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六章血液科试题-终极板(1~)

第六章血液科试题-终极板(1~)

第六章血液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第一、二节试题概述一、填空题(6题)1、机体抵御入侵的第二道防线(单核细胞)。

2、(嗜酸性粒)细胞具有抗过敏和抗寄生虫作用。

3、血小板主要参与(止血)和(凝血)过程,其粘附、释放、聚集、收缩与吸附的生理特性,与其生理功能正常发挥密切相关。

4、红骨髓为(造血组织),黄骨髓为(脂肪组织)。

5、急性白血病的主要表现(发热)、(出血)、(贫血)、(骨关节痛)。

6、血友病病人的特征性表现(深部肌肉出血)与(关节腔内出血)。

二、判断(5题)1、红细胞疾病包括各种溶血、贫血、红细胞增多症等。

(对)2、粒细胞减少,易诱发各种感染。

(对)3、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是出血倾向最明显的一种白血病,可发生自发性出血。

(对)4、成熟的红细胞内充满具有结合与输送氧气与二氧化碳功能的转铁血红蛋白。

(错)5、造血干细胞疾病包括再生障碍性贫血、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等疾病。

(对)三、单选(14题)1、高热的血液病病人禁用(D )降温。

A 温水擦浴B 酒精擦浴C药物 D A+B2、多发性骨髓瘤的病人多以( A )为首发症状。

A 骨痛B 贫血C 感染D 淋巴结肿大3、(C )是人体最主要的造血器官。

A 肝脏B 脾C 骨髓D 淋巴组织4、出生后,造血干细胞主要存在于( A )A红骨髓B 黄骨髓C 外周血D 肝脏5、血液由细胞成分和(B )组成。

A 红细胞B 血浆C 白细胞D 血小板6、(B)是反应骨髓造血功能的重要指标,对贫血等血液病的诊断和预后估计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A 红细胞计数B 网织红细胞计数C 血红蛋白D 白细胞计数7、机体抵御入侵的第一道防线(C)。

A 嗜酸性粒细胞B 吞噬细胞C 中性粒细胞D B淋巴细胞8、(A)是血液病病人继发感染最常见的部位,粘膜局部血泡形成提示病人有较严重的出血倾向。

A 口腔B 肛门C 会阴D 肺部9、(A)的压痛及叩击痛,是白血病的重要体征之一。

A 胸骨B胸骨中下段C 肋骨10、出血性疾病首选的筛查项目(D)。

A 凝血7项B 补体C 凝血因子D 血小板计数11、白血病病人突然出现头疼、视力模糊、呼吸急促、双侧瞳孔变形不等大等,则提示有(D)。

A 脑疝B 脑梗塞C 中枢神经系统浸润D 颅内出血12、新鲜血浆在采集后应于(B)内输完。

A 2hB 6hC 24hD 12h13、下列关于鼻出血的预防、护理,错误的是(A)。

A经常开窗通风,室内湿度保持在50%-70%左右B 少量出血,可用棉球填塞,局部冷敷C 出血严重时,尤其是后鼻腔出血,可用凡士林油纱条行后鼻腔填塞术D 行油纱条填塞术后,3天后若无出血,可取出油纱条14、关于口腔、牙龈护理,错误的是(D):A 指导患者用软毛牙刷刷牙,忌用牙签剔牙B 进食时应细嚼慢咽,避免损伤口腔黏膜C 牙龈渗血时,可用肾上腺素棉球贴敷牙龈或局部压迫止血,并使用生理盐水漱口D 进食软食,可少量食用坚果类食品和油炸类食物四、多选题(7题)1 白细胞种类多、形态和功能各异,包括(ABCD)。

A 中性粒细胞B 嗜酸性粒细胞C 嗜碱性粒细胞D单核细胞2贫血是血液病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常见于(ABCD)。

