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血压朋友,您被欧姆龙等电子血压计欺骗了吗

高血压朋友,您被欧姆龙等电子血压计欺骗了吗

高血压朋友,您被欧姆龙等电子血压计欺骗了吗实话实说医学研究表明:高估舒张压5mmHg将使现有高血压患者人数翻倍(其中一半为误判),而低估舒张压5mmHg将导致2/3的高血压患者被漏诊。

显然,准确测量血压是有效控制高血压的首要条件,而血压计的准确与否是准确测量血压的关键因素。

我们在欧姆龙的官方网站上可以看到,包括手腕式血压计在内的欧姆龙每一款血压计,几乎都有“通过AAMI(美国医疗器械促进会)准确性检测标准”和“通过BHS(英国高血压协会)准确性检测标准”的字样,它暗示欧姆龙的血压计都很准确(详见欧姆龙官网)。

而在中国计量出版社出版的、国家计量技术法规统一教材第12页倒数第8行至第10行却明确指出:“手腕式和指套式电子血压计不适用于糖尿病、高血压以及老年人。

”因为,人体各个部位的血压是不一样的,离心脏越近,血压越高,我们平时说的血压多少,是医学上特别定义的上臂部位的血压。

而在手腕上测量血压,显然需要换算,否则,毫无意义。

但是血压计内置的“换算公式”无法区别不同血管弹性和血液流动速度,无论老年人的血管弹性有多差,血液流动速度有多慢,血压计只能用一种事先设定的“通用的”换算关系去换算,这样必然造成误差。

而且,这个误差显然很大,电子血压计的血压本来是“算”出来的,手腕式血压计再多一次换算,误差更大,所以,所有的专家都不主张采用手腕式电子血压计测量血压。

而以世界销量第一,占中国市场65%以上的欧姆龙为代表的电子血压计等生产商和销售商,不但没有明确告诉消费者,而且还用“通过什么什么准确性标准”的字样来欺骗高血压患者。

难怪有位“华山医院神经外科随想”网友在网上说:“怪不得近年来脑出血患者越来越多,非死即残,原来错误电子血压计误导是元凶之一”。

那么,上臂式电子血压计准确吗?其实,这个问题中国工程院院士俞梦孙早就告诉过人们:“几乎所有的电子血压计测量都不准”(只要在百度上搜“俞梦孙与电子血压计”就会看到很多电子血压计不准确的报道)。

国家计量技术法规统一教材第11页也告诉了我们:电子血压计是在升压或降压过程中利用震荡脉搏波算出平均压,再通过一定的数学算法,最终得到血压值并显示。

电子血压计是算血压,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测量血压。

国际医学界从未认可过这种血压测量方法。

2007年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血压测量与测量器具》第33页到48页的内容明确告诉读者:电子血压计测量血压不准确是因为示波法原理有缺陷,一是震荡波来源复杂,大部分是其它因素产生的波动,会影响平均压计算的准确性;二是人类血压个体千差万别,不存在普遍适用的换算关系。

电子血压计用同一换算关系去换算不同的血压,势必造成误差。

而且这个误差是离散的、不确定的,它有时是正差,有时是负差,最大误差可以达到几十毫米汞柱。

并不是恒定的,有些患者把电子血压计测量出来的血压加减某一恒定的数值,这种做法严重误导了病情。

从上述原理我们就可看出,电子血压计不准确是“娘胎里带来的残疾”,是先天性的。

不是人们误以为的“使用得当”也准确,也不是因为用过一段时间后会不准确。

只要采用示波法的电子血压计,肯定不准确。

这也是60多年来,国际医学界一直不认可示波法测量血压、不让电子血压计替代听诊法血压计的根本原因。

很多人误以为国家允许生产的产品总是好的,但不知道“行业标准”对电子血压计的准确性要求过于宽松(标准偏差小于等于8毫米汞柱,实际个别误差几十毫米汞柱的电子血压计也都有可能合格)。

