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公路试验员考试试题1.《公路土工试验规程》(JTG E40-2007)中测定含水率的方法有( )。
A.烘干法B.沉降分析法C.比重法D.酒精燃烧法2.粗集料与沥青的粘附性试验方法有( )。
A.水煮法.B.溶剂法C.水浸法D.燃烧法3.除亲水系数试验之外,矿粉试验内容还包括( )。
A.空隙率测定B.密度试验C.筛分试验D.加热安定性试验4.公路工程土的分类依据为( )。
A.土颗粒组成特征B.土的成因C.土的塑性指标D.土中有机质存在情况5.水胶比可以影响到水泥混凝土的( )。
A.坍落度B.耐久性C.工艺性D.强度6.无机结合料稳定土击实过程中,加入稳定剂拌和后放置了1h以上,仍可使用进行击实的材料有( )。
A.石灰稳定细粒土B.水泥稳定细粒土C.水泥石灰稳定细粒土D.石灰粉煤灰稳定细粒土7.《混凝土外加剂》(GB8076-2008)规定,氯离子含量的测定方法按《混凝土外加剂匀质性试验方法》(GB/T8077-2000)进行测定。
可采用的方法有( )。
A.AgN03滴定法B.NaOH滴定法C.离子色谱法D.电位滴定法8.当水泥的( )等指标不符合要求时,该水泥判定为不合格品。
A.氧化镁含量B.细度C.安定性D.三氧化硫含量9.比表面积值的单位为( )。
A.kg/m2B.m2/kg C cm2/g D.g/cm21.土样含水率试验中.土样的量越大,其测量结果的相对误差也越大。
( )2.土中孔隙体积与总体积之比称为孔隙率。
( )3.对用于沥青混合料的细集料,筛分试验必须采用水筛法。
( )4.砂浆的流动性是用分层度表示的。
( )5.矿粉的加热安定性试验过程是将盛有矿粉的蒸发皿置于火源上加热,将温度计插入矿粉中。
边搅拌石粉,边测温度,加热到110℃,关闭火源,结束试验。
( )6.《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G E42-2005)中粗集料压碎值试验,将装有试验的试模放到压力机上.开动压力机,均匀地施加荷载,在5m in左右的时间内达到总荷载200kN,稳压5s,然后卸载。
( )7.在直剪试验当中,对同一土体分别作快剪与慢剪试验,所测得的结果c、φ值相等。
( )8.矿粉的塑性指数是矿粉液限含水率与塑限含水率之差,以百分率表示。
( )9.土的液塑限试验时试锥入土深度有显著影响,—般讲,对砂类影响大,而对粉质土和粘质土的影响小。
( )10.钢筋焊接接头抗拉强度的试验结果数值应修约到5MPa( )11.二个龄期以上的水泥试件,在拆模编号时应将同一试模中的三根试件分在二个以上的龄期内。
( )12.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可分为目标配合比设计和生产配合比设计二个阶段进行。
( )13.半刚性基层材料在非冻区,应采用25℃条件湿养6d、浸水ld养生方法后进行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
( )14.沥青混合料、各种基层、底基层的粗集料是指4.75mm以上的集料。
( )15.配制亚甲蓝溶液时称取亚甲蓝10g(精确至0.01g),倒入约600mL 的(35-40度)水中,将溶液倒入1L容量瓶中,至刻度线。
( )16.采用抽真空方法测定石料的饱水率。
( )17.水泥所有检测项目试验前均应将水泥过0.9mm筛。
( )18.进行水泥密度测试时采用煤油而不采用水是因为煤油较水轻,水泥颗粒更易沉入瓶底而有助于试验操作。
( )19.水泥试件脱模后的应立即水平或竖直放入水中养护,水平放置时成型面应朝下。
( )20.油石比是指沥青质量与沥青混合料总质量的比值,通常以质量百分率表示。
( )21.水煮法测定石料的粘附性试验,主要依靠沥青剥落面积评定沥青与集料的粘附性等级。
( )22.蜡封法沥青混合料密度试验中从干燥器内取出试件,放在天平上称量,精确至0.1g。
( )23.乳化沥青的破乳速度分快裂和慢裂两级。
( )24.水中重法适用于测定吸水率不大于2%的各种沥青混合料试件。
( )25.对水泥稳定材料超出终凝时间(12h以后)所测定的水泥剂量,需作出相应的龄期校正。
( )26.土工织物宽条拉伸试验前试样应调湿或浸湿。
( )27.碳当量是影响钢材焊接性的指标之一。
