用原料:(一)、药食两用的动植物品种;1,种子类(枣、刀豆、赤小豆、苦杏仁、甜杏仁、决明子、龙眼肉、黑芝麻、胖大海、莲子、白果);2,果类(枸杞子、山楂、桑葚、乌梅、木瓜、花椒、小茴香、黑胡椒);3,根茎类(甘草、葛根、肉桂、百合、山药、莴苣);4,花草类(金银花、红花、菊花、丁香、代代花、蒲公英);5,叶类(紫苏、桑叶、荷叶);6,动物类(蝮蛇、蜂蜜、鸡内金);7,菌类(茯苓);8,藻类(昆布)。

(二)、食品新资源品种:①油菜花粉、玉米花粉、向日葵花粉、紫云英花粉、荞麦花粉、芝麻花粉、高粱花粉;②极大螺旋藻;魔芋;玫瑰茄;蚕蛹(三)、用于功能性食品的部分中草药,eg三七、人参果、女贞子、天麻、太子参、野菊花、酸角、熟地黄、熟大黄等等。

27、特异性免疫应答包括哪几个阶段?⑴感应阶段:机体接受抗原刺激,抗原在机体内分布与定位→被摄取与递呈→T 淋巴细胞淋巴细胞与B淋巴细胞识别抗原。

⑵反应阶段:淋巴细胞被激活,受体与抗原结合产生增殖与分化作用,免疫细胞之间相互作用。

⑶效应阶段:免疫效应物与相应抗原或带抗原靶细胞结合发挥免疫效应。

28、衰老的自由基学说:此学说是1955年D.Harman提出的。

Harman认为细胞在正常的代谢过程或机体受到电离辐射时都会产生一些自由基,自由基的性质非常活泼,很容易与其他物质反应生成新的自由基。

自由基反应往往以连锁方式进行下去,干扰细胞功能,造成机体的各种损伤,衰老过程可能就是细胞和组织中不断进行着的自由基损伤的过程。

29,功能性食品的分类:(一)、根据消费者对象进行分类;1,日常功能性食品,它是根据各种不同的健康消费群(如婴儿、学生和老年人等)的生理特点和营养需求而设计的,旨在促进生长发育、维持活力和精力,强调其成分能够充分显示身体防御功能和调节生理节律的工业化食品,包括婴儿日常功能性食品、学生日常功能性食品和老年人日常功能性食品等。

2,特种功能性食品,它是着眼于某些特殊消费群的身体状况,强调食品在预防疾病和促进康复方面的调节功能,如减肥功能性食品、提高免疫调节的功能性食品和美容功能性食品等。

(二)、根据科技含量进行分类:1,第一代产品(强化食品),它是根据各类人群的营养需要,有针对性地将营养素添加到食品中去。

2,第二代产品(初级产品),第二代产品要求经过人体及动物试验,证实该产品具有某种生理功能。

3,第三代产品(高级产品),第三代产品不仅需要经过人体及动物试验证明该产品具有某种生理功能,而且需要查清具有该项功能的功效成分,以及该成分的结构、含量、作用机理、在食品中的配伍性和稳定性等。

30,功能性食品应满足一下4条要求:①无毒、无害,符合应有的营养要求。

②其功能必须是明确的、具体的,而且经过科学验证是肯定的。

同时,其功能不能取代人体正常的膳食摄入和对各类必需营养素的需要。

③功能性食品通常是针对需要调整某方面机体功能的特定人群而研制生产的。

④它不以治疗为目的,不能取代药物对病人的治疗作用。

31,在开发功能性食品时,常见的注意事项如下:①当功能性食品的原料是中草药时,其用量应控制在临床用量的50%以下。

②有明显毒副作用的中药材,不宜作为开发功能性食品的原料;③受国家中药保护的中成药和已获得国家药政管理部门批准的中成药,不能作为功能性食品加以开发;④传统中医药中典型强壮阳药材,不宜作为开发改善性功能功能性食品的原料。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