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电路第一节电是什么学习目标:1.通过实验,了解摩擦起电并会解释相关的现象(重点);2. 理解摩擦起电的实质(难点);3.了解电荷的种类和相互作用规律(重点);4. 知道验电器作业及其工作原理。
自主学习知识点一、摩擦起电1、提出问题:电是什么?通常我们可以采取什么办法使物体带电?2、观察课本图,细读图片文字解释,你从中得到哪些启示?3、用准备好的塑料尺(或塑料梳子)在自己或同学头发上摩擦后靠近碎纸屑,把你观察到的现象记录下来。
请你探究:(请同学们利用手中的器材探究摩擦起电现象;学生以组为单位,动手做实验)观察课本图两图,结合实验填写实验现象:①与毛皮摩擦过的塑料梳子能_________轻小物体。
②将与毛皮摩过的塑料棒,靠近自来水细水流附近,水流将_____________。
为什么?。
③将文具盒中的各种文具,如直尺、铅笔、圆珠笔、钢笔等摩擦后,分别靠近小纸屑,你会发现什么现象?为什么?④得出结论:一些物体被摩擦后,能够。
人们把这种现象称为物体带了“”,或者说带了。
⑤象这种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叫。
带电体的性质:带电体能吸引轻小物体。
知识点二、两种电荷2、利用教师准备的器材参照课本图实验(实验效果不太明显):①两根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相互靠近时,它们之间发生相互_________的现象。
②两根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相互靠近时,它们之间发生相互_________的现象。
③丝绸摩擦的玻璃棒和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相互靠近时,它们之间发生相互_________的现象。
④得出结论:用丝绸摩擦的玻璃棒和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它们各自所显示的电性,后来人们发现自然界存在着电荷,并把丝绸摩擦的玻璃棒上所带的电荷规定为;可用_______表示。
把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上所带的电荷规定为,可用______表示。
⑤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是:同种电荷相互____________,异种电荷____________。
温馨提示:若两个物体①相互相互排斥:则物体带②相互吸引:则物体知识点三、摩擦起电的实质阅读课本[信息窗],了解摩擦起电现象。
讨论摩擦起电的实质。
近代科学进一步揭示出原子核内部的质子带,核外电子带。
在通常情况下,原子核内的正电荷跟核外电子所带的负电荷的总量,整个原子不显电性,是的。
本来是中性的原子,当它失去一个或几个电子的时候,它的电子总共带的负电荷比原子核的正电荷,它就显示出带电荷;相反,本来是中性的原子,当它跟多余的电子结合在一起的时候,它就显示出带电荷。
不同物质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是的。
两个物体相互摩擦时,一个物体的电子可能会另一个物体上,得到电子的物体就带电,失去电子的物体就带电。
所以,摩擦起电实际上不是产生了电,而是电子在物体之间的说明①不同材料制作的两个物体相互摩擦时可能会起电②相互摩擦的两个物体,分别带上等量的异种电荷知识点四、验电器1.观察验电器构造,对照课本[讨论与交流]回答:验电器的构造;2.验电器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
3.验电器的工作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验电器怎样检验物体是否带电?当用带电体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时,就有一部分电菏转移到验电器的金属箔片上,这两片金属箔由于带同种电荷互相排斥而张开。
5、验电器是否能粗略比较物体带电的多少?能。
根据两片金属箔张角的大小。
知识点五、静电阅读课【加油站】后回答下列问题:什么是静电感应?阅读课本【迷你实验室】后回答下列问题:1、你观察到什么现象?你能解释这个现象吗?2、怒发冲冠材料:泡沫板、尼龙布用尼龙布在泡沫板上摩擦几次,将泡沫板靠近人的头发,头发会竖立起来。
你能解释这种现象吗?3、神奇的气球材料:气球、绸布、细线把气球吹胀后用绳扎紧,在气球上画脸,用绸布摩擦两个气球,再把它们的绳系在一起,它们会“怒视”相对。
