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学写人物小传》导学案
班级______ 姓名__________
学习目标:
1.明确传记概念及基本特点;
2.归纳并掌握撰写小传的基本方法;
3.通过学写小传,认识自我,认识他人,思考人生经历,提升人生境界。
【走近传记】
传记,是记述人物______________的作品,包括姓名、外貌、籍贯、职业、特长爱好、性格特点、人生经历、突出成就等。
传记分为自传、他传。
自传则是记述自己的生平事迹,他传则是以记述他人的生平事迹。
记述较全面、篇幅较长的,叫“传”或“传略”;记述简略、篇幅较短的,称为“_________”。
【归纳特点】
请同学们比较阅读,从内容与写法等角度思考,说说两篇小传有什么共同点。
(一)老舍自传
舒舍予,字老舍,现年四十岁,面黄无须。
生于北平。
三岁失怙①,可谓无父。
志学之年,帝王不存,可谓无君。
无父无君,特别孝爱老母,布尔乔严之仁①未能一扫空也。
幼读三百千,不求甚解。
继学师范,遂奠教书匠之基。
及壮,糊口四方,教书为业,甚难发财;每购奖券,以得末彩为荣,亦甘于寒贱也。
二十七岁,发愤著书,科学哲学无所懂,故写小说,博大家一笑,没什么了不得。
三十四岁结婚,已有一男一女,均狡猾可喜。
闲时喜养花,不得其法,每每有叶无花,亦不忍弃。
书无所不读,全无所获,并不着急。
教书作事,均甚认真,往往吃亏,亦不后悔。
如此而已,再活四十年也许有点出息!
注释:①失怙(hù):指死了父亲。
①布尔乔严之仁:资产阶级所吹捧的仁爱。
布尔乔亚是英文bourgeoisie一词的音译,就是资产阶级的意思。
(二)布衣学者张中行
张中行(1909—2006)先生在吹熄九十七支红蜡烛后,驾鹤而去。
“都市柴门”随之关闭,“布衣学者”就此息影。
他与季羡林、金克木被誉为“北大三老”,名闻遐迩。
世人称张中行为“布衣学者”,是再地道不过的。
他生于河北香河县一农家,祖上三代都是不通文墨的农夫。
他六七岁时上学,农忙时便帮家人干点拾棉花之类的农活。
师范毕业后,考入北京大学。
1936年北大毕业,一直吃笔墨饭,曾在学校教过书;建国后在人民教育出版社当编辑,编教科书,偷闲写点小文章贴补家用。
岁月的年轮,数十年如一日在煮字疗饥中度过。
1956年,他所在的出版社评级,六级以上为高级知识分子,张中行是七级。
直到耄耋①之年,获赠一顶“特约编审”的桂冠,竟也是“地方粮票①”。
称其“布衣”,是当之又当。
张中行在北大读的是中文,但涉猎国学、哲学、禅学和文学,不仅思考老庄、孔孟,而且研究罗素、培根,著述宏富。
谓其学者,名副其实。
季羡林评论他“学富五车,腹笥①丰盈”,是“高人、逸人、至人、超人”。
启功亦云:“既是哲人又是痴人”。
一后辈学人说得更酷:“不读张先生的书,不知道他的学问有多大,读了他的书,更不知道他的学问有多大!”
“美人迟暮英雄老”。
1979年1月,张中行重新出山,回到出版社重操旧业。
张中行自1951年评级到90年代,悠悠四十年,级别未变,工资未动。
月薪一百二十五元五角,退休打折后为九十四元,亦算“今古奇观”之一景。
1987年社里聘他为“特约编审”。
古稀之年的他,一边为大田(社)耕耘,编写《古代散文选》、《文言选读》和《文学常识》等书稿,同时为生计不得不种点“自留地”。
张中行于80年代初始陆续写了“负暄三种”、《顺生论》等。
铁树开花,竟然枝繁叶茂。
他的“负暄三种”自1986年始,每隔四年出一本。
然而这三本畅销于世、获誉甚隆的书,并非由京城中央级出版社承印,却由偏远的黑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岂不令人咀嚼回味?
《顺生论》等面世,一时洛阳纸贵,“暴得大名”。
张时已八十,遂有“老旋风”之说。
当今中国“晚器大成”者,应数张中行也。
(选自《曾经风雅——文化名人的背影》,作者张昌华)注释:①耄耋(mào dié):指八九十岁的老人。
①地方粮票:我国在六七十年代各地发行
的粮票,老百姓按人口领取后凭票就可以买到粮食。
粮票只是购粮的凭证,现在已经取消。
①腹笥(sì):指学识丰富。
共同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牛刀小试】
从呱呱坠地到成长为一个少年学生,你已经有了十多年的人生经历。
写一段自我介绍,回顾自己过去的经历,也说说自己对未来的想法。
300字左右。
具体要求见课本P46。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