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物流成本管理笔记

物流成本管理笔记

物流成本管理 第一章 物流成本概论 一、成本与物流成本: 1、成本:耗费 机会成本 成本2.、物流的环节:运输、保管、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以及信息等 3、物流服务的要求:门到门 4、物流的运作方式: 5、物流成本的核算方式:ABC 分类法 四、管理环境 (经济周期 经济发展状况 宏观调控政策 法律)——PEST 分析 五、管制原则: 1、有关竞争环境的原则: 自利行为原则(经纪人假设,引导 限制 激励,制度建设) 双方交易原则(合作精神) 信号传递原则(行为传递信号) 引导原则(免费跟庄) 2、有关价值创造的原则: 1) 有价值的创意 2) 比较优势 3) 净增效益 第二章 物流成本管理的基本内容和方法 一、物流成本管理的内容: 1、物流成本的计算: (关键是确定对象,明确构成) 2、物流成本的预测: ①基于历史数据 ②涉及未来 ③不确定 3、物流成本管理决策 ①收集信息 ②构建合理备选方案 ③选择 ④评价 4、物流成本的计划:会计成本:劳务费用 管理成本:出于管理目 的而耗费的成本物流成本属于管理成本 2、物流成本: (1)显性成本:人力、物力、财力的耗费(货币表现)(2)隐性成本:与存货有关资本占用 存货风险 存货保险库存成本与运输成本间存在着效益悖反,物流成本管理的目的在于使总成本最低 二、物流成本特征与学说 1、特征:货币表现、价值分析 战略储备: ①用货币来进行计量的,可以用来比较 ②是特定的物流活动所发生的物流成本 ③管理成本的一个概念:既包含所耗费资源的记录也包含机会成本 ④它贯穿于前面经营筹资活动的全过程 ⑤物流成本不包含所处理的物的价值(服务) 学说: 黑大陆学说 冰山理论 第三利润源 三、物流成本管理的影响因素 1、产品的特征:种类 密度 价值 可替代性 风险广义:规划 狭义:实施途径5、控制:事前 事后 事中控制6、分析:明确影响因素 7、考核:制度 激励 限制 二、基本方法: 1、横向管理——基于内容的管理 (1)物流成本计算方法:会计 统计 会计+统计 (2)物流成本预测:定性 定量(时间序列 因果预测) (3)决策方法:决策过程信息化 (4)物流成本计划方法:细算法 概算法 预算法 (5)物流成本控制的方法:目标成本控制法 标准成本控制法 (6)物流成本分析方法:评价 发现不足 总结经验 (7)考核方法:为下次管理提供条件 2、纵向管理——基于物流功能 三、基本模式 1、成本会计模式: ①计算型成本会计模式(小规模) ②核算型成本会计模式(事后) ③管理型成本会计模式 ④增值性成本会计模式(价值链)1、美国社会物流成本构成:费率 40% (1)存货持有成本:仓储+存货占有资金 (2)运输成本:公路 其他运输费用 货主费用 (3)物流行政管理成本 2、欧洲社会物流成本的构成: 运输 仓储 包装 基础设施投资 3、日本 费率:0.5%(以全社会行业产出总额为基数) 运输费 保管费 管理费 4.我国物流成本构成: (1)运输费用=运费+装卸搬运费+附加费 (2)保管费=仓储费+利息费+保险费+货物货损+信息及其相关费用+配送费+流通 加工费+包装费+其他保管费用 (3)管理费:管理费用科目 二、企业物流成本构成: 1、物流的功能成本:增值性活动 非增值性活动(1)运输费 人工费 (2)仓储费 维修费 (4)装卸搬运 一般费用 (7)信息管理 (8)物流管理(3)包装 (5)流通加工 维护费 (6)配送 一般费用材料费 人工费2、物流成本管理的基本模式: (1)成本节省模式——现有产品、服务为研究对象 三种情况(改善) :成本 服务水平 第三种:注意要服务上升的程度大于成本提高到的程度 (2)成本避免模式:新设计的产品或服务的物流成本管理 (3)成本效益模式:物流投资时 (4)总成本模式:效益悖反 实现总成本最小化 第三章 物流成本的构成和分类 一、社会物流成本的构成:2、存货相关成本 (1)流动资金占用成本(显性:利息 