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代文化知识成果大全中国历代文化知识成果大全一、春秋战国文化总体特征:文化异常繁荣。
1、哲学思想流派纷呈,百家争鸣;2、文学艺术,百花竞艳;3、科学技术有很大发展,不少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一》思想方面:一、老子和《道德经》1、李耳、又称老聃,春秋楚国人,道家学派创始人,著有《道德经》一书2、其主张:(1)政治上主张“无为”,反对严刑峻法;(2)《道德经》包含着辩证思想,认为世界万物和人类社会总在不停运动着,互相依存、不断变化的。
二、大思想家和大教育家——孔子1、孔丘,字仲尼,春秋鲁国人,儒家学派创始人。
2、其主张:思想方面(1)主张实行“仁”,主张以爱人之心调解与和谐社会人际关系;(2)孔子维护周朝的“礼”,主张贵贱有“序”,这是他思想中的保守部分。
教育方面:主张“有教无类”,兴办私学,打破贵族垄断文化教育的局面。
3、著作:《诗经》《尚书》《礼》《易》《春秋》,他的思想后来成为我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三、百家争鸣——战国时期;墨家、儒家、道家、法家。
儒家、墨家实力最强,道家其次。
1、原因(背景):社会的大变革;许多思想家发表不同见解;2、墨家:主张“兼爱”、“非攻”和“尚贤”;3、儒家(1)孟子的主张:①政治上主张施行“仁”政,并提出“民贵君轻”的思想;②主张“政在得民”,反对苛政,反对统治者“虐民”“暴民”;③主张给农民一定的土地,不侵犯农民的劳动时间,宽刑薄税。
(2)荀子的主张:①认为自然有自己的规律,星坠日食等都是自然变化,而有一定的规律;具有唯物主义思想;②主张“制天命而用之”,应该利用自然为人类服务,人定胜天。
4、道家老子的主张:①鄙视富贵利禄,痛恨“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候”的不公平社会现象;②发展了老子的唯心哲学,认为世界就是“我”的主观产物。
5、法家(1)韩非子法家创始人韩国人《韩非子》学说被秦始皇所采纳(2)其主张:①历史是向前发展的,当代必然胜过古代。
改革不必因特循守旧;②主张“以法为本”来治国,法治对象是广大臣民,除国君外,“法不阿贵”。
《二》文学方面1、《诗经》和屈原(1)《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到春秋中叶的诗歌;体裁分为:风、雅、颂;(2)屈原:是我国伟大诗人,采用楚国方言,创造“楚辞”;代表作《离骚》;2、诸子散文(1)孟子:特点:刚柔相济;(2)庄子:特点:;文字优美,想象丰富;代表作:《秋水》《逍遥游》《三》艺术1、绘画:长沙楚墓出土的《妇女凤鸟图》和《御龙图》,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帛画。
2、青铜器:四川成都出土的嵌错赏功宴乐铜壶;3、湖北随州曾候乙墓出土的全套青铜器。
《四》天文和物理1、天文(1)世界上关于哈雷慧星的最早记录;比欧洲早600多年;(2)春秋时,已形成自己固定的系统,基本上确立了十九年七闰的原则,比西方早160年;(3)战国时,出现世界上最早的天文学著作《甘石星经》。
2、物理(1)《墨经》光学八条;《五》医学——名医扁鹊1、脉学之宗;2、四诊法——望、闻、问、切.二、秦汉时期的文化(一)秦汉文化的地位:是先秦文化的总结和升华,为后世封建文化的进一步发展奠定基础。
