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过程控制系统》(方康玲版)复习讲义

《过程控制系统》(方康玲版)复习讲义


5
5
第四章 PID调节原理
1.比例度的定义。P71(会计算) 2.PID参数对调节过程的影响。 3.调节器的正、反作用是如何规定的? 如何确定控制系统中调节器的正、反 作用? 4.调节器参数的工程整定方法有哪些? 了解其整定过程。 5.作业:4.1、4.4、4.7、4.9
6
6
第四章 PID调节原理
3
3
第二章 过程控制系统建模方法
作业:P37 2.10 2.13 2.14 (分别用作图法和两点法)
4
4
第三章 过程控制系统的设计
1. 掌握过程控制系统设计的步骤;
2. 3.
4. 5. 6. 7.
掌握被控量、控制量的选择原则; 根据工艺条件,能够设计简单控制系统(选择控制量、 被控量、执行机构的气开、气关特性、调节器的正反 作用、画控制原理图、方框图); 调节阀流量系数P50、流量特性P53、可调比p51的定义 根据调节阀的理想流量特性,可以分为哪几种?P53 调节阀气开、气关是如何规定的?选择原则是什么? 第三章做过的作业。
17
综合
1. 如图示加热炉,采用控制燃料气流量来保证加热炉出 口温度恒定。20分。 1.若进料量是主要扰动且不可控制时,设计合理的控 制方案,并作简要说明。 2.当燃料气阀前压力是是主要扰动且不可控时,设计 合理的控制方案,并作简要说明。
18
答:当总进料量是主要扰动时,控制方案如图所示。该方 案为前馈-反馈控制系统方案。如果负荷是主要扰动, 我们将总进料量测出,将流量信号送到前馈补偿装置, 其输出与温度控制器的输出相迭加,作为总的控制作用。 这时,当进料量发生变化后,不需要等到出现偏差,燃 料量就会及时作相应的调整,结果使控制过程中的温度 偏差大为减小。 当燃料压力是主扰动时,控制方案如图年示。该方 案为被加热物料出口温度对燃料气流量的串级控制系统 方案。当燃料气压力发生变化是,利用副环的作用,可 以迅速地对扰动作出反应,调整燃料阀的开度,调整较 为及时。但是这只是一个粗略的调整,扰动对温度的影 响还需通过主环作进一步的细调,使被控的主变量―― 被加热物料出口温度保持在期望值。
1. 掌握串级控制系统的结构形式 2. 5.3、5.7、5.8
10
第六章 特殊控制系统
1. 比值控制系统的定义、工艺比值与比值系数的含义有什 么不同?比值系数的计算与什么有关?(并说明二者 之间的关系。 ) 2. 比值控制系统的结构形式,各有什么特点? 3. 均匀控制系统的概念。 4. 分程控制系统的概念、应用于哪些场合?信号分程如何 实现? 5. 如何处理分程信号的衔接问题? 6. 什么是自动选择性系统?有哪些结构形式?
总复习
1
第一章 概述
过程控制系统的组成(P2)
四个基本组成部分:被控对象、检测与变送 仪表、调节器(控制器)、执行机构。
过程控制系统基本结构图; 控制系统系统的性能指标(工程意义是什么, 给出阶跃响应,会计算相应的指标值)
2
2
第二章 过程控制系统建模方法
什么是对象的数学模型?(表达对象输出 与输入关系的数学表达式) 过程控制系统建模的基本方法有哪些?其 基本原理是什么?P9 要求:掌握机理法的建模步骤,会用机理 法对简单对象进行建模。 要求:记住自衡单容对象、双容对象、无 自衡单容对象的数学模型及其单位阶跃响应 曲线。 时域法测定对象动态特性的数据处理:作 图法、两点法(主要针对一阶对象的 K 、 T 、 τ)
7
第四章 PID调节原理
2. 一般常规调节系统在负荷变动或变动较大时, 为什么调节质量会变坏?如何解决? 答案:一般常规调节系统中的调节参数只能人工 调节,在工艺正常运行是调整好的PID参数, 只能保证在这种状态下的调节质量,而调节对 象特性都为非线性的,在负荷工况变动较大时, 对象特性将发生变化,因此原来的调节器参数 就不再适应,这时要根据具体情况重新整定调 节器参数才有可能使调节质量变好。
11
第六章 特殊控制系统
