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考作文】2019年高考语文写作技巧点拨日积月累得高分:第16周实践

【高考作文】2019年高考语文写作技巧点拨日积月累得高分:第16周实践

第16周实践“实践出真知”,“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告诉我们要想得到人生真谛,获得工作实绩,必须亲身实践。

高考常考实践方面内容。

在家中,你参与着美好家园的建设,体验着家人亲情;在学校,你正活跃在集体中,享受到表现自我的快乐;在社会,你有许多新的发现,也常有深深的思考……实践,使你心灵经受洗礼,让你思想逐渐成熟,促你素质不断提高。

第1天晨读【精彩段落】一、精彩开头类型1 引用名言,意蕴深远(1)荀子曾说过:“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谷,不知地之厚也。

”这句话的意思是要想了解“天之高”“地之厚”,必须“登高山”“临深溪”。

“不登”“不临”是无法了解“天”“地”的情况的。

人们要想获得真正的知识,必须亲身参与社会实践。

(《理论与实践是密不可分》)(2)著名的新闻主持人白岩松曾说过:“我们每个人的一生有5%的精彩,5%的痛苦,还有90%的平淡。

我们被那5%的精彩诱惑着,忍受着5%的痛苦,在90%的平淡中度过。

”这话说的多精彩啊!(《务实之美》)类型2 开门见山,直入主题(1)在生活中,要想获得成功,创新是必不可少的,但是,缺少了实践,创新便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这样,便难以成功。

只有既懂得发扬自己的特色,勇于创新,又善于继承前人的传统,才会更易成功。

(《实践与创新》)(2)伟大的军事家刘伯承也说:离开实际的理论是死理论,离开理论的实际是不实际。

古今中外的成功人士都告诉我们,理论实践密不可分,我们应在实践中寻求真理。

(《在实践中寻求真理》)二、精彩结尾类型1 总结结尾,顺理成章(1)所以乐于读书、善于读书、辩证读书、实践读书者,必须深入社会生活里,深入实际工作里,取得活的知识,使自己成为知识与实践并重的人。

(《读书与实践》)(2)实践是理论的基础,是理论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对理论起决定作用,这是毫无疑义的。

但也不能因此而轻视理论,导致唯实践主义。

所以说,实践与理论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只有亲自去实践,才能获得真正闪光的理论。

(《理论与实践是密不可分》)类型2 多种修辞,美不胜收(1)务实之美,美在利己利人,美在立国安邦。

犹如雪中腊梅,坚韧持久。

请君多采集,此物最相勉!让我们共享平淡的真实与美丽。

(《务实之美》)(2)创新是重要的,但是实践同样是重要的。

你要想获得成功,实践和创新是必不可少的。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没有了实践,创新便是无源之水;而没有了创新,实践便是一潭死水。

只有在实践的基础上创新,才会真的“清如许”了。

(《实践与创新》)三、精彩片段1、如果说,读书是在奠定人生的基石,在梳理人生的羽毛,那么,实践就是在构建人生的厅堂,历练人生的翅膀。

人生经过了实践,是不是才能真正矗立飞翔在天地之间?(《读书与实践》)2、务实是平淡的,那平淡托起成功。

“披五岳之图以为知山,不如樵夫之一足;谈沧溟之广以为知海,不如沽客之一瞥;疏八珍之谱以为知味,不如庖丁之一啜。

”古人教导我们,信口开河,天花乱坠,纸上谈兵,终不知从实践中获取真知识,“及之而后知,履之而后艰,乌有不行而知之者乎?”(《务实之美》)【亮点素材】1.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老子》2.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

学至于行之而止矣。

行之,明也。

——《荀子·儒效》3.心中醒,口中说,纸上作,不从身上习过,皆无用也。

——颜元(清)4.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

——陶行知5.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邓小平6.下水方知水深浅,探索真理靠实践——民谚7.如果真理是名贵的珍珠,那么实践就是产生珍珠的大海。