你能解释这种现象吗?合作探究第一组: 5.经常使用的电风扇,扇叶往往会带有一些灰尘,请你分析原因是什么?1、下列现象中不属于摩擦起电现象的是( )A.被绸子摩擦过的玻璃棒靠近碎纸屑,纸屑被吸起B.在干燥的冬季脱毛线衣时,会听到轻微的劈啪声C.擦黑板时粉笔灰纷纷扬扬,四处飘落D.穿着化纤类织物的裤子走路时,裤腿上常容易吸附灰尘1.在干燥的天气里,用塑料梳子梳头发时,头发会随着梳子飘起来,这是因为梳子和头发摩擦时分别带上_____电荷,互相______的缘故。
第二组: 2、通过 _______ 的方法可以使物体带电,带电物体能够______轻小物体,自然界只存在________和_________。
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_____电,是因为玻璃棒在摩擦过程中____(填“得到”或“失去”)电子。
3.下列现象不属于摩擦起电的是()A.在干燥的天气脱毛衣时会听到轻微的噼叭声B.用干净的塑料梳子梳头发时,头发会随梳子飘起C.化纤衣服穿在身上特别爱吸附灰尘 D.擦黑板时粉笔灰四处飘落第三组: 4.淘气的小明将两只系着细线的气球在衣服上蹭来蹭去,当他提起细线试图让两只气球靠近时,出现了如右图的现象,发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已知A球带正电,从图所示现象可知,B球带电,C 球可能带电,也可能 ( 填“带”或“不带”) 电。
[来源第四组: 1.电视机的荧光屏上经常粘有灰尘,这是因为电视机工作时,屏幕上带有,而具有了 ____________的性质。
2.用毛皮摩擦橡胶棒,橡胶棒带了负电,这是由于 ( )A.毛皮束缚电子的能力比较弱 B.橡胶棒的正电荷转移到毛皮上C.摩擦过程中创造了负电荷 D.橡胶棒上有了多余的电子第五组: 3.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去靠近甲、乙两个轻小物体,结果甲被排斥、乙被吸引。
由此我们可以判定 ( ) A.甲带正电,乙带负电 B.甲带负电,乙带正电 C.甲带负电,乙不带电或带正电 D.甲带正电,乙不带电或带负电*4.三只轻纸球分别用丝线悬挂着,其中任意两只球靠近时都互相吸引,则下面结论正确的是 ( )A.三球都带电 B.有两球带同种电荷,第三球不带电C.只有一球带电 D.有两球带异种电荷,第三球不带电第六组: 2.将两个吹足了气的气球在手上或衣服上摩擦几下,然后将悬线提起,我们可以看到两个气球互相_____,其原因是____________5.甲、乙、丙、丁4个带电小球,甲与乙互相吸引,乙与丁互相排斥,丙与甲互相吸引,已知丙带正电,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带正电 B、乙带负电 C.丁带正电 D.甲、乙都带正电6.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去接触验电器时,发现箔片迅速闭合后以张开了,由此可知验电器最初带的是电荷,后来带的是电荷。
第七组: 1.我们经常在加油站看到一条醒目的警示:“严禁用塑料桶运汽油”。
这是因为在运输过程中汽油会不断与桶壁摩擦,使塑料桶带________,造成火灾隐患。
4..用与橡胶棒摩擦过的毛皮靠近与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则毛皮与玻璃棒()A.相互吸引B.相互排斥 C.无相互作用D.无法判断第八组: 2.有些化纤布料做成的衣服穿在身上很容易脏,着主要是因为化纤布料容易发生现象而吸引细小的灰尘所造成的。
3.有A、B两个带电体,若A与B相互排斥,而A又与带正电的C相互吸引,那么A一定带_______电,B与C一定能相互_______。
课堂展示拓展延伸学后反思:第二节让电灯发光(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初步认识电流和电路;能列举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电源、开关、用电器,并认识日常生活中的简单电路。
2、过程与方法:经历简单的电路连接,电路出现故障时能自行查找原因,设法解决问题;尝试用符号表示电路中的元件,绘制最简单的电路图。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课前观察、搜集有关电路元件及生活中的简单电路,让学生体验物理源于生活,用于生活,乐于观察和探索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活用所学知识;在简单的电路连接过程中体验解决物理问题的喜悦。
学习重难点学生初步认识电流、电路和电路图。
▲在没有老师指引的情况下,学生尝试连接电路,自行分析电路故障并解决问题;在没有老师指引的情况下,学生尝试绘制简单的电路图。