6.1 分程调节系统常要加装( )来达到分程的目的。 A.调节器 B.变送器 C.阀门定位器 D.测量仪表 6.2 设制分程调节系统的目的是( ) A.为了满足工艺的特殊要求 B. 扩大可调比 C.为了满足工艺的特殊要求,扩大可调比 D. 为了系统安全 6.3 均匀调节系统调节器参数应为( )。 A.比例度小于100% B. 比例度大于100% C.比例度等于100% D. 比例度大于100%~200%
19
20
16
• 前馈控制适用于什么场合?为什么它常与反馈控制构成前馈-反 馈控制系统?对于扰动通道传递函数,控制通道传递函数的前馈 -反馈控制系统,求前馈控制器Gff(s)。 • 答:1.前馈控制是按扰动而进行的控制,因此,前馈控制常用于 以下场合:一是扰动必须可没,否则无法实施控制;二是必须经常 有比较显著和比较频繁的扰动,否则没有必要。三是存在对被控 参数影响较大且不易直接控制的扰动。 • 2.前馈控制是一种补偿控制。一般来讲,前馈控制无法全部 补偿扰动对被控量的影响。因此,单纯的前馈控制系统在应用中 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为克服这一弊端,前馈控制常与反馈控制联 用,构成前馈-反馈控制系统。对最主要的、显著的、频繁的无 法直接控制的扰动,由前馈来进行补偿控制;对无法完全补偿的扰 动影响,由反馈控制根据被控制量所产生的偏差的大小来进行控 制。 • 3.系统原理图如图所示。
F2 2 F1max 2 K ' ( ) ( ) 0.5625 F1 F2max
15
第七章 补偿控制
1. 2. 3. 掌握前馈控制系统的基本结构。 静态前馈、动态前馈控制器的的数学模型。
前馈-反馈控制在哪些优点?P170(或者: 工业控 制中为什么不用纯前馈,而选用前馈加反馈。 ) 4. 何为大迟延过程系统?如何对大迟延对象进行控制? 5. Smith预估器的设计思想是什么? 6. 7.3题 、7.4题。 7. 引入前馈必须遵循哪些原则?P171 答:1)系统中的振动量是可测不可控的。2)系统中的振 动量的变化幅值大、频率高。3)控制通道的滞后时 间较大或干扰通道的时间常数较小。
1、有一台PI调节器,δ=100%,Ti=1分,若将P改为200%时,: 1、调节系统稳定程度提高还是降低?为什么? 2、动差增大还是减小?为什么? 3、静差能不能消除?为什么? 4、调节时间加长还是缩短?为什么? 答案: ∵ΔU=Kp*e+Kp/Ti∫edt 其中:ΔU—输出变化量,e—输入变化量,Kp—比例常数, Kp=1/δ ; 当δ从100%变为200%、Ti不变时,偏差e不变,输出信号ΔU变小。 所以: 1、稳定程度提高(因为δ增大后,ΔU变小,不易振荡)。 2、动差增大(由于ΔU变小后,调节幅度小即调节作用弱,造 成动差增大)。 3、静差会消除(因有积分作用存在)。 4、调节时间加长(因Kp是调节器的放大系数,当比例度P增大 即Kp减小时,调节器灵敏度降低,则克服动、静差的时间加长)。
13
第六章 特殊控制系统
6.6 如图控制系统为( ) A.单回路控制系统 B.分程控制系统 C.串级控制系统、 D、均匀控制系统
14
第六章 特殊控制系统
6.7 甲的正常流量为240Kg/h,仪表量程为0-360Kg/h; 乙的常用流量为120Nm3/h,仪表量程为0-240Nm3/h, 设计控乙的单闭环比值控制系统,画出流程图并计算 引入开方运算与不引入开方运算所分别设置的比值系 数。15分。 解:单比值控制流程图: 引入开方器: F2 F1max 120 360 K' 0.75 F1 F2max 240 240 无开方器:
12
第六章 特殊控制系统
6.4 如图控制系统为( B ) A.单闭环控制系统 B.单闭环比值控制系统 C.开环比值系统、 D、均匀控制系统
TC
× RF
RV
凝液
工艺 介质
6.5 如图控制系统为( C ) A.双闭环比值控制系统 B.单闭环比值控制系统 C.变比值控制系统、 D、串级控制系统
8
第四章 PID调节原理
3、炉出口温度调节,当适当引入微分作用 后,有人说比例度可以比无微分时小些, 积分时间也可短些,对吗?为什么? 答案:这样说是对的。因为微分作用是超 前的调节作用,其实质是阻止被调参数 的变化,提高系统的稳定性,适当的减 小比例度和积分时间有利于提高系统的 质量。
9
第五章 串级控制系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