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0届九年级科学3月月考试卷B卷

2020届九年级科学3月月考试卷B卷

2020届九年级科学3月月考试卷B卷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共20题;共60分)1. (3分)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A . 大理石B . 蒸馏水C . 空气D . 稀盐酸2. (3分)下列各组离子能在指定溶液中大量共存的一组是()A . 在稀盐酸中:Ba2+、CO32-、Zn2+B . 在氢氧化钠溶液中:H+、Mg2+、Cl-C . 在氯化钠溶液中:K+、Ca2+、NO3-D . 在硝酸铵溶液中:Na+、Cu2+、OH-3. (3分)“藕断丝连”,这“藕”和“丝”分别属于()A . 营养器官(果实)、输导组织B . 营养器官(茎)、营养组织C . 营养器官(茎)、输导组织D . 生殖器官(根)、上皮组织4. (3分)蜘蛛属于下列哪一类动物()A . 节肢动物B . 环节动物C . 爬行动物D . 腔肠动物5. (3分)下列现象中,属于扩散现象的有()①放在盐水中的鸡蛋被腌咸了;②在阳光照射下,看见空气中的尘土飞扬;③糖溶解在水中,使水变甜;④在显微镜下,观察到水中的微生物在游动A . ②③B . ①③C . ②④D . 以上都是6. (3分)如图为人体不同结构层次的变化过程示意图。

以下叙述符合事实的是()A . ①是细胞分化,使细胞数目增多B . ②是细胞生长,形成不同组织C . ③属于器官,由多种组织构成D . ④属于系统,马铃薯和人都有7. (3分)下例有关生态系统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 . 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主要是吃与被吃的关系B . 细菌和真菌被称为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C . 食物链和食物网一般由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共同组成D . 阳光、空气和水都属于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8. (3分)人体的每个肾由100多万个肾单位组成,如图为一个肾单位的结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 . [2]内流动的血液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B . [6]内流动的血液中二氧化碳和代谢废物均较少C . [4]内有血细胞、葡萄糖、尿素、水和无机盐等D . [5]肾小管能重吸收全部葡萄糖、大部分水和部分无机盐9. (3分)土星是太阳系的第二大行星,2013年4月28El发生了土星“冲日”现象.所谓“冲日”是指位于地球轨道外侧的大行星和地球运行到与太阳同一条直线上,而且地球处于大行星和太阳之间.在“冲日”期间用天文望远镜观察土星,则看到的土星“星相”类似于()A . 新月B . 上弦月C . 满月D . 下弦月10. (3分)当不小心将实验桌上的酒精灯碰倒而且燃烧起来,合理简单的灭火措施是()A . 用水冲灭B . 用泡沫灭火器扑灭C . 用湿抹布扑灭D . 用嘴吹灭11. (3分)两次水平拉动同一物体在同一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运动的路程(s)—时间(t)图像分别如图中曲线①②所示,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A . 两次物体运动的速度:v1<v2B . 两次物体所受的拉力:F1>F2C . 0~6 s两次拉力对物体所做的功:W1>W2D . 0~6 s两次拉力对物体做功的功率:P1<P212. (3分)浙江丽水莲都区雅溪镇里东村发生的泥石流造成 20多幢房子被埋,多人死亡。

人类的下列做法可以减少泥石流发生或危害的是()A . 乱砍滥伐、毁林开荒破坏植被B . 在开矿、采石时不合理堆放矿渣、弃土等C . 在修建公路、铁路水渠及其他建筑活动中,破坏山坡表面D . 植树造林,还地球一片蓝天、绿地13. (3分)用图所示的装置进行电解水实验,有以下描述:①向水中加入少量硫酸,能增强水的导电性②甲、乙两试管内收集到的气体的体积比约为2:1③甲试管内产生的气体能燃烧④乙试管内产生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以上描述中正确的是()A . ①②③④B . ③C . ①②D . ①②③14. (3分)晾晒三条相同的湿毛巾,下列做法最有可能让衣架保持水平的是()A .B .C .D .15. (3分)现有一重为80N的物体,该物体先在大小为20N、方向水平向右的拉力F1作用下,在水平面上以2m/s速度匀速向右运动了10m。

撤去拉力F1后,物体继续向右运动了2m后静止在水平面上,后改用方向水平向左,大小为30N的拉力F2使物体向左运动10m,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 当物体受到F1作用时,拉力做功的功率大小为200WB . 撤去拉力F1后,物体能够继续向右运动是因为受到惯性的作用C . 当物体受到F2作用时,物体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大小为30ND . 整个过程中,拉力F1和F2共做功为500J16. (3分)有五种物质,其中能对空气造成污染的是()①汽车排出尾气形成的烟雾②石油化工厂排出的废气③天然水蒸发成水蒸气④植物光合作用放出的气体⑤煤燃烧产生的烟尘A . ②④B . ①②⑤C . ⑧⑤D . ①③④17. (3分)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L是标有“2V 1W”字样的灯泡,电流表A、A1的量程均为0~0.6A,将滑动变阻器滑片P滑至最右端,断开S1 ,闭合S2 ,电压表示数为6V,电流表A的示数为0.3A;闭合S1、S2 ,电流表A1的示数为0.1A.(假设灯丝电阻不变)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 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20ΩB . R0的阻值为60ΩC . S1断开,S2由闭合到断开时,电压表的示数会变大D . 断开S1、S2 ,为保证电路安全,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最小阻值为8Ω18. (3分)如图是推出的铅球在空中运动过程中速度随着时间t变化的图像,正确的是()A .B .C .D .19. (3分)下列固体溶于水后,溶液温度升高的是()①氢氧化钠②氯化钠③硝酸铵④生石灰.A . ①②③B . ①②③④C . ①②D . ①④20. (3分)如果设计一个实验探究蚯蚓对土壤的影响,下列设计中错误的是()A . 设计甲(有蚯蚓)、乙(无蚯蚓)两容器作为对照实验B . 甲、乙两容器中分别放入等量的泥土和沙土C . 在甲容器中放入5条蚯蚓D . 甲、乙两容器都放在相同的环境中二、填空题(本大题共26分) (共6题;共26分)21. (4分) 2019年22日下午,中国农业农村部发布消息称,云南省华坪县发生一起家禽H5N6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

