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8版毛概第六章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2018版毛概第六章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LOGO
LOGO
波兰巨变过程
最大罢工委员 会团结工会 转变为当时 2 的反对派
团结工 会在大 选中获 胜,波 兰改旗 4 易帜,成 为资本 主义国 家
1
1980年,波兰工人 生活困难,进行罢 工
1989年,执政的波兰统一 工人党无力挽救社会危机, 不得不与反对派举行圆桌 会议,决定实行议会大选
3
入世界贸易组织带来机遇和挑战
2001年12 月11日,中 国成为 WTO的第 143个正式 成员
LOGO
温州是鞋类“中国制造”的重要之地,欧盟对华鞋类反倾销案 对温州制鞋业及中国制鞋业产生巨大影响。2006年4月起,欧盟对中 国皮鞋开始征收4.8%至19.4%的渐进临时关税,其后又多次调高税 率,这使一些规模较小的鞋类出口企业面临困境。
—— 江泽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
LOGO
③ 国情变化
改革进入攻坚阶段
发展处于关键时期
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 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 方式日益多样化
入世界贸易组织带来机遇和 挑战
三大历史任务仍待完成
LOGO
改革进入攻坚阶段
总的看改革滞后于开放和发展,存在五个 不协调: (一)体制改革与对外开放和经济发展不够协调。 主要表现为经济结构调整滞后、企业产权制度改 革滞后、国有企业体制改革滞后。 (二)经济改革发展与社会改革发展不够协调。一 些地方乱占滥用耕地层出不穷,环境遭受污染, 生态受到严重破坏,资源紧缺,能源紧张,持续 发展后劲存在隐忧。
LOGO
1989年柏林墙结束了它的历史使命
资料:1989年,大量公民外逃的 浪潮,使长期保持稳定的民主德 国政局出现大动荡。这时,德国 统一社会党中央领导更换,政府 宣布开放东西柏林边界,拆除” 柏林墙”;决定实行多党制。 1990年春天,称为“德国联盟” 的三个反对党联盟在大选中获胜。 10月,以民主德国并入联邦德国 的方式,实现两德统一。柏林墙 打开后,大批民主德国公民前往 西柏林。
LOGO
1991年12月25日夜,在克林姆林宫上空飘 扬了近70年的苏联国旗在夜幕中缓缓降下
LOGO
关于苏联解体原因的十一说
1. “葬送说”。这一观点认为戈尔巴乔夫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 叛徒,是乱党乱国的罪魁祸首,是他葬送了苏联的社会主义 事业。
2. “和平演变说”。该观点认为苏联演变的主要原因是西方推 行“和平演变”战略的结果。 3. “民族矛盾说”。有人认为,苏联解体是苏联实行大俄罗斯 主义,对内搞霸权主义的结果。苏联演变的过程也是苏联民 族关系日趋紧张、民族矛盾日益激化、民族分立日见增长的 过程。 4. “上层自决说”。这种说法认为苏联解体的真正原因来自苏 共内部,“是苏共的上层精英在对苏联的发展方向进行讨论 所做出的决策结果”。
LOGO
第六章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 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要 内容和历史地位
由PowerBar模板组提供

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三 个 代 表 ”

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LOGO
第一节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的形成
LOGO
世界还很不安宁
——主要表现一: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有了新的表现
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在本质上是要把本国的利益凌 驾于其他各国家利益至上,凭借其经济军事实力对其他 国家进行控制、干涉和侵略,造成世界的动荡不安,成 为威胁世界与和平稳定的主要根源。其新表现主要有: 第一,强迫别国接受和照搬自己的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 第二,利用“民主”、“人权”甚至“价值观”等问题, 任意干涉别国内政;第三,凭借经济实力和军事实力, 到处侵略。
继波兰后,匈牙利、民主德国、捷克斯洛伐克、保加利亚、罗马尼亚、阿尔 巴尼亚、南斯拉夫也如洪水决堤般,相继发生了剧变。各国发生剧变的起因虽然 有所不同,但基本模式都是相似的,即反对派发动进攻-执政党分裂-圆桌会议-共 LOGO 产党下台-社会性质转变 。
苏联解体:指从1990年3月开始到1991年12 月,苏联的15个加盟共和国相继脱离苏维 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而宣告独立,而且 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苏联不复存在了, 执政苏联70多年的苏共也失去了执政地位。
LOGO
中印边界争端
LOGO
科技革命日新月异
20世纪90年代以来,
以信息技术和生物技术
为核心的现代科学技术
迅猛发展,对经济、社
会的影响日益增强。
LOGO
文化冲突更为明显
LOGO
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
“国际局势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世界多 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在曲折中发展,科 技进步日新月异,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 形势逼人,不进则退。”
LOGO
