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XX市“全域旅游”项目建设汇报XX市文化广电旅游局2019年11月近年来,国家文化和旅游部围绕全域旅游发布了《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认定标准》、《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验收标准》等多个文件,除此之外,在“十三五”旅游规划文件中均围绕全域旅游开展工作部署,加大了政策扶持的力度。
同时,全域旅游也得到了XX省、XX 市政府的重视和支持,全域旅游已成为全市发展经济的重要抓手。
一、项目背景2018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促进全域旅游发展的指导意见》,就加快推动旅游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全面优化旅游发展环境,走全域旅游发展的新路子做出部署。
在2016年全国旅游工作会议上提出,要推动我国旅游从“景点旅游”向“全域旅游”转变。
发展全域旅游的核心是要从原来孤立的点向全社会、多领域、综合性的方向迈进,让旅游的理念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局。
全域旅游时代也带来了管理体制的革新,“从过去部门的单一的管理体制,要过渡到现在的综合管理体制,适应这个综合产业、综合需求的一个体制”。
XX市共辖4个县级行政区,即钟山区、盘州市、水城县、六枝特区,另外还设有钟山、红果两个省级经济开发区。
XX市别称为中国凉都,位于XX西部乌蒙山区,年平均气温15℃,夏季平均气温19.7℃,冬季平均气温3℃。
气候凉爽、舒适、滋润、清新,紫外线辐射适中。
基于XX市独特的气候环境、丰富的旅游资源,在市委市政府的决策下,全市围绕着发展“旅游产业”为先导这个工作重心,通过狠抓旅游项目建设、旅游产品供给、重大赛事活动、旅游宣传营销、旅游扶贫和旅游安全,全力推动生态旅游“井喷式”发展。
具体取得了以下成绩:(1)大力开展旅游项目建设。
全市在建项目95个,已完成投资43.55亿元,新建扩建旅游厕所77座,房车酒店、帐篷酒店、温泉酒店、树屋酒店、风情小镇、集装箱特色商业街、动力小火车等一批新业态新项目相继投产运营。
(2)狠抓旅游产品供给。
推出梅花山、玉舍、盘州云海乐园滑雪场,廻龙溪、刘官胜境温泉等冬季旅游产品,仅今年春节就接待游客439.3万人次,同比增长57.4%;实现旅游总收入29.9亿元,同比增长83.6%,分别占全省春节黄金周期间接待总量的22.14%和34.91%。
(3)狠抓重大赛事活动。
成功举办XX夏季国际马拉松、市第三届旅发大会、第三届博旅国际联盟会议、中国一东盟国际产能合作妥乐论坛、2017滑雪系列赛事活动等大型活动,打响“中国凉都”旅游品牌。
(4)大力开展旅游宣传营销。
市委、市政府先后赴马来西亚、广州、昆明等地召开了18场冬季旅游宣传推介会,旅游宣传投入大、范围广,市场反响强烈。
(5)探索开展旅游扶贫新思路。
探索“三变+旅游”产业扶贫新模式,让旅游成为脱贫攻坚的“妙招”。
娘娘山等20余个参与“三变”改革的旅游景区共接待游客252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4亿元,带动贫困户4462户23902人实现脱贫,为全市年度减贫人数的20.46%。
(6)狠抓旅游安全,组织旅游安全联合大检查和专项检查,强化重要时段和节假日旅游安全应急值班值守,实现了“安全、秩序、质量、效益”四统一的目标。