自主学习【例1】阅读课本后回答下列问题:(导线以外的电路组成部分都叫元件)1、什么是电路?。
2、一个简单完整的电路是由哪些部分组成的呢?。
3、各部分的作用分别是什么?如图14-10所示:电源的作用是;我知道的电源还有;用电器的作用是;我知道的用电器还有;开关的作用是;我知道的开关还有;导线的作用是;我知道的导线还有;【例2】阅读课本后回答下列问题:1、电池有、两个极。
在电路中,电池的正极用“”表示,负极用“”表示。
常用的是干电池和蓄电池。
2、电流是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的,物理学上规定: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方向。
3、在电路接通时,电流总是从电源的流出,经过、流入电源的。
这一点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非常重要,同学们要引起高度重视!例题:标出上面两幅图中的电流方向【例3】阅读课本P57后回答下列问题:1、通路:的电路,如图14-14,用电器能正常工作。
2、开路:的电路,如图14-15,用电器不能工作。
3、短路: 的电路,如图14-16,用电器不能工作。
分电源短路(如图14-16(a))和用电器短路(如图14-16(b))两种。
短路时,电流很大,会烧坏 和 。
在生产和生活中若发生短路,轻则用电器不工作,重则会引发 ,所以是绝不允许的。
近80%的火灾是由短路引起的,短路是考试的重点,也是难点。
中考必考内容。
【例4】阅读课本页,电路元件的连接方式有 和 (1)用电器的一般都是采取并联连接的,(2)正常连接的开关一般都是串联连接的,出现并联的就可能有短路。
实践一下1.认识通路、开路和短路.2.图所示电路中,灯泡处于通路状态的是,处于断路状态的是,处于短路状态的是。
3. 想一想:短路时电路中电流为什么会很大?短路有哪些危害?阅读课本课堂展示第一组: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导体中只要有电荷,就能形成电流B .电路中只要有电源,就一定能形成电流C .只要闭合开关,就一定有电流.D .以上说法都不对4. 如图14-2-1所示电路中哪一个是完整的( );图中完整的电路主要包括哪几部分? 第二组: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导体中只要有电荷,就能形成电流B .电路中只要有电源,就一定能形成电流C .只要闭合开关,就一定有电流.D .以上说法都不对10. 如图14-2-7所示的各电路中,开关S 闭合后,小灯泡L 1、L2都能发光的图是( ) 第三组: 3.在避雷针的尖端不断向空中释放电子的过程中,避雷针中的电流方向是( ) A .从地面流向尖端 B.没有电流C .从尖端流向地面 D.无法确定 1、关于电路和电流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日常生活中我们在使用用电器时将插头插在插座上用电器便工作,这说明电路中可以不要开关B 电流的方向是人为规定的,这是为了更好地研究电C 电路中要想形成持续电流由电源就行了D 电路中的连接形式有通路、开路、和短路,只有通路才是正常状态 第四组: 4.关于电流的形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电荷的运动形成电流B.电子的定向移动不能形成电流C.只有正电荷的定向移动才能形成电流D .正、负电荷的定向移动都能形成电流 2、日常生活中的“开灯”是指__(断开或闭合)开关,“关灯”是指__(断开或闭合)开关第五组: 5、在避雷针的尖端不断向空中释放电子过程中,避雷针中的电流方向为: A 、从地面流向尖端 B 、没有电流C 、从尖端流向地面D 无法确定3、在避雷针的尖端不断向空中释放电子过程中,避雷针中的电流方向为: A 、从地面流向尖端 B 、没有电流C 、从尖端流向地面D 无法确定5.请你尝试将图4所示两组电路元件连成两个不同的电路,要求两灯都能发光.L 1L 2SL 1L 2S图4第六组:6、关于电路和电流的说法正确的是:()A 日常生活中我们在使用用电器时将插头插在插座上用电器便工作,这说明电路中可以不要开关B 电流的方向是人为规定的,这是为了更好地研究电C 电路中要想形成持续电流由电源就行了D 电路中的连接形式有通路、开路、和短路,只有通路才是正常状态 2.在这几个电路图中,电路连接正确的是( )4、五光十色的节日小彩灯依次连接在电路中,如果都不亮,是由于发生了__路,如果只有一个不亮,而其它的等亮度稍稍增加,可能这只灯被__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