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电子版教案5篇思敏写好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是我前提、更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认真编写教案是提高教学水平的重要过程,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教学过程是由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所组成的双边活动过程,教师要通过教案链接这个两方面。
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小学语文电子版教案,方便大家学习。
小学语文电子版教案1《回自己的祖国去》知识与技能:1.认识本课15 个生字,学会“封、借、初、渊、博、令、敬、佩、遗、憾”10 个字,能正确读写“别致、渊博、敬佩、遗憾”。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华罗庚为什么要回国。
过程与方法:1.小组讨论学习;2. 能抓住重点词语如“总算”、“斩钉截铁”来理解句子表达的意思。
情感态度价值观:知道除长城外还有哪些是中国人的骄傲;知道自己怎样做才能报效祖国。
教学重点:熟读课文,能根据重点词语理解句子的意思。
教学难点:1.理解华罗庚为什么要回国。
一、教师简单介绍华罗庚。
二、初读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画出带有生字的词语。
2.自学生字词。
要求读准字音,认清字型,运用联系上下文或生活实际、展开想象等方法理解词语。
3.读通课文。
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读破句,边读边标上自然段序数。
三、检查自学1.用多种形式检查生字学习情况。
(1 )学生同桌互相读一读本课全部生字,交流自学生字的情况。
初:左边是衣字旁,不要少写一个点。
令:与“今天”的“今”区分,不要少写点。
华:“华罗庚”的“华”:读四声,不读二声。
冲:“冲着”的“冲”读四声,不读一声。
撼:“遗憾”的“撼”可与“感动”的“感”比较,加深记忆。
授:“教授”的“授”可与“接受”的“受”比较,加深记忆。
(2 )开火车认读生字,并组词。
2.检查读课文情况教师可先范读课文,让学生注意听老师什么地方高,什么地方低,轻重、缓慢是否一样,让学生体会华罗庚与妻子听到祖国解放的消息以后的激动心情。
(1 )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
(2 )分小组讨论:课文主要讲了华罗庚的什么事情?他为什么要回国?四、回顾总结让学生自己总结这节课我们主要学了什么,自己还有什么地方没有弄明白,指名学生说一说,教师适当补充,并提出期望。
小学语文电子版教案2《小英雄于连》教学目标:1.会认16个生字,会写8个字,自主积累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学习课文,了解小于连的英雄行为,学习他那种勇敢机智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美好品质。
教学重难点:1. 会认6个生字,会写8个字。
2.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小于连的英雄行为。
难点:掌握本课8个会写字。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词语卡片,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数:2课时。
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明白“为什么称于连为小英雄”这个问题,并产生向他学习的感情。
2.学会讲这个故事。
3.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1.了解故事内容,知道为什么称于连为小英雄。
2.理解故事内容,学习小英雄于连聪明机智,遇事果断的品质。
教具过程:一、看图导入,引出课题。
1.导语激趣:在比利时的首都布鲁塞尔,有一位最老资格的长寿市民,被当地的市民称为“第一市民”。
小朋友们,你们猜一猜他有多大年纪他在布鲁塞尔的市中心站了五百多年,却依然是个只有两英尺高的小孩,你们想认识他吗2.出示课文插图,引导学生观察。
你能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图中的小男孩是什么样子的吗(这个小男孩有一头卷发,一个翘起的鼻子,显得很调皮。
他光着身子,正在那儿撒尿呢。
)教师补充(这是一座小男孩的铜像,有着可爱笑容的小男孩叉腰挺肚,旁若无人地撒尿,只不过撒出的可是洁净的自来水,还有每年狂欢节中的一天,撒出的不是水,而是最上等的啤酒,大家在这一天都会争先恐后地争饮小童撒出的啤酒。
为了怕这个活泼可爱的小男孩在冬天着凉,还有世界各国致赠的精美服装,现在都保存在当地博物馆当中。
这个孩子叫于连,是比利时人。
在比利时,人们都称他为小英雄。
)板书课题:小英雄于连3.齐读课题。
二、质疑。
读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吗归纳学生的疑问,老师课件演示。
小英雄于连什么样为什么称于连为小英雄三、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自己出声读课文,注意把字音读准确,遇到不会的字,查看生字表的读音。
标出课文的自然段。
(五个)指名读课文,纠正字音。
全班齐读,检查字音。
说一说,通过初读课文,你了解了哪些问题(两个问题:于连的样子和人们为什么要造这座铜像。
)四、深入了解,解决疑问。
学习第一自然段。
自己读第一自然段,把描写小男孩于连样子的语句用“——”画出来。
1.汇报。
电脑演示图片。
指导朗读。
(读出小男孩调皮的感觉。
)学习第二至第四自然段。
过渡:人们为什么要造这座铜像呢我们接着学习。
指名接龙读这个故事,把描写当时情况很紧急的句子找出来或自己总结出来。
介绍比利时布鲁塞尔这个城市的大概情况和当时的历史背景。
这时,于连看到了,有什么想法,又是怎样做的请用"~~~"画出来。
讨论:比较前两种方法,为什么说于连的撒尿办法从中你觉得于连是个怎样的孩子指导朗读。
(读出表现于连品质的语气。
)(课件演示,在一些重点词语下加重音符号。
