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九年级中考第一次模拟联考
历史试卷
(考试时间:道德与法治、历史共120分钟,历史满分60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先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指定位置,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答题卡的“贴条形码区”内。
2.选择题必须使用28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字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概序在各题的答题卡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4.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第I卷(选择题,共30分)
一、选择题(请从各小题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最符合题意的一项,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栽培稻起源于中国。
下面遗址中能找到水稻起源于中国的证据是()
A.北京人遗址
B.河姆渡遗址
C.半坡遗址
D.龙山文化遗址
2.历史文物是后人了解历史的第一手资料。
下列文物中,成为研究商周历史的重要资料的是()
A.人面鱼纹彩陶盆
B.刻有文字的甲骨
C.圆形方孔半两钱
D.居延汉简
3.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为教育划了重点:促进教育公平与质量提升。
在孔子的主张中最能体现“教育公平”的是
A.提出“仁”的学说
B.提出“为政以德”
C.提出学习要“温故而知新”
D.提出“有教无类”
4.诸葛亮说:“曹操大军南下,远道而来,犹如强弩之末,又不习水战,孙权刘备合作定能取胜。
曹操败后势必北撤,三分天下的局面自然形成。
”下列最能验证诸葛亮观点的是
A.长平之战
B.楚汉之争
C.赤壁之战
D.官渡之战
5.据《魏书》记载,北魏举文帝即位后,自称鲜卑拓跋氏是黄帝的后裔,与中原华夏同源共祖。
孝文帝此举体现了
A.江南地区的开发
B.民族认同
C.中外交流的加强
D.军队实力的削弱
6.某历史兴趣小组在进行研究性学习时,搜集到了金字塔和象形文字的图片,他们研究的可能是
A.古代埃及文明
B.古代印度文明
C.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D.中国古代文明
7.希腊艺术是城邦文明的独特产物,希腊艺术和建筑完美融合的典型代表是()
A.米兰大教堂
B.白马寺
C.罗马圆形大竞技场
D.雅典的帕特农神庙
8.在西欧,庄园为领主提供日常消费的面粉、奶酪、火腿、蔬菜等食物,也为领主提供衣物、鞋帽等。
庄园有铁匠、金银匠、皮鞋匠、面包师等各色工匠制造不同的物品,以供生产和生
活所需。
这说明西欧庄园()
A.具有自给自足特征
B.是独立的政治单位
C.具有地方管理功能
D.是地方经济的中心
9.“拿破仑在其所有征服地区贯彻法国革命的一些基本原则,废除封建特权,承认所有公民的平等,实施其著名的法典……”材料反映出拿破仑对外战争
A.动摇了欧洲封建制座
B.得到被征服地区人民的拥护
C.自始至终是正义战争
D.把法国大革命推向高潮
10.根据俄国的一个调查材料统计,1861至1870年间给外出做工的农民所发的长期护照是5.92万份,1891至1900年间增加到184.5万份,至十九世纪末期,俄国的雇佣工人已达900万人以上。
这说明1861年改革
A.使俄国走上君主立充道路
B.为资本主义发展积聚资本
C.解放了大量自由的劳动力
D.保留了大量封建社会残余
11.“他认为‘解放者’的称号高于一切,憧憬着建立拉丁美洲各国的同盟。
为纪念他的功绩,现在的玻利维亚共和国就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
“他”是
A.甘地
B.玻利瓦尔
C.章西女王
D.圣马丁
12.观察右图,下列主题最适合“A”处的是
A.一战后欧洲走向衰落
B.二战后欧洲走向联合
C.一战后国际新秩序的形成
D.二战后两极格局的形成
13.罗斯福在一次谈话中说:“在救济工作中,我们是同有正当自尊心的美国人打交道。
对他们来说,单纯的施舍会伤害要求保持个人独立的一切本能。
”基于此理念,美国
A.推行“以工代赈”
B.调整社会生产
C.整顿金融体系
D.调整农业政策
14.据《苏联社会主义经济史》记载:二战中,美国援助了苏联106.7亿美元的物资、如飞机14018架,坦克、装甲车22800辆等。
这反映的历史背景是
A.美苏社会制度一致
B.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的胜利
C.美国大发战争横财
D.《联合国家宣言》的签署
