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现代汉语语法学简史

现代汉语语法学简史

现代汉语语法学简史第一节中国语法学的创立——《马氏文通》1898一、作者简介:马建忠二、主要内容:字类系统和句法成分系统先秦两汉时期的古文1、词类系统(字类)实字:名字代字动字静字(形容词、数量词)状字虚字:介字连字助字叹字2、句子成分系统起词:充当主语的词语词:充当谓语的词(内动、外动)止词:充当宾语的词表词:静字充当谓语司词:介词宾语加词:介字与其司词读:小句3、位次系统主次(作起词的名字)宾次(作止词的名字)正次(中心语)偏次(修饰语-------定语)三、对《马氏文通》的评价1、建构了中国最早的语法体系、是中国语言学史上的一座丰碑。

(变附庸为独立、变零散为系统、变议论为科学。

)2、缺陷:模仿痕迹太重(普遍唯理语法阿尔诺、朗斯罗);第二节第一部完备的白话文语法著作—《新著国语文法》1924一、作者简介:黎锦熙1890-1978 真正的语言学家二、主要内容1、句本位语法从动态环境中看语法结构及其功能词类系统名词、代名词实体词动词述说词形容词、副词区别词介词、连词关系词助词、叹词情态词转类铁桥形容词狮子的勇猛名词落花、飞鸟形容词依句辨品离句无品词无定类句位决定了词的性质分类2、句法分析——图解法主要成分:主语和述语连带成分:宾语和补足语外动词同动词工人请我讲演我爱他诚实附加成分:形容的附加语、副词的附加语三、对《新著国语文法》的评价1、第一部白话文语法著作,和马建忠一同被称为中国语法学的奠基人。

2、帮助确立和巩固了白话文的地位,提出了宏大的“句本位”语法体系,建立了一套中心词分析法。

3、句本位不太切合汉语的实际。

汉语的词和句子成分不存在对应关系,词无定类。

(一线制双线制)第三节文法革新时期(1938-1949)一、陈望道和方光焘陈望道:发起者和组织者,并一步步把文法革新讨论引向深入,提出“文法应该主要研究表现关系”。

方光焘:理论建树者,提出“广义形态”的说法(词语组合能力、重叠)。

二、文法革新的宣言王力和《中国文法学初探》三、文法革新时期的最高成就吕叔湘和《中国文法要略》、王力和《中国现代语法》、高名凯和《汉语语法论》《中国文法要略》不囿于以往固有的格局,全力挖掘汉语结构的特点及其规律,是文法革新运动的实质性成果。

《中国文法要略》的主要内容上卷:词句论(概念与分类)(1)词类:名、动、形、限制(副)、指称(代词)、关系(连)、语气(2)词组:联合关系(并列)、组合关系(附加)、结合关系(主谓)(3)句子:叙事句(动作动词)、表态句(形容词谓语)、判断句(用“是”或者不用)、有无句(中心动词是“有”或“无”)。

(4)句子成分:主语和谓语(5)简句和繁句:简句,只包含一个词结;繁句,包括复句和包孕句(句子成分是一个主谓短语)。

(6)转换和变化:下卷:表达论(语义与功能)(1)范畴:数量他什么都不说。

周遍性(所有的、一个也不例外)指称(有定、无定)这、那数量词零形式方所时间现在、过去、将来动相了既事相正反.虚实: 否定、可能、必要传信传疑语气系统行动.感情(2)关系:离合.向背异同.高下比较同时.先后时间次序释因.纪效因果假设.推论擒纵.衬托让步、无条件对《中国文法要略》的评价(1)注重词句结构与表达的关系(2)不拘泥于现成说法,挖掘汉语特点把字句和被字句;汉语的主语具有二重性(起词、止词——施事和受事我知道这件事、这件事(宾语?)我知道)(3)注意文言和白话的比较,是一部较好的古今比较语法。

第四节语法研究的繁荣时期(1949-1966)一、《语法修辞讲话》(1951)评价:对语法知识和语法规律的推广起到了极大的作用,具有匡谬正俗的作用。

二、《北京口语语法》(1952),原名《国语入门》\赵元任著、李荣翻译(1)运用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理论进行汉语语法研究的成功范例,一切以语言结构的形式为出发点,重视层次、功能和关系。

(2)词的分类以形式为出发点,即分布特征。

(3)句子成分的分析以形式为标准,认为主语等于话题:两个人坐一把椅子,一把椅子坐两个人三、《现代汉语语法讲话》(1961),丁声树等著结构主义语法的初次成功运用,选择性吸收了结构主义部分理论,并和汉语语法事实相结合,避免了机械搬用国外理论。

四、50年代语法问题大讨论1、汉语词类划分问题的大讨论传统语法——意义结构主义——形式2、一些新的观点功能主义——原型范畴不可彻底分类总是有交叉地带沈家煊——分立模式和包含模式汉语的词类是包含模式的,我怕你/我怕抓、我要吃/我要水、她的不来。

汉语的动词和名词是包含模式,动词是名词的一个次类。

(见沈家煊《我只前进了一小步》2009)2、主宾语问题的讨论(p214——)析句的标准时什么?意义——施受关系形式——句法位置这个问题到现在仍然是语法研究中的一个热点。

