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糖化合物的研究进展
本文链接:/Periodical_lyspkj200406005.aspx
分离及纯化 " 多糖的提取、
"(" 多糖的提取 多糖提取的原料一般采用传统中药或一些待研 究植物的干品, 将其粉碎过筛, 烘干备用。多糖的种 类繁多, 且存在于植物的部位也不尽相同, 因此, 对 于不同的目标物, 其提取方法也不同。 常用的提取
收稿日期: $##$ + "" + "$ 作者简介: 张艳萍 ("’*& + ) , 女, 甘肃安西人, 硕士 (
4 多糖的定性及定量分析
多糖的定性及定量方法有很多种, 有色谱法、 电 泳法以及各种化学方法, 但最为常用的则是色谱法。 在进行色谱分析以前, 需要对样品首先进行水解, 它 是色谱技术用来确定多糖、 寡糖中各种单糖组分构 成的前提。一般控制酸的浓度、 温度、 时间等可以达 到多糖、 寡糖的部分水解和完全水解。在具体的一 个水解方法确定以前, 要用多种水解方法比较水解 结果, 从而确定适当的水解方法。如在研究壳聚糖 的水解方法时, 即采用 8 种方法比较, 最终选定最佳 的水解条件是 8 9 :;) 6""< 水解 7%。在水解过后, 可以进行色谱分析。 4 = 6 气相色谱法 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糖类, 由于糖类本身没有 挥发性, 所以在气相色谱分析之前预先转化成易挥 发、 对热较稳定的衍生物。目前常用的衍生物有: 糖 的三甲基硅醚衍生物、 糖肟三甲基硅醚衍生物、 糖腈 乙酸酯衍生物、 糖醇乙酸酯衍生物和三氟乙酸酯衍 生物等。 4 = 4 高效液相色谱法 糖的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在 >" 年代就开始研 究, 多年来已取得了较大的进展, 成为常量及微量单 糖和寡糖重要的分析分离方法之一。到目前为止, 有两种通常采用的方法: 一是使用化学键合固定相, 以乙腈 3 水或乙腈 3 甲醇 3 水作为流动相, 单糖或 寡糖由示差折射检测器检测。为了提高检测的灵敏 度和分辨率, 糖类经常有紫外或荧光标记的衍生化
多糖化合物的研究进展
作者: 作者单位: 刊名: 英文刊名: 年,卷(期): 被引用次数: 张艳萍, 蒋家新 浙江科技学院生物与化学工程系,浙江,杭州,310012 粮油食品科技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EREALS,OILS AND FOODS 2004,12(6) 5次
粮油食品
粮油食品科技 第 "$ 卷 $##
(浙江科技学院生物与化学工程系, 浙江 杭州 !"##"$)
摘要: 多糖作为构成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 在抗肿瘤、 抗炎、 抗病毒、 降血糖、 抗衰老、 抗凝血 等方面均发挥着其特殊的生物活性作用。该文就多糖的提取分离、 纯化、 组分分析以及生物活性等 方面的研究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 多糖; 提取分离; 纯化; 生物活性 中图分类号: %&$’ ( "$ 文献标识码: ($##-) ) 文章编号: "##* + *,&" #& + "$ + #$
# " !
万方数据
粮油食品科技 第 64 卷 4""! 年 第 8 期
粮油食品
后, 用硅胶做固定相, 以正己烷 3 二氧六环为流动 相, 在紫外或荧光检测器上检测单糖或寡糖; 另一种 方法是以离子交换树脂或凝胶做固定相, 水或盐溶 液为流动相, 用示差检测器或采用柱后衍生化方法, 用可见光、 紫外光或荧光检测器检测, 以提高检测灵 敏度。此外, 还可以测定多糖的分子量, 可以 :?@; 对糖进行定量分析。 4 = A 电泳法 电泳技术在近年得到了飞速的发展, 可用于糖 及糖复合物分析的电泳方法有: 柱电泳、 薄层电泳和 毛细管电泳 ( ;-) 三类。其中 ;- 是 7" 年代发展起 来的一类新型的高效、 快速、 微量的仪器化电泳技 术, 常用自由溶液介质, 只能分离离子组分和中性组 分。柱电泳和薄层电泳亦称经典电泳, 多用凝胶或 纤维素介质, 只能分离离子组分。若用聚丙烯酰胺 凝胶为介质, 因其空间网络具有 “分子筛” 效应, 可按 离子的大小分离。 4 = ! 其它方法 糖在自然界中是广泛存在的一种物质, 在研究 上也适用于很多方法, 如用于纯度测定的比旋度法、 超离心法、 高压电泳法、 凝胶过滤法等; 用于分子量 测定的渗透压法、 蒸汽法、 端基法、 光散射法、 粘度法 等; 用于结构研究的化学方法: 高碘酸氧化法、 史密 斯降解法、 甲基化反应等; 用于糖链结构分析的光谱 法以及质谱、 核磁共振在糖类化合物上的应用。 总的来说, 多糖的研究方法已经比较成熟, 但对 于不同的原料、 不同类型的多糖以及不同的分析要 求, 所选择的分析方法也不尽相同。但由于样品在 气相中传递速度很快, 加上可以选用广泛的固定液 和采用灵敏的检测器, 因而气相色谱具有选择性强、 分辨力好、 灵敏度高以及分析速度快等优点。因此, 在进行糖类的研究中应用最为广泛。
万方数据
A
A=6
多糖的生物活性
抗肿瘤活性 多糖的抗肿瘤活性一般是通过增强免疫细胞的 活性来实现的; 其次, 通过影响细胞生化代谢, 可以 干扰或抑制磷脂酰肌醇转换为一定的抗癌作用; 多 糖可以促进肿瘤细胞脂质过氧化, 加速肿瘤细胞的 死亡。它的抗肿瘤作用与单糖糖苷键的结合方式有 关; 还与其立体结构有关, 若螺旋立体结构被破坏, 则多糖的活性大大降低; 此外, 多糖的抗肿瘤活性的 大小还与多糖的分子量、 取代基、 溶解度、 粘度、 给药 剂量和途径以及提取方法等因素有关。 A = 4 多糖的抗病毒活性 研究表明, 许多多糖对病毒有抑制作用, 如艾滋 病毒、 单纯疱疹病毒、 巨细胞病毒、 流感病毒、 囊状胃 炎病毒、 劳斯肉瘤病毒和鸟肉瘤病毒。多糖的抗病 毒作用现已引起医药界的高度重视, 尤其是硫酸多 糖的强抗病毒活性, 显示了多糖广阔的药用前景。 完 参考文献: 略。 ! # " !
