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液检验的质量控制
实验室设备、试剂和耗材
3.1.5 设备故障后,应首先分析故障原因,如果 设备故障可能影响了方法学性能,故障修复后, 可通过以下合适的方式进行相关的检测、验证: (a) 可校准的项目实施校准验证,必要时,实 施校准; (b) 质控物检验; (c) 与其他仪器或方法比对; (d) 以前检验过的样品再检验。
检验过程
5.1.3、如可行,尿液样品应全部进行显微镜有 形成分检查;如使用自动化仪器做有形成分筛检, 实验室应制定尿液有形成分分析的显微镜复检程 序,并进行确认: (a) 明确显微镜复检程序制定的依据、方法; (b) 规定验证方法及标准,对复检程序进行验 证,假阴性率应≤5%。 5.5.2 应至少使用20份健康人尿样品验证尿液有 形成分分析仪检验项目的生物参考区间。
尿标本
中段尿
采尿的方式
第一次晨尿
适用范围
细菌检验 试带过筛 亚硝酸盐试验 尿沉渣镜检 蛋白检验 临床化学检验
不适用范围
中段尿
第二次晨尿 随意尿
试带过筛 葡萄糖,蛋白定量 餐后尿:测尿糖 细菌学检查
亚硝酸盐还原试验 尿细菌检查 尿沉渣镜检 尿细菌检查
膀胱穿刺尿 定量标本 定时尿, 3h,12h,24h
原理: 入射角为 90度的光线进入另一介质(密度不 同)时,被折射的角度称为临界角,在终端观 察时,依折射临界角的大小,可见明暗视物的 改变,进而求出相对折射率。 操作:详见说明书 附注: 1、折射计的校准 用10克/升,40克/升,100 克/升蔗糖溶液校正折射仪,它们的折射率 分别为1.3344,1.3388,1.3479 2、混浊尿会影响结果判读,加热透明后再测
4 、检验前过程
4.2、应针对不同类型的体液样品规定不同的采 集方法和要求。 --对自行采集样品的患者,实验室或相关医护人 员应指导其正确采集样品。 --有特殊采集要求的样品,应在医生或护士的协 助下完成采集。 4.5、所有体液样品应用密闭容器运送。
5、 检验过程
5.1.2、尿液干化学分析仪性能验证的内容至少 应包括阴性和阳性符合率; --尿液有形成分分析仪性能验证的内容至少应包 括精密度、携带污染率和可报告范围。
6 、检验结果质量的保证
6.2.2 、尿液有形成分分析仪红细胞、白细胞计 数检验项目,可参照GB/T 20468 -2006《临床实 验室定量测定室内质量控制指南》进行室内质控。 ---应至少使用2 个浓度水平(正常和异常水平) 的质控物,每检测日至少检测1次,应至少使用 13s、22s失控规则。 ---定性体液学检验项目应至少使用阴性和阳性 质控物进行室内质控,每工作日至少检测1次, 偏差不超过1个等级,且阴性不可为阳性,阳性 不可为阴性。
提醒病人注意控制
药物的影响:化验单应注明药物对部分结果的影响 PH:碳酸氢钠、乙酰唑胺等 糖:皮质醇、阿司匹林、对氨基水杨酸等致假阳性; Vit C、左旋多巴、非那宗吡啶等致假阴性。 酮体:水杨酸盐、苯乙双胍等致假阳性。 蛋白:奎宁、等致假阳性、大量青霉素致假阴性。 隐血:大量Vit C致假阴性。 白细胞:呋喃妥因,庆大,头孢氨苄等致假阳性; 管型:影响肾功能的抗生素、抗结核药、抗肿瘤药、 麻醉药、疫苗、类毒素、免疫血清等均可能引 起假阳性。
女性患者尿标本采集
1、留尿前先洗手 2、采用蹲式
3、用消毒清洁的小布巾清洁尿道口和周围处
4、前段尿去掉,采集中段尿到容器中,后段排掉
避开月经期,防止阴道分泌物混入尿内
婴幼儿尿标本采集
——国外推荐用尿标本采集袋 分开儿童的双腿 保证会阴部清洁、干燥、无黏液、勿施粉、油等 移去防护纸,拉紧皮肤,将采集袋紧贴于会阴/阴茎处 定时(如每15min)察看容器 将无污染尿液倒入采集杯中送检
Hale Waihona Puke 方法学缺点:1、干化学有形成分的检测存在缺陷
2、干化学作为筛选方法,假阳性、假阴性过高
3、复检率高,同时又容易漏检
尿液分析流程(3)
全自动尿液干化学
Data
尿有形成分图像识别系统
Data
报告 图像浏览,修正结果
方法学优点
图像易于保存、方法比较容易普及
方法学缺点
检测流程不标准 显微摄像镜头只能随机地采到流动样本中通过该焦点 的细胞,能对所有目标采集清晰图像进行形态学识别 分析,定量不准确,随意性大 变形、破碎、不同角度通过的细胞不能识别 筛选速度慢、无质控
尿液检查的内容:
1、物理检查:外观,颜色,浊度,比密。 2、化学成分检测:PH,胆红素,尿胆原,葡 萄糖,蛋白,酮体,亚硝酸盐 3、有形成分检测:白细胞,红细胞,上皮细 胞,管型,结晶,寄生虫,细菌,真菌
一、物理检查 尿液比密: 折射计法:尿折射率和尿比密有较好相关性, 二者相关系数为0.98,尿折射率和尿渗量在正 常及基本正常范围内,相关系数为0.97。因此 在正常情况下,尿比密的末二位数*40=尿渗量 使用折射仪方法简单,精密度和准确度较比密 计高而且标本用量只要1-2滴(也可用于测其 他体液比密),解决了尿少病人无法测比密的 实际困难。是目前我国测比密的确证方法。
