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工艺基础知识培训试题(四)
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9分)
1.石灰质原料:凡以CaCO3为主要成份的原料,统称石灰质原料。
2.原料预均化:在存取料的过程中,采取特殊堆取料方式,使成分波动减小的过程。
3.碱-集料反应:水泥中的碱(Na2O,K2O)与砼集料中的活性物质反应,生成碱硅酸盐膨胀,导致砼开裂。
二、判断正误:(每题2分,共20分)
1.80kg石灰石和15kg粘土及5kg铁粉,能生产100kg熟料。
(×)
2.用无灰分燃料生产熟料,灼烧生料+煤灰=熟料。
(×)
3.熟料的烧结温度范围等于1300℃-1450℃-1300℃。
(√)
4.熟料在煅烧中的固相反应是吸热反应。
(×)
5.熟料冷却速度慢,C2S易粉化出f-CaO。
(×)
6.熟料的KH的作用是控制C3S与C2S的相对含量。
(√)
7.P.Ⅰ水泥的组成材料包括熟料和石灰石或矿渣和石膏。
(×)
8.由生料烧至1300-1450-1300℃,所得以硅酸钙为主要成份的烧结物称硅酸盐水泥熟料。
(×)
9.通用水泥中掺加石膏的作用是改善性能,调节强度等级,提高产量。
(×)
10.导致水泥安定性不良的原因是熟料中f-CaO、MgO、SO3。
(×)
三、填空题:(每空2分,共30分)
1.分解炉内传热速率高的最主要原因是(传热面积大)
2.水泥生产工艺可简述为(两磨一烧)
3.生料在煅烧过程中要经过(自由水蒸发)、(粘土矿物脱水)、(碳酸盐分解)、(固相反应)、(熟料烧成)、熟料冷却等六大过程,其中吸热量最多的是(碳酸盐分解)
4.新型干法水泥工艺的核心是(悬浮预热)和窑外分解技术
5.窑头负压一般压力为(-20~-50Pa)
6.新型干法回转窑内通常分为(过渡)带、(烧成)带和(冷却)带
7.窑皮的主要作用是(保护窑衬)和(蓄热)
四、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
1.当球磨机转速过低时,磨内研磨体运动状态为(C)
A.周转状态
B.抛落状态
C.倾泻状态
2.如下分级设备选粉效率最高的是(D)
A.粗粉分离器
B.离心式选粉机
C.旋风式选粉机
D.O-SEPA选粉机
3.粉磨水泥时,掺的混合材料为:矿渣28%,石灰石5%,则这种水泥为(C)。
A.矿渣硅酸盐水泥
B.普通硅酸盐水泥
C.复合硅酸盐水泥
4.目前用预分解窑生产水泥时,如果设有原料的预均
化设施,则生料的均化多采用(A)
A.连续式气力均化库
B.间歇式气力均化库
C.单独粉磨系统
5.1袋水泥为(B)
A.50±1斤
B.50±1公斤
C.100±1kg
五、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漏选得1分,错选不得分)
1.熟料煅烧时液相粘度大小与(BC)有关
A.KH和SM
B.IM
C.Al2O3和Fe2O3
D.SM 和IM
2.生料在窑内煅烧时,应适当加强排风的作用:(ABC)。
A.加速CaCO3分解
B.及时排出CO2
C.有利于燃料燃烧
D.加快熟料冷却
3.熟料煅烧中,通过固相反应生成的矿物有(BD)
A.C3S和C2S
B.C3A和C2S
C.C3A和C3S
D.C3A和C4AF
4.石膏在P.S水泥中起(ABC)作用
A.硫酸盐激发剂
B.碱性激发剂
C.调节凝结时间
D.调节强度
5.火山灰质混合材磨细拌水不硬化,但与(ABC)混合拌水能在空气中硬化和水中继续硬化
A.磨细的熟料
B.气硬性石灰
C.P.Ⅰ
D.石膏
六、简答题:(共16分)
1.影响碳酸钙分解速度的因素有哪些?(6分)
答(要点):①石灰石原料的特性,②生料细度和颗粒级配,③生料悬浮分散程度,④温度,⑤窑系统的CO2分压,⑥生料半粘土组分的性质。
2.熟料的KH、SM、IM的作用是什么?(6分)
答(要点):KH:控制CaO与其他氧化物相对含量,达到控制C3S与C2S相对含量;SM:控制SiO2与Al2O3和Fe2O3相对含量,达到控制C3S和C2S与C3A和C4AF相对含量和液相量;IM:控制Al2O3与Fe2O3相对含量,达到控制C3A与C4AF相对含量和液相粘度。
3.C3S的形成条件有哪些?(4分)
答(要点):C3S的形成条件:温度1300℃-1450℃-
1300℃,液相量20%-30%,时间10-20min(回转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