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粤教高中必修2《单元导语》罗明兰教案PPT课件 一等奖新名师优质课教学设计

粤教高中必修2《单元导语》罗明兰教案PPT课件 一等奖新名师优质课教学设计

广州市第七十一中学
公开课教学设计
___2017学年_______学年度第一____学期设计者:
罗明兰|
执教者:罗明兰|
|课题人物形象有生命
细节描写见真情
《大堰河——我的保姆》学科
语文

型新授
年级
高一
时间 2017年11月2日


广州市第七十一中学录播室
课程标准《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
学情分析
高一(1)班语文基础较好,鉴于已经对本单其它两篇现代诗歌《雨巷》《再别康桥》有一定的了解,也掌握了现代诗的朗读技巧,所以本节公开课重点是学会用典型的细节描写来刻画人物形象,尝试写现代诗。

并体会诗人对大堰河真挚而深沉的爱,感悟母爱的无私与伟大。

教学目标 1、学会朗读诗歌,把握人物情感。

2、揣摩诗歌语言,培养诗歌的鉴赏能力。

3、体会诗人对大堰河真挚而深沉的爱,感悟母爱的无私与伟大。

教学重点
学会用典型的细节描写来刻画人物形象,尝试写现代诗。

教学难点
学会用典型的细节描写来刻画人物形象,尝试写现代诗。

主要教学方法实践“读(诗)—品(意)—悟(方法)”的合作探究学习方法。

主要教学资源
教材、朗诵视频、相关配乐音频及教师的佳作
教学过程设计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环节一
问题导入:三十年代末的上海,一位著名诗人见到了艾青,曾激动地说:
“德国有莱茵河,法国有塞那河,埃及有尼罗河,那么,我可以骄傲的说,中国有学生观看课件,并思考答案
问题激趣,引出所学内容 |广州市第七十一中学 | 一条什么河呢?”
环节二
赏析大堰河人物形象
小组合作分别朗读1、2、3、4节,把握各节朗读节奏,并概括大堰河的人物形象。

小组合作朗读,形式多样化。

学生上黑板书写答案。

1、把握细节描写的方法,学会概括人物形象。

2、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不仅提升学生的朗诵技能,更重要的是还加强了小组学习的能力。

3、学生上黑板板书答案,可以让学生明确答题的要点。

环节三
体悟情感
活动一:小组朗读第12节:这一节除了赞美大堰河外,还赞美了哪些人?活动二:分组朗读第10-11节诗歌,请总
结思考:你从中读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小组合作朗读,学生深究文本内涵,个性化解读文本。

培养学生朗读能力、质疑能力及研究文本的能力。

环节四
归纳主题:
本文通过描述(
),抒发了(

之情;“大堰河”是千千万万劳动妇女的化身,是人类的保姆。

她的悲剧命运很有典型性,通过这一形象的塑造,表达了诗人 (
),也表达了 (
).
学生自主归纳主题,大胆说出自己的答案。

培养学生的知识归纳能力。

环节五创作分享
诗中哪些细节描写让你联想到自己的亲人或朋友?并写教师和学生分别分享各自的佳作。

1、学会用典型的细节描写来刻画人物形象,尝试写现代诗。

2、师生分别展示各自的才华,教师的佳作不仅是给学生知识上的启|广州市第七十一中学 |一首小诗与大家分享。

(师生配乐分别分享自己的诗文)
迪,更重要的是涵养学生的人文情怀,懂得做一个大写的人。

3、让师生的情感达到一个高潮。

环节六
推荐阅读
《我爱这土地》
《致乌兰诺娃》——观《芭蕾舞》小夜曲而后作
学生饱含感情地齐读《我爱这土地》最后两句:“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结束本节课。

拓展课外知识,学以致用。

板书设计
人物形象有生命
细节描写见真情《大堰河——我的保姆》
典型的环境细节描写典型的人物细节描写
典型的环境细节描写文中句子“
”,表现了大堰河
|特点。

大堰河是一位(
)的的下层劳动妇女。

课后作业
生活中不乏像大堰河这样勤劳善良而又命运悲苦的社会底层劳动者。

请你去观察生活,搜集有关素材,写成一首诗歌和一篇短文。

公开课教学反思
________2017__学年度第一____学期
课题人物形象有生命
细节描写见真情《大堰河——我的保姆》
学科
语文

型新授
班级
高一(1)班
时间
2017年11月2日


广州市第七十一中学录播室 |广州市第七十一中学 |
特色与创新之处
特色与创新有二:
其一,在环节五的处理上,教师和学生分别分享各自的佳作。

这是本节课的亮点,将本节课推上高潮。

师生分别展示各自的才华,教师的佳作不仅是给学生知识上的启迪,更重要的是涵养学生的人文情怀,懂得做一个大写的人。

作为教师的我,一直希望自己能成为学生的引路人。

不仅仅是做学生的知识引路人,还要做好学生人格上的引路人。

并且这一环节不是为了作秀而设计的,而是通过及教师真实的案例并且与本节课的重点——如何成功地刻画一个人物形象相吻合的。

此外,也点燃了学生写现代诗歌的热情。

学生通过写诗,朗读自己的诗歌,这一系列过程,不仅是一种情感体验,也更是自我鉴赏能力的一种升华。

其二,小组朗读诗歌贯穿整个课堂环节,不仅体现了诗歌教学的特征,也让让课堂有一种诗情画意之美。

通过小组朗读合作学习,不仅提升学生的朗诵技能,更重要的是还加强了小组学习的能力。

问题与不足 1、课堂容量有点大,在处理人物形象分析这一环节上,如果是重点抓住人物细节描写讲授,可能有更多的时间用来佳作分享,这样教学效果可能更好。

2、这首诗歌篇幅比较长,如果让学生自由质疑,并且学生自主回答,不按照教师设题步奏走,这样的课堂学生更自主,师生之间的互动更融洽。

改进措施
1、教师放手让学生自己处理教材,教师跟着学生思维走。

2、授课内容尽量不要太多,一课一得比较好。

|广州市第七十一中学
科组听课评议记录表
______2017____学年度第_一___学期
|科目语文执教老师罗明兰
班级高一(1)
时间
2017年11月2日
听课人员沈桂兰、林培金、覃志玲、梁春花、吴海花华、杨文霞、
王敏、林贵秀、申红霞、郑景、罗印球、梁淑仪、邹永刚、陈华等课题
人物形象有生命
细节描写见真情
《大堰河——我的保姆》
公开课设想:
本节课的重点是学会用典型的细节描写来刻画人物形象,并初步总结人物描写的方法,尝试写现代诗。

因为到目前为止实在还没想到能让学生更好地体会课文情感并激发学生对亲情的体验和感恩情怀的方式。

课本内容仍以学生自主阅读我点拨总结为主,能体会到文中作者艾青和养母大堰河的真挚情感并联系自己有所感悟就行,不准备补充太多历史背
景并以此深入分析。

本文内容虽然简单,但如果让学生深入体会并激发共鸣,需要有充分的时间阅读文本和思考,并以文字的方式梳理思绪,加上还要上台分享心得,所以,准备用两节晚自习自主学习,并尝试写现代诗歌。

如果能让学生体会到亲情的宝贵,学会感恩,那本节课的目标就达成了。

我认为,不是我们学生不懂得感恩,而是我们给予这方面的教育太少,社会媒体负面的影响太多!我认为他们其实很努力也很懂事,只是需要我们老师在课堂上多与他们沟通,引导他们。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