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必背古诗100首大全1、和王七玉门关听吹笛(唐代-高适)胡人吹笛戍(shù)楼间,楼上萧条海月闲。
借问落梅凡几曲,从风一夜满关山。
2、赋得鸡(唐代-李商隐)稻粱犹足活诸雏(chú),妒敌专场好自娱。
可要五更惊晓梦,不辞风雪为阳乌。
3、西南行却寄相送者(唐代-李商隐)百里阴云覆(fù)雪泥,行人只在雪云西。
明朝惊破还乡梦,定是陈仓碧野鸡。
4、送人游岭南(唐代-戴叔伦)少别华阳万里游,近南风景不曾秋。
红芳绿笋(sǔn)是行路,纵有啼(tí)猿(yuán)听却幽。
5、岁晚还京台望城阙成口号先赠交亲(唐代-卢僎)紫(zǐ)陌(mò)开行树,朱城出晚霞。
犹怜惯去国,疑是梦还家。
风弱知催柳,林青觉待花。
交(jiāo)亲(qīn)望归骑,几处拥年华。
6、折杨柳(唐代-杨巨源)水边杨柳曲尘丝,立马烦君折一枝。
惟有春风最相惜,殷(yīn)勤更向手中吹。
7、日日(唐代-李商隐)日日春光斗日光,山城斜路杏花香。
几时心绪(xù)浑(hún)无事,得及游丝百尺长。
8、喜迁莺·晓月坠(唐代-和凝)晓月坠,宿云披,银烛锦屏帷(wéi)。
建章钟动玉绳低,宫漏出花迟。
春态浅,来双燕,红日渐长一线。
严妆欲罢啭黄鹂,飞上万年枝。
9、题乌江亭(唐代-杜牧)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10、北齐二首(唐代-李商隐)一笑相倾国便亡,何劳荆(jīng)棘(jí)始堪伤。
小怜玉体横陈夜,已报周师入晋阳。
巧笑知堪敌万几,倾城最在著(zhuó)戎(róng)衣。
晋阳已陷休回顾,更请君王猎一围。
11、送杨少尹序(唐代-韩愈)昔疏广、受二子,以年老,一朝辞位而去。
于是公卿设供帐,祖道都门外,车数百辆;道路观者,多叹息泣下,共言其贤。
汉史既传其事,而后世工画者,又图其迹,至今照人耳目,赫赫若前日事。
国子司业杨君巨源,方以能诗训后进,一旦以年满七十,亦白相去,归其乡。
世常说古今人不相及,今杨与二疏,其意岂异也?予忝在公卿后,遇病不能出,不知杨侯去时,城门外送者几人,车几辆,马几匹,道旁观者,亦有叹息知其为贤与否;而太史氏又能张大其事为传,继二疏踪迹否,不落莫否。
见今世无工画者,而画与不画,固不论也。
然吾闻杨侯之去,相有爱而惜之者,白以为其都少尹,不绝其禄。
又为歌诗以劝之,京师之长于诗者,亦属而和之。
又不知当时二疏之去,有是事否。
古今人同不同,未可知也。
中世士大夫,以官为家,罢则无所于归。
杨侯始冠,举于其乡,歌《鹿鸣》而来也。
今之归,指其树曰:“某树,吾先人之所种也;某水、某丘,吾童子时所钓游也。
”乡人莫不加敬,诫子孙以杨侯不去其乡为法。
古之所谓乡先生没而可祭于社者,其在斯人欤?其在斯人欤?12、征妇怨(唐代-张籍)九月匈奴杀边将,汉军全没(mò)辽水上。
万里无人收白骨,家家城下招魂葬(zàng)。
妇人依倚(yǐ)子与夫,同居贫贱心亦舒。
夫死战场子在腹,妾身虽存如昼(zhòu)烛。
13、山水友别辞芭蕉脯(唐代-王质)不愁风槭槭,不愁雨萧萧。
为人张秋本,为我解春牢。
脯它脯,总弗许,山鬼且往凭山树,繁阴相倍享风露。
14、赵景山程德绍视旱有诗成编(唐代-王质)相随骑尾紫游缰,各佩牛腰古锦囊。
过眼风烟都领略,聚头灯火更平章。
鹊枝赋罢骄横槊,蚓鼎联成倦倚墙。
三读轩渠仍伎痒,亦撩草梦到池塘。
15、赠行如上人(唐代-唐求)不知名利苦,念佛老岷峨。
衲补云千片,香烧印一窠。
恋山人事少,怜客道心多。
日日斋钟后,高悬滤水罗。
16、咏史诗。
