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雨巷--优秀课件

雨巷--优秀课件


时间是在暮春,在 寂寥的雨巷,凭添了一 份冷漠、凄清的氛围。
(2)诗歌中多次出现了丁香这一意象,为什么 用丁香来形容姑娘呢?而不说成兰花姑娘,梅 花姑娘或是菊花姑娘 ?
梅花:不畏霜雪, 凌寒独放,浓郁芳 香——高洁 兰花 : 常青、独 秀、幽香、素 雅——清逸 菊花: 在百花纷 纷枯萎的秋冬季 节,傲霜怒放, 不畏寒霜欺凌— —孤傲
三、创作背景
《雨巷》产生的1927年夏天,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最黑暗的时 代。反动派对革命者的血腥屠杀,造成了笼罩全国的白色恐怖。 原来热烈响应了革命的青年,一下子从火的高潮堕入了夜的深 渊。他们中的一部分人,找不到革命的前途。他们在痛苦中陷 于彷徨迷惘,他们在失望中渴求着新的希望的出现,在阴霾中 盼望飘起绚丽的彩虹。《雨巷》就是一部分进步青年这种心境 的反映。 戴望舒写这首诗的时候只有二十一二岁。一年多以前,他 与同学杜衡、施蛰存、刘呐鸥一起从事革命的文艺活动,并加 入了共产主义青年团,用他的热情的笔投入了党的宣传工作。 1927年3月,还因宣传革命而被反动当局逮捕拘留过。“四·一 二”政变后,他隐居江苏松江,在孤寂中嚼味着“在这个时代 做中国人的苦恼”。他这时候所写的《雨巷》等诗中便自然贮 满了彷徨失望和感伤痛苦的情绪。
课后作业
一、教学目标
1、分析、理解本诗的意象和象征意义。 2、领悟作者的思想情感,感受诗歌的情境美。 3、探究诗歌形式的音乐美、意境的朦胧美、情 感的含蓄美。
4、通过诵读、分析和欣赏,培养学生的诗歌鉴 赏能力。
二、作者简介
戴望舒(1905—1950),浙江杭州 人。现代派象征主义诗人。1924年考入 上海大学文学系,1925年转入震旦大学 法文班,1928年发表成名作《雨巷》, 1932年参加施蛰存主编《现代》杂志的 创作,并成为30年代“现代派”诗人群 体的领袖。 《雨巷》最初发表在1928年《小说 月报》上,引起很大反响,叶圣陶称 《雨巷》“替新诗的音节开了一个新纪 元”,戴望舒也因此诗获得“雨巷诗人” 的称号。诗集有《我底记忆》《望舒草》 《望舒诗稿》和《灾难的岁月》。
郑愁予《错误》 我打江南走过 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 东风不来 三月的柳絮不飞 你底心如小小的寂寞的城 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 跫音不响 三月的春帏不揭 你底心是小小的窗扉紧掩 我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 我不是归人 是个过客
雨 巷
戴 望 舒
雨 巷
教学目标
作者简介
创作背景
配乐朗诵
诗歌鉴赏 课堂小结
2.彷徨雨巷 熟读顿悟 (1)请同学们自由诵读诗歌, 初步感知、把握诗歌孤独而 惆怅的感情基调。 (2)请同学们品味本诗舒缓 轻柔的节奏,整齐和谐的声 韵。并指导学生反复诵读, 领略诗歌的第一美——形式 的音乐美及其成因。
艺术特色一:优美的音乐旋律
3.感悟雨巷 合作探究
(1)找出本诗的意象,并从诗中找出描述意象 特点的词语,概括这些意象的共同点。 (2)诗中多次出现了丁香这一意象,诗人为什 么用丁香来形容姑娘? (3) 诗人用雨巷、篱墙、丁香姑娘等典型的意 象,准确的传达出了“忧伤”这种典型情绪。 为什么戴望舒这么忧伤呢?
丁香
丁香花开花在暮春时节,诗 人们对着丁香往往伤春,说丁香 是愁品。丁香花白色或紫色,是 美丽、高洁、愁怨三位一体的象 征。雨中的丁香更是增添了许多 的愁怨和凄美。丁香花虽美,但 容易凋谢。所以,以丁香为象征 的姑娘也是容易消失离去的。
丁香颜色为白色或紫色,都不轻佻, 常常赢得洁身自好的诗人的青睐。 ——美丽、高洁 丁香未开时形状像结,所以诗人们 对着丁香往往伤春,说丁香是愁品。 ——愁怨、易逝
(1)找出本诗的意象,并从诗中找出描述意象特点的词语,概 括这些意象的共同点? 雨巷: 悠长、寂寥。让人感到幽深、寂静和寂寞,再加上蒙 蒙的细雨,意境更是充满了朦胧美。
丁香姑 娘:
结着愁怨、丁香一样的颜色、芬芳、忧愁、哀怨、 默默、冷漠、凄清、惆怅、飘过、像梦一般的、凄 婉、迷茫、消散了……
我:
冷漠、凄清、惆怅。给人迷茫伤感的感觉
雨巷
梅雨季节,江南的小巷 寂静、幽深、湿润,小巷 两边是寂寞人家,间或有 人匆匆走过。这本身就是 一种优美的意境,再加上 蒙蒙的细雨,意境更是充 满了朦胧美。
篱笆墙
这个篱笆墙是颓圯的, 就是让人有种哀怨,凄凉 的氛围。
油纸伞
油纸伞本身就具有复古、 怀旧、神秘、迷蒙的特点。 而且和雨巷很好地结合起来 了。
丁香纤小文弱,清香幽雅。诗人多以此立意,丁 香因此成了古代诗词中人们熟知的意象之一。
丁香:
手卷真珠上玉钩,依前春恨锁重楼, 风里落花谁是主,思悠悠。 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 回首绿波三楚暮,接天流。
——李璟 《 浣溪沙》
楼上黄昏欲望休,玉梯横绝月中钩。 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独自愁。
——李商隐《代赠》
调子都是压抑、低沉的、凄迷的,为全诗营造了一 共同点: 种朦胧凄美的意境。这就是本诗的第二美——意境 的朦胧美。
拓展:意象·意境·情感
意:就是诗人的思想、情感、意念或文化内涵。 象:就是物象、形象。 意象:融入了作者主观情感的客观物象。 意境:诗歌中通过意象组合所描绘出的生活图景(包括画面、 事件、自然景物、人物等),与诗人主体审美情感融合为一而 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包括景、情、境三个方面。
4.走出雨巷 揭示主题
《雨巷》是诗人伤感寂寞 心灵的痛苦歌唱。诗人借“丁 香一样的姑娘”表达一种追求 美好理想的愿望,以及理想幻 灭后的空虚和伤感,从而反映 了诗人对现实的不满和失望, 也是当时不满现实又找不到出 路的知识分子共同的复杂内心 世界的表露。
六、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阅读欣赏了 戴望舒的《雨巷》,在诵读 的基础上,获得了美的享受, 也体味到了诗人当时失望和 希望、幻灭和追求交织在一 起的情感。诗人借“丁香一 样的姑娘”表达一种追求美 好理想的愿望,以及理想幻 灭后的空虚和伤感,从而反 映了诗人对现实的不满和失 望,但是诗人并没有绝望, 而仍旧“希望”着,追求着。

