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设备管理体系综合评价标准

设备管理体系综合评价标准

⑶ 采用以预知状态维修、预防维修模式为主,改善维修、事后维修等多种维修模式并存的设备维修策略;
三阶
8分
⑴ 经常组织学习、研究和探索设备的运行、维修规律;
⑵ 对主作业线和关键设备进行潜在失效模式及后果分析;
⑶ 采用以预知状态维修、预防维修模式为主,改善维修、事后维修等多种维修模式并存的设备维修策略,但根据设备役龄变化、技术进步的调整、创新不够;
⑴ 经常组织研究和探索设备维修规律;
⑵ 对设备的维修模式有研究、创新、应用;
⑶ 采用科学的方法,如运用MFMEA工具进行潜在失效模式及后果分析,对维修保养方式进行辨识和确认;
⑷ 采用PDCA方法,持续优化设备维修模式。
⑴ 组织进行过关于设备维修规律的学习,但对设备故障产生机理掌握不够;
⑵ 基本上采用以事后维修模式为主的方式;
四阶
11分
⑴ 经常组织学习、研究和探索设备的运行、维修规律;
⑵ 对主作业线和关键设备进行潜在失效模式及后果分析,采用以预知状态维修、预防维修模式为主,改善维修、事后维修等多种维修模式并存的设备维修策略;
⑶ 能够根据设备役龄变化、技术进步及时调整、创新,通过PDCA循环,对设备维修模式和策略持续优化。
五阶
15分
1.4 点检定修制
点检定修制是一种以预防维修为基础,以点检为核心的全员设备维修管理体制,执行点检定修制的目标是实现设备可靠性、维护性、经济性并达到最佳化。
⑴ 以减少设备故障时间,降低设备维修费用,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为管理目标;
⑵ 策略的设计、运用已经覆盖了全部主作业线和关键设备,策略的先进性、科学性、准确性较好;
⑶ 考虑了不同设备的策略差异性,设备的组合维修策略有系统设计,但策略运用与维修实践的对接不够;
四阶
11分
⑴ 组织进行了关于维修策略的学习、研究、讨论,系统思考设备一生管理;
⑵ 系统设计设备的组合维修策略,保证了维修资源的有效投入,策略的先进性、科学性、准确性好;
⑶ 开展主作业线和关键设备的损失风险评估及维修费用投入核算;
⑷ 不同设备的维修策略思考;
⑸ 有组合维修策略的设计。
⑴ 组织进行过关于维修策略的学习;
⑵ 开始了策略的设计、运用,但处于初级阶段;
一阶
2分
⑴ 组织进行过关于维修策略的学习、讨论;
⑵ 策略的设计、运用已经覆盖了大部分主作业线或关键设备,策略的先进性、科学性、准确性尚有不足;
⑴组织进行过关于建立设备管理体系的学习;
⑵ 在策划过程中没有采用系统、科学的方法;
⑶ 在制订设备年度计划时没有考虑到用户的需求;
一阶
2分
⑴ 组织进行过关于建立设备管理体系的学习和讨论;
⑵ 没有对用户的需求进行收集、整理,没有考虑或分析用户的需求;
二阶
5分
⑴ 组织进行过关于建立设备管理体系的研究和讨论;
******公司管理标准
标准编号: 第1版 签发:
设备管理体系综合评价标准
评价内容
评价要素
评分标准
评价标准
阶数
配分
1.设备管理策划
1.1设备管理体系策划
从评估用户的需求出发进行策划,在策划过程中采用科学的方法,制订设备管理中长期发展规划及年度计划,确保设备管理体系对实现组织的中长期战略目标起到关键的支撑作用。
一阶
2分
⑴ 组织进行过关于设备维修规律的学习和研究,掌握部分设备的故障产生机理;
⑵ 考虑到了不同设备的差异性,但未进行潜在失效模式及后果分析;
⑶ 选择以预防维修模式为主、事后维修模式为辅的维修策略;
二阶
5分
⑴ 组织进行过关于设备维修规律的学习、研究和探索,掌握重要设备的故障产生机理;
⑵ 考虑到了不同设备的差异性,对不同设备采取的维修模式进行辨识和选择,并试点进行潜在失效模式及后果分析;
⑶ 策略运用与维修实践有很好的对接,维修策略可以在维修实践中充分实现,取得良好效益;
⑷ 开展主作业线和关键设备的损失风险评估及维修费用投入核算。
五阶
15分
1.3设备维修模式设计
研究和探索设备维修规律,根据不同的产品对设备的要求、不同的工作环境、不同的设备类型,不同设备的寿命周期,不同的故障特征和原因、不同的维修投入产生的经济效益费用,对预知状态维修、预防维修、改善维修、事后维修等设备维修方式进行选择,形成有效的设备维修模式。
⑶ 对不同类型设备策略的差异性缺乏研究,尚无组合维修策略设计;
二阶
5分
⑴ 组织进行过关于维修策略的学习、研究、讨论;
⑵ 策略的设计、运用已经覆盖了全部主作业线或关键设备,策略的先进性、科学性、准确性尚可;
⑶ 考虑到了不同设备的策略差异性,但缺乏组合维修策略设计;
三阶
8分
⑴ 从设备一生管理出发,组织进行过关于维修策略的学习、研究、讨论;
⑵ 缺乏系统性以及对确保设备管理体系实施有效性的支持;
三阶
8分
⑴ 从组织面临的内外部环境和用户需求角度对设备管理体系进行策划,有一套比较系统的用户需求收集、整理和分析程序;
⑵ 领导团队学习使用了科学的战略制定方法(如SWOT分析等),形成了设备管理中长期管理目标和规划,但规划的完备性和可行性存在一些不足;
⑶ 开展过对原设计或经改造后的设备生产能力的评估等工作;
四阶
11分
⑴ 从组织面临的内外部环境和用户需求角度对设备管理体系进行策划,有一套比较系统的、动态的、及时的用户需求收集、整理和分析程序;
⑵ 领导团队综合运用多种战略分析工具和科学的战略制定方法,形成了设备管理中长期管理目标和规划,规划的完备性和可行性较突出,能够确保设备管理体系的实施有效提升组织的核心竞争力;
⑶ 对原设计或经改造后的设备生产能力开展评估等工作。
五阶
15分
1.2设备维修策略制定
重视对维修策略的学习和领会,能够从设备一生管理等系统高度进行思考,制定设备维修综合效果最好、维修费用与停机损失最小、企业获得的经济效益最佳的设备维修策略。
⑴ 经常组织进行有关维修策略的学习、研究、讨论;
⑵ 维修策略的选择具有先进性和科学性;
⑴ 以组织战略规划为指导;
⑵ 了解组织生产经营目标;
⑶ 对原设计或经改造后的设备生产能力进行评估;
⑷ 根据设备状态分析设备检修需求;
⑸ 根据同行业及历史维修实绩,针对不同产线或设备族群,设计设备维修策略;
⑹ 策划过程中采用了科学的战略制定方法(如SWOT分析等);
⑺ 形成设备管理中长期目标、规划及年度计划,确保设备管理体系的实施能够提升组织的核心竞争力。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