15.“维持国际和平及安全,……调整或解决足以破坏和平之国际争端或情势。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成立的并以此为宗旨的国际组织是
A.国际联盟
B.欧洲联盟
C.联合国
D.世界贸易组织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30分)
二、非选择题(共3题,16题11分,17题11分,18题8分,共30分)
16.人类对文明的追求是推动社会进步的最持久力量。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1分)
【在开放中交流】
材料一:汉代纺织技术先进,丝织品质量高,能织出锦、绣、罗、纱等许多品种的丝绸。
凿空西域后,沿着这条通道,大量丝帛锦绣、茶叶、桃、梨等商品远销各地,造纸、铸铁、凿井等技术也传到各地,西域的石榴、核桃、宝石、玻璃器、珍禽异兽、音乐、魔术等也陆续输入中国……西方商人、传教士和其他一些旅行者,也带着他们的信仰、价值观念和宗教信念来到中国。
……汉朝对此通道的经营,保护了过往商旅和使者的安全。
——杰里·本特利《新全球史》(1)材料一中,“凿空西域”的是西汉哪一位历史人物?(1分)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分析汉代丝织品大量远销的主要原因。
(3分)
【在传播中互融】
材料二:15世纪后期,从欧洲出发的航海家们,逐渐发现了我们现在所知世界的大部分地区,求远地结束了世界主要文明地区相互隔绝的局面。
通过新的通道,他们将许多新的商品如美洲的烟草、可可和玉米带到欧洲市场上。
欧洲人则给美洲带去了猪、小麦、萌萄、油橄榄树等,改变了北美印第安人的生活方式。
明朝后期,基督教维店、元之后第三次传入中国。
………以徐光启、李之藻为代表的一些思想开明的士大夫开始研究和介绍西方的学术、科技,使欧洲文化第一次在中国得到稍具规模的传播。
………传教士也将中国文化介绍到西方。
……在欧洲各国一度揪起了“中国热”,欧洲还开始出现专门研究中国的“汉学”家。
——节选自张帆《中国古代简史》(2)材料二中“结束了世界主要文明地区相互隔绝的局面”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1分)根据材料一、材料二,分析这两条通道的共同影响。
(1分)
【在学习中发展】
材料三:过去,日本以“日本精神、中国知识”为口号,适应了经过挑选的中国文化的某些方面。
现在,日本又以“东方道德、西方技艺”为口号,向西方借用了它所盼望的东西。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3)材料三反映了日本历史上的哪两次改革?(2分)请你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谈谈这两次改革的共同点。
(2分)
(4)综上所述,在文明融合的浪潮中,当今怎样做才能使中华文明大放异彩?(1分)
17.对旧制度的改革与创新,是社会发展和进步的必由之路,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1分)
材料一:商鞅变法之重要内出,在原方各国,本已早为推行,商鞅不过携带东方之新空气,使西方人迎头赶上一步。
商鞅很清楚秦国羸弱的根源在哪里,简单地说是三个“低下”、一个“落后”。
三个“低下”,一是生产力低下,二是军队战斗力低下,三是行政效率低下。
一个“落后”是生产关系落后。
要改革的话,肯定要从这四方面下重手。
(1)根据材料一,分析商鞅变法的有利条件。
(1分)结合所学知识,写出商鞅为了促进经济发展和提高军队的战斗力分别采取的措施。
(2分)
材料二:一统帝国(秦朝)就权力层面,至少有两大难题需要面对:一是如何防止危及皇权格局;二是如何防止危及中央集权的一统体制。
(2)根据材料二,统一后秦朝统治者采取什么措施解决第二个难题?(1分)这一措施对后世有什么影响?(1分)
材料三:
(3)观察材料三的示意图,简述西汉初期和后期诸侯国势力的变化。
(1分)结合所学分析导致这个变化的主要原因。
(1分)
材料四:1689年,英国议会颁布法案,限制国王行政、司法等权力。
1701年,议会颁布《王位继承法》,规范王位继承问题,规定国王的一切决定须经同意该项决定的大臣签署后才能生效。
18世纪中期,英国基本确立了以法律规范国家权力的近代民主制度。
自1688年以后,没有任何国王或女王企图抛开议会进行统治。
因而,未来的统治者如果不向议会求助以获得资金就无法进行国务活动。
——摘编自《西方文明史》(4)根据材料四,指出英国确立的近代民主制度是什么?(1分)归纳英国这一制度的主要特点。
(1分)
(5)综上所述,你从制度变革中可以得到哪些启示?(2分)
18.茫茫宇宙,生生不息;历史长河,滚滚向前,人类社会发展的每一个脚步,都离不开各种力量的推动。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任务。
(8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