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班健康教案五官教案

小班健康教案五官教案

小班健康教案五官教案1.小班健康教案五官教案活动目标:1.初步学会自我保护的方法,培养孩子良好的卫生习惯。

2.培养孩子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3.知道人的五官的名称、位置和各自的功能。

4.正确说出鼻子、眼睛、耳朵的名称,并在老师的口令下指出相应的位置。

5.教育幼儿保护自己的眼睛、耳朵、鼻子和嘴巴。

活动准备:1、正常人五官的课件;五官残缺病人的课件。

2、三张大的面孔及其五官的卡片;大镜子一面。

活动建议:1、通过游戏“摸摸头,摸摸脸”,引导幼儿说出自己五官的名称及位置。

2.操作演示课件:一张正常人的脸,让孩子说出五官的位置和名称。

3、到医院看“五官科”的病人(演示课件),讨论、了解五官的作用,使幼儿懂得不但要尊重残疾人还要关心、帮助他们。

4、通过各种方式感知不同事物进一步体验五官的作用。

5、讨论:如何保护五官。

6、请幼儿为大面孔粘贴上五官。

在活动实施的过程中,孩子们的积极性很高,发言也非常踊跃,但由于小班孩子知识面较窄,经验较少,经常会重复同一个问题,听到别人说什么就跟着说什么的现象较多。

如在讨论五官的作用时,这个说:眼睛能看人、看电视,那个也跟这这么说,只有在老师的提醒下才会说出还能看书、看路、看到各种东西;谈到鼻子,除了说能闻香味就是说能闻臭味------当讨论到如何保护五官时,孩子们回答很好,有的说:不用脏手揉眼;有的说不用手挖鼻孔、抠耳朵;还有的说不把手、脏东西放到嘴里。

在贴五官的时候,三张面孔出现了不同的表情,引起了孩子们的兴趣,由此生成了第二个活动——《表情》。

2.小班社会活动教案:认识五官教案活动目标:1.孩子自我满足地尝试活动,正确说出嘴巴、眼睛、耳朵、鼻子的名称和编号,知道自己头上的门的位置。

2.知道眼、耳、口、鼻的用途。

3.教育幼儿保护自己的眼睛、耳朵、鼻子和嘴巴。

4.发展孩子的思维和口头表达能力。

5、培养观察,比较能力。

活动准备:男孩头像一幅、幼儿人手一面镜子、一瓶香水(供幼儿闻气味)、保护五官的图片活动过程:1.利用男孩的头部向幼儿介绍嘴巴、眼睛、鼻子和耳朵的名称、数量和位置。

教师:昨天,有位大哥哥到照相馆照了一张相,他想叫我们班的小朋友看一看,(出示头像)瞧,大哥哥的样子多神气呀,他好像在跟我门说话哩:小弟弟,小妹妹,我想出道题考考你们,你们谁知道我这圆圆的脸上都长了些什么?1.幼儿看头像,正确说出眼睛、耳朵、鼻子、嘴巴的名称和编号。

2、告诉幼儿眼、耳、鼻、嘴在头上的位置。

二、发给幼儿每人一面小镜子,让幼儿从镜子里看清自己脸上的器官。

1、幼儿人手一面镜子自己观察。

2.老师建议:照照镜子看看自己的脸。

教师小结::我们每个人都有两个眼睛,两只耳朵,一个嘴巴,一个鼻子;眼睛里有眼珠子,嘴巴里有牙齿和舌头。

第三,让孩子了解眼、耳、鼻、口的功能,着重鼻子的用途。

1、通过尝试,让幼儿闻香水,知道鼻子可以闻气味的。

并引导幼儿回忆:小朋友想一想,你爸爸的鼻子平时是用来干什么的?/妈妈平时用鼻子做些什么的?还有爷爷、奶奶的......2、幼儿尝试告诉别人:我们的眼睛、耳朵、鼻子、嘴巴是人体上最重要的器官,缺少了哪一样都是不行的。

