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初三物理导学案

初三物理导学案

初三物理导学案编制:程伟宁审校:祝定高《弹力、弹簧测力计》导学案NO:18班级姓名小组等级学习目标:1、知道弹力及产生的条件2、了解弹簧测力计的原理3、会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重点难点:弹力概念及弹簧测力计的使用能力立意:通过对天平、弹簧测力计的使用,培养学生乐于探索日常用品中的科学道理的情感,培养学生探索新器件的能力使用说明:1、用10分钟时间自学教材52—53页,未学懂的用红笔标记2、用35分钟独立完成本导学案“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部分,并准备课堂交流学法指导:阅读教材并联系生活实际,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一、自主学习1、问题引入:课本1-1的两幅图,甲图可使物体弹得更远,乙图中的运动员借助杆的弹性跳得更高,下面就来学习这样的知识新课标第一网2、知识点一:弹力①弹性:物体受力时发生,不受力时又恢复到的特性,如,。

②物体发生形变后,即使撤去外力,也不能恢复,物体的这种特性叫。

③弹簧弹性的特点:在一定的限度内,能恢复原状,超过了这个限度,形变将无法,因此使用弹簧时,不能超过它的限度,否则会损坏弹簧。

④弹力: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对跟它接触的物体产生的力。

产生条件:(1)发生(2)相互接触3、知识点二;弹簧测力计①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与受到的拉力成。

②使用前(1)观察(2)观察(3)检查指针是否指在,若没有需调节使。

③使用时:必须使作用在挂钩上的拉力的方向沿着弹簧的中轴线,避免摩擦而带来误差。

二、合作探究1、拉弓射箭,弓由于受力而发生,松手后弓产生的将箭射出。

2、跳板运动员练习跳水时,跳板发生了,便对产生向的,从而使运动员向上跳起。

3、某同学在使用弹簧测力计测力的大小时,由于粗心大意,未将指针调零,指针已指在0.5N处,他就来测量,要得到正确的结果,应当把每次读数()A、加上0.5NB、不加也不减C、减小0.5ND、不能用来测量4、在弹簧测力计的两侧沿水平方向各加6N的拉力并使其保持静止,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A、0NB、3NC、6ND、12N5、(多选)a、b两个测力计放在水平桌面上并相互勾在一起,用水平拉力F1和F2分别拉a、b拉环,F1=F2=6N,若两个弹簧测力计静止,则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a对b的拉力和b对a的拉力是相互作用力B、a受平衡力,b对a的拉力是6N,a的示数为6NC、b受平衡力,a对b的拉力是6N,b的示数为12ND、a和b受到的合力均为零,示数均为零6、如果将一根弹簧拉长5cm,要用15N的力,弹簧拉力器是由三根相同的弹簧并接组成,若将拉力器的三根弹簧同时拉长10cm,所需的拉力是()A、30NB、90NC、45ND、50N7、如右图某同学在用已接零的弹簧测力计测量一个物体的重力时,误将弹簧测力计上下拿反了,把物体挂在了拉环上,当物体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4.0N,则该物体的重量()A、一定等于 4.0NB、一定大于 4.0NC、一定小于 4.0ND、无法判断大小8、撑杆跳高运动员比一般跳高运动员跳得更高,是因为运动员在起跳时用力压杆,杆发生,杆对运动员有向作用力。

9、如图,在弹簧测力计的两侧,沿水平方向各加4N的拉力,并静止,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A、0NB、2NC、4ND、8N10 关于弹力,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相互接触的物体间不一定产生弹力B.弹力仅仅是指弹簧形变时对其他物体的作用C.弹力是指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由于要恢复原状,对接触它的物体产生的力D.压力、支持力、拉力都属于弹力初三物理导学案编制:程伟宁审校:祝定高《重力》导学案NO:19班级姓名小组等级学习目标:1、知道重力的概念、大小、方向、重心2、通过探究重力跟质量的关系,体会用图象处理数据,得出结论的方法3、通过假设没有重力的猜想,唤起浓厚的学习兴趣重点难点:重力方向、重心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能力立意:充分体验物理与生活的密切关系使用说明:1、用15分钟时间自学教材54—58页的全部内容。

未学懂的部分用红笔标记。

2、用25分钟独立完成本导学案“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部分,并准备课堂上交流。

