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美术_北京故宫与巴黎凡尔赛宫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高中美术_北京故宫与巴黎凡尔赛宫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播放视频《印象紫禁城》,引出故宫。

提问:这是什么地方?故宫。

故宫是我国明清两个朝代的皇宫,从明朝永乐年间开始兴建,从永乐皇帝朱棣到清末代皇帝溥仪,故宫一共历经了明清两朝24位皇帝。

作为皇宫,也就是宫殿建筑,故宫也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

2、除了我们的故宫以外,其他国家还有哪些宫殿建筑呢?引出世界五大宫殿。

世界五大宫殿:北京故宫、法国巴黎凡尔赛宫、美国白宫、英国白金汉宫、俄罗斯克里姆林宫。

我们可以很明显的看出来,北京故宫跟西方国家的宫殿建筑在外观上看有很明显的不同。

今天我们以北京故宫和巴黎凡尔赛宫为代表,用比较的方式来了解一下中西方宫殿建筑的基本特点和风格的差异。

也就是我们今天的主题——《北京故宫和巴黎凡尔赛宫》我们本节课从这样三个方面来着手:建筑布局、建筑材质、建筑装饰。

(二)知识探究、讲授新课
1、建筑布局——庭院式的组群布局
(1)庭院式的组群布局
同学看到故宫的第一感觉是什么?(大、房子多)
据统计,故宫现存房屋有980座,8704个房间,非常多。

那么多的房间是如何排列的呢?(非常整齐、有序)呈现院落式、组群的布局。

另外,房屋排列秩序严格,层次分明,有一条鲜明清晰的中轴线。

问题探究一:故宫的建筑布局体现了什么样的思想?——封建的等级观念、皇权的至高无上。

(2)展示平面图
午门是故宫的正门,北到神武门,主要建筑都在中轴线上。

故宫以乾清门为界,以南为前朝,是处理政务的地方;以北为后寝,也叫后宫,是生活起居的地方,也就是皇帝的家。

历代皇宫都是这种“前朝后寝”的基本格局。

故宫的主体建筑是前朝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和后寝三大殿(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前朝后寝的中心建筑太和殿、乾清宫都居于中心的位置,这也体现了皇权的至高无上、权力中心的地位。

(3)数字象征
前朝后寝的主体院落东西南北边长比都是11:6——封建文化中皇帝“化家为国、家国一体”的思想。

太和殿,在建筑体量上被列为现存中国古代宫殿建筑之首。

采用宫殿建筑的最高等级形制,面阔(长)九间,进深(宽)五间,比例9:5。

——“九五之尊”。

2、建筑材质
(1)木质——中国传统的木结构建筑体系
故宫主要是使用了哪一种建筑材料?——木头。

从门窗、房梁、柱子都是木头。

中国传统建筑也是世界上唯一的木结构建筑体系。

除了大的框架之外,在屋檐的下面,可以看到很多小的木块重叠拼接在一起,这个小的构件我们称之为“斗拱”,这是传统木结构建筑中的支承构件,起到承重的作用,同时也有装饰美观的效果。

问题探究二:使用木结构的原因?
儒、道两家思想的渗透:中国传统的阴阳五行学说;道家思想“天人合一”、“崇尚自然”。

古人为什么使用木头来建房子呢?提到木头你能想到什么呢?——树木、绿色、生命……道家思想主张“天人合一、崇尚自然”,树木是有生命的,可以用来给我们建造房子;而石头是没有生命的,一般用来给死者建造墓室。

另外,儒家道家都有阴阳五行的说法,“金木水火土”五种材料相生相克,共同构成了世界万物。

木也是五行之一,可以给人类建造房子,而石头不是。

3、建筑装饰
(1)故宫的主体颜色——黄色、红色。

黄色的琉璃瓦,红色的院墙。

对于屋顶来说,黄色的琉璃玩是最尊贵的,等级最高的,故宫建筑大多都是黄色琉璃瓦。

其次是绿色,一般王爷府、官衙等地方会使用绿色。

一般平民百姓会使用灰色的陶瓦。

(2)细部的装饰——飞檐斗拱、雕梁画栋。

梁柱——彩饰、图案;门窗——浮雕、彩绘、金箔镶嵌;屋顶——吻兽、飞檐斗拱。

【设计意图】学生对宫殿建筑的欣赏大多只停留在其表面的奢华上,而不会去注意它整体的布局特点以及不同建筑风格形成的原因,因此我设计这样两个问题,以引导学生理解建筑风格背后所蕴涵的民族历史文化观念,培养学生对建筑艺术风格形成原因的分析能力,即透过现象寻求本质。