又由于人们不知道电子血压计标注的误差率小于等于3%,是静态下(非人体手臂测量)压力传感器的准确度,不是电子血压计实际测量血压的准确度,所以,人们就是理解不了不准确的电子血压计怎么还可以被大量生产和销售。

那么,为什么电子血压计有时候测量也“准确” 呢?一是人们的评判标准不可靠,很多人误以为连续两次测量血压越接近,血压计越准确。

这正好符合电子血压计用“通用的”的换算关系算出来的血压区别不大的特性;二是年轻人和健康的中年人,血压的个体差异没有高血压患者和老年人那么大,电子血压计用统计学的方法计算血压,也能大致符合这些人的血压状况,所以,在这些人身上用上臂式电子血压计测量血压,有时候也“准确”。

高血压患者朋友们,准确测量血压是有效控制高血压的首要条件,一个连自己的准确血压都不知道的人是不可能做到有效控制高血压的。

2008年世界高血压联盟提出“在家庭测量血压”的号召,就是因为在医疗机构测量血压很难避免客观因素的影响,所测血压往往是波动后的血压。

血压需要在家庭环境下测量才准确,但不准确的电子血压计会误导血压测量的准确性。

目前我国的高血压有效控制率只有6.1%,每100个高血压患者还有94个未能有效控制高血压,他们必然会发生中风等高血压并发症。

这难道与欧姆龙等电子血压计的欺骗和误导毫无关系吗?打赏小礼,给TA点赞冲榜赏更多红包脱水模式只看楼主wangdane2013-08-02 16:551楼电子血压计测量血压准吗?全网发布:2009-08-06 09:54 发表者:刘金来(访问人次:137555)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电子血压计”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并已进入医院和家庭。

但经常能听到人们在问:“电子血压计连续几次测量的结果不一样”,“电子血压计与水银柱血压计测量结果不同,电子血压计准吗? ” 要回答这一问题,首先讨论以下几个问题。

一、关于“血压”和“血压计”“血压”,是指血液在血管内流动时对血管壁产生的压力。

在一个心动周期中,相应有“收缩压”(俗称“高压”)和“舒张压”(俗称“低压”)。

国际上通常采用听诊法(柯氏音法)或有创法(心导管检查法)测量血压,并把听诊法间接测量血压作为“参考标准”,而把有创法测量血压作为“金标准”。

1905年俄国科学家柯罗特柯夫发现了在体表对应处能听到动脉内血流冲击血管壁产生的脉动音——为纪念他,把这种声音称为“柯氏音”。

人们在体检和平时保健监测中所说的“血压”,通常是指在上臂肱动脉处测得的体表动脉压。

用来测量血压的器具称为“血压计”。

血压计分为三种:水银柱血压计、气压表血压计、电子血压计。

现在常推荐使用水银柱血压计和电子血压计。

二、电子血压计的种类目前市售电子血压计有半自动式和自动式两种,手动充气者为半自动式,不需手动充气者为全自动式。

根据袖带充气加压部位,分上臂式、手腕式与指套式。

上臂式电子血压计可靠性较好,推荐使用。

手腕式因低于心脏水平,而指套式受动脉弹力回波的影响明显,致使血压测量不够准确,其手腕、手指同上臂的血压测量值相差较大(10mmHg),不适于患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动脉粥样硬化或末稍循环障碍的病人。

从严格意义上讲,所谓“指套式血压计”仅能称作为“指端脉搏压力计”,“腕式电子血压计” 称为“腕动脉脉搏压力计”,故后两者不推荐使用。

无论国内还是国外,已经进入医疗卫生领域、并得到医学界认同的“电子血压计”,都是采用袖带法,在上臂肱动脉处进行测量的。

按照英国高血压协会(BHS)推荐仪器设备评级标准,A级为80%的测量值<5mmHg,90%的测量值<10mmHg,95%的测量值<15 mmHg,目前市售的经过计量部门检测过的上臂式电子血压计都能达到A级标准,并且国际上已有大型临床试验采用电子血压计来测量观察血压的变化。