( )28.当水泥胶砂试件进行抗压试验时,加载速率大于(2.4±0.2)kN/s时,测得的结果将偏低。
( )29.一般说来水泥混凝土的强度与其水胶比不成线性关系。
( )30.在300g砝码受力状况下.雷氏夹指针端部距离超过17.5mm±2.5mm时,该雷氏夹应废弃。
( )单选题1.土样制备时需过0.5mm筛的试验为( )。
A.击实试验B.压缩试验C.界限含水量试验D.剪切试验2.某土的细粒含量86.2%,wp=28.1%,WL=50%,其代号为( )。
A.MLB.MHC.CLD. CH3.粒径小于O.075mm IEI比重大的土颗粒分析应采用( )。
A.筛分法B.密度计法C.移液管法D.密度计法和移液管法4.土工织物与土相互作用性能指标有( )。
A.刺破强力B.等效孔径C.渗透系数D.梯度比5.现行规范中评价沥青混合料高温稳定性采用的指标是( )。
A.饱和度B.动稳定度C.马氏模数D.稳定度6.在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击实试验的过程中,①试验集料的最大粒径宜控制在30mm内,最大不得超过50mm(圆孔筛);②试料浸润时间:粘性土12-24h,粉性土6-8h,砂性土、沙砾土、红土砂砾、级配砂砾等4h左右,含土很少的未筛部分碎石,砂砾和砂等2h;③试料浸润后才加水泥,并应在lh内完成击实试验,拌和后超过1h的试样,应予作废,石灰可与试料一起拌匀后浸润;④试料不得重复使用;⑤应做两次平行试验,两次试验最大干密度的差不应超过0.05g/cm3(稳定细粒土)和0.08g/cm3(稳定中粒土和粗粒土),最佳含水率的差不应超过O.5%(最佳含水率小于10%)和1.0%(最佳含水率大于10%)。
其中描述错误的是( )。
A.①B.②C.③D.⑤7.现场测试粗粒土或细粒土的密度,最准确的方法为( )。
A.灌水法B.灌砂法C.蜡封法D.环刀法8.击实试验中,至少应制备不同含水率的试样为( )。
A.3个B.4个C.5个D.6个9.评价石灰质量的最主要指标是( )。
A.活性氧化钙和氧化镁含量C.无法消解残渣含量D.体积安定性10.水泥的物理力学性质要求包括细度、凝结时间、安定性和( )等。
A.烧失量B.强度C.碱含量D.三氧化硫含量11.二个龄期以上的水泥试件,在拆模编号时应将同一试模中的三根试件分在二个以上的龄期内。
( )12.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可分为目标配合比设计和生产配合比设计二个阶段进行。
( )13.半刚性基层材料在非冻区,应采用25℃条件湿养6d、浸水ld养生方法后进行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
( )14.沥青混合料、各种基层、底基层的粗集料是指4.75mm以上的集料。
( )15.配制亚甲蓝溶液时称取亚甲蓝10g(精确至0.01g),倒入约600mL 的(35-40度)水中,将溶液倒入1L容量瓶中,至刻度线。
( )16.采用抽真空方法测定石料的饱水率。
( )17.水泥所有检测项目试验前均应将水泥过0.9mm筛。
( )18.进行水泥密度测试时采用煤油而不采用水是因为煤油较水轻,水泥颗粒更易沉入瓶底而有助于试验19.水泥试件脱模后的应立即水平或竖直放入水中养护,水平放置时成型面应朝下。
( )20.油石比是指沥青质量与沥青混合料总质量的比值,通常以质量百分率表示。
( )21.水煮法测定石料的粘附性试验,主要依靠沥青剥落面积评定沥青与集料的粘附性等级。
( )22.蜡封法沥青混合料密度试验中从干燥器内取出试件,放在天平上称量,精确至0.1g。
( )23.乳化沥青的破乳速度分快裂和慢裂两级。
( )24.水中重法适用于测定吸水率不大于2%的各种沥青混合料试件。
( )25.对水泥稳定材料超出终凝时间(12h以后)所测定的水泥剂量,需作出相应的龄期校正。
( )26.土工织物宽条拉伸试验前试样应调湿或浸湿。
( )27.碳当量是影响钢材焊接性的指标之一。
( )28.当水泥胶砂试件进行抗压试验时,加载速率大于(2.4±0.2)kN/s时,测得的结果将偏低。
( )29.一般说来水泥混凝土的强度与其水胶比不成线性关系。
( )30.在300g砝码受力状况下.雷氏夹指针端部距离超过17.5mm±2.5mm时,该雷氏夹应废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