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幼儿园储蓄计划教育教案

幼儿园储蓄计划教育教案

幼儿园储蓄计划教育教案
《幼儿园储蓄计划教育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帮助幼儿了解储蓄的重要性和意义,并激发他们储蓄的意识和习惯。

2. 让幼儿了解不同储蓄方式及其利弊。

3. 鼓励幼儿建立正确的消费观念,学会合理支配零花钱。

4. 增强幼儿的团体意识和协作能力。

二、教学重点:
1. 如何让幼儿认识储蓄的概念和重要性。

2. 如何让幼儿了解储蓄的不同方式及其利弊。

3. 如何培养幼儿正确的消费观念和储蓄习惯。

4. 如何增强幼儿的团体意识和协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
1. 如何启发幼儿建立正确的消费观念。

2. 如何帮助幼儿理解团队协作的重要性。

四、教学时间:4节课
五、教学内容和方法:
第一节:认识储蓄
1. 活动形式:游戏猜谜
2. 活动步骤:
(1) 引导幼儿认识“储蓄”的概念。

(2) 在白板上写下“消费”和“储蓄”,并向幼儿提出问题:“这两个词有什么不同?”鼓励幼儿自主回答。

(3) 以游戏猜谜的形式,让幼儿通过图片、物品等来猜出与储蓄相关的各种事物,如“存折”、“银行卡”、“储蓄罐”等,加深幼儿对储
蓄概念的理解。

3. 教学目标:让幼儿了解储蓄的重要性和意义。

第二节:储蓄方式
1. 活动形式:绘本故事+分类讨论
2. 活动步骤:
(1) 介绍绘本故事《小狗储蓄罐》,讲述小狗如何利用储蓄罐累积零花钱,以购买自己喜欢的礼物。

引导幼儿讨论并总结出有哪些储蓄方式。

(2) 结合幼儿实际情况,让幼儿按照储蓄方式进行分类,如“现金储蓄”、“银行储蓄”、“理财储蓄”等,并对每种储蓄方式进行简要
介绍。

3. 教学目标:让幼儿了解不同的储蓄方式及其利弊。

第三节:消费观念
1. 活动形式:角色扮演+讨论
2. 活动步骤:
(1) 安排小组,让每个小组派出代表扮演不同角色:一些代表充当商家,一些代表充当消费者,一些代表充当推销员等,进行一场“角色扮演”游戏。

(2) 结合游戏情境,引导幼儿进行讨论,探讨不同情况下的消费行为是否正确。

3. 教学目标:培养幼儿正确的消费观念和储蓄习惯。

第四节:小团队协作
1. 活动形式:小团队合作实践
2. 活动步骤:
(1) 安排幼儿组成小团队,每个小团队自行规划,通过理财或储蓄实践,达到目标,如集中购买教室内缺失的教具、共同制定旅行计划等。

(2) 激发幼儿团队协作意识,引导幼儿制定计划,分工合作,共同达成目标。

3. 教学目标:增强幼儿的团体意识和协作能力。

六、教学评价:
1. 考核方式:观察、记录、抽查
2. 考核内容:
(1) 幼儿对储蓄概念的掌握与理解。

(2) 幼儿对纸币、硬币、存折等相关物品的识别和使用。

(3) 幼儿对不同储蓄方式的了解和掌握。

(4) 幼儿对消费观念的理解和实践能力。

(5) 幼儿在小团队合作中的表现和团队意识。

七、教学资源:
1. 白板、笔等教学用具。

2. 绘本故事《小狗储蓄罐》。

3. 储蓄罐、银行卡、存折、纸币硬币等物品。

八、教学总结:
储蓄是人们日常生活中重要的一环,对于幼儿的成长和家庭的经济管理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通过本教案的教学实践,能够有效地激发幼儿储蓄的意识和习惯,促进团队协作和合理消费观念的养成,从而提高幼儿的综合素质和未来的生活品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