三、影响电子血压计测量准确的因素1.适用人群电子血压计多数利用袖带内高灵敏度的传感器,采用示波法进行血压测量,它可以自动记录动脉中的血液流动状态并把其转化成数字形式,测量时不需使用听诊器,非常方便;水银柱血压计测量血压是利用柯氏音方法进行血压测量的,但它的测量值稳定,影响因素小。

由于电子血压计采用的原理与水银血压计采用的原理不同,因此,它不适合下例人群使用:(1)过度肥胖者;(2)心律失常者;(3)脉搏极弱,严重呼吸困难和低体温病人;(4)心率低于40次/分和高于240次/分的病人;(5)大出血、低血容量、休克等血压急剧变化的病人;(6)帕金森氏症患者。

2.血压自身变化人每时每刻的血压都是不一样的,一个健康人在一天内会有15~30 mmHg的变动,高血压病人的波动则更大。

它随人的精神状态、时间、季节、体温等的变化而变化。

具体表现为:(1)精神状态:生气、紧张、恐惧、害怕、兴奋及疼痛等可使收缩压升高,而舒张压没有变化。

(2)时间和睡眠:正常健康人血压的节律呈两峰一谷,长柄勺型,即白天血压波动在较高水平,晚8时起血逐渐下降,至夜里2~3时降至最低谷,凌晨血压急剧上升,至上午6~8时达到最高峰,然后血压持续波动在较高水平,至下午4~6点出现第二个高峰.以后逐渐下降。

(3)季节:受寒冷刺激血压会上升,在高温环境中血压可下降。

(4)吸烟、饮酒、饮咖啡、洗澡后血压会降低。

(5)一般右上肢血压高于左上肢两者相差2~4mmHg,下肢血压比上肢高20~40mmHg。

因此,人体的血压总是在不断变化的,每次测量血压的不同属正常现象,两次测量到同一血压值是十分罕见的。

3.“白大衣高血压” 有些患者来医院看病,见到医护人员穿着白色工作服给自己量血压时,会不知不觉的产生不安、紧张,致使“血压”测量结果升高,称为“白大衣高血压”。

而在家中,自己用“电子血压计”测量时,由于没有任何心理压力,测出结果偏低。

因此,自测血压的正常值为130/85mmHg,而不是140/90mmHg。

4.袖带尺寸一般情况下,电子血压计的袖带都是标准成人型的,它使用于臂周为22~32cm 的患者。

使用者的臂周大于或小于袖带的使用范围,测出的血压值就会出现误差:大于袖带范围时会给出错误的收缩压值,小于袖带范围时会给出错误的舒张压值。

5.袖带位置测量位置偏低时,测出的血压会偏高;位置偏高时,测出的血压会偏低,高度每相差10cm,血压值就相差8mmHg左右。

因此,正确的做法是:充气袖带的位置应与心脏的高度在同一水平上,袖带胶管的末端(内置传感器)应放在肱动脉的搏动点上,袖带的下缘距离肘窝2~3cm,袖带卷扎的松紧以刚好插入一指为宜,袖带过紧,会使血液流动不畅;袖带过松,会使血液振动不能彻底传递到袖带。

6.测量范围不同类型、不同品牌的电子血压计测量范围是有差异的。

如有的电子血压计收缩压的测量上限为200mmHg,舒张压的测量上限为150mmHg,患者的血压值超出这个范围,电子血压计就可能测量不准或测量不出来。

7.环境影响不要在测血压时使用移动电话,也不要在电子血压计工作的附近使用移动电话。

使用环境的电磁干扰,噪音干扰,测量期间病人的肢体移动、颤抖痉挛,袖带的移动和摩擦等,都会影响电子血压计的测量准确。

8.其他因素水银血压计通过医生用听诊器来测量血压,由于每个医生的听力、使用习惯、读数时的视差、观测误差、估读误差等不一样,造成每个医生测量的结果也不一样。

另外,电子血压计要定期进行检定校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