A缺铁性贫血B 再生障碍性贫血C 溶血性贫血D 各种恶性血液病3嗜碱性粒细胞可释放(BC)。

A 补体B 组胺C 肝素D 凝血因子4关于贫血的概念主要指外周血液中单位容积内(ABC)A 血红蛋白量低于正常最低值B 红细胞数低于正常最低值C 血细胞比容低于正常最低值5参与免疫的细胞:(BCD)A 胸腺和骨髓B T淋巴细胞C 浆细胞D 单核-吞噬细胞系统6 导致出血的原因(ABCD)。

A 血小板减少B 血小板功能障碍C 某些抗凝血药物D凝血因子缺乏7 不良的饮食习惯是营养性贫血的主要原因之一,包括(ABCD)。

A 挑食B 素食C 饮酒D 偏食五、连线题全能干细胞(骨髓造血干细胞)具有不断自我更新、多项分化与增殖的能力,下列那些是对应的A--- 3 B--- 1 C---2A 红系祖细胞1、血小板B 巨核系祖细胞2、吞噬细胞(组织细胞)C 粒-单核系祖细胞3、红细胞第三节贫血一、填空题1、贫血是指单位容积外周血液中(血红蛋白浓度、红细胞计数、血细胞比容)低于正常。

2、贫血最早和最常见的症状时(疲乏、困倦、软弱无力),贫血最突出的体征时(皮肤、粘膜苍白)贫血的治疗原则中首选(病因治疗)。

,3、巨幼细胞贫血指由于(叶酸、维生素B12缺乏或某些影响核苷酸代谢药物的作用),导致细胞核脱氧核糖核酸合成障碍所引起的贫血。

4、按血红蛋白的浓度分类,可将贫血划分为4个等级(轻度大于90g/L,中度60-90g/L,重度30-59g/L,极重度小于30g/L)。

5、再生障碍性贫血是由多种原因导致(造血干细胞的数量减少、功能障碍)所引起的贫血。

6、溶血性贫血指(红细胞遭到破坏、寿命缩短),超过骨髓造血代偿能力时发生的一组贫血。

二、判断题1、慢性失血时成人缺铁性贫血最常见和最重要的病因。

(对)2、巨幼细胞性贫血是大细胞性贫血。

(对)3、再生障碍性贫血、急性失血性贫血、溶血性贫血是正常细胞性贫血。

(对)4、富含铁的食物与牛奶、浓茶、咖啡同服可促进铁的吸收。

(错)5、贫血最早和最常见的症状是头昏、耳鸣、注意力不集中。

(错)三、单选题1、小细胞低色素贫血最常见于(B)A巨幼红细胞性贫血B缺铁性贫血C骨髓病性贫血D再生障碍性贫血E铁粒幼细胞性贫血2、口服铁剂治疗缺铁性贫血有效者(HB恢复正常后)仍需继续治疗(D)A半个月以上B1个月以上C1年以上D3-6个月E2个月以上3、成人缺铁性贫血的主要原因(E)A需铁量增加B骨髓造血障碍C铁摄入不足D铁吸收不良E慢性失血4、正常人体每天排除铁的量平均为(E)A1g B10g C5mg D5g E 1mg5、注射铁剂治疗缺铁性贫血最严重的副反应是(A)A过敏性休克B头疼、发热C淋巴结炎 D 关节疼痛、面部潮红6、人体铁吸收的部位主要在(A)A十二指肠B胃部幽门C回肠上段D升结肠E空场下段7、为提高叶酸治疗营养性巨幼细胞性贫血的疗效,应同时服用(C)A维生素B1 B维生素K C维生素B12 D维生素D E维生素E8、引起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主要原因是(D)A血管内溶血B骨髓内溶血C出血失血D 骨髓造血功能衰竭E 缺乏造血原料9、再生障碍性贫血属于(C)A畸形红细胞性贫血B大细胞学贫血C 正细胞正色素性贫血D 