(二)秦汉文化的特点:1、统一和多样化的有机结合;(1)统一:秦“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汉朝独尊儒术(2)多样化:秦汉是个多民族的国家2、中外文化交流空前频繁原因:张骞通西域、丝绸之路;3、水平居于世界先进行列造纸术、《九章算术》、天文和医学4、气势恢弘大一统的帝国、万里长城、秦陵兵马俑、《史记》(三)先进的科学技术——天文、数学、医学、造纸1、天文历法(1)汉武帝时,制订出第一部完整的历书“太阳历”;(2)西汉关于太阳黑子的记录,世界最早;(3)东汉张衡对月食作了最早的科学解释;发明地动仪,比欧洲早1700多年.2、数学:东汉的《九章算术》,是当时世界最先进的应用数学;标志着中国古代数学形成完整体系。
3、医学:(1)战国问世,西汉编定的《黄帝内经》,是我国现存较早的重要医学文献,奠定祖国医学的理论基础。
(2)东汉《神农本草经》,是中国第一部完整的药物学著作。
(3)东汉末年的华佗(神医),发明麻沸散、比西方早1600多年;张仲景(医圣)的《伤寒杂病论》4、造纸术(1)西汉发明最早的纸。
甘肃天水放马滩出土的地图纸;(2)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蔡候纸(3)造纸术的传播:东传朝鲜、越南和日本;8世纪传到中亚、非洲和欧洲。
(四)哲学与宗教哲学:董仲舒(西汉)、王充(东汉); 宗教:佛教和道教1、董仲舒的主张:(1)天和人息息相关,皇帝要依照天意办事;(2)用儒家思想统治天下,禁止其他学说;(3)建立太学等学校,用儒家经典作为教育内容;(4)倡导儒学核心“天人感应”,“君权神授”. ——唯心思想2、王充——《论衡》(1)万物由元气构成,元气是一种客观物质;(2)反对天人感应说,反对有鬼论,认为精神依存于形体;反对厚葬,提倡薄葬3、佛教(1)传入:西汉末年; (2)东汉明帝派使臣到西域求佛法;建造白马寺.4、道教(1)道教的形成:神仙方术和道家学说相结合;(2)《太平经》(五)史学的巨大成就1、司马迁与《史记》——西汉(1)第一部纪传体通史(2)内容:以人物传记为主,编年纪事为辅,叙述了黄帝到汉武帝二三千年间的历史2、班固与《汉书》——东汉(1)中国古代第一部断代史(2)叙述了西汉一朝的历史(六)文学的新成果1、赋(1)特点:(2)代表:西汉:司马相如《子虚赋》《上林赋》; 东汉:班固《两都赋》3、乐府诗(七)雕塑与绘画1、雕塑——秦始皇兵马俑(陶塑);2、绘画——长沙马王堆汉墓的彩色帛画.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科技、宗教、文学和艺术(一)科学技术的进步(数学、农学、医药学和地理学)1、数学:(1)刘徽魏晋极限理论提出计算圆周率的正确方法;(2)祖冲之南朝精确圆周率到七位比外国早近1000年《缀术》数学知识小结:(1)东汉《九章算术》,世界上最先进的应用数学,标志中国古代数学形成了完整体系。
(2)刘徽和祖冲之的成就2、农学:贾思勰北朝《齐民要术》中国现存最早最完整的农书农牧业的生产经验、食品加工和贮藏和野生植物的利用.农学知识小结:(1)北朝:贾思勰北朝《齐民要术》中国现存最早最完整的农书——农牧业的生产经验、食品加工和贮藏和野生植物的利用(2)明清时,徐光启《农政全书》——农学成就和欧洲的水利技术和工具3、地理学(1)西晋裴秀地图学家《禹贡地域图》和绘制地图的原则;(2)北魏郦道元《水经注》(集历史、地理、文学的综合地理著作)(二)宗教——道教、佛教的传播和反佛1、道教:东晋葛洪改造道教;萧梁时,陶弘景建立起神仙体系.2、佛教:魏晋南北朝得到进一步的发展.比较道教和佛教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相同点:为封建统治服务;麻痹人民;不同点:宣传的教义不同.3、佛教盛行的危害(1)统治者利用佛教教义,使人民甘心忍受剥削压迫,安于现状;(2)统治者广修寺塔,施舍钱财,浪费人民血汗;(3)寺院经济过度发展,加重农民负担;4、反佛(1)南朝齐梁范缜朴素唯物主义思想理论上打击佛教;(2)《神灭论》形神统一(3)北魏太武帝和北周武帝,两次灭佛(三)承上启下的文学1、诗歌:类型:四言、五言、骚体到七言体2、“建安文学”曹操父子风格??