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育才中学高 2022 届高三(上)第二次周考地理试题本试卷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 100 分,考试时间 75 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请考生务必把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时,务必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及草稿纸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讲答题卡交回。
第Ⅰ卷一、选择题:共 15 小题,每小题 3 分,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人机物流快递业务是无人机应用向行业领域拓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近年来,某电商企业提出了由干线、支线和末端三级无人机构成的物流体系设想,并在陕南、川西等地区试点了末端无人机送货服务。
据此完成 1-2 题。
1.选择在陕南、川西等地试点末端无人机送货服务,主要是由于该地区A.降水稀少,飞行限制少B.地形起伏大,地面交通差C.地域广大,运送距离远D.人口密度大,送货数量多2.如果支线级物流无人机在该地区投入运营,受冲击最大的运输行业将是A.公路运输B.铁路运输C.河流运输D.管道运输水稻生产过程不仅需要考虑播种的安全气温(≥12℃),还需要考虑适合出苗后秧苗生长(≥15℃),及适当苗期(约30 天)、移栽作业后保证迅速成活进入分蘖的气温(≥20℃)、以及安全齐穗期(水稻 80 植株抽穗)的气温(≥20℃或 23℃)。
下图是嘉陵江支流渠江流域海拔 1200 米以下水稻生产热量垂直分布。
近年来,该地区外出务工人数较多。
据此完成 3-5 题。
3.为充分利用热量条件,渠江流域海拔 500 米以下地区水稻播种日期应A.2 月上旬B.3 月下旬C.4 月上旬D.5 月下旬4.近年来,海拔 800 米以上水稻种植区有从海拔 400米以下区域购买秧苗而不自己育秧的现象,其目的是A.降成本B.抢农时C.推良种D.避伏旱5.渠江流域近年来外出务工人数较多,但是该地区水稻种植的规模化水平仍然较低,其原因主要是A.地形起伏大田块小 B.水田机械化不便C.传统种植习惯影响 D.成本高经济效益低下图示意我国某地区 2008—2017 年 5-9 月平原区和山区逐小时降水情况,监测发现该地区平原区接近当地正午时降水最少。
据此完成 6-8 题。
6.该地区可能位于A.伊犁河谷B.汉水谷地C.汾河谷地D.湟水谷地7.该地区的水汽主要来自A.太平洋B.大西洋C.印度洋D.北冰洋8.该地区5-9 月多夜雨的主要原因是①白天高山冰雪融水多②白天空气湿度大③夜晚冷空气沿山坡上升④夜晚暖湿空气抬升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在距今 80 万年前,沂河和柴汶河分别是源头独立的河流。
距今约 3.7 万年,柴汶河溯源侵蚀,袭夺了沂河。
下图分别是沂河与柴汶河距今 80 万年前和现今的河流状况示意图。
据此完成 9-11 题。
9.推测距今80 万年前,柴汶河源头与沂河间的分水岭海拔高度约为A. 200 米B. 300 米C. 400 米D. 500 米10.距今 80 万年前,柴汶河图示河段的河流特征有A. 水流速度较慢B. 河谷为V 型谷C. 河漫滩面积大D. 河流含沙量小11.引起柴汶河袭夺沂河的原因是A. 岩石类型单一B. 植被覆盖率差异C. 地壳水平运动D. 侵蚀基准面差异北洛河位于黄土高原中南部,是黄河下游河道泥沙的主要来源区之一。
研究表明,北洛河流域植被的变化与人类活动、地貌和气候关系密切。
下图示意北洛河流域及各分区两个时段植被覆盖度变化分级。
据此完成 12-13 题。
12.1987-2007 年北洛河流域各分区植被覆盖度变化最小的是A.丘陵沟壑区B.高塬沟壑区C.土石山林区 D.阶地平原区13.1987-2007 年北洛河流域A.河流含沙量减少B.降水量显著增加C.蒸发蒸腾量减少D.坡面径流量增加指状砂坝型三角洲为河流入海(湖)后形成的指状砂体与分流间湾系统。
指状砂体由河口坝、分流河道和天然堤构成,呈现出河在坝内的河一坝组合样式。
下图为美国墨西哥湾阿拉法拉亚水下三角洲演化模式图。
据此完成 14-15 题。
14.阿拉法拉亚水下三角洲大型河口坝发育的决定性因素是A. 物源补给、潮汐强弱B. 河口形状、河水水位C. 海底地形、泥砂粒径D. 流域植被、降水强度15.大型河口坝形成后A. 分流水道流速加快B. 向源生长速度加快C. 水下平台塌陷消失D. 潮汐侵蚀河岸加剧第Ⅱ卷二、综合题:共 4 小题,共 55 分。
16.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20 分)“肯特芒”,原产于美国亚热带地区,喜温、喜光、耐旱不耐涝,抗风性较差;果大肉多,质地细滑耐贮存。
塞内加尔种植芒果历史悠久,但规模小而分散,当地芒果的果肉多纤维,不耐贮存。
近年来塞内加尔引种了来自于美国的“肯特芒”,芒果规模扩展迅速,芒果出口业蓬勃发展。
