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七年级数学《绝对值》教案【优秀6篇】

七年级数学《绝对值》教案【优秀6篇】

七年级数学《绝对值》教案【优秀6篇】数学《绝对值》教案篇一●教学内容七年级上册课本11----12页1.2.4绝对值●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借助于数轴,初步理解绝对值的概念,能求一个数的绝对值,初步学会求绝对值等于某一个正数的有理数。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从数形两个侧面理解绝对值的意义,初步了解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

通过应用绝对值解决实际问题,体会绝对值的意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应用绝对值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对数学有好奇心与求知欲。

●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绝对值的几何意义和代数意义,以及求一个数的绝对值。

教学难点:绝对值定义的得出、意义的理解,以及求绝对值等于某一个正数的有理数。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问题情境1、两只小狗从同一点O出发,在一条笔直的街上跑,一只向右跑10米到达A点,另一只向左跑10米到达B点。

若规定向右为正,则A处记作­__________,B处记作__________。

以O为原点,取适当的单位长度画数轴,并标出A、B的位置。

(用生动有趣的引例吸引学生,即复习了数轴和相反数,又为下文作准备)。

2、这两只小狗在跑的过程中,有没有共同的地方?在数轴上的A、B两点又有什么特征?(从形和数两个角度去感受绝对值)。

3、在数轴上找到-5和5的点,它们到原点的距离分别是多少?表示-和的点呢?小结:在实际生活中,有时存在这样的情况,无需考虑数的正负性质,比如:在计算小狗所跑的路程中,与小狗跑的方向无关,这时所走的路程只需用正数,这样就必须引进一个新的概念­———绝对值。

二、建立数学模型1、绝对值的概念(借助于数轴这一工具,师生共同讨论,引出绝对值的概念)绝对值的几何定义:一个数在数轴上对应的点到原点的距离叫做这个数的绝对值。

比如:-5到原点的距离是5,所以-5的绝对值是5,记|-5|=5;5的绝对值是5,记做|5|=5.注意:①与原点的关系②是个距离的概念2、。

练习1:请学生举一个生活中的实际例子,说明解决有的问题只需考虑的数绝对值。

[温度上升了5度,用+5表示的话,那么下降了5度,就用-5 表示,如果我们不去考虑它的意义(即:上升还是下降),只考虑数量(即:温度)的变化,我们可以说:温度的变化都是5度。

银行存款,如果存入100元用+100表示,那么取出100元就用-100表示,如果我们不去考虑它的意义(即:存入还是取出),只考虑数量的多少,我们可以说:金额都是100元。

](通过应用绝对值解决实际问题,体会绝对值的意义与作用,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价值。

)三、应用深化知识1、例题求解例1、求下列各数的绝对值-1.6 ,,0, -10, +102、根据上述题目,让学生归纳总结绝对值的特点。

(教师进行补充小结)特点:1、一个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2、一个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3、零的绝对值是零4、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的绝对值相等3、出示题目(1)-3的符号是_______,绝对值是______;(2)+3的符号是_______,绝对值是______;(3)-6.5的符号是_______,绝对值是______;(4)+6.5的符号是_______,绝对值是______;学生口答。

师:上面我们看到任何一个有理数都是由符号,和绝对值两个部分构成。

现在老师有一个问题想问问大家,在上一节课中我们规定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称互为相反数。

那么大家在今天学习了绝对值以后,你能给相反数一个新的解释吗?5、练习3:回答下列问题①一个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这个数是什么数?②一个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这个数是什么数?③一个数的绝对值一定是正数吗?④一个数的绝对值不可能是负数,对吗?⑤绝对值是同一个正数的数有两个,它们互为相反数,这句话对吗?(由学生口答完成,进一步巩固绝对值的概念)6、例2.求绝对值等于4的数(让学生考虑这样的数有几个,是怎样得出这个结果的呢?对后一个问题由学生去讨论,启发学生从数与形两个方面考虑,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分析:①从数字上分析∵|+4|=4,|-4|=4 ∵绝对值等于4的数是+4和-4画一个数轴(如下图)②从几何意义上分析,画一个数轴(如下图)因为数轴上到原点的距离等于4个单位长度的点有两个,即表示+4的点P和表示-4的点M所以绝对值等于4的数是+4和-4.6、练习:做书上12页课内练习1、2两题。

四、归纳小结1、本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2、你觉得本节课有什么收获?3、由学生自行总结在自主探究,合作学习中的体会。

五、课后作业1、让学生去寻找一些生活中只考虑绝对值的实际例子。

2、课本15页的作业题。

绝对值教案篇二1、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助数轴初步理解绝对值的概念及表示方法;2、体会绝对值的作用与意义;3、能熟练掌握有理数绝对值的求法和有关的简单计算。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思考,归纳,探索绝对值的几何意义,代数意义和性质,渗透数形结合和分类的数学思想,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在探索活动中产生对数学的好奇心,体验探索的乐趣和成功的快乐,增强学好数学的兴趣与信心。

二、教学重难点(一)教学重点正确理解绝对值的概念,能求一个数的绝对值。

(二)教学难点正确理解绝对值的几何意义和代数意义。

三、教学准备多媒体、刻度尺四、教学方法创设情境法、讲述法五、教学过程(一)提出问题,创设情境甲乙两辆车从城站火车站同时开出,甲车向东行驶5千米到达一候车亭,乙车向西行驶5千米到达另一候车亭。