二、目前现状1、旅游资源现状2016年,XX市全年接待游客1901.41万人次,同比增长52.1%;实现旅游总收入124.65亿元,同比增长68.9%;旅游总收入增速连续五年全省第一;旅游发展综合评价指数(78.2)排名全省第三,增比进位考核进入全省第一方阵,其中盘县旅游发展综合评价指数达84.51分,位居全省第一,全面开启XX旅游经济新时代。
XX市目前共有旅游景区150多处,其中4A级景区3处,(如:盘县哒啦仙谷景区、玉舍国家森林公园、盘县古银杏),3A级景区17处(如:钟山月照养生谷旅游景区、XX市明湖水利风景区、娘娘山国家湿地公园等)。
全市旅游以“中国凉都”为宣导,通过对旅游资源合理规划,因地制宜,有序的落地,各景区已逐步形成特有资源、特色项目的优势。
2、景区管理现状区域内各区景点的管理基本归属景区管理委会管理或旅游投资管理公司,则容易形成各处景区的宣传、运营、开发各自为阵,导致对景区全面监管的力度较弱。
同时针对旅行团、导游等在服务过程与服务质量环节中的监管还比较薄弱,对于客户在商户的消费满意度等未能形成统一套有效的信息监管体系。
XX市季节旅游显著,经常在旺季或重大节日出现部分景点人满为患,景区出现“排长龙、看人头”等现象,而部分景点门庭冷落的尴尬场面,不能的形成强效的留客体系,为游客带来了不舒畅的旅游体验,未能形成一套统一的旅游资源协调体系。
在旅游营销推广方面未形成有效的合力,重点在互联网上的推广力度与互联网渠道合作力度等有待进一步加强,未通形成推广营销、渠道管理一套营销体系。
三、建设意义通过“全域旅游”平台项目的建设,以服务为导向,服务景区、服务游客、服务商户,以提高景区旅游业务的综合管理和运营能力,创建优质的旅游生态环境,提升旅游的服务品质,进而推动地区旅游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
建设意义主要集中在“五个全面”。
1、实现全市资源全面整合全市以旅游业为优势先导产业,通过对区域内经济、社会等资源系统的优化提升,实现区域资源有机的整合、产业融合发展,社会共建共享,提升旅游经济发展。
2、实现旅游服务全面升级通过提升“食、住、行、娱、购、游”的要素品质,形成新的竞争优势,为游客提供“全过程、一站式、个性化”的旅游综合服务体系。
同时可实现及时的优化、协调游客旅游线路、开通消费公开、举报等措施来全面提升游客的旅游体验。
3、实现客户营销全面精准构建全市的全网营销体系,利用大数据实现“深度挖掘、重视感知、及时分析”的精准化营销,为全市带来更高的经济收入及品牌影响力。
4、实现监管水平全面升级市文旅局可以及时准确的掌握游客的旅游活动信息和旅游企业的经营信息、导游服务的评价信息等,实现旅游行业监管从传统的被动处理、事后管理向全业务、全过程与实时监管的转变。
5、实现产业经济全面转型通过打破门票经济的壁垒,从旅游过度依赖门票收入的阶段走出来,向产业经济转变,以旅游业带动和促进本市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四、建设内容通过项目的平台建设,围绕着促进景区旅游资源的整合,加强景区旅游的管理和监督,规范市场,更好提升全市旅游的营销与服务,主要建设2个基础平台、3个应用体系、3个支撑体系,形成一套统一的管理与服务内容:•2个基础平台:全域旅游综合管理平台、全域旅游营销与服务平台;•3个应用体系:景区管理体系、旅游服务体系、景区营销体系;•3个支撑中心:景区综合指挥中心、旅游大数据中心、景区运营服务中心。
图:全域旅游建设内容“233架构”模型1、基础信息平台建设基础信息平台是指支撑各信息系统的数据采集、数据通信、数据存储、数据处理、数据共享、数据展现、系统安全运行等硬件环境和软件系统等基础设施,是全域旅游(景区)建设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
为此,需要首先加强信息基础支撑环境的建设工作,包括物联设备、通讯网络系统、机房及环境协调、云计算与云存储系统、信息安全系统、景区地理信息系统等建设内容。
