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
一、1.蒲松龄,字留仙,别号柳泉居士,清代杰出小说家,书房名,记,鬼狐花仙。
2.世说新语;阅微草堂笔记;子不语3.作者在文中把失虫和失子安排在一起,这是一种对照手法,作者采用这种手法的目的是通过儿子的生命竟然比不上蟋蟀的生命这一鲜明的对照来反映劳动人民在封建制度统治下所受的摧残,以及由此造成的反常的心理状态。
4.问卜得虫;成子魂化小虫;从情节发展角度看,这两个幻想的情节冲破了现实生活的限制,推动了情节的发展。
从表现主题方面看,成名走投无路只得将解脱苦难的希望寄托在神明身上,由此可见社会的
黑暗无道;而成子自尽后还要魂化促织以供玩赏,才能解脱一家的苦难,这就更加表现出平民百姓所受迫害之深。
二、(一)、(三)略
(二)过:拜访;超过;经过;过错、错误;指出……过错;探望;指责
参考答案:
1.①之(指交促织这事)②之(指那张绘图的纸片)。
2.①认为对。
②可是③的样子。
⑧斯须⑨翘然矜鸣 3. ①唇吻翕辟②
合纳斗盆③又试之鸡。
④无何宰以卓异闻⑤迂讷⑥宰严限追比⑦虽连城拱璧不啻也⑧斯须⑨翘然矜鸣
2.加线字解释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操童子业(从事……行业)抢呼欲绝(碰撞)俾入邑庠(使)细疏其能(梳理)
B.久不售(卖)虫集冠上(聚集)业根(罪恶)又劣弱不中于款(款式、规格)C.蹑迹披求(拨开)掭以尖草(撩拨)冥搜未已(深)直*8敌领(咬)
D.抚军亦厚赉成(赏赐)无毫发爽(差错)掇置笼中(拾取)径造庐访成(建造)
3.下列加点字均为活用词,试选出分类正确的一项()
①宫中尚促织之戏,岁征民间②市中游侠儿得佳者笼养之③虫集冠上,力叮不释④旬余,杖至百⑤成以其小,劣之。
⑥每责一头,辄倾数家之产⑦欲居之以为利,而高其直⑧日将暮,取儿稿葬
A.①②③⑧/④⑨/⑤/⑥/⑦
B.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
C.①③/②⑧/④⑦/⑤⑥⑨
D.①③⑧/②⑥/⑤⑦/④⑨
4.本文作者______,字留仙,______代______年间杰出的文学家,他一生创作了大量文学作品,诗文词曲都有成就,尤以著称。
他的代表作是《聊斋志异》,“聊斋”
是他的______,“志异”意为________。
5.根据文意和学习体会填空
本文以曲折的故事情节吸引读者,刻画人物,突出中心。
如在写成名的遭遇时,情节_______,成名忽而______,忽而_____,忽而失望,忽而又有了希望,常常是眼看已经“____疑无路”,后来却“_______”了。
6.小说中“求神问卜”和“魂化促织”两个片段的作用分析正确的项()
A.表现了作者具有封建迷信思想的局限性。
B.“求神问卜”是无望中寻求生路。
“魂化促织”寄托了美好的愿望,说明通过艺术虚构,善良的百姓能够获得解脱。
C.“魂化促织”使故事结局由悲剧变成了喜剧,削弱了对封建统治者的谴责力量。
D.“求神问卜”推动情节发展,为再度捕捉促织提供了线索,“魂化促织”增强了故事的曲折性与神奇色彩,同时也更加深了故事的悲剧性。
7.选出与“问者爇香于鼎”一句同属于一类句式的一项()
A.掭以尖草B.将献诸公堂,惴惴恐不当意
C.村中少年好事者D.古之人不余欺也8.选出对“抚军不忘所自,无何,宰以卓异闻,宰悦,免成役”翻译正确的一项()A.抚军不忘自己,不久县官也以才能卓越而闻名,县官一高兴就免去了成名的差役。
B.抚军不忘这好处是从哪里来的,不久成名又因才能卓越而闻名了,县官一高兴,就免去了成名的差役。
C.巡抚忘乎所以,不久成名因才能卓越而闻名了,县官一高兴,就免去了成名的差役。
D.巡抚不忘这好处是从哪里来的,不久县官也以才能卓越而闻名,县官一高兴,就免去了成名的差役。
答案与提示
1.B(提示:A项“觇”读chān;C项“躈”读qiào;D项“荫”读yin,“庠”读xiáng)2.C(提示:A.疏,臣子向君主陈述事情
的一种公文,在这句中作动词用,释为“分条陈述”,B.售,考取的意思,集,止的意思,D中“造”,解释为“到”)
3.A(提示:①②③⑧均为名词作状语,④⑨名词作动词,⑤形容词意动,⑥形容词使动,⑦形容词动用)
4.蒲松龄清康熙小说书斋名记载的是奇闻异事
5.跌宕起伏悲喜山重水复柳暗花明又一村
6.D
7.A(提示:本题考查学生对常见文言句式的掌握情况。
例句为介词结构后置句,A 同此。
B项为省略句。
C项为定语后置句。
D项为宾语前置句)
8.D(提示:文言句子的翻译,或是考查对句子的理解,或是考查对重点词语的理解,只要将所给的几种翻译作一比较,就不难发现考查的重点。
经分析可知,本句几种翻译的区别在对“所自”、“宰”的理解,“所自”是所字结构,属于名词性短语,意思是“所来之处”,“宰”在文中指县官。
A、B、C三种翻译均有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