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 、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
——四个多样化之一:社会经济成分日益多样化
年份 公有经济国内生产总值 [亿元] 非公有经济国内生产总 值 [亿元] 1978 3595 30 结构 [%] 1997 99.1 0.9 56676 18096 结构 [%] 75.8 24.2
LOGO
② 世情变化
社会主义运动出现严重挫折
世界多极化在曲折中发展 经济全球化在曲折中发展
世界还很不安宁
科技革命日新月异 文化冲突更为明显 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
LOGO
东欧巨变:指从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
代初,东欧8个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政治 制度最终演变为资本主义制度的剧烈动荡 。与之相伴随的是执政东欧40多年的共产 党、工人党或下台成为在野党,或改变了 性质。东欧剧变的实质是东欧各国的社会 性质发生改变。
LOGO
世界多极化在曲折中发展
所谓多极化,就是指存在多个对世界政治、经济具 有重要影响的力量中心。苏联解体后,以美苏两个 超级大国争霸世界为特征的两极格局终结,世界进 入了新旧格局转换的新时期 ,正在往多极化格局 发展。
LOGO
4 1 2 3 56世界多极化力量分布LOGO
经济全球化在曲折中发展
LOGO
美 驻 中 亚 空 军 基 地
美国在发动伊拉克战争及占领伊拉克前,美国在全球 130个国家有驻军,有752处军事设施,其中的65个军事 基地驻扎了大约37万军人。
LOGO
1999年3月24日傍晚,北约对南联盟发动了蓄谋已久 的空中打击,这是一场未经联合国安理会授权,严重 违背《联合国宪章》的入侵行动。
LOGO
(三)地区之间城乡之间改革发展不协调。东西两翼 和粤北山区都远远落后于珠三角,其差距越拉越大 。“三农”问题、城乡二元化结构问题比较突出。 (四)社会收入分配不公,贫富距悬殊迅速拉大。以 广东省为例,城乡居民之间收入的比例由1989年的 1.54∶1扩大到2003年的3.05∶1。 (五)政治体制改革与经济体制改革不配套,不够协 调。政府职能还有待转变,民主与法治、监督机制 有待健全。
所谓经济全球化,就是指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 世界各国、各地区经济,包括生产、流通和消费等领 域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渗透,以前那些由于民 族、国家、地域等因素所造成的阻碍日益减少,世界 经济愈来愈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的过程。 经济全球化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一是贸易全球化。 二是投资全球化。 三是金融全球化。 四是跨国公司生产与经营的全球化。
6945
17.3 4890 12.2
11976
21.6 10129 18.3
16284
22.3 20228 27.7
中国三次产业从业人员结构变化
LOGO
——四个多样化之四: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
基尼系(GiniCoefficient)是意 大利经济学家基尼于1922年提 出的,定量测定收入分配差异 程度,国际上用来综合考察居 民内部收入分配差异状况的一 个重要分析指标。 基尼系数,按照联合国有关 组织规定: 若低于0.2表示收入绝对平均; 0.2-0.3表示比较平均; 0.3-0.4表示相对合理; 0.4-0.5表示收入差距较大; 0.6以上表示收入差距悬殊。 LOGO
合计 [亿元]
3624
100
74772
100
国民经济所有制结构变化
LOGO
——四个多样化之二:社会组织形式日益多样化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市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我国社会组织形式也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除工会 、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外,还出现了各式各样的 社会组织。据统计,目前全国各类社团总数已达20 多万个。(来源:新华社 2002年5月22日)
LOGO
11. “抛弃说”。该说法认为苏共违背了先进生产力的发展 要求,背离了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丧失了人民群众的支 持。 资料:苏联解体前不久苏联社会科学院曾进行过一次问卷调 查,被调查者认为苏共仍然能够代表工人的仅占4%,认 为代表全体人民的占7%,认为苏共代表全体党员的也只 占11%,而认为苏共代表党的官僚、代表干部、代表机 关工作人员的,竟占85%!也就是说,绝大多数苏联人 民并不认为共产党是他们利益的代表。
LOGO
8. “错误路线说”。该观点认为苏联演变的决定性因素是党 的主要领导人推行错误的“改革”路线,即所谓的“人道 的、民主的社会主义”,把国家引上了资本主义复辟的道 路。 9. “人心不足说”。这一观点认为当经济发展到一个瓶颈之 时,虽然可以解决温饱问题,但是膨胀的野心催生了膨胀的 欲望,如果当时坚持那么几年,很可能会出现另一种结果。 10. “历史合力说”。这一观点认为苏联演变是多种原因交 错的结果。
LOGO
改革发展阶段简图
年份
1997
攻坚
1992
1978
阶段
LOGO
发展处于关键时期
中国人均GDP在2003年首次突破1000美元大关, 一些经济学家认为这一指数标志着中国发展到了一 个“关键性时刻”。从国际经验来看,人均 GDP突 破1000美元大关后,可能出现两种前途:一种是进 入“黄金发展时期”,保持一个较长时间的经济增 长,顺利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另一种是矛盾凸显 时期,各种矛盾激化,经济社会发展停滞不前,甚 至引发社会动荡和倒退。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