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初三语文组合练习:古诗+古文+现代文(附答案)一、古诗词阅读秋夜纪怀[宋]陆游北斗垂苍莽,明河①浮太清②。
风林一叶下,露草百虫鸣。
病入新凉减,诗从半睡成。
还思散关③路,炬火驿前迎④。
注释①明河:银河。
②太清:指天空。
③散关:大散关。
④炬火驿前迎:举着火把到驿馆前迎接。
1.请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诗歌首联所展现的画面。
(2分)2.颈联和尾联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请简要分析。
(3分)二、文言文阅读钟繇学书魏钟繇,字元常。
少随刘胜②入抱犊山,学书三年,遂与魏太祖、邯郸淳、韦诞③等议用笔。
繇乃问蔡伯喈④笔法于韦诞,诞惜不与。
乃自捶胸呕血。
太祖以五灵丹救之,得活。
及诞死,繇遂得之。
由是繇笔更妙。
繇精思学书饮食手书桌上卧画被穿过表如厕终日忘归。
每见万类,皆书象之。
繇善三色书⑤,最妙者八分⑥。
(选自《笔阵图》,有删改)注释①钟繇:三国时期魏国大臣,书法家。
书法与晋王羲之齐名,并称“钟王”。
②刘胜:行书首创者。
③韦诞:魏书法家。
④蔡伯喈(jiē):东汉人,书法造诣很高。
⑤三色书:楷书、行书和草书。
⑥八分:汉字书体名,隶书的一种。
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4分)( )A.繇善三色书/陈康肃公善射(《卖油翁》B.诞惜不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论语》十二章》)C.及诞死/及鲁肃过寻阳(《孙权劝学》)D.皆书象之/罔不因势象形(《核舟记》)4.用“/”划分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
(标三处)(3分)繇精思学书饮食手书桌上卧画被穿过表如厕终日忘归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4分)(1)太祖以五灵丹救之,得活。
(2)每见万类,皆书象之。
6.根据选文,评价钟繇是一个怎样的人。
(4分)三、现代文阅读抒情散文[《我爱这土地》类文拓展:自然风光](一)云端的日子高鸿小时候喜欢看云。
我躺在峁的草坪上,世界便成了一个圆。
这个圆变换着色彩,忽明忽暗,恍若宝镜初砺,湛蓝而深邃。
镜的边缘忽明忽暗,云雾丝丝缕缕挤了进来,色彩渐渐浓烈,组成团儿,幻成一地的羊群或棉朵,悠悠从镜中穿过。
宝镜又恢复了本来面目,波澜不惊。
闭上眼假寐了一会儿,见一架飞机拖着长长的尾巴冲了进,在镜中耕出一条白线。
白线尚未完全散去,刚才赶出去的羊群“呼啦啦”又蹚了回来。
羊吃饱了便挤成一团,只剩下一片白,分不清是羊还是云了。
云的上面是什么?是不是有天宫?天宫里该是住着神仙,整日被云浸润着,过着虚无缥缈的日子。
参加工作后的某个时段,我就职于一家合资企业,频繁地穿梭在各个城市之间。
我有一个习惯,坐飞机喜欢靠窗户,一路观赏下面的景致。
当然,看到最多的是云,形状各异、变幻莫测的云。
厚厚的云层密密匝匝地铺陈着,感觉即使跳下去也能把你托住,像一张广袤的大床,暖暖地拥着你。
都说天上一日地上千年,那么如果不小心在床上睡着了,一觉醒来,今夕何夕啊?印象深刻的是有一次去深圳,下面的云层积得很厚,一望无际,突然在中间露出一个洞,令人为之骇然-感觉我们的飞机是被云托着的。
定住神往下看,下面是人间烟火,虚无缥缈,似乎都不像是人间了。
飞机再往前飞,一条大河浩浩荡荡、逶迤磅礴,夹岸积雪,浪過飞舟······另一次在记忆中留下烙印的云景是从青岛去沈阳。
那天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空中飘忽着一些闲散的云朵,形单影只,懒洋洋的。