问:(1)如何用有理数表示他们的行驶情况(2)这两个有理数有什么关系?(3)在数轴上把这两个有理数表示出来。

设计意图:通过提问,复习用有理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相反数的意义,在数轴上表示有理数等有关内容,为学习新知识做准备。

(二)交流对话,探究新知1、引入:(1)若每辆车行驶每千米耗油0.2升,则甲乙两辆车各耗多少升油?(2)计算汽车耗油量的过程中,只与什么有关?而与什么无关?耗油量的计算只与汽车行驶的路程有关,而与方向无关,在实际生活中不注重方向的量还有很多,本节我们将学习一个新的不注重方向的量——绝对值。

2、引导学生从数轴上认识绝对值的几何意义。

师:+6和-6是相反数,它们只有符号不同,它们什么相同呢?生:思考讨论师:在数轴上标出到原点距离是6个单位长度的点。

引导学生观察:数轴上表示+6和-6两点,虽然分居在原点的两旁,符号不同,但与原点之间都是相隔6个单位长度。

指出:在数轴上表示+6和-6的点与原点的距离都是6,我们就说+6的绝对值是6,-6的绝对值也是6.归纳:绝对值的几何意义:在数轴上表示数a的点与原点的距离叫做数a的绝对值,记做∵a∵。

3、探究绝对值的代数意义及性质师:一个正数的绝对值是什么?0的绝对值是什么?负数呢?生:学生小组交流、讨论,小组代表汇报讨论结论。

师:同学们说的对,但这只是绝对值意义的文字叙述,事实上,这意义还可以用数学式子来表达。

大家知道怎样用数学式子来表达吗?生: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思考,得到三个相应的表达式。

即:(1)如果a0,那么│a│=a;(2)如果a=0,那么│a│=0;(3)如果a0,那么│a│=-a。

归纳:非负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非正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

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的绝对值相等。

师:不论有理数a取何值,它的绝对值是什么数?生:正数或0,即∵a∵∵0归纳:由此可知,不论a取何值,它的绝对值总是正数或0(通常也称为非负数),即对任意有理数a而言,总有:a∵0。

这是一条非常重要的性质,即绝对值的“非负性”。

补充:(1)绝对值等于0的数只有一个,就是0;(2)绝对值等于同一个正数的数有两个,这两个数互为相反数;(3)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的绝对值相等。

(三)应用迁移,巩固提高例1.-5的相反数是______;|-5|=______,不小于-2的负整数是______。

例2.若x0,y0,求|x-y+2|-|y-x-3|的值。

例3.绝对值不大于4的整数有______个。

(四)梳理概括,形成结构一个数的绝对值就是数轴上表示数a的点到原点的距离,要注意一个数的绝对值不可能是负数,而是非负数。

一个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一个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零的绝对值就是零。

本节课的教学过程注重创设情境,遵循从特殊到一般的认知规律,给学生充分的思考空间,让他们自主探究,主动学习,体会小组合作及分析思考的过程,从而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七年级数学《绝对值》教案篇三各位专家领导:你们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七年级上册1、2、4 绝对值内容。

首先,我对本节教材进行一些分析:一、教材分析(说教材):(一)、教材所处的地位与作用:本节内容在全书及章节的地位是:《绝对值》是七年级数学教材上册1、2、4 节内容。

在此之前,学生已学习了有理数,数轴与相反数等基础内容,这为过渡到本节的学习起着铺垫作用。

绝对值不仅可以使学生加深对有理数的认识,还为以后学习两个负数的比较大小以及有理数的运算作好必要的准备!所以说本讲内容在有理数这一节中,占据了一个承上启下的位置。

(二)、教育教学目标: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及七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我特制定的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1 、知识目标:1) 使学生了解绝对值的表示法,会计算有理数的绝对值。

2) 能利用数形结合思想来理解绝对值的几何定义;理解绝对值非负的意义。

3) 能利用分类讨论思想来理解绝对值的代数定义;理解字母a 的任意性。

2 、能力目标:通过教学初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读图分析、收集处理信息、团结协作、语言表达的能力,以及通过师生双边活动,初步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加强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3 、思想目标:通过对绝对值的教学,让学生初步认识到数学知识来源于实践,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的经历与体验出发,激发学生对数学问题的兴趣,使学生了解数学知识的功能与价值,形成主动学习的态度。

(三):重点,难点以及确定的依据:本课中绝对值的两种定义是重点,绝对值的代数定义是本课的难点,其理论依据是如何突破绝对值符号里字母a 的任意性这一难点,由于学生年龄小,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弱,对数学分类讨论思想理解难度大。

下面,为了讲清重难点,使学生能达到本节课设定的教学目标,我再从教法与学法上谈谈:二、教学策略(说教法)(一)、教学手段:由于七年级学生的理解能力与思维特征,他们往往需要依赖直观具体形象的图形的年龄特点,以及七年级学生刚刚学习有理数中的正负数,相反数,对正负数,相反数的概念理解不一定非常深刻,许多学生容易造成知识遗忘,也为使课堂生动、有趣、高效,特将整节课以观察、思考、讨论贯穿于整个教学环节之中,采用启发式教学法与师生互动式教学模式,注意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并教给学生“ 多观察、动脑想、大胆猜、勤钻研” 的研讨式学习方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