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语文《一座铜像》原文、教案及教学
反思
小学三年级语文《一座铜像》原文
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有一座半米高的男孩铜像。
小男孩卷卷的头发,翘翘的鼻子,光着身子,正在撒尿,真是又调皮又可爱。
这就是比利时小英雄于连的塑像。
五百多年前,外国侵略者攻打比利时。
比利时人民奋起抗击,终于赶走了侵略者。
布鲁塞尔市人民在中心广场欢庆胜利,不到十岁的小于连也连蹦带跳地向中心广场跑去。
当经过一个小院子时,他忽然闻到一股浓烈的火药味,接着,发现院子里有几颗夺目的火星迸跳着。
小于连急忙跑过去,只见一条又长又粗的导火线,在干涸的深沟里“吱吱”地燃烧着。
他沿着深沟往前跑,发现导火线连着市政厅地下室的大火药库。
这可怎么办呢?扯掉导火线吧,沟又窄又深,人下不去,手又够不着;用水浇灭导火线上的火花吧,近处没有水;喊人吧,来不及了。
小于连急中生智,撒了泡尿,把导火线上的火花浇灭了。
布鲁塞尔城保住了,城里的老百姓得救了。
比利时人民感谢小于连,为了纪念他,就塑造了这座铜像。
五百多年来,这座铜像一直立在布鲁塞尔。
直到今天,凡是到比利时游览的人,都要去看看这座铜像。
小学三年级语文《一座铜像》教案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生字。
能运用已知的方法理解词语意思,通过找近义词、联系上下文等方法理解“逬跳”、“干涸”、“急中生智”、“瞻仰”等词的意思。
学习并照样子积累词语。
2、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知道为小男孩于连立铜像的原因。
3、能照样子写词语;能照样子能用“凡是。
都。
”说一句话。
4、知道于连是比利时的小英雄。
颂扬小英雄热爱祖国、机智、勇敢的优秀品质。
5、能介绍一个看到过的雕塑,或者讲一个小英雄的故事。
重点难点:
1、理解文中重点词的意思,并照样子写词。
2、通过朗读课文,感悟文章的中心,知道比利时人民塑造雕像的原因。
教学工具:
多媒体工具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1、幻灯出示图片。
师:五百多年前,比利时有个小男孩叫于连,人们为了纪念他,就塑造了这一座铜像。
2、出示课题(集体读题)
3、你能描述一下你看到的这座铜像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