其中,塞内加尔河谷是该国肯特芒的重要产区,芒果园多分布于河谷地势较高的坡地上,为防止芒果受动物侵扰,当地人在果园周围,栽上一圈树木,形成高密度树篱围墙。
下图为塞内加尔位置示意图。
(1)说明早年塞内加尔芒果种植规模较小的原因。
(4 分)(2)简述树篱围墙对芒果园发展的益处。
(6 分)(3)分析塞内加尔“肯特芒”果园多分布于河谷中地势较高的坡地的原因。
(6 分)(4)近年来,塞内加尔计划扩大芒果出口量。
你是否赞成利用塞内加尔河运输出口芒果。
请表明态度并说明理由。
(4 分)17.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14 分)广州是我国最早建设地铁的城市之一,地铁的开通提高了当地服务业的集聚水平。
服务业内部有不同的行业,各行业又具有不同的特点。
研究表明,地铁对批发与零售业、住宿与餐饮业等劳动密集型行业集聚的影响要高于其他行业,地铁换乘站对服务业集聚的影响要高于非换乘站。
图 11 示意广州市地铁与服务业分布。
(1)简述广州市地铁线路和服务业的分布特征,指出二者在分布上的相关性。
(6 分)(2)分析地铁对批发与零售业、住宿与餐饮业集聚作用更明显的原因。
(4 分)(3)简述进一步发挥地铁提高当地服务业集聚水平的措施。
(4 分)18.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13 分)长江源区沱沱河位于青藏高原腹地,受地形、降水、冰雪融水等影响,形成了大量高原冲积型河床和丘陵坦谷河床,发育了“辫状水系”。
每年 4—10 月份,大量斑头雁迁徙至此,在沙洲和两岸峭壁上筑巢、孵化、繁殖,“辫状河道”成为斑头雁的“天然产房”。
而每年的冬春季午后,“辫状河道”又成了风沙的源地,漫天飞扬的风沙严重威胁到横跨沱沱河的青藏铁路的正常运行。
下图示意沱沱河“辫状河道”局部地形和景观。
(1)简述沱沱河“辫状河道”的形成原因。
(6 分)(2)分析每年 4 一10 月份,沱沱河“辫状河道”成为斑头雁“天然产房”的主要条件。
(3 分)(3)分析“辫状河道”在冬春季午后成为风沙源地的原因。
(4 分)19.(地理——选修3∶旅游地理)(8 分)极地冰川分裂入海,漂浮海上,形成冰山。
纽芬兰岛被称为“冰山巷”,每年都会有许多上万年的大冰山从北极地区漂移至此,引来众多游客观看。
冰山出现的时间、数量受气温变化影响。
随着全球变暖,纽芬兰冰山旅游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
图 11 为纽芬兰岛位置图。
(1)说明纽芬兰岛被称为“冰山巷”的原因。
(4 分)(2)试分析全球变暖对纽芬兰岛冰山旅游的促进作用。
(4 分)【参考答案】1-5 BA BBA6-10 ABDC B 11-15 DC A A B16.(20分)(1)塞内加尔本地芒果果肉多纤维,品质差;本地芒果品种不耐贮存;芒果出口量小,国际市场占有率低;(2)树篱密度较大,防止芒果树受到动物的侵扰;高密度树篱围墙能降低风速,减少风灾造成的损失。
树篱易管护,降低芒果园运营成本;该地为坡地,种植树篱围墙,提高植被覆盖率,保持水土。
(3)该地降水干湿季分明,河流季节变化大,分布于地势较高地区,不易受洪水侵袭;位于坡地,排水良好,土壤不会过湿;河谷地区,流水沉积,土壤肥沃;离河较近,便于灌溉。
(4)赞成:靠近塞内加尔河,河运便利;河运运量大,适合大量运输芒果;运价低,降低运输成本。
不赞成:塞内加尔河径流季节变化大,枯水期不利于航运;水运速度慢,运输时间长,芒果为生鲜食品,不利于芒果的保鲜。
17.(14分)(1)广州市地铁线路和服务业分布不均,差异较大;地铁线路和服务业在城市行政中心区域密度较大(集聚程度高),周边除地铁起始点和终点外,密度较小(集聚程度低)。
(4分)地铁线路和服务业在分布上存在较强的相关性。
(2分)(2)批发与零售业、住宿与餐饮业分布较分散,交易频率高,客流量大;地铁使劳动力流动便捷,增加两个行业的客流量,提升市场消费潜力。
(4分)(3)加强地铁站点的基础设施;提高地铁的网络密度;合理布局地铁线路,增大站点间的距离。
(任答2点,得4分)18.(13分)(1)河流两岸比降(落差)大,雨季季节性洪水流速快,侵蚀和搬运能力强,泥沙来源丰富;河床平坦开阔,流速慢,两岸侵蚀的泥沙大量沉积在河床内;河流水位季节变化大,汛期河流水量大,水流易分叉;枯水期沙洲裸露。
(每点2分,共6分)(2)4—10月份沱沱河地区气候温暖湿润;浅滩沙洲广布,水源和食物丰富;浅滩水系阻挡了大量的天敌。
(每点1分,共3分)(3)冬季河流封冻,河面光滑,摩擦力小,风力增大;冬春季水位低,沙洲裸露,内部水分少,抗风力侵蚀能力较弱;午后大气对流运动旺盛,利于扬沙。
(每点2分,共4分) 19.(8分)纽芬兰岛距离格陵兰岛冰川近,更容易出现冰山:(2分)冰山受风和洋流的作用,南下漂流至纽芬兰岛附近:(2分)拉布拉多寒流与墨西哥湾暖流交汇形成许多洋流涡旋,(海水受阻,滞留不前)使大量冰山在该海域附近聚集,(2分)(每点2分,任答2点得4分)全球变暖加速北极冰川的融化,导致冰川分裂得更多,使冰山出现时间提前、数量增多,吸引更多的游客到访。
(2分)气候变暖会提高景区气温,增加游客旅游的舒适度(2分)极地冰川消融、数量减少使景观的永续性降低,促使其旅游价值提高,会刺激游客出游的意愿(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