学法指导:密切联系生活实际一、自主学习1、问题引入:在17世纪,牛顿坐在苹果树下就在思考:地面上的任何物体松手后为什么都要落回地球,现在我们知道它们都受到地球的吸引,这就是今天学习的内容2、知识点一:重力的由来(1)宇宙间任何两个物体,大到天体,小到灰尘之间,都存在互相吸引的力,这就是。

(2)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地球上的所有物体都受到的作用,因而落向地球。

(3)假若没有重力会怎样?举几例①②③3、知识点二:重力的大小(1)重力的大小叫重量(2)用天平测出几个物体的质量,用弹簧秤分别称出其重力,在重力与质量关系的坐标轴上,描点连线,得到一条线(填“直”或“曲”)表明,物体所受的重力跟它的质量成比。

(3)g=9.8N/kg,表示质量为的物体,所受重力为.4、知识点三:重力的方向悬挂物体的线自由下垂的方向就是重力的方向,也叫竖直方向,因此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5、知识点四:重心物体受到的重力可以看成集中在一点上,这一点叫, 质地均匀,外形规则的物体,其重心在几何中心上二、合作探究1、玩具“不倒翁”被板倒后会自动立起来,在图乙中画出“不倒翁”所受重力和支持力的示意图(0为不倒翁的重心)2、下列数据比较符合实际的是()A、一位中学生的质量约为6kg;B、一个鸡蛋的重力约为0.5NC、常用圆珠笔的长度约为 1.8cmD、某运动员百米赛跑的平均速度约为25m/s3、关于物体的重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任何有规则形状的物体,它的重心就是它的几何中心B、重心就是物体内最重的一点C、重心总是在物体上,不可能在物体之外D、重力在物体上的作用点,叫物体的重心4、水平仪放置于桌面上的情形,则该桌面()A、右边高,左边低B、左边高,右边低C、左右相平,前高后低D、左右相平,前低后高5、物体所受重力的施力物是,由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物体对也有力的作用,方向。

6、物体在月球表面时的重力是它在地球表面时的6分之一,某物体在地球表面的质量为600g,它在月球表面的重力是,它在月球表面时的质量是。

7、质量为500N的学生站在地面上,他受到力和力,施力物体分别是和。

8、如图,是模拟建筑工地上,常常见到的简易吊车,绳的一端绕在手指上,杆的一端顶在掌心,在A处挂一重物时,绳对手指以及杆对掌心均有力的作用,对这两个力的方向完全正确的图是()初三物理导学案编制:程伟宁审校:祝定高《摩擦力》导学案NO:20班级姓名小组等级学习目标:1、知道摩擦力的存在及决定它的因素,从而认识到增大和减小摩擦的方法2、了解摩擦的利弊,使它更好地服务于我们的生活3、经历探究决定摩擦大小的因素,巩固控制高量法,分析数据,归纳实验结论的一般方法重点、难点;摩擦力的产生及决定因素能力立意:增大和减小摩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使用说明:1、用10分钟时间自学教材60—61页,疑问之处用红笔标记2、用30分钟独立完成本导学案“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部分,并准备在课堂上交流学法指导:摩擦现象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实现从物理走向生活的价值取向一、自主学习1、实验引入:⑴将两本书一页一页地交插重叠完后,双手分别拿着两本书的装订线,向两边拉开,对比两本书上下叠放后拉开,哪个更容易?⑵自行车轮和鞋底的花纹有何作用?当花纹磨去后又会怎样?2、知识点链接(1)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上滑动时,会产生的力,这个力就叫(2)摩擦力的产生条件:①两物体相互接触②有压力③接触面不光滑④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

(3)摩擦力的方向,与相对运动方向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4)摩擦力的大小跟作用在物体表面的压力有关,压力越大,摩擦力越。

它还跟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接触面越粗糙,摩擦力越。

二、合作探究1、关于摩擦力的产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两个物体相互接触一定有摩擦力产生B、静止的物体一定受摩擦力作用C、两个相互挤压的物体间一定有摩擦力产生D、两个相互挤压有相对运动的物体间一定有摩擦力产生2、“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动物在进化过程中形成了与环境相适应的体征,下列体征中属于减小摩擦的是()A、泥鳅身上的黏液B、壁虎脚上的刷状肉垫C、斑马身上的条纹D蛇身上的粗糙鳞片3、体重500N的某同学双手握住竖直的竹杆匀速向上攀,他受到的摩擦力(),若匀速向下滑他受到的摩擦力是()。

