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技工学校文化理论课教案(首页)(代号A-3)
.
.
审阅签名:梁瑞英教学过程
.
.
. .
. .
教学过程
.
.
. .
教学过程
.
.
. .
省技工学校文化理论课教案(首页)(代号A-3)
.
.
审阅签名:梁瑞英教学过程
.
.
. .
教学过程
.
.
. .
教学过程
.
.
. .
省技工学校文化理论课教案(首页)(代号A-3)
.
.
审阅签名:梁瑞英教学过程
.
.
. .
教学过程
.
.
2、整流原理
三相桥式整流电路和电压波形
硅整流器是利用二极管的单向导电性,将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
在硅整流发电机中,六只硅二极管连接成三相桥式全波整流电器,如图所示。
图中三个正管子D1、D3和D5的负极连接在一起,正极分别接在发电机的三相绕组的首端。
另外,三个负极管子D2、D4和D6的正极连接在一起,负极分别接在三相绕组的首端。
根据导通原则,连接在一起的几个二极管子中,正极电位最高的二极管总是优先导通,即在某一时间,只有正极电位最高或负极电位最低的管子才能导通。
依据这一原则,可以从图中的电压波形来分析整流过程。
在t=0时U A=0,U C为正值,U B为负值,D1、D3和D5负极电位相同,而A、B、C三点中C电位最高,D5优先导通,使三个正极管子负极的电位等于C点电位,这时D1、D3 D4优先导通,使三个负极管子的正极电位等于B点电位,这时D2和D6承受反向电压而截止。
这样,C、B两点之间的线电压的瞬时值加在负载RL上。
在t1~t2时间,A相电位最高,B相电位最低,D1和D4导通,其余4只二极管截止,A、B两点之间线电压加在负载RL上。
在t2~t3时间,D1和D6导通,其余4管截止……
依此类推,循环反复,六只二极管轮流导通,在负载R L两端得到一个较平稳的脉动直流电压。
组中产生感应电动势,经整流器整流后通过电刷和滑环加到激磁绕组上,激磁绕组有电流通过,使磁场加强,三相绕组中的感应电动势进下提高,促使磁场进一步增强,如此反复,使硅整流发电机电动势逐渐升高。
上述过程存在的问题是,当加在硅二极管上的正向电压小于其死区电压时(约0.6V左右),二极管处于截止状态不导通,由于发电机剩磁较弱,所以发电机在低速运转时,不能建立电压,而只有在较高转速时(n>1200/min),发电机的电压才能很快上升,完成自励过程。
为了克服硅整流发电机在低速时,不能建立电压的缺点,在发电机转速较低、发电机的端电压低于蓄电池端电压时,由蓄电池向发电机供给激磁电流(即他励),使发电机在较强的磁场下很快地建立起电压。
因此,发电机是与蓄电池并联供电的,开始时,由蓄电池供给激磁电流,当发电机电压达到蓄电池电压时转为自励,即由发电机自身供给激磁电流。
.
.
教学过程
.
.
. .
省技工学校文化理论课教案(首页)(代号A-3)
.
.
审阅签名:梁瑞英教学过程
.
.
. .
. .
教学过程
.
.
