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几减9
教学内容: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通过生活中的活动发现数学问题,在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学习十几减9的多种计算方法,理解其中的算法和算理。
用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2、过程与方法: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小组合作、全班交流,知道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是多样的。
在多种方法中,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初步探究意识,能够独立思考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以及学生之间合作交流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1、掌握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
2、掌握“破十法”的计算方法和算理。
教学准备:
课件、图片;学具:小棒。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1、开火车口算:
9+2= 8+6= 7+4= 6+5= 5+9= 4+7=
8+5= 7+5= 8+3= 9+5= 7+8= 5+7=
2、准备题
9+()=11 9+()=14 9+()=15 9+()=17
17=10+() 17=10+()17=10+()17=10+()
二、导入新课
1、出示主题图:谁来说说公园的小朋友在干什么?
2、套圈游戏中藏着数学信息,找一找,读一读。
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谁能解决这个问题?
出示“小丑卖气球”图和导学提示。
(1)从图中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
(2)要求的问题是什么?
(3)你能列算式解决这个问题吗?
指名学生回答,列式,教师板书:15-9= 追问:为什么用减法算?
3、揭示课题,师板书:十几减9
三、探究学习
(一)自主探究,尝试计算
1、出示导学提示(4):15-9=6 这个6是怎么得到的?同学们可以数一数、画一画、想一想或用学具摆一摆,自己计算15-9,看谁的方法多。
2、学生活动,同伴交流。
教师观察巡视。
(二)组织学生全班汇报
可能会出现(课件预设以下几种方法):
1、数出来的方法。
让学生边说边演示
2、想加算减法。
我知道“6+9=15,15-9=6。
”
3、“破十法”。
把15分成10和5,10去掉9根,剩下1根与1合起来是6根。
(1)指名学生摆小棒,一边摆一边说过程。
追问:为什么要拆整十的这捆小棒?整捆的小棒还剩几根?学生练习摆一摆,说一说。
(2)课件逐步演示,加深学生对操作过程中分解各步的理解。
(3)出示点子图,让学生圈一圈。
(4)板书:先算10-9=1 再算1+5=6。
这种方法我们叫它“破十法”。
4、“平十法连减”。
从15小棒先去掉5根再去掉4根,还剩6根。
(1)学生操作摆小棒,一边摆一边说过程。
教师提问,为什么先去掉5根再去掉4根?
(2)课件逐步演示,加深学生对操作过程中分解各步的理解。
(3)出示点子图,让学生圈一圈。
(4)板书:先算15-5=10 再算10-4=6。
这种方法我们叫它
“平十法”,又叫“连减法”。
5、多减再补。
把15个小棒先去掉10个还剩5个,多去掉1个,再补上1个。
教师列出算式15-10+1=6。
(四)看书并小结
1、学生看书第10页例1的计算方法
2、小结:同学们都很聪明想出了这么多计算 15-9 的方法。
请同学们在小组内交流一下,说一说在这么多的算法中,你喜欢哪种算法,为什么?(学生在小组内讨论、交流)
3、同学们都有各自喜欢的计算方法。
在计算的时候有许多的计算方法,一定要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去进行计算。
四、课中游戏
五、练习巩固
1、圈一圈,算一算(第10页做一做的第二题)学生在书上填写后订正。
2、跳木桩。
分两组学生进行比赛。
要求学生说出每道题的计算方法。
3、帮小鸟找家
4、(1)树上原来有14只小鸟,树上原来有14只小鸟,树上还有几只小鸟?
(2)原来有16个松果,小松鼠搬走了9 个。
还有几个松果?
5、整理算式,发现特点。
出示十几减9的算式,引导学生观察发现:
(1)减数都是几?
(2)差与被减数的个位有什么关系?
6、回顾算法的多样,比较方法,结合自身理解,说说自己喜欢的方法。
五、总结学习收获
今天我们学习了关于什么运算的内容?你会计算十几减9的练习吗?你是用什么方法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