2、全域旅游综合管理与指挥调度平台为了更好规范整个旅游市场,将建设旅游行业综合监管与指挥调度平台,整合XX市旅游相关数据资源,实现旅游产业信息资源和服务的有效监管。
全域旅游资源综合管理系统:对接或实现景区管理系统、旅游酒店管理、旅行社管理、餐馆店管理、购物场所管理、导游管理、保险管理、旅游交通管理、应急预案管理系统、涉旅企业侧诚信管理、游客侧评价管理、旅游监管执法管理等,为政府监管决策提供依据支撑,为企业经营提供共享信息,为公众出游提供精准服务。
视频监控系统:通过大屏幕显示系统和后台人工智能分析系统,对景区停车场、景区出入口、景区内各旅游线路路口、观景平台、旅客服务点、景区周边酒店、餐饮店进行视频监控,通过视频监控系统采集出现在各位置的车辆或人流量信息、森林消防状态、人体与人脸图像数据,为景区流量分析与引导、景区安全管理、森林防火、公安网上追逃等提供视图数据服务。
旅游监管指挥与调度系统:通过客服人员受理顾客对导游、餐饮、酒店等服务的投诉、接收游客意外事故救护请求、监控森林火灾警报,调度相关的执法人员进行移动执法,安排救护人员进行现场救护,调度消防人员对森林火灾进行灭火处理,安排工作人员对超流量的景点进行疏导,确保游客的安全,提高服务的满意度。
3、公共服务平台通过“全域旅游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打造XX文化旅游统一公共服务入口,将主要建设“一网两微”(官网微信微博)全域旅游公共服务入口。
智慧导游导览系统:具有电子地图、行程规划、景点智能讲解、导游助手系统、旅游信息广播通知系统等服务,基于GIS地图的游客地理位置信息服务,旅游目的地住、食、行等生活服务;门票在线预订与管理系统,具有预约订票、二维码购票、扫描入园、酒店预定系统、旅游商品预定等功能;信息发布系统,具有信息互动管理、公告通知管理、旅游攻略、互动分享、一键投诉管理系统等模块;全域旅游公共服务平台还将开放相关接口,实现或预留与XX市文旅游局、交通运输局、公安局、气象局、旅游投资公司的数据对接,实现气象环境显示、旅游交通实时播报、空余停车位显示、旅游执法和投诉反馈情况等。
4、旅游服务大数据平台全域旅游大数据中心建设主要包括景区营销分析系统、游客流量与特征画像分析系统、旅游上下游产业消费监测与分析系统、基于GIS大数据可视化系统、对外提供服务的数据交换与共享服务接口以及网络舆情监控系统等功能模块。
全域旅游大数据中心将实现对旅游行业的数据分析、景区画像分析、游客画像分析,通过监测客流量变化趋势、客流对比分析,掌握来本地外埠游客人次及占比、同期变化情况,动态监测游客人群情况,判断目的地游客出游偏好等行为,为制定精准营销措施与计划提供数据支撑和评估。
对接国内主流在线旅游代理平台(OTA)及社交网络平台游客评价数据,监测游客体验感受,掌握网络舆情评论,为提升景区服务提供数据支撑。
监测旅游消费行为,分析旅游消费习惯、消费等级与时间、人群变量之间的关系,有助于精准把握不同旅游群体在不同时节的旅游偏好,全方位了解旅游消费客源地分布及消费结构。
判断XX市旅游整体形象与品牌营销的契合度。
获得精准人群,并知晓渠道,为智慧营销方案做准备。
提供季度、年度全域旅游服务白皮书,包括月度分析报告、季度分析报告、半年分析报告、年度分析报告、法定节假日分析报告、专题活动分析报告等。
5、营销推广平台营销推广平台将搭建旅游直销系统、分销系统、电子商务系统以及营销活动管理系统,旅游直销系统(发布渠道包括PC端、微信端、小程序端、APP端等),分销系统(销售渠道管理、订单管理、财务结算管理、合作伙伴管理:OTA/旅行社/分销商、数据统计等),通过直销/分销系统,实现线上/线下对接、票务资源共享、游客资源导入、业务信息共享以及在线结算等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