A、等于500N,方向向下B、等于500N,方向向上C、大于500N,方向向上D、大于500N,方向向下E、小于500N,方向向上F、小于500N,方向向下4、下列关于摩擦力的说法正确的是()A、摩擦力总是阻碍物体的运动B、摩擦力总是阻碍物体的相对运动C、摩擦力总是促使物体运动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5、用弹簧测力计拉着重8N的物体在水平面上以 2.5m/s的速度做匀速运动,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2N.当绳子突然断开时,则( )A、物体速度保持不变,受到的摩擦力小于2NB、物体速度逐渐减小,受到的摩擦力等于2NC、物体速度保持不变,受到的摩擦力等于8ND、物体立即停止,受到的摩擦力为零6、假若物体间的摩擦力突然消失,下列哪些现象不可能的是()A、无法用筷子菜B、我们将无法写字,因为笔会从手中下滑C、我们将无法系紧鞋带D、静止在水平公路上的汽车很容易开动7、下列实例中,为了增大摩擦的是()A、拉杆旅行箱底装有轮子B、鞋底刻有凹凸不平的花纹C、向自行车的转轴处加润滑没D、在气垫船底和水之间形成一层空气垫8、举重运动员和体操运动员在比赛前,总是要在手上抹些镁粉,而在单杠上做回环动作时,手握杠又不能太紧,他这样做的目的()A、前者是为了增大摩擦,后者是为了减小摩擦B、两者都是为了增大摩擦C、两者都是为了减小摩擦D、前者是为了减小摩擦,后者是为了增大摩擦9、在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中,选用的器材有:正方体木块,读数准确的弹簧测力计,粗糙程度均匀的长木板、棉布、毛巾等甲乙(1)采用甲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测量木块与木板的摩擦力时,实验很难保持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稳定,也很难保持物体匀速直线运动。

(2)采用图乙解决了上述问题,其原因是①②初三物理导学案编制:程伟宁审校:祝定高《弹力、重力、摩擦力》训练学案NO:21(考试时间4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36分)1、(多选)下列属于增大摩擦的是()A、雪地里汽车轮上的防滑链与地面间的摩擦B、船在航行时,船体与水的摩擦C、自行车运动时,车轴与滚珠间的摩擦D、体操运动员做双杠项目时在手上擦些镁粉2、被打出去的门球会慢慢停下来的原因是()A、门球没有受到地面摩擦阻力的作用B、门球受到地面摩擦阻力的作用C、门球的惯性逐消失D、门球所受到的摩擦阻力大于它的惯性3、小明匀速爬杆,小刚匀速爬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因为爬杆时手握杆的压力大,所以小明受到的摩擦力也一定大B、因为绳子粗糙,所以小刚受到的摩擦力一定大C、小明和小刚受到的摩擦力一定相等D、若小明的体重大,则他受到的摩擦力一定大4、下列关于重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可以用天平直接测量B、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可以用弹簧计直接测量C、国际上通用的重力单位是千克D、重力的方向是垂直向下的5、如果没有重力作用,下列哪个现象不会发生()A、河里的水不能流动B、玻璃杯摔在地上碎了C、杯中的水倒不进嘴D、重物压在身上,我们感觉不到重量6、假若没有摩擦,下列现象中不可能发生的是()A、地面上滚动的球和行驶的车辆很难停下来B、手拧不开瓶盖C、人在地上行走如飞D、用一个不大的力就可将汽车推动7、物体从光滑的斜面滑下的过程中,(不计空气阻力),受到的力有()A、重力和支持力B、重力支持力和下滑力C、重力、下滑力、摩擦力D、重力和下滑力8、用弹簧测力计在水平方向拉一个置于水平地面上的物体,使它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6N;过了一会儿它的示数为9N,这时物体运动时受到的摩擦力大小是()A、6NB、3NC、9ND、15N9、某同学在用弹簧测力计测量物体的重力时,错将物体挂在了拉环上,当物体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8N,则物体的重力()A、一定等于8NB、一定小于8NC、一定大于8ND、以上情况都有可能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46分)10、沿地面踢出去的球,还能在地面上继续运动一段距离,这是因为球具有,球运动越来越慢,最后停下来,这是因为球在运动过程中受到的作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