(三)小组合作、探究新知——巴黎凡尔赛宫
播放视频《凡尔赛宫》,根据视频内容学生分组讨论。

1、建筑布局
北京故宫——庭院式的组群布局;
巴黎凡尔赛宫呢——单体建筑,强调内部的联通。

2、建筑材质
北京故宫——木质—木结构建筑体系(梁柱、斗拱);
巴黎凡尔赛宫——石质—石质建筑体系(石柱、拱券)。

3、建筑装饰
北京故宫——“飞檐斗拱”“雕梁画栋”;
巴黎凡尔赛宫——室内豪华装饰、纯金饰品、珍稀古董、油画和雕塑……富有艺术魅力。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让学生直接参与到教学中,通过中西宫殿建筑对比,锻炼学生分析、判断能力,让学生发现中西宫殿之间的异同,及其文化观念的差异。

(四)课堂小结、知识达标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是对以上两个环节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以表格的形式归纳北京故宫、巴黎凡尔赛宫的基本特点,使学生更加直观的进行对比。

(五)知识拓展、能力提升
1、历史的见证
北京故宫和巴黎凡尔赛宫现在都是作为国家级博物馆存在。

作为宫殿建筑,北京故宫和巴黎凡尔赛宫有着非常相似的历史。

他们都曾经是帝国的权力中心,也曾都经历战争、动荡,直到现在,依然有大量的珍贵文物流落在外。

我们应该庆幸,如今还能够看到这样伟大的建筑,以及这些伟大的艺术品。

而不是像圆明园那样,只留下一片废墟。

所以我们现在观赏故宫,除了要关注它的建筑美、艺术美,更应该铭记历史,保护我们的文化遗产,守护我们精神家园。

【设计意图】这一部分的设计主要是作为情感的升华,引导学生铭记历史,尊重历史。

除了要关注这些建筑的艺术美,更应该铭记历史,保护我们的文化遗产,守护我们精神家园。

2、中西融合
说过了历史,我们再回到现代。

中西方传统建筑风格各有不同,到了现代出现了很多中西方融合的建筑作品。

例如:中国美术馆、北京西站,大家在生活中有没有看到过类似的建筑呢?展示:运河城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美的事物就在我们身边,关键在于我们要善于发现,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

(六)课外延伸、开阔视野——传统与现代的碰撞
欣赏中国著名艺术家胡晓丹《流动的紫禁城》
【设计意图】让学生感受传统建筑艺术样式与现代设计之间的碰撞,开阔视野,拓展思维。

学情分析
高中一年级的学生,心智进一步成熟,具有一定的问题思考和分析能力,兴趣范围进一步扩大,对美术课有特殊的认知和兴趣,并且思维活跃,善于动脑思考,小组协作能力强,各方面都比较积极,有自己的主张和看法,在讲解起来会使课堂变的更加的容易,我就根据高中年级学生年龄特征和认知特点,以及他们的专业特点我将引导学生通过自主观察与合作讨论的方法进行学习,加强其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能力。

在教学中要利用好学生以上特点,采用分组教学的方式,教师引导和学生自主相结合。

效果分析
本课基本完成了教学目标,使学生获得知识、提高合作探究能力,接受艺术多元性,增强民族自豪感。

学生没有任何负担,完全是在玩中学,通过观察思考总结既获得了知识又锻炼了能力,基本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的。

1、导入部分为正式课堂的开始做一个很好的铺垫。

让学生带着问题贯穿整个课堂并在课堂找到答案,这个引入环节收效很不错。

2、课堂中所穿插视频介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欣赏兴趣,能够很好的让学生进入学习状
态。

3、课堂所穿插的小组讨论环节时间有点紧凑,收效不是很理想。

一些学生的思想没有充分挖掘,应该继续加强这方面的工作。

4、在收尾知识拓展、课外延伸的设计比较好,培养了学生对本民族文化的热爱,同时拓展学生的知识深度。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教材第二单元《中西美术作品比较》的第四课,是关于中西方宫殿建筑的比较,分别选取北京故宫和巴黎的凡尔赛宫作为代表,通过比较欣赏,分析对比,让学生了解中西传统宫殿建筑的基本特点、风格差异和文化特征,分析其艺术风格形成原因的,感受建筑的多元魅力,进一步热爱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评测练习
课标分析
普通高中美术课程具有人文学科的特点,具有历史性、人文性、形象性;主要任务是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丰富学生的生活情趣。

本课内容是宫殿建筑,利用比较的方法,发挥美术学科的图片直观优势,进一步深究中西宫殿建筑的不同(历史、文化特点),重点分析故宫的皇权思想的具体体现,引导学生透过事情表面分析本质,得出结论。

课标分析
普通高中美术课程具有人文学科的特点,具有历史性、人文性、形象性;主要任务是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丰富学生的生活情趣。

本课内容是宫殿建筑,利用比较的方法,发挥美术学科的图片直观优势,进一步深究中西宫殿建筑的不同(历史、文化特点),重点分析故宫的皇权思想的具体体现,引导学生透过事情表面分析本质,
得出结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