单纯小细胞性贫血E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10、治疗再障贫血的首选药物是(B)A输血B雄激素C切脾D 糖皮质激素E一叶蔌碱11、引起继发性再障贫血的常见抗生素药物是(E)A链霉素B 红霉素C土霉素D 青霉素E 氯霉素12、再生障碍性贫血的诊断主要依据(E)A全血细胞减少B网织红细胞减少C无肝、脾、淋巴结肿大D一般抗贫血治疗无效E骨髓检查13、全血细胞减少、骨髓细胞增生低下,三系造血细胞减少,符合(E)A脾功能亢进B白细胞减少性白血病C严重的缺铁性贫血D骨髓纤维化E再生障碍性贫血14、溶血性贫血时患者骨髓的代偿造血能力可达正常的(C)A1-2倍B3-5倍 C 6-8倍D 10-15倍E20倍以上四、多选题1、下列属于缺铁性贫血的原因是(ABCD)A铁摄入不足B铁需要量增多C铁吸收不良D慢性失血铁损失过多E骨髓造血功能减退2、下列引起缺铁性贫血的是(ABCD)A萎缩性胃炎B胃—空肠吻合术后C钩虫病D营养不良E慢性腹泻3、缺铁性贫血的临床表现包括(ABCE)A皮肤干燥、缺乏光泽B反甲或匙状指C舌炎、口腔炎D黄疸E胃炎4、口服铁剂治疗缺铁性贫血应该(ABDE)A从小剂量开始、饭后服用B可加服稀盐酸或维生素C C血红蛋白恢复正常后方可停药D不宜与牛乳同服E口服铁剂3周未见效,应查找原因5、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临床表现包括(ABDE)A进行性贫血B反复感染C肝脾淋巴结肿大D皮肤、粘膜出血E内脏出血6、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发病机制包括(ABCE)A造血干细胞缺乏B骨髓微循环障碍C骨髓基质被破坏D造血原料缺乏E免疫异常7、红细胞生成减少引起的贫血,常见(ABD)A缺铁性贫血B缺乏叶酸维生素B12引起的贫血C免疫性溶血性贫血D再生障碍性贫血E珠蛋白合成障碍性贫血五、连线题1、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出血(a) a血小板减少2、过敏性紫癜的出血(b) b血管脆性增加3、再生障碍性贫血(c) c贫血和出血程度不一致4、溶血性贫血(d) d有贫血而无出血5、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e) e贫血和出血程度一致第四节出血性疾病试题一、填空题(共6题)1、出血倾向是许多(不同疾病)和(不同出血机制)的共同表现。

2、出血倾向的原因一般分为(血管壁功能异常)、(血小板异常)、(凝血异常)3类。

3、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治疗原则是(减少血小板破坏)、(提高血小板数量)、(控制出血)。

4、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病人的护理诊断:保护能力改变与(血小板减少)有关。

5、在鼻出血的预防和护理中,室内的相对湿度应在(50%—60%)6、化疗期间应避免于(化疗前后1h)进食,并指导病人进食前作(深呼吸)和(吞咽动作),进食后取(半卧)或(坐位)位,以减轻(恶心、呕吐)。