云云亭(唐代-胡曾)一上高亭日正晡,青山重叠片云无。
万年松树不知数,若个虬枝是大夫。
17、句(唐代-崔日用)彼名流兮左氏癖,意玄远兮冠今夕。
(《赠武平一》)18、司马长卿(唐代-黄滔)一自梁园失意回,无人知有掞天才。
汉宫不锁陈皇后,谁肯量金买赋来。
19、北风(唐代-李群玉)病发乾垂枕,临风强起梳。
蝶飞魂尚弱,蚁斗体犹虚。
瘦骨呻吟后,羸容几杖初。
庭幽行药静,凉暑翠筠疏。
20、汉宫人入道(唐代-戴叔伦)萧萧白发出宫门,羽服星冠道意存。
霄汉九重辞凤阙,云山何处访桃源。
瑶池醉月劳仙梦,玉辇乘春却帝恩。
回首吹箫天上伴,上阳花落共谁言。
21、感遇·之十九(唐代-陈子昂)圣人不利己。
忧济在元元。
黄屋非尧意。
瑶台安可论。
吾闻西方化。
清净道弥敦。
奈何穷金玉。
雕刻以为尊。
云构山林尽。
瑶图珠翠烦。
鬼工尚未可。
人力安能存。
夸愚适增累。
矜智道逾昏。
22、和王郎中题华州李中丞厅(唐代-姚合)莲华峰下郡斋前,绕砌穿池贮瀑泉。
君到亦应闲不得,主人草圣复诗仙。
23、寄杜侍御(唐代-王建)何须服药觅升天,粉阁为郎即是仙。
买宅但幽从索价,栽松取活不争钱。
退朝寺里寻荒塔,经宿城南看野泉。
道气清凝分晓爽,诗情冷瘦滴秋鲜。
学通儒释三千卷,身拥旌旗二十年。
春巷偶过同户饮,暖窗时与对床眠。
破除心力缘书癖,伤瘦花枝为酒颠。
今日总来归圣代,丈人先达幸相怜。
24、送人归蜀(唐代-张祜)锦城春色溯江源,三峡经过几夜猿。
红树两厓开霁色,碧岩千仞涨波痕。
萧萧暮雨荆王梦,漠漠春烟蜀帝魂。
长怨相如留滞处,富家还忆卓王孙。
25、题酸枣驿前碑(唐代-张祜)苍苔古涩自雕疏,谁道中郎笔力馀。
长爱当时遇王粲,每来碑下不关书。
26、送史九赴任宁陵,兼呈单父史八时监察五兄初入台(唐代-刘长卿) 趋府弟联兄,看君此去荣。
春随千里道,河带万家城。
绣服棠花映,青袍草色迎。
梁园修竹在,持赠结交情。
27、登乐游庙作(唐代-韦应物)高原出东城,郁郁见咸阳。
上有千载事,乃自汉宣皇。
颓壖久凌迟,陈迹翳丘荒。
春草虽复绿,惊风但飘扬。
周览京城内,双阙起中央。
微钟何处来,暮色忽苍苍。
歌吹喧万井,车马塞康庄。
昔人岂不尔,百世同一伤。
归当守冲漠,迹寓心自忘。
28、访自牧上人不遇(唐代-齐己)然诺竟如何,诸侯见重多。
高房度江雨,经月长寒莎。
道本同骚雅,书曾到薜萝。
相寻未相见,危阁望沧波。
29、对菊(唐代-齐己)蝶醉风狂半折时,冷烟清露压离披。
欲倾琥珀杯浮尔,好把茱萸朵配伊。
孔雀毛衣应者是,凤凰金翠更无之。
何因栽向僧园里,门外重阳过不知。
30、怀体休上人(唐代-齐己)仲宣楼上望重湖,君到潇湘得健无。
病遇何人分药饵,诗逢谁子论功夫。
杉萝寺里寻秋早,橘柚洲边度日晡。
许送自身归华岳,待来朝暮拂瓶盂。
31、酒中留上襄阳李相公(李逢吉也)(唐代-韩愈)浊水污泥清路尘,还曾同制掌丝纶。
眼穿长讶双鱼断,耳热何辞数爵频。
银烛未销窗送曙,金钗半醉座添春。
知公不久归钧轴,应许闲官寄病身。
32、壬申闰秋题赠乌鹊(唐代-李商隐)绕树无依月正高,邺城新泪溅云袍。
几年始得逢秋闰,两度填河莫告劳。
33、同乐天送令狐相公赴东都留守(自户部尚书拜)(唐代-刘禹锡) 尚书剑履出明光,居守旌旗赴洛阳。
世上功名兼将相,人间声价是文章。
衙门晓辟分天仗,宾幕初开辟省郎。
从发坡头向东望,春风处处有甘棠。
34、县南花下醉中留刘五(唐代-白居易)百岁几回同酩酊,一年今日最芳菲。
愿将花赠天台女,留取刘郎到夜归。
35、寒闺夜(唐代-白居易)夜半衾裯冷,孤眠懒未能。
笼香销尽火,巾泪滴成冰。
为惜影相伴,通宵不灭灯。
36、见尹公亮新诗,偶赠绝句(唐代-白居易)袖里新诗十首馀,吟看句句是琼琚。