为2019年首例。

目前当地已启动重大动物疫情应急预案,按照防治技术规范要求,依法防控、科学防控,切实做好疫情处置工作。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 .H5N6病毒是本次禽流感的传染源B .禽流感属于消化道传染病C .为预防禽流感,出门应该戴口罩,这属于保护易感人群D .对于病鸡要及时销毁,不让活禽流入市场,目的是控制传染源E .为防止禽流感疫情蔓延,疫区周围3km2以内的家禽必须全部捕杀,目的是切断传播途径22. (4分)如图是表示人的呼吸、泌尿、消化及循环等系统之间关系的示意图(①﹣⑩表示生理过程),请据图回答问题.(1)完成②生理过程的主要器官是________,营养物质最终在组织细胞中线粒体内被彻底氧化分解,释放能量。

(2)蛋白质在②内被分解成________后才能够被人体吸收.(3)③④过程是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在③④过程中胸廓上下径的变化与________的运动有关.(4)⑨⑩过程是________与血液的气体交换,经过⑨⑩过程后,血液中氧气增加.氧气进入血液后主要与血红蛋白结合,通过血液循环运送到全身各处.23. (4.0分)某科学小组向一定量Mg(NO3)2、AgNO3和Cu(NO3)2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然后过滤,并对滤液和滤渣的成分进行了分析和实验探究。

(1)向滤液中滴加稀盐酸,有白色沉淀产生,则滤渣中的成分是________。

(2)向滤渣上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则滤液中的溶质是________。

(3)写出该反应中一定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

24. (4分)某学生利用下图所示的装置,要测定含杂质(杂质不参加反应)的氧化铜的质量分数。

取样品10克,得到如下A、B两组数据:反应前完全反应后A组玻璃管和氧化铜样品的质量共42.5克玻璃管和固体物质的质量共40.9克B组U形管和其中物质的质量共180.0克U形管和其中物质的质量共182.3克请回答下列问题:(1)为保证实验安全,在点燃酒精灯前的一步实验操作是________,实验中可以看到B中的现象是________(2)通过两组数据分析计算得到的结果不一样,其原因是________ 。

25. (4分)垃级分类回收是保护环境、防止资源浪费的一项重要举措。

镇海区街头垃圾桶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标示的物质中,属于金属材料的是________(写出1种即可)。

(2)塑料矿泉水瓶应放入________(填“可回收”或“不可回收”)筒中。

(3)使用铝合金做内筒的优点是________(写出1点即可)。

26. (6分)请深深地吸一口气,你的呼吸中蕴含着一定的科学知识,请回答下列问题:(1)你吸气时肋间外肌和膈肌收缩,胸腔容积________,(选填“扩大”或“缩小”)肺内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外界气体进人肺。

(2)在该过程中,你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来自于哪个生理过程?________。

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42分) (共6题;共42分)27. (8分)某校兴趣小组的同学在探究种子萌发需要的环境条件时,设计了如下实验步骤;①取3个相同的无色玻璃瓶,分别贴上写有甲、乙、丙的标签,瓶底各铺上两张餐巾纸并加入适量的水;②把30粒菜豆种子分别撒在甲、乙、丙瓶的餐巾纸上;③将甲、乙、丙3个玻璃瓶按下表方法处理后,放在光照充足、25℃的环境中。

一周后,记录菜豆种子的萌发情况如下:编号甲乙丙请根据以上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本实验所探究的实验变量有________和________。

(2)要证明“黑暗对种子的萌发是否有影响”,在实验设计上可选用________作为对照实验,该实验的结论是________。

(3)请指出步骤②中实验设计的两处不足:________和________。

28. (6分)下表列出了硝酸钾与氯化钠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1)现有含123g硝酸钾与17.9g氯化钠的混合物,某同学设计了以下实验除去硝酸钾中的氯化钠(操作过程中不考虑额外的水损失)。

①向混合物中加入适量水,加热溶解;②继续加热溶液至100℃并恒温蒸发浓缩;③将溶液降温至10℃,仅得到硝酸钾晶体,过滤,将所得硝酸钾晶体洗涤并干燥.A.步骤②中,为确保没有晶体析出,溶液中至少要保留________g水;B.步骤③中,最多可得到硝酸钾晶体________g;C.根据上述实验可概括出除去硝酸钾中少量氯化钠的主要步骤:加热溶解→蒸发浓缩→________→过滤→洗涤→干燥;D.洗涤时,应选用少量________(选填“热水”或“冷水”).其目的是:________;(2)除去氯化钠中少量硝酸钾的一种方法是:将氯化钠和硝酸钾的混合物置于适量水中,加热,搅拌,待硝酸钾全部溶解,趁热过滤,将过滤所得的氯化钠晶体进行洗涤和干燥.上述方法中,趁热过滤的目的是:________;29. (8分)某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为了鉴定某一溶液中是否含有 ,他们设计了如下方案,并进行了实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