引证文献(5条) 1.朱晓霞.张勇 天麻多糖的纯化工艺研究[期刊论文]-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0(14) 2.王忠民.程明冬.王有平 无核白葡萄的多糖分离及其单糖组成分析[期刊论文]-中国食品工业 2006(6) 3.李苹苹 贻贝生物活性的研究[学位论文]硕士 2006 4.程明冬 葡萄多糖的分离纯化和功能特性的研究[学位论文]硕士 2006 5.马振宇 兔血清中硫酸多糖类药物911微量分析方法的研究[学位论文]硕士 2005
!"#"$%&’ (%)*%"## +, ()-.#$&&’$%+/" &)0()1,/#
./)01 234 + 5647, 89)01 863 + :64 (;<53=>?<4> @A B6@C@7D 34E FG<?6H>=D, .G<I6347 JK6<4K< 34E L<KG4@C@7D K@CC<7<, /347MG@N !"##"$) 23#4%$&4: LG< 5@CDH3KKG3=6E< 6H @4< @A >G< O3H6K ?3><=63CH PG6KG Q<<5 C6A< ( 9>H R3=6@NH O6@3K>6R6>6<H 64KCNE< 34>6K34K<= 3KS , >6R6>D 34>6 + 64AC3??3>@=D, 34>6O3K><=63C 3K>6R6>D, =<ENK647 OC@@E HN73= K@4><4>, 34>6E<7<4<=3KD 34E 34>6K@37NC3>6@4 ( 94 >G6H 535<=, 3 =<R6<P P3H 5=<H<4><E @4 >G< 5@CDH3KKG3=6E< 64KCNE647 >G< ?<>G@EH @A >G<6= <:>=3K>6@4, 6H@C3>6@4, 5N=6A6K3>6@4 34E >G<6= K@?5@4<4>H 343CDH6H 3H P<CC 3H >G<6= O6@3K>6R6>6<H ( 5". 6)%/#: 5@CDH3KKG3=6E<; <:>=3K>6@4 + 6H@C3>6@4; 5N=6A6K3>6@4; O6@3K>6R6>D 多糖又称多聚糖 ( 5@CDH3KKG3=6E<) , 由单糖聚合而 成, 是聚合度大于 "# 的极性复杂大分子, 其分子量 一般为数万甚至达数百万。它作为来自高等动植物 细胞膜和微生物细胞壁的天然高分子化合物, 是构 成生命活动的 - 大基本物质之一。目前已发现的活 性多糖有几百种, 按其来源不同, 可分为真菌多糖、 高等植物多糖、 藻类地衣多糖、 动物多糖、 细菌多糖 同维持生物机能 , 大类。多糖具有多种生物活性, 密切相关。多糖与蛋白质、 脂类形成的糖蛋白、 脂多 糖在细胞的识别、 分泌以及在蛋白质的加工和转移 方面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自 $# 世纪 ,# 年代末人 们发现真菌多糖具有抗肿瘤活性以来, 多糖的研究 受到越来越广泛的重视。本文拟对多糖的提取分 离、 纯化、 组分分析以及生物活性等研究内容做一综 述。 方法有热水浸提、 超声抽提以及其它提取剂的提取。 如在锁阳多糖的研究中, 所采用的提取方法即是先 然后用沸水在挥尽乙醇的药渣中 用 ’,T 乙醇脱脂, 多次提取, 合并提取液, 离心取上清液, 浓缩至小体 离心, 收集沉 积, 蒸馏水返溶, 加 ! 倍量 ’,T 乙醇, 淀, 有机溶剂洗涤后得到粗多糖。而在研究白芨粗 多糖的提取时, 则采用了五种不同的提取剂: 蒸馏 水、 " ( ,T 草酸、 !T 草酸、 # ( ",?@C U V 03%/、 # ( !?@C U V 还可采用超声处理 03%/ 来分别处理。除此之外, 来提取多糖。 多糖提取的目的是为了使尽可能多的多糖成分 从原材料中被分离出来, 为进一步分离纯化打好基 础。因此, 此阶段要在保证产率的前提下, 尽量简化 操作步骤, 最常用的方法是热水浸提法。 " ( $ 多糖的纯化分离 在粗多糖的基础上, 进一步去除杂质或者使混 合多糖逐一得到分离。常用的纯化法有醇沉法、 柱 纯化法等多种方法。如将粗褐藻糖胶溶于水, 加乙 醇至 !#T 浓 度, 除 去 不 溶 物, 然后继续加乙醇至 并加少许 03FC, 生成的沉淀经乙醇、 乙醚 *#T 浓度, 洗, 干燥即为纯的褐藻糖胶。也可以先用大孔吸附 而后再进行醇沉, 从而得 树脂 -##& 柱纯化抽提液, 到纯的混合多糖。 由上述过程得到的多糖往往是混合物, 为了对 其组成特性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就需要对上述样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