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不变的性质四年级数学一等奖说课稿《商不变的性质四年级数学一等奖说课稿》这是优秀的说课稿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1、商不变的性质四年级数学一等奖说课稿一、说教材《商》是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第七册中的内容,这是一节新授课。
“商不变的规律”是一个新概念,被除数和除数必须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商才能不变,这是一种函数思想,学生以前没有接触过。
这个规律不但是被除数,除数末尾有零的除法的简便运算的根据,也是以后学习小学除法的依据,也有助于分数的基本性质的理解,同时还可以向学生初步渗透函数的思想。
二、说学情学生在学习课本之前已经掌握除数是三位数的除法法则以及因数和积的`变化规律,这些都为本课题的学习提供了知识铺垫和思想孕伏。
三、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理解、掌握商不变的性质,知道在商不变的性质中“同时扩大”,“同时缩小”,“相同倍数”等词语的含义。
2、技能目标:会用商不变的性质,对除法进行简便运算。
3、情感目标:培养学习抽象概括能力,结合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对立统一”等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
并且通过课上的小组讨论,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
四、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发现并掌握商不变的性质,其中对商不变性质的理解是本课的难点。
五、说教法和学法本课的教法和学法体现以下特点:1、以学生为主体:通过观察比较、讨论、分析和概括等活动,让学生自己去总结规律,充分体现学生的主动参与。
既激发学习兴趣,又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2、以练习为主线:通过多层次的练习,来帮助学生巩固新知识,形成技能技巧,促使知识内化,构建完善的认识结构。
一、说教学过程1、创造情景,引起兴趣教学开始,演示一幅自愿者训练的场面。
接着导出福娃给自愿者小李等人分可乐的情景。
第一次福娃给他6甁让他们3人分,小李嫌少,福娃决定给他们60甁让他们30人分,因小李太贪心,福娃最后改成给他们600甁,让他们300人分。
最后两人都笑了。
问题提出:谁是聪明的一笑?为什么?[奥运会是一件大事,学生虽小但他们也一定关注这个国家大事。
从他们关心的事导入新课,是《新课标》所提倡的,而且这样也能引起他们的注意。
利用此情景,让学生动脑动手,亲自发现被除数和除数变了,而商没有变这一事实。
“这是怎么回事呢?商在什么情况下不变呢?”这些问题自然的痛入他们的脑中,激发了他们的求知欲。
]1、突破重点,探索新知1)对6%3=60%30=600%300=2三个式子比较,分析得出被除数、除数同时乘10,商不变。
分页标题#e#2)突破乘10的特例,通过对下表的观察得出:被除数、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商不变。
2、商不变的性质四年级数学一等奖说课稿一、教学内容: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原通用教材六年制小学课本《数学》第八册第73页例1~例4。
二、教学目的:使学生掌握小数的性质,能运用小数的性质化简小数,能根据实际需要不改变原数的大小,写成指定位数的小数。
三、学具准备:同桌的两名学生准备用硬纸条做的米尺一把;长短不一的纸条(长度要大于5分米);剪刀一把。
四、教学过程:师:[板书:0.6元0.60元]0.6元、0.60元各表示多少钱?说明了什么?生:0.6元表示6角钱,0.60元也表示6角钱。
说明了0.6元等于0.60元。
师:很好,[板书:0.6元=0.60元]师:[板书:5、50、500]“5、50、500”是三个大小不同的数,谁能添上不同的单位名称使它们所表示的量相等?生:5元、50角、500分。
生:5分米、50厘米、500毫米。
生:5米、50分米、500厘米。
师:同学们都发表了自己的意见,现在我们选其中的一组来研究。
[板书:5分米50厘米500毫米]这三个数量相等吗?请同学们拿出准备好的长纸条,再拿出自己用硬纸条做的米尺,第一大组的同学在长纸条上量出5分米的长度,剪下来,第二大组的同学在长纸条上量出50厘米的长度,剪下来,第三大组的同学量出500毫米的长度,剪下来。
[学生操作、教师巡视]师:同学们量得很好,请每个大组交上来一张剪好的纸条。
[教师依次把5分米、50厘米、500毫米长的纸条对齐贴在黑板上]你看出了什么?生:我看出了三张纸条一样长。
师:对,这说明了5分米=50厘米=500毫米。
[教师在黑板上的5分米、50厘米、500毫米中间添上等号]师:谁能把5分米、50厘米、500毫米改写成用米作单位的小数?生:5分米是0.5米,50厘米是0.50米,500毫米是0.500米。
师:[板书:对齐上面板书的5分米、50厘米、500毫米,分别在它们的下面写上0.5米、0.50米、0.500米]0.5米、0.50米、0.500米相等吗?为什么?生:相等。
因为5分米=50厘米=500毫米。
师:[板书:0.5米=0.50米=0.500米]师:我们再来比较0.3和0.30的大小(见图30)。
请同学们拿出印好的两个正方形,用阴影分别表示出0.3和0.30。
[同时请一名学生在幻灯片上的正方形中分别画上阴影,表示出0.3和0.30]师:[教师巡视]很好,同学们都画完了,请看幻灯演示[用抽拉片将两个正方形中的阴影部分重合]同学们看出了什么?生:0.3等于0.30师:[板书:0.3=0.30]请同学们观察0.3和0.30有什么相同的地方?生:0.3和0.30都是小数。