学习第五自然段。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学会本课生字。
指导学生在田字格里正确,规范地书写生字。
教学重难点: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教学过程:一、检查复习。
请学生讲这个故事,注意语言流利,通顺,神态大方,自然。
其他学生注意礼貌,认真听。
出示生字,新词卡片,指名认读后全班齐读。
英雄竖立塑造男孩欢声雷动二、自主识字。
用自己喜欢的识字方法识记生字。
同桌两人互相说说记字的方法。
全班汇报交流。
小学语文电子版教案3《摘星星》教学目标:1、会认4个生字,会写4个字,自主积累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1—7自然段,了解课文内容,知道妈妈是怎样摘星星的。
3、借助插图背诵课文第2自然段。
教学重点:1、会认4个生字,会写4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1—7自然段,借助插图背诵课文第2自然段。
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导入新课1、这节课我们来学习课文《摘星星》。
(教师板书课题,指名读)2、读了课题,你能提什么问题吗?(谁摘星星?怎样摘?摘下来了吗?)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自读课文,圈画生字,用喜欢的方法学习生字。
有不明白的问题请教同学和老师。
2、回答根据课题提出的问题。
3、标出自然段。
三、阅读课文,学习生字1、自读第一自然段,学习“未”、“赏”两个生字。
未(未来)指名说一说记忆“未”字字形的方法,例如木字加一横,或味字去掉口字旁。
赏(欣赏)(观赏)(奖赏)翘舌音,注意正音。
联系课文理解“观花赏月”的含义。
2、这春天的夜晚是什么样的呢?指名读第二自然段,认识“嘿”字。
朗读课文。
体会“淡淡的”“闪闪的”“凉凉的”和“幽幽的”几个词的含义,表现出幽静芬芳的春夜之美。
借助教师所画的简笔画,用多种形式练习背诵课文。
3、过渡:在这迷人的夜色中,妈妈和未未说了些什么呢?读妈妈和未未的对话,教师指导学生读好妈妈的问话和未未对星星赞美的语气。
分角色朗读对话。
4、过渡:未未和咱们小朋友一样,都非常喜欢星星。
于是,妈妈提出要和他比赛摘星星。
可是,天上的星星那么高,离我们那么远,怎样才能摘到呢?5、自读第七自然段,看看妈妈用什么方法摘到了星星?认识“碗"、“端”两个生字。
碗(饭碗)怎样记住这个字?指导书空。
端(端水)怎样记住这个字?指名读课文,用自己的话说说妈妈摘星星的方法。
6、回读课文1——7自然段。
小学语文电子版教案4《学跳绳》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的14个生字,理解“体育、操场、满头大汗、讲解、一拐一拐、不好意思、回答、感动、连蹦带跳、感激”等词语的意思。
2、能照样子,给句子加上合适的词语,把句子写具体。
3、能正确朗读课文,能看图复述图意。
4、通过学习,知道赖宁苦练跳绳是为了学好体育,锻炼身体,努力成为一名全面发展的好学生。
教学重难点:1、重点:课文的第2-3段是教学的重点,应抓住课文中“满头大汗、一拐一拐、不好意思、脚肿、连蹦带跳、感动”等重点词语的理解,从中体会赖宁勤学苦练的精神。
指导学生利用插图和重点词复述课文。
2、难点:(1)词义辨析:感动和感激(2)教学学生要学好所有功课,做一名全面发展的好学生。
教学准备:图片、投影片教学课时:3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学会14个生字,理解“操场、一拐一拐、连蹦带跳”的意思。
2、通读课文,初知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齐读课题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边听边思考:这篇课文写了谁学跳绳?他是怎么学跳绳的?2、学生汇报后,教师简述赖宁事迹。
二、学习生字新词的读音。
1、出示带有生字的新词,请学生各自拼读生字的读音。
2、交流自学情况3、开小火车认读生字、词语。
随机理解“操场、一拐一拐、连蹦带跳”的意思。
(1)用句式理解“操场”:什么时候,我们在操场上干什么。
(从操场的作用理解操场的意思)。
(2)请学生用动作“一拐一拐、连蹦带跳”的意思。
4、练习巩固:课后练习2、3(校对)三、朗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标好自然段,分自然段指名朗读课文。
四、作业:1、抄写生字、词语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学习课文第1-3自然段。
(1)理解体会赖宁苦练跳绳的重点词句。
(2)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赖宁是怎样苦练跳绳的?培养学生把问题回答的清楚、完整。
(3)比较句子,史学生懂得运用恰当形象的词语把句子写具体。
教学过程:一、复习:齐读生字卡片--开火车读二、教师简述这节课的目标:学习课文1-3自然段,重点学习赖宁是怎样苦练跳绳的。
三、学生默读第一段,思考:赖宁上小学时,学习情况怎么样?学生汇报后,教师请学生说一说:我们要学习哪些功课?赖宁的工科学的怎么样?从中理解“功课”和“其他......只有......”的意思。
四、为了学好体育,赖宁是怎么刻苦练习跳绳的?带着问题学习第二段。
1、指名读第二自然段,边听边划:这段话共有几句话?哪一句写了赖宁刻苦练习跳绳?2、出示第3句(1)齐读,说一说,那个词语写出了赖宁学跳绳很刻苦?为什么?(2)比较句子体会用上“满头大汗”有什么好处?(可以形象的表现出赖宁苦练的行动;又使学生初步懂得加上适当的词语可以把句子写具体。
)3、第4句写了什么?(老师帮助赖宁学跳绳。
)4、自由读第2段,说一说:这段话写了赖宁在什么地方怎样的苦练跳绳?五、默读第3段。
1、边读边划:从那些句子中可以看出赖宁在家中也苦练跳绳?2、学生汇报后,齐读第1句和赖宁的话,出示句式说一说:因为(),所以他走路一拐一拐了。
3、郭老师是被赖宁什么精神感动了?(勤学苦练、不怕苦、不怕累、肯下苦功夫)4、教师针对赖宁的精神进行品德教育。
5、指导朗读对话,注意郭老师奇怪的语气和赖宁不好意思低声回答的心情。
6、齐读第3段,说一说:这段话写了赖宁在什么地方怎么样的苦练跳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