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2011课标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八章走进国家第四节《法国》一、教学目标:1.在地图中指出法国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和首都。
2.利用教学互动平台,通过网络学习、资源整合等数字化手段的运用,能简单概括出法国自然环境的基本特点,并培养学生查找、分析、提取、运用信息的能力。
3.结合地图、图表和阅读材料,简要分析法国农业分布特点和交通运输条件;通过实例简要分析法国发展旅游业的优势,初步体会地理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积极进取的学习态度。
4.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团结协作、善于动脑、乐于分享及表达展示的能力。
二、内容及学情分析:教材简单介绍了法国的地理位置、地形特征、河流分布、气候特征等。
正文以农业、工业为例,旨在让学生分析法国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模式。
而在法国的交通上也只重点强调了法国具有优势和特色的现代高速交通。
教材最后用发达的旅游业仍然突出法国因地制宜发现经济的模式。
七年级第二学期,学生已经具备了基本的读图识图能力,并且学习《法国》之前已经学习了三个国家,初步掌握了学习国家地理的一般方法,从地理位置、组成到自然特点的分析,以及自然环境特点对生活生产的影响,因此本节课重点运用多媒体技术,结合学生的读图识图能力和合作探究的能力,达成课程目标。
三、教学重难点:重点:根据法国的地形、气候、河流特征,归纳该国发展农业、旅游业的有利条件。
解决策略:通过课前学案的反馈,运用电子白板“星球”Google earth功能,方便快捷的指出法国的地理位置,绘出轮廓,并快速准确的判断出法国的自然特征,高效生动的使学生掌握了法国的自然环境特点,及时有效的得到反馈信息,为课堂中自然环境与农业分布特点的密切关系,法国工业、交通运输业的特点,以及因地制宜发展旅游业的学习,提供了有力的基础和充足的活动时间,设置不同难度的活动,逐条突破重点。
难点:根据法国自然环境的基本特点分析农业分布特点。
解决策略:运用多媒体设置小游戏,生动有趣的帮助学生了解葡萄和小麦的习性,并结合软件“授课助手”,将学生课堂活动成果快速准确的呈现在黑板上,既能提高学生的参与度,也能及时反馈学生小组的活动成果,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质疑、答惑,教师进行恰当的点评和补充修改,从而突破难点。
四、教学流程图:五、教法方法:多媒体教学:运用数字化教学资源,善于运用多媒体信息资源,充分利用网络信息资源,做到资源师生共享,能为学生提供支持有效学习的信息化工具和数字化学习资源。
合作探究法:学生4人/小组,通过对问题的讨论达到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加强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让集体意识得以渗透,并且有效突出重难点。
读图分析法:运用大量的地图,根据已有的读图能力,分析得出教学目标。
归纳总结法:根据收集的大量材料,学会自己归纳总结法国的自然特征与各种特色产业之间的联系,从而达到巩固所学内容的目的。
六、教学过程:教师的组织与引导学生活动数字化资源的使用及设计意图欣赏视频,导入新课以暑假旅游为问题导入,白板播放自制视频,引出法国,并展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回答问题(1)世界上旅游业最发达的地区是?(西欧地区)(2)世界上三大旅游国分别是?(法国、意大利、西班牙),走进课堂●欣赏微视频《法国风景》,畅游在法国美景的同时,观察法国有哪些自然和人文特色。
●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运用自己制作的关于法国有名的自然和人文景观锦集,使学生遨游在法国的美妙环境中,帮助学生体会地理学的生动有趣。
一.法国的自然特征课前学案检测:展示希沃课件中的“星球”,让学生回顾通过课前导学案所学习到的法国的自然特征,请学生依次回答四个问题并引导学生解决疑难。
板书:法国(自然特征:地形、气候、河流)学生活动一:找四位同学完成以下四个问题,其他同学可提出质疑、修正和补充。
(1)在图中找出法国,画出轮廓,并描述法国海陆位置。
(2)读图说出法国的主要地形类型,以及地势高低。
(3)简要分析法国气候类型以及气候特征。
(4)简要分析法国河流特点。
运动多媒体技术和“星球”功能,结合学案,检测学生课前对法国自然特征的预习,了解学生对其自然特征的掌握程度,并巩固知识点,活动google earth使知识点有趣、高效的呈现在学生脑中。
二、法国的农业分布特点1.教师白板展示葡萄酒和法国棍式面包,引出法国主要农作物葡萄和小麦,结合导学案,让学生了解葡萄和小麦的生长习性,并适当说明学生活动二:通过图片和已有知识的积累,认识到法国的主要农作物种类,再结合导学案中的补充材料,完成多媒体小游戏,初步了解葡萄和小麦的生长习性(光照、土壤、水分、地形等),学生代表可适当讲解,其他同学可纠正并补充。
运用多媒体设置小游戏,帮助学生了解葡萄和小麦的习性,为后面探究法国有利于种植这两种农作物的活动埋下伏笔。