生:它们的整数部分都是0,十分位上都是3。
生:它们的大小都不够1。
生:它们的大小相等。
师:再看看它们有什么不同的地方?生:0.3是一位小数,0.30是两位小数。
生:0.3的百分位上没有0,0.30的百分位上有0。
师:同学们说得都对,它们最主要的相同点是大小相等,最主要的不同点是0.30的百分位上有个“0”,现在看看这个“0”在小数的什么地方?生:这个“0”在小数的最后面。
生:这个“0”在小数的末尾。
师:对,这个“0”在小数的末尾。
今天我们专门来研究小数末尾的“0”。
[教师指着板书的等式0.3=0.30]从左往右看有什么变化?生:小数的末尾添了个“0”。
师:从右往左看有什么变化?生:小数的末尾去掉了“0”。
师:它们的大小变了吗?生:它们的大小没变。
师:请同学们再看前面板演的等式。
0.5米=0.50米=0.500米从左往右看小数的末尾怎样?生:小数的末尾添上了“0”。
师:从右往左看小数的'末尾怎样?生:小数的末尾去掉了“0”。
师:它们的大小变了吗?生:它们的大小没有变。
师:[再指着第一次板演的等式0.6元=0.60元]请同学们从左往右看,再从右往左看,你发现了什么规律?它们的大小怎样?生:从左往右看小数的末尾添上了“0”,从右往左看小数的末尾去掉了“0”,它们的大小没有变。
师:同学们观察得很好,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的“小数的性质”。
[板书课题]请同学们打开书第74页看第二段,谁来读?生:[读]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者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这叫做小数的性质。
师:[在黑板上出示小数的性质]小数的性质分几部分内容?请你讲一讲。
生:分两部分内容,一是小数的末尾添上“0”,小数的大小不变,二是小数的末尾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师:很好!学习小数的性质有什么用途呢?请同学们看第74页第三段。
[看完后请学生回答]生:根据小数的性质可以把小数化简。
师:对,怎样化简小数呢?[出示例3]把0.70和105.0900化简。
生:把0.70末尾的零去掉。
师:[板书:0.70=0.7]105.0900这个小数化简时只能去掉哪里的“0”?谁上来指一指?生:只能去掉小数末尾的“0”。
师:[板书:105.0900=105.09]下面我们进行巩固练习(做练习十九第2、3两题)。
1.下面的数,哪些“0”可以去掉,哪些“0”不能去掉?3.90 0.300 1.8000 5005.780 0.0040 102.020 60.062.化简下面的小数。
0.40 1.850 2.900 0.506000.090 10.830 12.0000 0.0750[学生做练习,教师巡视、辅导,然后集体订正,及时反馈矫正]师:学习小数的性质还有什么用途呢?请看课本第74页第四段,看完后回答。
生:根据需要可以在小数的末尾添上“0”。
生:可以把整数改写成小数的形式。
师:对,[出示例4]例4 不改变数的大小,把0.2、4.08、3改写成小数部分是三位的小数。
生:0.2=0.200生:4.08=4.080师:很好,根据什么可以这样改写?生:根据小数的性质:小数的末尾添上“0”,小数的大小不变。
师:怎样把“3”改写成小数部分是三位的小数呢?生:在“3”的右下角点上小数点,再添上3个“0”,3=3.000。
师:很好,在整数的个位右下角点上小数点,再添上“0”,就能把整数改写成小数的形式。
下面我们进行练习(做练习十九第4、5两题)。
1.用“元”作单位,把下面的钱数改写成小数部分是两位的小数。
3元2角 18元 6角 1元零3分2.不改变数的大小,把下面的数改写成小数部分是三位的小数。
5.4 30.04 7 8.0113 4.87 0.9 185.34[学生做练习,教师巡视辅导,集体订正]师:[挂出小黑板]我们再进行下一项练习。
3.把左右两边相等的数用直线连接起来。
0.300 2.080.003 2.802.080 0.0302.800 2020.00 0.3[请一名同学在小黑板上连线]师:为什么0.003不和0.030连接起来呢?生:因为0.003和0.030不相等。
师:对。
请同学们再看下一道判断题。
4.判断(对就打“√”,错就打“×”)。
小数点末尾添上“0”或者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这叫做小数的性质。
( )[请一名同学在小黑板上判断]师:这位同学打的是“×”,错在哪里?生:应该是: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者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而不是“小数点&3、商不变的性质四年级数学一等奖说课稿一、教材1.教学内容:五年制小学数学第七册第三单元小数的意义和性质第三课时:小数的性质(课本第64-6 5页,例1例4)包括:(1)小数的性质;(2)小数性质的应用(六年制第八册第四单元)。
2.教材所处地位:本节是系统学习小数的开始,为后面学习小数四则计算做了必要的准备,起铺垫作用。
3.教材的重点和难点:对小数的性质这一概念的理解是本节的难点,小数性质的应用是本节的重点。
4.教学目标:(1)识记理解小数的性质;(2)根据需要把小数化简或是把整数改写成指定数位的小数。
二、教法1.通过直观、推理让学生充分感知,然后经过比较归纳,最后概括小数的性质,从而使学生从形象思维逐步过渡到抽象思维,进而达到感知新知、概括新知、应用新知、巩固和深化新知的目的。
2.采用快乐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和敢于质疑,引导学生自己动脑、动手、动口、动眼以及采用对口令抢答等多种形式的巩固练习,使学生变苦学为乐学,把数学课上得有趣、有益、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