——谚语8.勤奋出天才,实践出真知——民谚9.有知识的人不实践,等于一只蜜蜂不酿蜜。

——萨迪(古波斯)10.一个人假如不脚踏实地去做,那么所希望的一切就会落空。

——摩路瓦(法国)【范文赏读】绝知此事要躬行雾里看花,你看不到花儿为了盛开流下的汗水;水中望月,你看不见它的皎洁之下的灰尘。

世间的事情,全都是雾锁烟笼,想探求生命的真相,请以心为眼,躬行探求。

昭君一个人、一方冢、一生探求。

山如黛、沙如风。

山还是那隐隐的青山,还是那沉淀着中华文明的青色,只是少了位从群山中走出来的佳人。

沙还是意欲吞人的黄沙,还是那隔着中原与塞外的飞沙,只是多了位从中原走出来的佳人——昭君。

人人都说塞外凄苦,那儿的人杀人如麻,但你不怕。

没有亲身经历,道听途说,可信吗?于是你毅然踏上了出塞的马车,一路微笑,你要用行动向世人证明:世上的事,要亲身探看,方可相信。

事实证明,你赢了。

塞外荒凉,但民风纯朴。

你的躬行,为历史画上了最浓重的一笔。

昭君,没有被表面迷住了双眼,你亲手用躬行打造了自己的未来。

真哉,绝知此事要躬行。

司马迁踏遍千山万水,只为一个“真”字。

当飞雪和阴霾在东升西落的轮回中湮没成已逝的沧桑时,你便把执著的追求和生命的躬行铺垫成生命的厚程。

一部《史记》“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岂可不尽不实,道听流言,司马迁深知,真相需要躬身以求。

于是他拖着残缺之躯,踏遍千山万水,揭开了历史的面纱,终于《史记》成史家之绝唱!他把真相幻化成笔端流淌的华彩。

用躬行呐喊出历史的宣言。

司马迁用他一生的躬行创下了万世不朽之篇章。

史家绝唱当之无愧。

壮哉,绝知此事要躬行。

苏东坡高唱赤壁东风,你潇洒成千堆雪。

坟岗茫茫,醉射天狼,杨花愁点五分,三分雄风浩荡,苏轼之才,自不必说,但让我五体投地的不是他的才华,而是那一句“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石钟山的得名多有说法,却没有一个人去躬身探求,除了他。

他没有被表象所迷惑,没有被前人所扰,只是默默地验证。

好一个苏轼,只为他的躬行,我五体投地。

苏轼的躬行,也许只是历史的插曲,但其人格由此可见。

伟哉,绝知此事要躬行!思绪纷飞,穿越千年的繁荣尘杂,我不由感叹,绝知此事要躬行。

仰望星星的人,总以为星星没有纤瑕,飞上星星的人才知道,那儿有灰尘、石渣。

面对世事,万不可被其表面所迷惑,需躬身亲试,方能得其真。

世间的万象炫人心目,请借东海之水,洗尽迷幻假相,用躬行去探求生命的真相。

【借鉴点】晚练【技法点拨】“讨巧”的并列式结构——论据并列的结构模式并列式结构,是考场常用的议论文本论部分的结构模式。

论据并列式结构,就是以典型的很有说服力的论据,从不同的角度论证中心论点。

它是以“事实”见长,“事实胜于雄辩”。

论据并列模式是:引论:提出中心论点本论:实例1+分析论证实例2+分析论证实例3+分析论证结论:总结全文,前后呼应例如(2011辽宁卷)《不从众,做自己》一文:引论:人也不从众,即使要遗世独立,也要循着心灵的指引,做自己,给世界留下个巍峨背影。