进入渤海上空后,云层渐积渐浓,渐厚渐沉,色彩立体,形状突兀。
这些云朵不断长大,形成连绵不断的城池。
城池的中央有高耸的城堡,巍然傲视,形状不凡。
城堡的周围怪石林立,状人状物,惟妙惟肖,如一群兵勇摇旗呐喊,横冲直撞。
城堡摇摇欲坠,突然幻化成一只怪兽,面目狰狞,张牙舞爪。
这令我想起了《渔夫和魔鬼》中的那个怪物,内心掠过一丝寒意。
正自端详,妖怪已幻化成若干小兽,奔腾跳跃,憨态可掬。
我猜想这云端之上一定有一只无形的大手在操纵着这一切,一幕幕大戏次第拉开,与人间一样演绎着悲欢离合、阴晴圆缺。
远处,一山逶迤起伏,云雾缭绕。
山中有泉,淙淙潺潺。
泉水倾巢而泻,奔向远处,终成一片浩瀚的海。
再远处,海天一色,于是就分不清哪儿是云、哪儿是天了。
每次回西安,飞机飞越秦岭的时候,我的心情都会莫名兴奋。
因为我曾多次攀爬这座山,熟悉它的许多沟壑、许多河流。
然而从天上往下看,那又是另一番景象呢。
莽莽苍苍的大秦岭葱葱茏茏,一望无际。
许多平日难以企及的高峰就在脚下,硕大的花岗岩状若莲花,肆意绽放。
山脊上闪着银色的斑点,那是尚未消融的积雪。
山间有银带飘舞,小河流淌。
水库像一面镜子把阳光反射上来,令人炫目。
远处,山峦重重叠叠,在薄雾的笼罩下显得更加妩媚。
偶有一两朵闲云飘过,在山间留下缓缓的脚印。
然而更多的时候,舱外茫茫一片,状若混沌世界。
想那盘古未开天地之前,世界是否就是这番景象-浑浑噩噩、混沌未开?几十亿年过去,我们的星球有了水,有了气层,有了风云雷电,因此也诞生了最初的生命。
也许在茫茫宇宙中,有许多像我们地球一样的星球也孕育着生命-甚至是比我们更加高级的生命,这有谁知道呢?此刻,舱外阳光灿烂。
刚才还厚厚的雾霾已烟消云散,逃遁得无影无踪。
天蓝得让人陶醉,瓦亮空灵,云的下面,是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8.结合语境,按要求品析下列句子。
(6分)(1)镜的边缘忽明忽暗,云雾丝丝缕缕挤了进来。
(赏析加点词的妙处)(3分)(2)偶有一两朵闲云飘过,在山间留下缓缓的脚印。
(加点词喻指什么?)(3分)9.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文章开头写小时候仰望云天,想象云端里有天宫,天宫里住着神仙,令人向往,引起下文作者对云端日子的描写。
B.文章中间部分变换视角,写去深圳和经渤海上空的两次印象深刻的航行经历,扣住题目,间接描写了云端的日子。
C.作者经常坐飞机回故乡西安,在秦岭上空,俯视山川大地的景象,感觉美不胜收,渗入了深厚的故乡情结。
D.最后一段写作者看到舱外阳光灿烂,俯视云端下面生机勃勃的景象,升华主旨,抒发积极美好的情感。
10.宇宙间是否真的存在其他的生命?下面两个句子的作者都在对此发问,联系各自所在的文本,思考他们这样写的目的分别是什么。
(4分)A.也许在茫茫宇宙中,有许多像我们地球一样的星球也孕育着生命-甚至是比我们更加高级的生命,这有谁知道呢?B.你难道没有听到石头里也有生命的呐喊吗?你难道没有用心灵听到从那遥远的星系里传来友好问候吗?(严春《敬畏自然》)(二)耐寒植物如何过冬李耕拓①植物生长活动的最低温度通常是0℃。
秋天之后,有些植物特别是很多一年生草本植物纷纷枯萎。
到了更为寒冷的冬季,冰封的大地上几乎看不到红花绿叶;但也有些“英雄好汉”是不怕严寒的。
为什么有的植物会在严寒面前败下阵来,而另外一些植物的耐寒抗冻本领却异乎寻常的高强呢?它们耐寒抗冻的秘籍是什么?②植物的生长发育、传宗接代等都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
通常而言,即便是同一种植物,冬季和夏季的抗冻能力也不一样-在夏季活动期多不耐寒,在冬季休眠期则更为耐寒。
这是因为春夏季节,植物生长旺盛,养分消耗多于积累,因而其抗冻能力较弱。