二、判断题(共6题)1、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急性型多有自限性,预后良好(√)2、出血和感染是血液病的两大致命原因(√)3、指导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病人避免使用阿司匹林(√)4、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脾切除缓解率达100%,但非首选措施(×)5、血液病主要是因先天性造血功能缺陷或骨髓成分的恶意转变所致(√)6、所有损害骨髓的药物均可至再障的发生,且与其剂量和疗程密切相关(×)三、单选(共12题)1、血液病出血倾向的护理措施中,错误的是:(D)A 保持衣服轻软B 避免皮肤摩擦C可行局部冷敷 D 深部肌肉注射2、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主要发病机理是:(B)A 骨髓巨核细胞生成减少B 骨髓巨核细胞成熟障碍C 产生抗血小板抗体D 脾功能亢进3、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具有确诊意义的是:(A)A 血小板计数减少B 可见巨大畸形血小板C 出血时间延长D 以上都正确4、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治疗首选:(A)A 糖皮质激素B 脾切除C 输新鲜血D 输血小板悬液5、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抗血小板抗体产生的主要场所是:(B)A 肝脏B 脾脏C 骨髓D 单核细胞6、对血液科病人出现颅内出血的护理措施中,叙述不正确的是:(D)A 平卧位、高流量吸氧B 保持呼吸道通畅C 头部置冰袋或冰帽D 禁用脱水剂7、血液病病人最应警惕发生的情况是:(A)A 皮肤、粘膜水肿B 呼吸道出血C 消化道出血D 颅内出血8、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最常见的出血部位是:(A)A 皮肤粘膜B 消化道C泌尿道 D 生殖道9、关于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诊断,下列哪项最有价值:(A)A 血小板计数B骨髓象 C 毛细血管脆性实验 D 出、凝时间10、关于慢性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行护理评估,叙述正确的是:(D)A 病程呈自限性B 好发于儿童C 皮下血肿多D骨髓中粒细胞增多11、静注化疗药物若漏于皮下,下列那些护理措施不妥:(C)A立即拔出静脉针 B 重新选择血管 C 局部注射血管扩张剂 D 局部冷敷12、预防和减少皮肤、粘膜出血的护理措施,错误的一项是:(C)A剪短指甲,避免搔抓皮肤 B 软毛牙刷刷牙,不用牙签剔牙C 鼻腔血痂要及时挖出D 药物一般口服,尽量减少注射四、多选(共7题)1、出血性疾病病人在急性出血时的护理措施:(ACDE)A 病人常有恐惧和紧张情绪,应予安慰B 给予哌替啶镇静C 准备一切抢救用品D 密切观察出血情况E 嘱病人绝对卧床休息2、急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临床特点:(ABC)A 儿童多见B 多有病毒感染史C 血小板明显减少D 不能自行缓解E 不可能出现内脏出血3、过敏性紫癜的临床表现正确的有:(ABCE)A 反复发作性皮肤紫癜,大小不等,高于皮面,对称性分批出现B 腹型表现为阵发性腹绞痛或持续性钝痛,多位于脐周或下腹部C 关节型多见四肢大关节游走性疼痛,常伴有关节肿胀、发热D 关节型治愈后留有后遗症E 紫癜发生1周后若出现蛋白尿、血尿或管型尿为肾型4、下列关于口腔、牙龈出血的护理措施正确的有(ABCE)A 定时用氯己定或苏打水漱口液漱口B 牙龈渗血时,可用肾上腺素棉球或明胶海绵片敷于牙龈C 牙龈渗血时,可局部涂抹凝血酶粉剂,云南白药等止血D 口腔内有陈旧血块时,会引起口臭,影响食欲,应该用牙刷,牙签清理干净E 患者进餐前可用漱口液体漱口5、血液病患者出现颅内出血,下列那些护理措施是正确的(ABCE)A 平卧位,高流量吸氧B 保持呼吸道通畅C 迅速建立静脉通路D 禁用脱水剂E 头部置冰袋或冰帽6、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处理原则有(BEC)A 抗感染B 糖皮质激素C 脾切除D 输白细胞E 免疫抑制剂7、出血倾向的相关护理诊断——保护能力改变主要与下列哪些因素有关(BEC)A 白细胞减少B 血小板异常C 血管壁功能异常D 机体能力低下E 凝血机制障碍五、连线题(共2题)1、请将左右对应药物及疾病用线连接起来A糖皮质激素1、再障B 雄性激素2、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自紫癜C 格列卫3、慢性粒细胞白血病D 苯丁酸氮芥4、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2、请将左右对应检查项目及疾病用线连接起来A 血染片染色1、评估血红蛋白性贫血最可靠的方法B 网织红细胞计数2、评估骨髓幼红细胞增生情况最简便的方法C 骨髓铁染色检查3、评估骨髓细胞外铁消失的最可靠依据D 骨髓检查4、评估是否为白血病的确诊依据1. 1---B 2---A 3---C 4---D2. 1---B 2---A 3----C 4----D第五节白血病一、填空题1、白血病按病程和和白血病细胞的成熟度分类分为(急性白血病)和(慢性白血病)。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