七、课后作业
搜集整理古代诗歌中具有象征意 义的意象,并分析其象征意义。选取 自己喜欢的意象,根据自己的理解, 写一段赏析性文字,下节课进行交流。
雨 巷
谢 谢 指 导
诗歌中多次出现了丁香这一意 象,并用丁香来形容姑娘, 主要原因是:
丁香给人美丽、高洁、愁怨、 容易消逝的感觉。雨中的丁香 更是增添了许多的愁怨和凄美。
所以,丁香般的姑娘也是愁怨、 忧愁、凄婉、容易消失离去的。 用丁香形容姑娘不仅写出了姑 娘的淡雅、美丽,还刻画出了 她那楚楚动人的忧郁。
“丁香一样的姑娘”象征意义:
丁 美丽高洁—— 美好的理想和愿望 香 一 样 的 哀怨彷徨—— 理想难以实现 姑 娘 飘然离去—— 理想的幻灭
艺术特色二:象征手法
3、诗人用雨巷、篱墙、丁香姑娘等典型的意象, 准确的传达出了“忧伤”这种典型情绪。那为 什么戴望舒这么忧伤呢?
分析:1927年夏,反动派对革命者的血腥屠杀,造成了笼罩全 国的白色恐怖。热烈响应革命的青年,一下子从火热的高潮堕 入了冰冷的深渊。他们找不到革命的前途,在痛苦中陷于彷徨 迷惘,丁香姑娘既可以是诗人的爱情追求,也可以是同伴或知 己,还可以是对美好理想、人生信念的追求, 在此主旨下,其 他两个意象的象征意义也显露出来 “我”代表着在现实与理想的碰撞和失落中体验痛苦、无 奈和煎熬的进步青年。 雨巷象征着当时的社会环境,即黑暗沉闷的社会现实。 至此我们有领悟了这首诗歌的第三美——情感的含蓄美。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