到了秋天,情形就变了,秋季白昼温度高,日照强,叶子的光合作用旺盛;而夜间气温低,树木生长缓慢,养分消耗少,积累多,于是树木越长越“胖”,变粗壮并木质化,树叶里合成了更多的脱落酸(休眠素),这种植物激素被输送到植物枝梢的尖端和侧芽后,这些部位的新陈代谢会受到抑制,从而进入休眠状态,不再萌芽生长,植物体也停止生长。
③这意味着植物的物质和能量消耗大大减少,养分因此被积蓄起来,树木逐渐有了抵御寒冷的能力,即使叶子在冬天被冻掉,小枝依旧完好无损。
④耐冻植物都有休眠的特点,它们常使用“沉睡”的妙法来对付冬寒。
一般而言,处于休眠状态的植株抗寒能力强,并且植株休眠越深,抗寒能力越强。
事实上,多年生植物的季节性休眠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是植物应对不利环境的一大绝招。
⑤冻害是冰点以下低温对植物的危害,可导致细胞和组织受伤,甚至死亡。
植物常常会通过细胞膜脱水或合成液态抗冻有机物来增强细胞的抗冻性。
有的植物会通过降低自身含水量以适应低温环境,安全过冬。
具体来说,就是将水从细胞内排到细胞外,防止细胞内的水结冰。
⑥植物之所以能够这样做,是因为其体内既有自由水,也有结合水,二者的“脾气”大相径庭:自由水在100℃沸腾,0℃时结冰;结合水要高于100℃才沸腾,在比0℃低得多的温度下才会结冰。
冬天,植物体内的自由水减少后,结合水所占比例则相对增加,细胞液浓度增高,不易结冰,植物因此可以忍受更低的温度。
⑦如果以上方法还不足以抵抗严寒,植物就需要练就更高强的本领。
⑧多年生植物进入休眠期后,体内的生理代谢活动并未停止,营养物质、酶的活性和内源激素都在发生变化。
植物们会在身体中积蓄起盐类物质和能变为糖的淀粉,盐类和含糖溶液有很强的抗寒能力;有的植物还能通过增加体内不饱和脂肪酸或抗冻蛋白等,避免细胞内部结冰。
如果说,粗大的树木不怕冻可以用寒气不易侵入来解释;那么,细小的植物枝叶、娇嫩的蔬菜等不易冻死的主要原因就在于此。
11.耐寒植物耐寒抗冻的方法有哪些?(3分)赏析下面句子中的加点词语。
(4分)植物常常会通过细胞膜脱水或合成液态抗冻有机物来增强细胞的抗冻性。
13.请分析第⑥段画线句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4分)1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4分)( )A.春夏季节,植物生长旺盛,抗冻能力较弱;秋季,植物进入休眠状态,不再消耗物质和能量,植物体也停止生长。
B同一种植物,虽然冬季和夏季的抗冻能力不一样,但它们生长发育、传宗按代等都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
C.为防止细胞内的水结冰,植物体内的自由水会减少,结合水的含量增加,进而提高细胞液浓度。
D.细小的植物不易冻死的主要原因在于植物们会积蓄盐类物质和能变为糖的淀粉。
组合训练11.北斗星高悬在苍茫的夜空中,银河飘浮在天空之上。
(2分)2.抒发了诗人的爱国情怀。
(1分)诗人虽秋夜病卧,仍壮心不已,念念不忘昔日在大散关的战斗生活,还想重返战场,报效国家。
(结合诗句分析,2分)[诗歌鉴赏]首联,“垂苍莽”“浮太清”描写了秋夜星空的高远;领联,“百虫鸣”以声衬静,写出了秋夜的寂静,营造出一种凄清的氛围;颈联,写出诗人的自身状态;尾联,“还思”“驿”点明诗人对征战沙场、报效国家的向往。
3.B 解析:A.擅长,善于;B给,借给/和;C.到了,等到;D.模拟。
(4分)4.繇精思学书/饮食手书桌上/卧画被穿过表/如厕终日忘归(每处1分)5.(1)曹操用五灵丹救了他,他才得以活命。
(关键词语“以”“活”1分,向意1分)(2)每次看到世间万物,都将它们的样子书写、描摹下来。
(关键词语“每”“书”1分,向意1分)6.①钟繇酷爱书法并勤学苦练,终成一代名家,值得我们学习和颂扬。
(2分)②钟繇钦羡他人有蔡伯喈的书法真迹,借而不得气急攻心,气量狭小,有失君子之范,这一点应该否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