如何持此将干谒,不及公卿一字书。
37、舟中夜坐(唐代-白居易)潭边霁后多清景,桥下凉来足好风。
秋鹤一双船一只,夜深相伴月明中。
38、以乐府题作唐体五首其四将进酒(明代-陈子升)明月三五二八夜,春风丝竹管弦时。
若复不饮独归去,空留可怜持与谁。
鸡黍寒家崇汉腊,虹梁晓日艳胡姬。
人閒乌白马生角,一醉君前浑不知。
39、真子飞霜镜歌(清代-唐庆云)我家金石罗文房,案头拂拭开缃囊。
晓来启匣见古镜,青铜一片铭飞霜。
略似菱花分八角,千年不蚀凝清光。
背有古画老桐树,双枝并立栖凤凰。
莲花绰约出小沼,神龟游上莲叶香。
新笋破泥欲解箨,参差四面皆筼筜。
山云轻聚衔半月,下有小几横干将。
真子何人在竹下,膝前更见清琴张。
仰观星月共皎洁,七弦乍弄神洋洋。
仙人春夏坐晴暖,忽将雅操翻清商。
一弹閒院有寒气,再弹更觉天苍凉。
五更碧瓦一痕破,惊起青女窥鸳鸯。
此时凉气满庭树,拂叶惨淡将成黄。
阶前明月冷如水,霏霏玉屑沾衣裳。
霜华拂拂看不定,冰蚕丝紧鸣指旁。
我揽古鉴照双鬓,神清意静吟且长。
云净遥天变春夏,每见夜色寒苍茫。
真仙千载不知老,我且磨镜同诗藏。
40、游南涧寺,寺乃唐节度使王审知所建(元代-范梈)闽山东面启松门,梯石层层见梵尊。
题表尚存唐节镇,地图浑似洛林园。
亭因聚远开幽径,栈至临危出小轩。
最是跻攀宜健步,病身无羽亦飞鶱。
41、咏淮阴侯(唐代-王珪)秦王日凶慝,豪杰争共亡。
信亦胡为者,剑歌从项梁。
项羽不能用,脱身归汉王。
道契君臣合,时来名位彰。
北讨燕承命,东驱楚绝粮。
斩龙堰濉水,擒豹熸夏阳。
功成享天禄,建旗还南昌。
千金答漂母,百钱酬下乡。
吉凶成纠缠,倚伏难预详。
弓藏狡兔尽,慷慨念心伤。
42、西园(唐代-刘得仁)夏圃秋凉入,树低逢帻欹。
水声翻败堰,山翠湿疏篱。
绿滑莎藏径,红连果压枝。
幽人更何事,旦夕与僧期。
43、同李吏部伏日口号,呈元庶子、路中丞(唐代-包佶) 火炎逢六月,金伏过三庚。
几度衣裳汗,谁家枕簟清。
颁冰无下位,裁扇有高名。
吏部还开瓮,殷勤二客情。
44、祀雨师乐章。
奠币登歌(唐代-包佶)岁正朱明,礼布玄制。
惟乐能感,与神合契。
阴雾离披,灵驭摇裔。
膏泽之庆,期于稔岁。
45、山行见孤松成咏(唐代-张宣明)孤松郁山椒,肃爽凌清霄。
既挺千丈干,亦生百尺条。
青青恒一色,落落非一朝。
大厦今已构,惜哉无人招。
寒霜十二月,枝叶独不凋。
46、途次陕州(唐代-李隆基)境出三秦外,途分二陕中。
山川入虞虢,风俗限西东。
树古棠阴在,耕馀让畔空。
鸣笳从此去,行见洛阳宫。
47、相和歌辞。
婕妤怨(唐代-刘方平)夕殿别君王,宫深月似霜。
人愁在长信,萤出向昭阳。
露裛红兰死,秋凋碧树伤。
惟当合欢扇,从此箧中藏。
48、送林衮侍御东阳秩满赴上都(唐代-刘商)几年乌府内,何处逐凫归。
关吏迷骢马,铜章累绣衣。
野亭山草绿,客路柳花飞。
况复长安远,音书从此稀。
49、山中兴作(唐代-马戴)高高丹桂枝,袅袅女萝衣。
密叶浮云过,幽阴暮鸟归。
月和风翠动,花落瀑泉飞。
欲剪兰为佩,中林露未晞。
50、寄赠衡州杨使君(唐代-韩翃)湘竹斑斑湘水春,衡阳太守虎符新。
朝来笑向归鸿道,早晚南飞见主人。
51、酬唐起居前后见寄二首其二(唐代-顾况)何处吊灵均,江边一老人。
汉仪君已接,楚奏我空频。
直道其如命,平生不负神。
自伤庚子日,鵩鸟上承尘。
52、黄鹄楼歌送独孤助(唐代-顾况)故人西去黄鹄楼,西江之水上天流,黄鹄杳杳江悠悠。
黄鹄徘徊故人别,离壶酒尽清丝绝。
绿屿没馀烟,白沙连晓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