隐形:机会成本) (2)存货风险成本:损耗 跌价损失 (3)存货保险成本:保险支出 三、企业物流成本分类: 1、按计算划分: (1)按物流成本计入成本对象方式(直接 间接) 直接成本:直接归集到最终成本对象上 间接成本:不能追溯到具体成本对象上 (2)按物流活动成本项目:功能成本 存货相关成本 (3)按物流活动发生的范围:供应物流 企业内物流 闭环供应链 销售物流 回收物流 废弃物刘(4)按支付形态划分: 人工费 材料费 维护费 一般经费 特别经费 2、按成本管理要求进行企业物流成本划分: (1)按物流成本是否可控:可控/非可控(相对) (2)按成本习性分类:变动成本(优化) 固定成本(决策) 混合成本(分解) (3)按是否会在会计科目中反映出来:显性/隐性 (4)按管理对象:事业部物流成本 部门物流成本 营业网点物流成本 第四章 企业物流成本计算明确物流成本计算内容 1、要求: 具备物流成本计算前提 条件 要有清楚的分销费用界 限完善LC会计制度和规范 会计人员了解管理内涵LC 费用界限清楚 分清统计期间界限 分清成本对象界限 2、对象: (1)成本项目: 功能成本:运输 包装 仓储 信息管理 装卸搬运 流通加工 管理 存货成本:流动资金占用 风险 保险 (2)成本范围: 供应链物流 企业内物流 销售物流 回收物流 废弃物流 (3)支付形态: 人工费 材料费 维护费 一般经费 特别经费 (4)其他:部门 事业部 营业网点 三、计算方法: (1)会计:显性单轨:在原有体系内设 物流成本科目 双轨:设置单独的物流 成本计算体系一、意义及存在的问题意义①为管理提供依据 ②为决定自营还是外包 提供依据 ③确定价格和行业成本 水平 ④完善会计制度和社会 物流成本制度①物流成本计算范围、 内容不全 ②物流成本信息与其他 成本信息混杂在一起 ③标准不统一(2)统计:隐性 (3)会计+统计:统一进行分离、汇总、分配等 (4)间接物流成本分配 四、计算程序 1、显性成本计算 (1)选择会计科目问题(2)设置物流成本辅助账户一级:物流成本 二级:成本项目 三级:范围 四级:支付形态二、计算物流成本的要求和对象的确定2、隐性成本的计算: (1)存货资金的占用成本:采购在途(支付) 在途 销售在途(未收款) 占用成本=存货账面金额*基准收益率 (2)物流企业存货资金占用成本=押金/保证金 3、算例(先填写分录 然后填支付形态表 在汇总至主表) 分类方法: 物流成本—成本项目—范围—类别(自/委) 委托不需要细分 自营需要细分 类别: 人工: 工资 福利 奖金 请帖 住房基金 劳保费 人员保险 提取福利基金 教育培训 费 材料:资材费 工具费 器具费 低值易耗品摊销 其他物料消耗 维护费:折旧费 维护费 租赁费 保险费 税金 燃料动力消耗 一般经费:办公费 差旅费 会议费 通信费 咨询费 水电煤 其他 特别经费:存货占用资金 利息支出 存货保险 风险损失 计算方法:直接汇总 计算后汇总 算例:1、制造企业 2、物流企业4、企业物流成本计算需注意的问题 (1)是物流和成本概念的结合(以物流功能为基础结合现有的会计体系) (2)满足适度准确的要求(准确 非精确) (3)多部门合作(以会计部门为主) (4)计算方式与企业类型相关 5、填表注意的内容 (1)发生额 直接汇总填报 (2)分析汇总填报 如:折旧费 (3)计算汇总填报附件一: 企业物流成本主表 企业名称: 成本项目 甲 运输成本 仓储成本 功 能 成 本 包装成本 装卸搬运 物流信息 物流管理 流通加工 合计 存 货 相 关 成 本 流动资金 占用 存货 风险 存货 保险 其他成本 物流总成本 单位负责人: 代 码 乙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3 14 填表人: 填表日期: 法人代表: 供应物流成本 自营 01 委托 02 小计 03 企业内物流成本 自营 04 委托 05 小计 06 07 计量单位: 范围及支付形式 销售物流成本 自营 委托 08 小计 09 10 回收物流成本 自营 委托 11 小计 12 13 废弃物流成本 自营 委托 14 小计 15 16 物流总成本 自营 委托 