2.法国种植葡萄和小麦的有利条件白板展示《法国工农业分布》和《法国葡萄种植区分布》图,指导学生分组完成学案课堂活动第二题“小组讨论法国有利于种植这两种农作物的有利条件”,教师融入学生参与讨论,及时引导。
教师展示法国地形图和气候类型分布图。
板书:农业大国学生活动三:在学案第二题法国地形图中,画出法国葡萄和小麦的种植分布地区,并结合上一活动中葡萄与小麦的生长习性,小组讨论法国有利于种植这两种农作物的有利条件:1-4组:找出法国葡萄分布区,结合法国地形和气候等因素分析种植葡萄的有利条件。
5-8组:找出法国小麦分布区,结合法国地形和气候等因素分析种植小麦的有利条件。
学生在地理图册第40页《法国葡萄种植区分布图》中找出葡萄分布区,根据导学案中介绍的葡萄生长习性,简要说明。
葡萄:小麦:利用图片处理功能,一一展示。
运用多媒体手写功能,有效结合学生读图分析能力,加强小组成员合作探究的意识,提高学生总结归纳能力。
通过多媒体批注展示,增强学生自信心,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逻辑思维能力。
同时又能快速反馈学生的活动成果,给予学生充足时间质疑、答惑。
过渡:正是这些自然条件的有效利用,才使法国成为了西欧地区的农业大国。
除了小麦还有什么农作物呢?他们产量如何?我们一起来看图片。
3.农业大国的体现展示图片和表格(法国农产品在世界上的位次),引导学生简要概括法国农业特点。
结合材料,自主分析,并得出结论:法国除了种植业发达,畜牧业也很发达,是西欧地区的农业大国。
利用电子白板中的链接功能,对应学生的回答,实时展示图片关系,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和展示分享,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的能力。
过渡:当然,大家通过法国农业机械化水平高发现法国农业大国的成就离不开另一种产业,那就是工业。
三.法国的工业特点1.图片展示法国部分工业产品:医药、化妆品、服装等。
2.由汽车、飞机等交通工具引出法国发达的交通运输业。
3.展示表格《法国工业部门》,引导学生归纳法国工业特征。
板书:工业大国根据教师展示材料,结合自己已有知识储备,畅所欲言,谈谈自己对法国工业和交通的认识。
体会法国具有优势和特色的现代高速交通。
最后得出结论:法国工业发达,工业部门很齐全,核电比重大。
利用白板中的隐藏功能隐藏答案,再利用擦出效果实时展示,方便快捷,进一步了解法国的工业和交通特点,体会法国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模式。
过渡:法国农业、工业发达,交通如此便利,吸引了全世界的许多人前来旅游。
同学们有想去的地方吗?四.法国的旅游业展示法国接待国际旅游人数与中国的对比表格(体现旅游大国)对比数据,直观感受法国是世界上接待国际游客最多的国家。
利用白板中的隐藏功能隐藏答案,再利用擦出效果实时展示,方便快捷导学案合作探究第三题:法国是许多人向往的旅游目的地,如果有机会到法国旅游,你最想去的旅游景点是什么?最想买的东西是什么?对什么文化最感兴趣?学生资料展示:课前小组分工,收集材料精心准备多媒体课件,推选小组代表两名进行讲解。
学生1:多媒体展示《法国时装》学生白板展示资料,提高学生网络检索筛选信息的能力,丰富了课堂内容;同时通过小组收集材料精心准备的展示,提高学生对法国文化的兴趣,并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多媒体操作能力,全面有效的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学生2:多媒体展示《法国葡萄酒》教师引导总结并板书归纳:法国凭借其发达的农业、工业、旅游业,成为了西欧大国。
(达成学习目标)板书设计本节亮点1.本节课精心准备,设计紧凑,过渡合理,教学目标明确,板书精简具有指向性,教学重难点突出,教法结合学情丰富多样,学生活动设置合理,难度适中,实践能力强,为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提供有效地指导。
2.通过课前学案的反馈,运用电子白板“星球”Google earth功能,方便快捷的指出法国的地理位置,绘出轮廓,并快速准确的判断出法国的自然特征,高效生动的使学生掌握了法国的自然环境特点,及时有效的得到反馈信息,为课堂中自然环境与农业分布特点的密切关系,法国工业、交通运输业的特点,以及因地制宜发展旅游业的学习,提供了有力的基础和充足的活动时间,最后点明人地之间和谐发展,密切联系,层层递进,深入主题。
3.对于重难点,教学过程中运用了不同难度的活动,充分体现重点突出、难点突破的课堂准则,围绕以学生为主导,老师为引导的课堂理念,不断的通过课堂活动让班级中的大部分学生高效的参与到课堂中,并最终达成课程目标。
4.借助电子白板的星球功能、图片处理、实时传输、隐藏功能、视频播放功能、书写功能、学生互动展示、定点拖拽、屏幕批注等功能及数字化教学资源,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展示交流等活动,开展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充分体现了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教学理念;充分挖掘各种典型素材,广泛迁移应用知识、技能和方法,从而突破教学中的难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