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崩漏中医治疗偏方

崩漏中医治疗偏方

崩漏中医治疗偏方
中医讲“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

”如果来势凶猛,出血厉害,那就要先“塞流”,就是止血;如果脾气虚衰,久病不愈,就必须“清源”——补脾,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这里给您介绍一个正本清源的方子——木耳红枣汤,对脾虚造成的崩漏疗效很好。

这个木耳红枣汤是从《太平圣惠方》里的木耳汤演变过来的,在其基础上添加了一味红枣。

黑木耳性味甘平,能补中气,《随息居饮食谱》里对它的功效这样介绍,“补气,和血,凡崩淋,血痢,常食可疗”。

中气足了,血就会循经而走,不再妄行,崩漏可止。

红枣性味甘温,更是补中益气的好食品,“囫囵吞枣”的故事,就向我们揭示了它“安中养脾”的强大功效。

二者合用,能够养脾气而助统血,补经气而和血脉。

饮用这个汤的时候,最好是在巳时(上午9~11时)和亥时(晚21~23时),巳时是脾经当令,亥时是三焦经当令,三焦经“主持诸气”,在这两个时辰补益脾气,吸收效果最好。

除了喝这个汤,平时还要尽量多吃一些五谷杂粮,如粳米、小米、玉米、大麦、黄豆、豇豆等,“五谷为养”,最能温养脾胃。

俗话讲得好,“有什么别有病,没什么别没精神”。

慈禧太后、王熙凤都称得上是人中俊杰,却都因为过分操劳患上了崩漏之症,尤其王熙凤,更因此而香消玉殒,命丧黄泉。

活得恬淡一些,为生活找一个平衡点,别让自己过分劳累,更别为了追求那些所谓的“更高,更快,更好”,最终却累倒在了奔跑的路上。

隐白穴一治疗崩漏的特效穴
隐白穴作为脾经首穴,最主要的功能就是止血,被称为治疗崩漏症的特效穴。

隐白穴的具体位置在人体的足大趾末节内侧,距趾甲角0.1寸处。

艾灸该穴位,对治疗崩漏有显著的效果。

具体方法是取艾条一根将其一头点燃后,悬于一侧隐白穴上1.5厘米处,每次悬灸15~20分钟,以隐白穴周围皮色转红有热感为度。

先灸一侧,然后灸另一侧,每日可灸3~4次,待出血停止后可再继续灸1-2天,以巩固疗效。

隐白穴不太好找,通常要用指甲掐一掐才能掐到这个穴。

也可用指尖点它,或者找一个细一点的按摩棒来点按。

崩漏的治疗原则-吃什么好-中医治疗偏方
补脾养血--木耳红枣汤
【方源】《太平圣惠方》
【用料】黑木耳10克,红枣20克,红糖1匙。

【制法】黑木耳、红枣用清水洗净,再用冷水浸泡20分钟;将泡好的木耳、红枣一同放入锅中煮熟,加入红糖调味即成。

【用法】一日两次,每次一碗。

【功效】补养脾气,养血脉而统摄血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