(中心论点)本论:(事例1)庄子不从众,他便让世人都随着他一起逍遥渭水,逍遥天下。

(事例2)屈原不从众,他便让汩罗江水都随他澎湃千年、滋养千年。

(事例3)时至今日,还有谁不从众?方文山,那个钟情于诗情画意的男子。

结论:从众为众,不从方立。

立之有骨,自己为骨。

作者在开篇提出中心论点之后,运用三例叠加的形式让例子支撑全文的论点,并对例子进行了精辟的的分析。

这就透过表象揭示了文章内在的本质,给人一种理性的启迪和崇高的美感。

作者在每个事例的分析论证部分都很注意点题呼应,照应中心,也显得结构严谨,无懈可击。

【学以致用】阅读下边这则材料,自拟题目,请以“实践”为题,写一篇论据并列式文段,500字左右。

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曾名陶知行,因他认识到实践的重要性才改名陶行知。

一天他去修理母亲的表,向修表匠提出修表时要带学生在一旁观看。

次日下午,他和学生们仔细地看着修表匠把表拆了又装的全过程。

当晚,到亨达利表店买到修表工具,和几个学生动手拆装一只旧表,直到午夜才告成功,他和学生高兴得不亦乐乎。

陶行知修表一事生动地表明了他对实践的重视。

精彩呈现:“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人生是一个学习与积累的过程,实践想法,积累经验,没有经过实践的论证,任何观点都不可能成为真理。

丰子恺的《卖羊图》,生动美观,却被一位农民道出其中的错误,不是丰子恺画的不好,而是他没有实践,没有看过牵羊到底是怎样的,画时全靠自己的想象,使他的《卖羊图》成为一件失败品。

伟大的天文物理学家,霍金,一生致力于天文物理学研究,想出了著名的黑洞理论。

但就是这样一位伟大的科学家,却没有获得过诺贝尔奖,因为他的理论还没有用实践证明过。

理论没有实践过就永远都是个理论,无法成为事实。

战国时期的楚国赵括,从小就看了很多兵书,学习了很多理论战术,但一实际指挥就使得几十万楚国被秦军坑杀,成为一个反面材料。

赵括的纸上谈兵告诉我们,理论不经过实践永远无法变成真理,无法助你走向成功。

实践是重要的,当你亲身实践了你所认为的观点想法之后,你才会真正的认识到对与错,才会把理论转变为经验存入你的脑海。

就连此刻找工作都需要有几年工作经验,可见经验是多么重要,而经验就是来自于实践。

伽利略经过了实践明白了从高空中抛物,大东西和小东西是同时落地的,麦哲伦经过了实践明白地球是圆形的,中国人经过实践明白改革开放是可靠的。

这一切都告诉我们,夸夸其谈是愚蠢的,纸上变兵是可笑的,人的生不是只是用来说的想的,而是用来做的,用实践来实现你的人生,用实践画绘你的梦想,用实践展现你的人生。

用我双手,创造明天。

第2天晨读【精彩段落】一、精彩开头类型1 比拟起兴,神与象通(1)抟扶摇直上九万里,那是鹰隼的理想;敢将青葱笑天涯,那是松柏的追求;东风夜放艳池塘,那是芙蕖的雄心……人,也各有各的志向,“岭峻壮人心”嘛!正是在这理想、追求、雄心的指引下,雨空中盘旋着刚毅,黄山上倔强着风采,池塘里摇曳着蕴藉……历史的平畴上才耸立起无数令我们不得不肃然的巨峰!(《岭峻壮人心》)(2)水中看花,永远闻不到沁人心脾的芳香;镜中望月,永远受不到溶溶月光的轻拂。

生活亦是如此,做事定要躬行。

(《绝知此事要躬行》)类型2妙用题记,揭示主旨(1)实践是人心中的指明灯,只有去实践去探索,才会走向成功的路。

——题记(《人生贵在实践》)(2)宁肯你交到我手里一只山雀,不愿你空口答应我天上一只仙鹤。

——托尔斯泰(《理论与实践》)二、精彩结尾类型1 比喻收尾,含蓄形象(1)理论的东西再完美,也终究是瞬间的流星,划过之后就消失,一点痕迹也没有留下,而唯有实践才是永恒的太阳!(《实践出真理》)(2)实践是初春的惊雷,唤起万物复苏;实践是夏日的冰茶,沁透凉爽全身;实践是深秋的汗水,获得丰收喜悦;实践是冬日里飘落的白雪,浪漫白色世界。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通向成功彼岸的唯一航线。

实践是人生战场的利器,是理想与现实间的桥梁。

(《理想与实践》)类型2 名句收尾,意味深长(1)陶行知说: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

实践是寻求真理的开始,我们应勇于实践,在实践中寻求真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