工作过程分析如下:
(1)发动机起动时,接通电源K,按下起动按钮A,蓄电池电流经起动按钮接柱2流入磁场继电器的起动线圈Q1。
Q1产生电磁吸力使触点K3闭合,接通了激磁电路,电压调节器电磁线圈的电路。
激磁电路为,蓄电池正极→电源开关K→磁场继电器“电池”接线柱1→磁场继电器触点K3→磁轭→电压调节器磁轭→调节器常闭触点K1→“磁场”接线柱4→熔断器→激磁绕组→搭铁→蓄电池负极。
电压调节器磁化线圈电路为:蓄电池正极→电源K→磁场继电器“电池”接线柱1→磁场继电器触点→磁轭→加速电阻R2→电压调节器电磁线圈→温度裣电阻R3→搭铁→蓄电池负极。
(2)发动机起动后,发电机及其中性点N处的电压升高,从中性点引出的电流通过“N”接线柱流入磁场继电器的维持线圈Q2,产生了与起动线圈Q1方向一致的电磁吸力,使触点闭合更牢。
(3)发动机起动后松开起动按钮,起动线圈Q1的电流被切断,维持线圈Q2仍由交流发电机中性点供电,触点仍保持闭合,交流发电机的端电压随转速的升高而上升,由他励转入自励发电的正常状态,发电机的激磁电路和调节器磁化线圈电路仍正常工作。
(4)发动机转速继续升高,交流发电机端电压达到调压值时,由调节器进行正常的电压调节,调压过程不断重复。
发动机转为怠速至停止运转时,交流发电机中性点处电压下降至零,磁场继电器维持线圈中无电流通过,触点在弹簧的作用下自动断开,蓄电池与发电机激磁线圈电路被切断,避免了蓄电池向激磁绕组倒流放电。
四、晶体管式电压调节器
JFT106型调节器电路图
.
.
教学过程
.
.
. .
省技工学校文化理论课教案(首页)(代号A-3)
.
.
审阅签名:梁瑞英教学过程
.
.
. .
教学过程
.
.
. .
. .
教学过程
.
.
小结
1、起动系统的组成和作用
2、起动机的组成和作用
3、直流电动机的工作原理
作业布置
1、起动机由那几部分组成,各部件的作用是什么?
2、简述直流电动机的工作原理。
.
.
省技工学校文化理论课教案(首页)(代号A-3)
.
.
审阅签名:梁瑞英教学过程
.
.
复习旧课:
上次课讲了起动机的组成,了解了起动机的作用和类型。
新课引入
授课容
一、传动机构
传动机构的作用是把直流电动机产生转矩传递给飞轮齿圈,再通过飞轮齿圈把转矩传递给发动机的曲轴,使发动机起动;起动后,飞轮齿圈与驱动齿轮自动打滑脱离。
它一般由驱动齿轮、单向离合器、拨叉、啮合弹簧等组成。
单向离合器有滚柱式、摩擦片式、弹簧式等几种类型。
滚柱式单向离合器如图所示,滚柱式单向离合器的驱动齿轮1与外壳2制成一体,外壳装有十字块3和4套滚柱4、压帽和弹簧。
十字块与花键套筒固定连接,壳底与外壳相互扣合密封。
花键套筒的外面装有啮合弹簧及衬圈,末端安装拨环和卡圈。
整个离合器总成套装在电动机轴的花键部位上,可作轴向移动和随轴转动。
在外壳与十字块之间,形成4个宽窄不等的楔形槽,槽分别装有一套滚柱、压帽及弹簧。
滚柱的直径略大于楔形槽窄端,略小于楔形槽的宽端。
.
.
. .
教学过程
.
.
滚柱式单向离合器受力分析如图所示,当起动机电枢旋转时,转矩经套筒带动十字块旋转,滚柱滚入楔形槽窄端, ,使十字块与外壳之间能传递力矩, 如图a所示;发动机起动以后,飞轮齿圈会带动驱动齿轮旋转。
当转速超过电枢转速时,滚柱滚入宽端打滑,这样发动机的力矩就不会传递至起动机,起到保护起动机的作用, 如图 b所示。
滚柱的受力及作用示意图
二、控制装置
电磁控制装置在起动机上称为电磁开关,它的作用是控制驱动齿轮与飞轮齿圈的啮合与分离,并控制电动机电路的接通与切断。
在现代汽车上,起动机均采用电磁式控制电路,电磁式控制装置是利用电磁开关的电磁力操纵拨叉,使驱动齿轮与飞轮啮合或分离。
QD124型起动机的电路
.
.
教学过程
.
.
. .
省技工学校文化理论课教案(首页)(代号A-3)
.
.
审阅签名:梁瑞英教学过程
.
.
. .
教学过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