17 小计 18 表号:xxxxxx001 年 月 日附件二: 企业自营物流成本支付形态表 企业名称: 成本项目 甲 运输成本 仓储成本 功 能 成 本 包装成本 装卸搬运 物流信息 物流管理 流通加工 合计 存 货 相 关 成 本 流动资金 占用 存货 风险 存货 保险 其他成本 物流总成本 单位负责人: 法人代表: 代 码 乙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3 14 填表人: 填表日期: 人工费 01 计量单位: 范围及支付形式 材料费 02 维护费 03 一般经费 04 特别经费 05 合计 06 表号:xxxxxx001 年 月 日第五章 企业物流作业成本计算 一、作业成本法概述(ABC 法 activity based costing) 理论依据:帕累托最优/2-8 原则 1、产生、发展:成本核算层 成本管理层 成本优化层 2、原理:解决间接成本的有效分配 资源 资源分配 定义作业 作业成本中心 作业分配 资源动因 作业分析 成本动因(1)专属作业:为特定的产品或劳务提供服务的作业 (2)共同消耗作业:同时为多个产品或劳务提供服务的作业 按照不同的成本动因分配: ① 数量动因:每种产品劳务的每单位都均衡受益 ② 批别动因:服务于每批产品或劳务,并使每批受益 ③ 工时动因:资源消耗与工时成比例变动 ④ 价值管理:负责综合管理部门的作业 4、确定资源动因 (分配资源消耗值作业成本库/作业消耗资源的明细库) (1)确定资源动因 (2)根据资源动因分配: 资源动因分配率=某项资源耗费/该项资源动因耗费量——① 某项作业应当分配的资源消耗=该项作业耗费的资源动因量*①——② 某项资源耗费=成本核算 3、与传统会计方法的比较 (1)传统会计制度的特点: 以产量作为计算基础;传统会计方法没有考虑成本同质性问题 (2)ABC 法对传统会计方法的改善 ① 建立多个间接成本集合(作业成本中心) ② 采用了多元、分配基础:技术因素 ③ 缺点:复杂、数据手机要求高:成本收益原则 二、作业成本法实施思路 1、分析确定资源 2、分析确定作业 作业: 定义:企业为实现某种目的而进行的资源耗费活动,是连接。

的桥梁 。

特点:能够进行量化;作业的划分要包括全部的经营活动 分类:按资源耗费与作业关系是否专属来划分,分为“专属作业”与“功能消 耗” 3、如何分析和确定作业 ② ——③例子:人力 财 物(人力成本-人工费用支出=5000 元;作业:采购 4 人 生产 7 人 销售 5 人 管理 6 人)资源动因:人数 资源动因分配率=5000/22=2272.73 采购应当分配的资源消耗=4*2272.73=9090.92 生产应当分配的资源消耗=7*2272.73=15909.11 销售应当分配的资源消耗=5*2272.73=11363.65 管理应当分配的资源消耗=6*2272.73=13636.38 5、确定成本动因 (分配作业成本至成本计算对象) (1)确定成本动因 ① 考虑因素:成本动因与作业消耗的相关新;成本动因选择经济和理性 ② 取得方法:观察法 记录 问卷 访谈 (2)根据成本动因分配作业成本 成本动因分配率=某项作业成本/该项作业提供成本动因量——④ 某项成本对象应当分配的作业成本=该成本对象耗费的成本动因量*④— —⑤某项作业成本= ⑤ ——⑥例子: (接上)成本计算对象:产品 A B C 采购作业 A 两次 B 三次 C 四次 成本动因:次数 成本动因分配率=9090.92/9=1010.10 A 应当分配的作业成本=4*1010.10=9090.92 B 应当分配的作业成本=7*1010.10=15909.11 C 应当分配的作业成本=5*1010.10=11363.65 三、算例 1、某企业某月提取职工教育经费 7500 元,将职工人数作为资源动因,作业分为运 输、仓储、包装、装卸搬运、流通加工、信息、管理和非物流作业,从事各作业的 人数为:5、5、4、6、5、3、2、20 人,请分配其作业成本中的职工教育经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