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读浙江省某地区地形图,完成下列各题.(1)有关图中地形类型的描述正确的两个选项是_________.A.①﹣山峰B.②﹣山谷C.③﹣鞍部D.④﹣山脊(2)该图的比例尺用文字式表示为___________.(3)某日中午,周庄的炊烟纷纷飘向李庄,此时该地的风向是__________.(4)周庄与李庄两处乡村聚落,更容易发展成集镇的是________,分析其原因_________________.(5)图中河流有甲、乙、丙三条支流,其中画错的一条是________,简答理由________________.(6)一般而言,海拔越高,气温越低.海拔每升高1000米,气温约下降.如果图中A点的温度是12℃,那么B点的温度是_________℃.2.阅读下面局部等高线地形图,完成下列题目。
(1)从东西半球的划分来看,甲村位于________半球:从五带划分来看,丙村属于________带。
(2)某考察小组沿着图中的路线进行野外考察,沿途不可能看到的是()A.两条河流相交B.瀑布景观C.东经116°经线D.小河缓缓流淌(3)量算图中①②两座山峰之间的实际距离大约为_____米,①②两座山峰的相对高度范围为______米之间。
3.5月末,重庆市某中学的同学在学校附近地区组织春游。
阅读“春游日记”和春游地区地图,完成下列要求。
春游日记:从乡镇出发,一直沿风景如画的河岸行进,在河流西岸的山麓参观了一个古朴的村落,然后,越过清清的湄水河,来到碧波荡漾的湖畔,向南眺望美丽的田园,只见水田片片,农作物长势喜人,春风吹过,泛起连绵的绿色。
(1)仔细阅读“春游日记”,在图上用清晰的线条画出“春游路线”。
(2)“只见水田片片,农作物长势喜人,春风吹过,泛起连绵的绿色。
”这种农作物最可能是________。
(3)简要概括图示地区地形和地势的主要特点:________。
(4)对于该乡镇经济的发展,请从山地、水田、河湖中任意选择一处,谈谈你的建议和设想。
4.五一期间,南方某市的“驴友”结伴进行野外活动到达某山区。
结合该山区等高线地形图,回答有关问题。
(1)该地形图的等高距为________米,山顶海拔为________米。
(2)他们准备进行攀岩比赛,甲、乙两处中,适合攀岩运动的是________处;为避免暴雨引发山洪或泥石流,丙、丁两处中,不适宜选择为宿营地的是________处。
(3)他们计划登上山顶,在AB、CD两条登山路线中,坡度较缓的是________路线,判断的理由是________。
5.某校地理兴趣小组到学校附近进行野外考察活动,读考察地区等高线示意图,回答问题。
(1)图中A、B两处适合攀岩的是________。
(2)甲村在乙村的________方向。
量得乙村到①地的图上直线距离是3厘米,则两地间的实地直线距离是________千米。
(3)图中①②两个观察点中,既能看到甲村又能看到乙村的观察点是________。
6.如图示意某区域地形,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地形部位名称:甲是________,乙是________。
(2)李村位于赵村的______方向,量得两村的图上距离约为3厘米,则两村的实地距离是________千米。
(3)①②路段中,坡度更陡的是________公路。
(4)村庄的分布特点是________,其中海拔最高的村庄是________。
7.读等高线地形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A、B两处,可能发育成河流的是________。
(2)图中C居民区位于D居民区的________方向。
(3)如果此时F地的气温为24℃,那么E地的气温是________℃。
(4)假设该等高线图的比例尺为1:5O000,测得A处到D居民点的图上距离为4厘米,那么它们两者的实地距离是________千米。
(5)在A、B、C三处最宜开展粮食作物种植的是________。
8.秋天来了,同学们决定去郊外秋游。
如图为秋游地点的等高线地形图。
请大家读图做好秋游计划,并回答问题。
全班同学在王村火车站集合,分成三组活动。
(1)第一组同学沿①路线登大青山,大青山的海拔高度大约是_____(选择填空)。
A.550米B.600米C.500﹣550米D.550﹣600米(2)同学们计算火车站到大青山山顶的相对高度大约是_____(选择填空)。
A.457米B.762米C.408米D.345米(3)第二组同学沿②路线攀岩,从等高线的分布来看,A地的地形特点是__________。
(4)第三组沿③路线游览古庙,王村火车站到古庙的实地直线距离是________,同学们从小桥行走至古庙的过程中感觉比较轻松,其原因是________(双项选择)。
①坡度缓②沿山谷走③沿山脊走④小路走向与等高线大致平行A.①B.②C.③D.④(5)同学们在读图过程中发现图中b、c两条河流中,有一条不可能存在,它是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
图中a河流经铁路桥后,向_____(选择填空)流去。
A.西B.东C.西北D.东南(6)为了防止有人爬山时迷路,同学们拿出预警方案:如果迷路了就选择沿着一条溪流走,这个想法对吗?请说明由:_________________。
9.“世界第三极”全球新高度资料一:珠穆朗玛峰是喜马拉雅山脉的主峰,位于中国西藏自治区与尼泊尔交界处,山体呈金字塔状,峰顶最低气温常年在零下三四十摄氏度,积雪不化,是地球第一高峰,被称为“世界第三极”。
2020年是中国首次精确测定并公布珠峰高程45周年,2020年4月30日,我国启动新一轮珠峰高程测量工作.5月27日中国珠峰高程测量登山队员成功登顶测量,举世瞩目,期待中国给出“世界高度”新答案。
