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练习(含答案)
第一节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一、光合作用利用二氧化碳作为原料 1.普利斯特利的实验(1)将一支点燃的蜡烛和一只小白鼠分别放到密闭的玻璃罩里,蜡烛不久就______了,小白鼠很快也____了。
(2)将一盆植物和一支点燃的蜡烛一同放到一个密闭的玻璃罩里。
蜡烛没有____。
(3)将一盆植物和一只小白鼠一同放到一个密闭的玻璃罩里。
植物和小白鼠都能够__________。
2.实验结论:植物能够更新由于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而变得污浊了的空气。
3.科学实验证明(1)蜡烛燃烧或动物呼吸排出的________
是绿色植物________的原料。
(2 )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料不仅有________,还有____。
二、光合作用还能产生氧气快要熄灭的卫生香(或竹签),遇到金鱼藻在光下释放出的气体,立刻猛烈地____起来,说明金鱼藻在光下能够产生____。
三、光合作用的原料、产物、实质和表达式 1.光合作用的原料是________________;产物是____________。
2.实质:合成______,储存____。
3.表达式:________+水�D�D→光能储存着能量+
____
答案:一、1.(1)熄灭死亡(2)熄灭(3)正常地生活 2.蜡烛燃烧动物呼吸 3.(1)二氧化碳光合作用(2)二氧化碳水二、燃烧氧气三、1.二氧化碳和水有机物和氧气 2.有机物能量 3.二氧化碳叶绿体有机物氧气影响光合作用的外界因素(1)光照强度。
光照增强,光合作用随之加强。
但光照增强到一定程度后,光合作用不再加强。
(2)二氧化碳浓度。
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其浓度影响光合作用的强度。
温室种植蔬菜可适当提高大棚内二氧化碳的浓度以提高产量。
(3)温度。
植物在10~35 ℃正常进行光合作用,其中25~30 ℃ 最适宜,35 ℃以上开始下降,甚至停止。
【例题】如下图将三株相似的小麦幼苗分别置于三个装有完全培养液的相同培养皿中,并在下述三种条件下培养若干天,以测定温度和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
请问下列哪一组对照实验属于研究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 A.甲、乙、丙B.乙和丙 C.甲和丙 D.甲和乙解析:要探究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
的影响,那么对照实验的变量就应为光照强度,题中甲和乙由于有两个变量,不能形成对照实验;乙和丙是一组对照实验,变量是光照强度;甲和丙也是一组对照实验,变量是温度。
答案:B 1.如果把绿叶比喻为“绿色工厂”,这个工厂的产品为() A.光和叶绿素 B.二氧化碳和水 C.淀粉和氧气 D.二氧化碳和糖类 2.人们常在清晨和下午到草地或树林中锻炼身体。
下列环境中植物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最多的是() A.清晨的草地 B.下午的草地 C.清晨的树林 D.下午的树林 3.生物圈中二氧化碳和氧气之间的相对平衡称为碳―氧平衡。
下列人类活动最有利于维持碳―氧平衡的是()A.大力植树造林 B.发展畜牧养殖业 C.发展淡水养殖 D.减少农
药使用量 4. 将经暗处理后的植物上的一片叶用装有氢氧化钠溶液
的玻璃瓶套住,瓶口密封,放到阳光下(如下图)。
几小时后,将叶
摘下,经酒精脱色后滴碘液,发现整片叶都不变蓝。
主要是因为()A.氧气太多 B.缺乏二氧化碳 C.缺水 D.温度太高 5.正常情况下,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能够维持,是因为() A.呼吸作用消耗氧,产生二氧化碳;光合作用消耗二氧化碳,产生氧 B.呼吸作用消耗二氧化碳,产生氧;光合作用消耗氧,产生二氧化碳 C.燃料燃烧消耗氧,产生二氧化碳 D.光合作用消耗二氧化碳,产生氧 6.在一定面积的土地上,为了提高农作物的产量,种植农作物应()A.尽量稀疏,留出空地,有利于农作物接受阳光 B.尽量密植,提
高单位面积的种植量,提高产量 C.合理密植,让阳光尽量多地照在农作物上,植物间相互遮光 D.合理密植,让阳光尽量多地照在农作物上,植物间又不相互遮光 7.下图是植物光合作用过程示意图。
由图中箭头所示的方向可知:水和二氧化碳进入叶片作为光合作用的原料,其中水是通过导管运输来的,二氧化碳是从空气中吸收来的。
淀粉和氧气是光合作用的产物,其中氧气是通过叶片进入空气的。
绿
色植物中的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________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2)光合作用的原料是图中[③]________和[④]__________。
(3)光合作用的产物是图中[①]________和[②]__________。
(4)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C 2.D 3.A 4.B 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因本装置中的二氧化碳被氢氧化钠吸收,无法进行光合作用,故不能制造有机物。
5.D 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氧,以气体的形式排到了大气中,并且消耗了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这样就维持了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6.D 为了提高产量,既要充分考虑植物之间的间隔,又要保证所有植物都能在光下进行照射,充分进行光合作用,所以要合理密植。
7.解析: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主要是在叶片中进行,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产物是有机物(如淀粉)和氧气。
答案:(1)叶绿体(2)水二氧化碳(3)淀粉氧气(4)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