体液学检验的质量控制
体液学检验范畴
• 体液学检验包括: • 尿液、脑脊液、胸腹水等各种体液及粪便的常 规检验及形态学检验等。
体液检验质量控制的技术要求
1 、人员 2、设施和环境: 2.3、如使用尿干化学试条,其存放条件(如湿 度)应符合要求。用以保存临床样品和试剂的设 施应设置目标温度和允许范围,并记录。应有温 湿度失控时的处理措施,并记录。 2.6、应依据所用分析设备和实验过程的要求, 制定环境温湿度控制要求并记录。应有温湿度失 控时的处理措施并记录。
3 、实验室设备、试剂和耗材
3.1.4 应按国家法规要求对强检设备进行检定。 应进行外部校准的设备,如果符合检测目的和要 求,可按制造商校准程序进行。应至少对分析设 备的加样系统、检测系统、温控系统进行校准 (适用时)。分析设备和辅助设备的内部校准应 符合CNAS-CL 31《内部校准要求》。 • 尿液有形成分分析的水平离心机应有盖;应能 提供400g的相对离心力(RCF)。应每12个月 对离心机进行校准。
尿沉渣人工定量
临床化学检验
来源: Roche [尿液基础与实验诊断] 2003版, P9.德文 Peter Hagemann, Horet Kimling ,Bernd Zawta 等 ,顾可梁 翻译
男性患者尿标本采集
1、留尿前先洗手 2、指导未行包皮切除的患者褪上包皮,露出尿道口 用消毒清洁的小布巾清洁阴茎头,从尿道口开始向 上清洁 3、前段尿去掉,采集中段尿到容器中,后段排掉 4、避免前列腺液或精液混入。
镜检
方法学优点:
1、尿液分析流程完整
2、尿有形成分分析方法符合标准化要求
3、方法容易普及
方法学缺点:
1、工作效率低
2、无法满足高峰时或较大样本的检测需求 3 干化学法存在较多假阳性,假阴性
尿液分析流程(2)
阴性
自动尿液干化学分析仪 尿液样本 阳性
离心
计数板 镜检
方法学优点:
1、快速筛选后,缩短了报告时间 2、方法比较容易普及
尿液检验质量控制
分析前质量控制
分析中质量控制
分析后质量控制
分前质量控制
病人准备
标本采集
标本运送 检验流程的确定 质量监管
标本采集前病人的准备
告知病人检测时间和方法
1。留尿时间:清晨第一次尿为宜。 急诊病人可随时留尿 2。留尿方法:清洗外阴,弃去前段尿,留中 段尿,避免经血,白带,粪便等混入 3。食物对结果的影响 过量饮水—尿液稀释,致假阴性 高蛋白饮食—PH降低、NIT假阴性
检验结果质量的保证
6.4、实验室内部结果比对应符合如下要求: (a)检验同一项目的不同方法、不同检测系统 应至少6个月进行结果的比对: -尿液分析仪的比对应在确认分析系统的有效性 及其性能指标符合要求后,至少使用5份临床样 品(含正常和异常水平)进行比对; --定性检测偏差应不超过1个等级,且阴性不可 为阳性,阳性不可为阴性; --尿液干化学分析仪、尿液有形成分分析仪如型 号不同,则不宜比对;
4、餐后尿:通常收集午餐后至下午2时的尿, 有利于检出病理性糖尿,蛋白尿,或尿胆 元 5、餐前尿:餐前半小时至一小时排尿弃去, 进餐前再留尿检测尿糖。尿糖浓度反映餐 前空腹血糖平均水平,用于糖尿病治疗和 监测 6 计时尿:一般根据临床诊断或疾病观擦的需 要,按特定的时间采集尿液标本
7、3小时尿;收集上午6-9时时段内的尿液, 检查尿液有形成分排泄率 8、12小时尿:晚8时至次晨8时之内的12小时 全部尿液,用于爱迪氏计数 9、24小时尿:患者上午8时排尿,此后收集各 次排出的尿液,至次日上午8时最后一次排 尿的全部尿液
方法学缺点
无法保存图像
分析中质量控制: 标本前处理 物理检查 化学项目分析 有形成分检查 质量监控
标本的接收
1、核对检验申请单的患者信息与标本是否符 符合 2、混有杂物或与检验目的不符的标本退回, 并注明原因 3、标本量过少的应重留 4、留12或24小时尿做化学成分检测的标本, 未放防腐剂的应重留
比密计法 原理:物质的重量与同体积的纯水,在一定温 度下(4度,15.5度)相比,得到的密度为该 物质的比密(俗称比重) 操作: 1。充分混匀尿液后,沿管壁缓慢倒入小量筒 中,如有气泡可用吸管或吸水纸吸去 2。比密计放入量筒中,使悬浮于中央,勿触 及筒壁或筒底。 3。比密计停稳后,读取与尿液凹面相切的刻 度,即为被测尿液的比密
检验结果质量的保证
(b) 对于尿液中有形成分检查,尿液干化学分 析仪、尿液有形成分分析仪、尿液沉渣显微镜检 查之间不宜进行比对; (c) 应定期(至少每6个月1次,每次至少5份 临床样品)进行形态学检验人员的结果比对、考 核并记录; (d) 比对记录应由实验室负责人审核并签字, 并应保留至少2年。
尿液标本的收集
留尿容器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