如果没有了眼睛我们就什么也看不见;如果没有嘴巴就不能吃东西,不能说话;没有鼻子我们就什么气味也闻不到;没有耳朵我们就什么声音也听不到。

所以,我们每个人都要保护好自己的眼睛、耳朵、鼻子、嘴巴。

3、看图片,让幼儿了解如何保护五官。

(1)饭后漱口,不要吃脏东西。

(2)不能太近看电视,眼睛里有灰尘或沙子也不能用手揉。

(3) 不能用手勾鼻子。

四。

竞赛游戏:找眼睛,耳朵,鼻子和嘴巴。

老师依次说眼睛,耳朵,鼻子,嘴巴,孩子们马上用手依次认识眼睛,耳朵,鼻子,嘴巴,看谁反应快,准确。

五、结束活动。

3.小班健康活动教案:五官作用大教案(附教学反思)活动设计背景因在活动时,发现本班有部分孩子喜欢用手指对着点其他小朋友的眼睛,通过这次活动让孩子明白这是一种危险的动作。

活动目标1.认识五官,知道它们的名称和作用。

2. 学习保护五官的方法。

3.健康的初步知识。

4.知道体检的重要性。

5. 了解主要症状,懂得预防和治疗的自我保护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如何保护我们的五官活动准备娃娃一只活动过程1. 指五官(1) 教师说出五官的名称,幼儿根据教师的指令指五官.(2) 让幼儿相互玩游戏,一个说五官,一个指五官.2. 保护五官.(1) 教师与幼儿一起说一说眼睛,耳朵,鼻子和嘴巴的作用.(2) 出示娃娃,让幼儿给娃娃说出眼睛,鼻子,耳朵和最巴.(3) 提问: “怎样保护眼睛?”“怎样保护鼻子?”“怎样保护耳朵?”鼓励幼儿大胆地回答问题,使幼儿知道不要用手揉搓或者对着点小朋友的眼睛,不要乱挖鼻孔,不能把小东西放到鼻孔和耳朵里......3.学唱歌曲:五官歌.教学反思1. 活动设计适合小朋友的年龄特征,与他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是他们乐于接受的内容.他们活动积极性高,很乐与参与.2. 幼儿在活动中大胆的表现自己,表达保护自己五官的方法.这样既给孩子表现自我的机会,也达到了我们要教育的目的.3. 不足之处在于活动材料较单一,以致幼儿顾及面不宽.4.小班健康活动教案:认识五官教案(附教学反思)活动设计背景人的一生中,五官在任何地方都离不开对方。

最近发现班里有些孩子喜欢用手抠鼻子和耳朵,有些孩子对自己的五官感兴趣,这样可以更好地了解五官的功能,知道如何保护自己的五官。

活动目标1.认识五官,知道它们的名称和作用。

2、学习保护五官的方法。

3.用相对完整的句子表达自己的想法。

4、初步了解健康的小常识。

5.对疾病预防的方法有初步的了解。

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了解五官的作用和方法。

2.难点:用相对完整的句子表达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1、五官卡片。

2.每个孩子的主题活动图片一张,铅笔一支。

活动过程一、谈话引入,激发兴趣。

1、谈话: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几个好朋友,想跟他们玩玩吗?2、师分别出示五官卡片,幼儿回答并跟五官打招呼。

3.总结:刚才老师给孩子们介绍的好朋友叫五官。

请跟老师读:五官。

二、找五官1、过度:五官朋友说:“我们藏起来了,知道藏在小朋友的哪里吗?”2、教师说五官名称,幼儿在小脸上找。

三、五官的作用和保护1、过度:刚才小朋友可能干了,把我们都找出来了,我们很有本事,会做很多事,你们知道吗?2、让幼儿分别说说眼睛、耳朵、鼻子、嘴巴会做什么?3.让孩子们谈论如何保护他们的眼睛、耳朵、鼻子和嘴巴。

4、小结:五官很有用,我们要好好保护它们。

四、五官练习指导幼儿找眼睛、嘴巴、耳朵相对应的事物。

教学反思在活动预设时,考虑到科学领域的特点,也结合本班幼儿的情况,更结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我选择了这节科学活动课《五官》。

这节课的目标是:1.认识五官,知道它们的名称和作用。

2、学习保护五官的方法。

3.用相对完整的句子表达自己的想法。

在活动实施的过程中,我首先通过谈话法激发幼儿的兴趣,让幼儿认识五官的名称,接着以游戏的方式让幼儿知道五官的位置,再用提问法激发幼儿表达的欲望、然后引导幼儿表达自己的想法,这样,幼儿的积极性很高,发言也非常踊跃,但由于小班幼儿知识面较窄,经验较少,经常会重复同一个问题,听到别人说什么就跟着说什么的现象较多。