曹操《蒿里行》王粲《七哀诗》蔡文姬《悲愤诗》3、陶渊明东晋风格《归园田居》和《桃花源诗》4、乐府诗(民歌)南北朝南方风格:编绵婉转,多写爱情《采桑度》北方风格:慷慨激昂,恋歌、牧歌和战歌《敕勒歌》和《木兰辞》(四)大放光彩的艺术___(书法、绘画、雕塑、音乐和舞蹈)1、书法:(1)蔡邕东汉末年(2)钟繇曹魏隶书——楷书(4)王羲之东晋“书圣”《兰亭序》和《黄庭经》(5)王献之东晋与王羲之合称为“二子”2、绘画——带有宗教色彩(1)曹不兴三国吴国人佛像画的始祖(2)顾恺之东晋人擅长画人物《女史箴图》和《洛神赋图》(3)雕塑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四、隋唐时期文化的繁荣(一)隋唐时期文化发达的特点及原因特点:全面繁荣,辉煌灿烂,光照四邻;原因:1、国家统一强盛,经济繁荣(基础);2、推行开明、兼容的文化政策(有利氛围)3、民族交往密切,促进文化互相交流、融合(民族色彩);中外往来频繁(吸收外来优秀成分)。
4、继承发扬历代传统文化(二)隋唐科学技术的新阶段1、雕版印刷术和火药的发明(1)隋唐雕版印刷佛经、日历和书籍;《金刚经》(2)唐中期已有火药配方,唐末火药开始用于军事,火箭是最早的火药武器。
2、天文历法成就显著(1)僧一行制订《大衍历》,表明中国古代历法体系的成熟;(2)一行是世界上用科学方法测子午线长度的创始人。
3、医学的进步a. 孙思邈和《千金方》:全面总结历代和当时的医学成果,并有许多创见;b.元丹贡布编著《四部医典》;c.唐高宗时编修的《唐本草》,是世界上最早由国家颁行的药典.4、建筑的成熟(1)隋朝宇文恺(首创图纸和模型相结合的设计方法)修建大兴城,成为唐都长安的基础;唐都长安体现了当时城市建筑的高超技术;(2)隋朝李春设计建造赵州桥,在世界桥梁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三)诗歌的黄金时代1、初唐的陈子昂,是唐诗革新的先驱2、盛唐诗歌成就最大:山水田园诗人有孟浩然、王维,边塞诗人有高适、岑参。
3、李白、杜甫诗歌成就最高4、中唐白居易诗歌反映生活,《新乐府》是代表5、晚唐诗人杜牧、李商隐,别创新格,咏诗史感人至深(四)多姿多彩的艺术1、敦煌莫高窟:世界最大的艺术宝库之一2、隋唐绘画(1)题材广泛,风格多彩多姿:(2)宗教画生活气息浓厚,人物画注重线条运用,山水、花鸟成为绘画主题。
(3)隋朝的展子虔和唐朝的阎立本、吴道子是杰出画家。
3、隋唐书法(1)汇合南朝秀美和北朝雄健,创出新风格;(2)著名书法家有受王羲之影响的初唐三大家、盛唐颜真卿创立“颜体”,代表作《颜氏家庙碑》、中唐柳公权创立“柳体”,代表作《神策军碑》、草书大家有“草圣”张旭、怀素4、隋唐乐舞:(1)受西域和周边邻国影响,风格多样:(2)隋代九部乐,唐代十部乐;著名乐曲有《秦王破阵乐》;唐玄宗的《霓裳羽衣舞》高出众舞之上五、五代、辽、宋、夏、金、元时期文化(一)宋元文化发展概况宋元时期是封建文化高度繁荣阶段,科技方面有突出发展,对世界文明进步起重要作用。
文学发展特点是理学产生、宋词元曲繁荣、世俗文学出现。
民族文化各具特色。
(二)宋元的科学技术1、三大发明划时代发展北宋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比欧洲早400多年。
西夏木活字印刷的佛经是目前发现最早的木活字印本。
指南针在宋代普遍应用于航海。
13世纪西传。
唐末火药开始用于军事。
南宋发明管形火器“突火枪”,开创了人类作战史上的新阶段。
2、沈括和《梦溪笔谈》北宋科学家——“中国科学史上最卓越的人物”。
内容:总结我国古代主要是北宋时期的许多科学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