施事、话题、主语受事、焦点、宾语现在一般认为:典型的主语是施事和话题的重合,典型的宾语是受事和焦点的重合。

主语和宾语都各是一个原型范畴,其中有资格度高的和资格度低的。

五、《暂拟汉语教学语法系统》(用于中学语法教学)第五节开拓和深入时期(1978-)一、研究概况二、吕叔湘的《汉语语法分析问题》三、朱德熙1、《现代汉语语法研究》2、《语法讲义》和《语法答问》四、一些有影响的中青年语法学者1、陆剑明范晓李临定邢福义范继淹龚千炎刘月华孟琮史有为吴为章廖秋忠鲁川邵敬敏邹韶华马庆株王维贤以结构主义为基底,重视描写,同时吸收新理论。

2、沈家煊周国光齐沪扬袁毓林石毓智郭锐沈阳刘丹青方梅张伯江周小兵崔希亮张国宪张旺熹以认知、功能理论为理论框架对语法的各个方面进行细致的研究。

语法学流派第一节传统语法传统语法是经过两千来年的时间逐步完善和发展起来的。

传统语法以词为基本单位,包括形态学和句法学两个部分。

形态学研究词的结构、形式和类别;句法学研究句子中词的排列和词与词之间的句法关系。

传统语法的历史渊源和研究目的决定了它具有以下特点:⑴它的研究对象是书面语的语法,忽视口语语法⑵重意义轻形式,划分句子成分和词类都是依据意义标准⑶严格区分词汇现象和语法现象,重视形态变化的分析和研究⑷采用的研究方法是分析,从词的构造、变格变位、句子成分、句子类型等方面分析语法现象⑸把历史典籍著作看作语法规范,忽略当前的语言事实,所以是规范的(prescriptive)而不是描写的(descriptive)⑹与逻辑的关系非常紧密。

从古希腊时代起,语法和逻辑就形影不离。

传统语法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它的一些基本概念,比如句子分类、词类、句子成分分析等现在依然使用着,而且传统语法迄今为止仍然是教学语法的主要内容。

第二节结构主义语法结构语法也称结构主义语法,其理论来源是索绪尔的理论。

索绪尔的语言学理论在方法论上具有极大的意义,使语言研究由传统的孤立的原子式研究走向现代的系统的研究。

索绪尔认为:语言作为符号系统是由有各种关系的成分构成的,这种关系综合起来可分成两种:一是组合关系,二是聚合关系。

每个语言成分的性质不能孤立地确定,而只能在组合或聚合关系中确定。

结构主义学派共同特征:⑴强调研究语言的结构、研究语言内部各要素之间的结构关系⑵强调“语言是形式而不是实体”,坚持从形式出发研究语法⑶强调纯断代的描写语法⑷十分讲究分析语法的方法和步骤⑸重视口语的研究。

结构主义的三个分支学派及其代表人物:1.布拉格学派(布拉格功能学派)代表人物是俄国的特鲁别茨科依、雅克布森和丹麦的马泰休斯。

布拉格学派重视语言与社会的关系,认为不能将语言形式与超语言的因素完全割裂开来,因此主张从功能入手进行语言研究。

布拉格学派创立的音位学理论,把社会因素对语音的影响考虑在内。

在语法研究中布拉格学派认为语法研究的基本单位是形位(语法特征),形位之间是对立的,但在某些情况下会“中和”。

形位间的对应可以通过偶项特征的强弱不对称性表现出来,语法意义也可以通过语言符号的不对称性进行考察。

在句子分析方面,将句子分成“主位”和“述位”两部分,前者是“表达的出发点”,后者是“表述核心”。

另外布拉格学派强调对功能语体进行研究。

布拉格学派的主张为后来各种功能主义语法起到了开导的作用。

2.哥本哈根学派代表人是丹麦的叶姆斯列夫、布龙达尔和乌尔达尔。

哥本哈根学派进一步发展了索绪尔的语言符号的学说,将语言的“内容”和“表现”两个层面都区分出“形式”和“实体”两个方面,认为前者是语言成分之间的相互关系,后者是外在的东西;认为语言的研究对象是语言成分之间的相互关系。

这种观点决定了该派语法研究的特点:首先,在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方面,该派特别强调组合关系,认为它是成分之间相互关系的具体体现。

其次,该理论强调理论独立于经验,所以在分析语言时,采用演绎法。

哥本哈根学派的主张比较抽象难懂,但很精密,对后来的形式语法具有重要的启迪作用。

3.美国描写学派美国的结构主义是从描写美洲印第安语开始的,它的全盛阶段可以分为两个时期:前一段(30年代)以布龙菲尔德为代表,是该语法的理论建构时期,形成了该派独特的理论和方法;后一段(50年代)以哈里斯和霍凯特为代表,是结构语法的成熟期。

此学派规定了语法分析的任务是确定单位和单位之间的关系,具体做法是从话语切分开始,再把切分出来的单位进行归类,分析过程中主要采取分布原则。

美国描写学派的语法分析体系包括三个层次——音系学、形态学、句法学。

音系学研究语言的声音系统;形态学研究语素与语素的组合;句法学研究语素构成词、短语、句子、话语等较大单位的组合方式。

美国结构语法分析时主要采用分布分析法、替换分析法、扩展分析法以及直接成分分析法。

前两种方法体现聚合关系的思想,后两种方法体现组合关系的思想。

描写语法后期,哈里斯还提出变换分析法,动态地考察句式之间的关系。

美国描写学派最大的贡献是制订出一套详尽的对语言结构作形式分析的程序和描写的方法,影响深远,已广为继承和发展。

描写语法也有自身的弱点:它强调形式而忽视语义,重口语而轻书面语,因此有些问题不能很好地解决,比如对某些歧义结构的分析无能为力。

这些不足孕育了新的语法理论。

相关主题