如在讨论五官的作用时,这个说:眼睛能看人、看电视,那个也跟着这么说,只有在老师的提醒下才会说出还能看书、看路、看到各种东西;谈到鼻子,除了说能闻香味就是说能闻臭味;当讨论到如何保护五官时,幼儿回答很好,有的说:不用脏手揉眼;有的说不用手挖鼻孔、抠耳朵;还有的说不把手、脏东西放到嘴里。

最后通过练习巩固,进一步让幼儿明白五官的作用,更加清楚要好好保护自己的五官。

不过,在引导幼儿说完整的话时,尤于心太急,有时忘记引导了,在指导幼儿做练习的过程中,我如果能多请几个幼儿上去为眼睛、耳朵、嘴巴找到相应的答案,效果也许会更好。

总之,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根据《幼儿园的纲要》带领幼儿共同创设适应幼儿年龄特点的,丰富多彩的活动,引导幼儿在轻松愉快的心理氛围中,积极主动地去体验,实践,创造,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

5.小班健康活动教案:五官教案活动目标:1.初步学会自我保护的方法,培养孩子良好的卫生习惯。

2.培养孩子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3、知道人的五官的名称、位置和各自的作用。

4.正确说出鼻子、眼睛、耳朵的名称,并在老师的口令下指出相应的位置。

5.教育幼儿保护自己的眼睛、耳朵、鼻子和嘴巴。

活动准备:1、正常人五官的课件;五官残缺病人的课件。

2、三张大的面孔及其五官的卡片;大镜子一面。

活动建议:1、通过游戏“摸摸头,摸摸脸”,引导幼儿说出自己五官的名称及位置。

2.操作演示课件:一张正常人的脸,让孩子说出五官的位置和名称。

3、到医院看“五官科”的病人(演示课件),讨论、了解五官的作用,使幼儿懂得不但要尊重残疾人还要关心、帮助他们。

4.以各种方式感知不同的事物,以进一步体验五官的功能。

5、讨论:如何保护五官。

6.让孩子在大脸上贴五官。

在活动实施的过程中,孩子们的积极性很高,发言也非常踊跃,但由于小班孩子知识面较窄,经验较少,经常会重复同一个问题,听到别人说什么就跟着说什么的现象较多。

如在讨论五官的作用时,这个说:眼睛能看人、看电视,那个也跟这这么说,只有在老师的提醒下才会说出还能看书、看路、看到各种东西;谈到鼻子,除了说能闻香味就是说能闻臭味------当讨论到如何保护五官时,孩子们回答很好,有的说:不用脏手揉眼;有的说不用手挖鼻孔、抠耳朵;还有的说不把手、脏东西放到嘴里。

在贴五官的时候,三张面孔出现了不同的表情,引起了孩子们的兴趣,由此生成了第二个活动——《表情》。

6.小班语言活动教案:五官教案活动目标1. 初步了解五官的构成和用途,知道要爱护五官。

2. 能听懂老师的口令,做出相应的动作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 知道五官是我们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懂得怎样去保护自己的五官。

4.鼓励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观点。

5. 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教学准备:同样的人物头像2幅,眼、耳、口、鼻的图片各1幅过程与方法:一、启发谈话,引出五官小朋友们好!今天老师和大家一起来认识我们的头部。

(教案出自:幼儿园学习网教案网)请小朋友们认真的看一看老师的头部和小伙伴的头部有什么相同的地方?(一张脸,一个鼻子,两只耳朵,一张嘴巴,两只眼睛)二、游戏"找五官"1. 按教师的指令做相应的动作眨眨你们的小眼睛,指指你们的小鼻子,张张你们的小嘴巴,摸摸你们的小耳朵。

2. 贴五官老师在小黑板上用粉笔画一张脸,请小朋友将眼睛、鼻子、嘴巴、耳朵的图片贴在脸部合适的位置。

三、说说五官的作用1. 我们的嘴巴有什么用?(说话、吃东西)2. 我们的鼻子有什么用?(呼吸、闻气味)3. 我们的眼睛有什么用?(看东西)4. 我们的耳朵有什么用?(听声音)四、看图说话老师拿出准备好的相同的人物头像2幅,(教案出自:幼儿园学习网教案网)请小朋友观看,并把其中的一幅贴在小黑板上,然后把另一张图片的脸染成黑色,再把图片贴在小黑板上,两张图片对比,让小朋友说说哪张图像好看?为什么?师总结:同样的一张脸,如果弄脏了就不好看,所以请小朋友们要爱护自己的五官,同时也要注意不能弄脏别人的五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