资料二:“测量队员攀登珠峰局部线路示意图”(1)在图1珠峰位置上标注东、南、西、北四个方向。
(2)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
地形部位:A_______;B_______;最高峰海拔:C______________。
(3)前进营地是登山队员攀登珠峰到达冰雪路面之前的最后一个营地,该营地位于珠峰的______方向,二号营地的海拔介于7600米和______米之间,因此等高距为______米。
(4)计算珠峰与世界陆地最低点死海(海拔﹣415米)之间的相对高度。
(5)推测珠峰高程测量登山队员在登顶过程中可能遇到的恶劣环境。
10.为了锻炼学生体能,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某中学利用暑假开展了一次登山旅行活动。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同学们从王村火车站分组出发,设计了三个活动方案。
方案一:登大青山,锻炼体能;方案二:徒手攀岩,试试胆量;方案三:参观古庙,寻踪文化。
材料二:旅行地点的等高线地形图(如图)。
(1)图中500米代表______;图中的等高距为______。
(2)方案一中同学们从出发地点到达大青山,沿_______(地形部位)登山,山顶的海拔大约在_______米以上。
(3)方案二中能开展徒手攀岩,是因为沿途经过_____(地形部位)。
攀岩的高度至少要大于_____米。
(4)方案三中同学们去参观古庙,寻踪文化。
图中古庙位于王村的_______方向,若出发地到古庙的图上距离为3厘米,它们的实地距离是_______千米。
(5)三个方案中,你会建议体力较弱的同学选择哪个方案?_______简述你的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甲地位于________(南、北)半球,________(东、西)半球。
(2)当地中海沿岸是温和多雨的季节时,图中城镇所在地区昼夜长短状况是________。
(3)由甲地前往乙地,可能会遇到河流吗?________,理由________。
(4)乙地气温20℃时,一般情况下,此时山顶气温最低不低于________℃,最高不高于________℃。
(5)图中等高距是________米,甲、乙两地相对高度约是________米。
若两地图上距离是2厘米,实际距离10千米,则该图比例尺是________(数字式)。
12.图示区域为某中学在森林公园内选取的研学基地。
自2019年3月四川凉山森林火灾后,为防患于未然,校方拟在基地建火情瞭望台。
读该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完成下列问题。
(1)A处的山体部位名称是_______。
(2)B山峰在C山峰的_______方位。
(3)C山峰与D处的相对高度为_______米。
(4)学生攀登B山峰有a、b两条线路可选,其中坡度较缓的是_______(填字母)线路。
(5)该森林公园开发了岩壁攀岩项目,你认为会在_______(填字母)处。
(6)校方发现森林公园内B处已有一个火情瞭望台,但视野范围有限,拟在(填字母)处再建一个以最大限度扩大瞭望范围。
13.2019年是湘西州脱贫攻坚决胜年,湘西某地区以乡村旅游业为龙头,因地制宜发展当地经济。
读该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
(1)开发乡村旅游产品。
重点开发峡谷漂流项目,选址________(①或②)更合适。
(2)改善交通,整合旅游资源。
计划在两个度假村丙和丁之间修建一条公路,线路③④中相对合理的是________。
(3)兴修水利。
水库具备________功能(任答一种),能有效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水库a建成前,务必要做好________(甲或乙村)的库区移民搬迁工作。
(4)当地老百姓用山歌表达对精准扶贫政策的拥护和喜爱﹣﹣“A河弯弯向________流,脱贫致富跟党走……”。
14.读“等高线地形图”和“泥石流活动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最高山峰的海拔是______米,A点所在的地形部位名称是_________。
(2)沿甲、乙两条路线登山,比较容易的是_________。
(3)图中B、C两地适宜搭建帐篷的是_____。
(4)李庄和吴庄图上距离约为2厘米,则实地距离为________千米。
图中铁路的走向是_________。
(5)泥石流一般发生在山谷,图中泥石流发生时①②两种逃生方向正确的是_________。
(1分)15.研学旅行春天来了,同学们计划去郊外春游。
如图为春游地点的等高线地形图,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资料:同学们为春游设计了三个活动方案,大家从王村火车站分组出发。
方案一:登大青山,锻炼体能;方案二:徒手攀岩,试试胆量;方案三:参观古庙,寻踪文化。
(1)方案二对应的路线是____。
(2)实施方案一的同学们在等高线地形图中读出:从出发地点登大青山主要沿____(地形部位)前进,山顶的海拔超过____米,从出发地到古庙的实际直线距离大约是____米。
(3)针对身体较弱的同学,你推荐他们选择哪一条路线?简述原因。
___________。
(4)有同学说如果爬山时迷路了就沿着溪流走。
你认为可行吗?请表达观点,并说明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